核桃种植中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论文

2024-12-19 15:51:47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核桃是常见的经济林果树种和珍贵的用材树种,在山区开发中较常见。它被誉为“万岁果”“长寿果”,具备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是滋补强身、健脑益智的佳品。核桃种植时,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病虫害防治是否及时,防治技术应用是否科学,会直接影响到核桃病虫害防治效果,进而对核桃树的生长及核桃产量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做好核桃病虫害防治工作意义重大。近年来,安康市汉滨区高度重视特色林果业发展,大力扶持核桃种植,目前核桃已成为助农增收的重要产业。但近年来核桃种植过程中,各类病虫害呈现出高发态势,如溃疡病、黑斑病、
摘要:核桃是常见的经济林果树种和珍贵的用材树种,在山区开发中较常见。它被誉为“万岁果”“长寿果”,具备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是滋补强身、健脑益智的佳品。核桃种植时,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病虫害防治是否及时,防治技术应用是否科学,会直接影响到核桃病虫害防治效果,进而对核桃树的生长及核桃产量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做好核桃病虫害防治工作意义重大。近年来,安康市汉滨区高度重视特色林果业发展,大力扶持核桃种植,目前核桃已成为助农增收的重要产业。但近年来核桃种植过程中,各类病虫害呈现出高发态势,如溃疡病、黑斑病、炭疽病、举肢蛾、银杏大蚕蛾、蚧壳虫等,严重影响核桃树生长成活及核桃产量、品质。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防治核桃病虫害成为行业工作者研究思考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核桃;病虫害;发生特点;防治措施
1溃疡病
1.1发生特点
溃疡病是核桃种植时常见的一类真菌性病害,会对核桃树的主干、嫩枝、果实等形成较大的危害,严重时会导致核桃树死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受害部位会出现圆形病斑,颜色多为黑褐色,然后病斑逐渐扩大为长条状,皮层上出现水疱状病斑,水疱溃破后流出一些黏液,呈淡黄色,黏液与空气接触后变成铁锈色。枝干患病后变得衰弱、枯萎或者死亡。果实患病后出现圆形褐色斑点,后期果树逐渐腐烂、掉落。核桃溃疡病的盛发期为每年的4~5月份和8月份,核桃树生长时若遭遇干旱、低温、大风等不良环境条件以及枝条伤口多,会极大地增加核桃溃疡病的发病率。
1.2防治措施
为预防核桃溃疡病的发生,要增强林园管理意识,及时浇水,科学追肥,合理修剪,增强树势,提升核桃树的抗病力,预防病害的发生;科学选择核桃树品种,确保所选品种具备较强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密切留意核桃树的生长情况,若发现有病枯枝、病死树,应当第一时间将其清除集中烧毁处理,减少致病源,降低病害传播可能性;重视树干涂白工作,将生石灰、食用油或植物油、食盐、豆面、水等按照适当的比例调配混合均匀后涂抹在核桃树干上,可起到不错的预防效果;在溃疡病的高发期,建议喷施50%乙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0倍液、80%抗菌素乳油200倍液进行预防;针对患病的核桃树,应当先将病斑刮掉,再使用1%硫酸铜液、50%甲基硫菌灵、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消毒,将病原菌消灭掉,防范溃疡病在林间的传播扩散。
2黑斑病
2.1发生特点
核桃黑斑病属细菌性病斑,也被称为黑腐病,会对核桃的叶片、幼果、嫩枝等形成较大的危害。枝干受害后,会出现一些长形凹陷状病斑,颜色多呈褐色,后期枝条逐渐枯萎死亡。叶片受害后,叶脉上会出现一些多角形的病斑,病斑外围出现晕圈,呈水渍状,后期叶片穿孔、皱缩、畸形。花受害后,会出现一些黑褐色病斑。果实受害后,表层形成褐色病斑,然后病斑不断扩大形成一片,果肉、核仁发黑,逐渐腐烂脱落。黑斑病多发于核桃展叶期间至开花期,此时若遭遇高温高湿环境就极易患病。果实被核桃举肢峨蛀食后病菌极易从伤口处侵入引发病害。核桃种植时,若密度过大,不重视修剪工作,导致采光通风差,会极大地增加黑斑病的发病率。弱树、老树发病后症状往往更重(见图1)。
2.2防治措施
核桃黑斑病预防时,要认真做好选种工作,优先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强的品种;结合品种、土壤等因素灵活控制核桃树种植密度,切忌密度不可太大,避免影响采光通风诱发黑斑病;增强林间管理意识,重点做好修剪工作,增强树势,确保树体健壮生长;核桃采收时不可使用棍棒敲击,避免树体出现伤口导致细菌侵染;做好对核桃举肢蛾的防治工作,减少树体伤口;增强清园意识,发现有病枝、病叶、病果的情况下要尽早清除并集中烧毁深埋处理;核桃采收后脱下的果皮要深埋,减少越冬菌源;加强水肥管理,根据核桃树长势科学追肥和浇水,满足核桃树生长对水肥的需求,提高树体抗病性,降低黑斑病的发病率;树体出现伤口的情况下,应当及时涂抹杀菌剂和愈合剂,避免细菌侵入和雨水污染;林间作业时要尽量避免人为损伤和机械损伤;进入疫病高发期后和已患病核桃树,建议交替喷施1∶0.5∶200半量式波尔多液、47%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2000倍液,每间隔1周用药1次,连用2~3次。
3炭疽病
3.1发生特点
炭疽病在核桃种植时较常见,该病属真菌性病害,是危害核桃的三大病害之一,一旦大面积暴发,会极大地威胁核桃树的生长及结果。炭疽病会对核桃树的嫩芽、枝叶以及果实产生较大的危害。果实患病后,果皮上长出一些圆形病斑,颜色多为黑褐色,病斑中间凹陷,长出一些黑色小点,潮湿环境下小黑点凸起变成粉红色。发病较轻时并不会对核桃仁产生太大的影响,但若发病较重会导致核桃仁逐渐发黑腐烂,丧失食用价值。叶片患病后产生一些不规则状斑点,后期叶片枯萎发黄并逐渐脱落。苗期、幼芽、嫩枝患病后逐渐枯萎,叶片呈烧焦状并逐渐脱落。核桃炭疽病多发于每年的6~8月份,此时若降雨多湿度大、管理粗放化、树势衰弱、栽培密度大、枝叶异常稠密,就极易导致炭疽病的发生。
3.2防治措施
为降低核桃炭疽病的发病率,在选择品种时应当优先选择抗病性品种,正常情况下晚熟品种的抗病性要强于早熟品种;重视对林园的卫生清洁工作,及时将病株、病果、病枝、病叶等清除掉,防止病菌的继续侵染,降低次年病害发生率;核桃树栽培后,要加强施肥管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科学配制肥料,增施腐熟有机肥和磷钾肥,控施氮肥,促进壮苗的培育,增强核桃树的抗病性;要做好夏季修剪工作,重点修剪树冠及其他长的枝叶,营造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预防炭疽病的发生;加强水分管理,结合自然降雨情况及核桃树的长势科学管水,满足核桃树生长对水分的需求,但要注意降雨后要及时排水,防止积水引发渍害;进入炭疽病高发季后,应当每间隔1周喷施一次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1∶1∶200波尔多液,可起到不错的预防效果;炭疽病危害较重的情况下,应当及时交替喷施4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0%戊唑醇4000倍液、80%代森锰锌800倍液、2%宁南霉素1000倍液,每间隔1周用药1次,连用2~3次。
4举肢蛾
4.1发生特点
举肢蛾是核桃重大虫害之一,举肢蛾幼虫会蛀食果实,产生大量的蛀孔,并流出一些透明状的分泌物。果仁被举肢蛾危害后,果皮会逐渐变得干缩发黑,被虫蛀的核桃皮上形成驻道,驻道内积聚大量的虫粪,污染整个核桃,后期果实逐渐脱落,有的被举肢蛾危害的核桃仁颜色发黑,果皮皱缩,发育不良,内部组织逐渐腐烂,进而对核桃产量造成影响,降低商品价值。核桃举肢蛾的发生,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林园土壤过于潮湿,杂草过多,采光通风不良等,均会极大地增加核桃举肢蛾的发病率。
4.2防治措施
核桃举肢蛾防治时,要增强果园管理意识,科学修剪核桃树,及时修剪掉病残枝、茂密枝,保持正常的采光与通风;加强果园排水管理,避免土壤过于潮湿;越冬前建议翻耕土壤一遍,冻死在土壤中越冬的虫蛹;早春季节将老树皮刮掉带出果园统一烧毁处理;果园内有杂草、枯枝落叶的情况下,应当第一时间将其清除掉;受害果实要及时采收并深埋,进而将核桃举肢蛾幼虫消灭掉;重视对天敌的利用,在果园内释放赤眼蜂,每667m2释放25~30万头,进而杀灭果园内的举肢蛾,降低对核桃的危害;在核桃园内可散养鸡鸭鹅等畜禽,啄食落果内或土中幼虫,减少害虫数量,减轻危害;重视对黑光灯的使用,其能够诱捕举肢蛾,然后将其集中杀灭处理,每1公顷地设置一盏黑光灯即可;核桃园内举肢蛾数量较多危害较大的情况下,建议交替喷施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每间隔1周用药1次,连用2~3次。
5银杏大蚕蛾
5.1发生特点
银杏大蚕蛾是危害核桃的重大虫害之一,该害虫一年发生一代,幼虫多积聚在核桃树的叶片上产生危害。1~3龄的幼虫主要以啃食嫩叶为主,被危害的叶片残缺不完整。4~5龄幼虫对叶片的危害性明显加重,只需要1天左右的时间就能够吃光整株核桃树的叶片,导致树冠光秃,核桃树生长发育受限,核桃减产减收。银杏大蚕蛾主要积聚在背风向阳的老龄树、树干距离地面2m处的表皮裂缝当中、凹陷处,幼虫孵化之后1小时就会上树取食。白天是该害虫的危害盛期,但中午光照较强烈时幼虫会逐渐转移至下部避开高温。
5.2防治措施
核桃银杏大蚕蛾防治时,要增强人工防治意识,冬季将核桃树的老皮刮掉,然后涂抹石硫合剂;春季在幼虫尚未上树之前将粘虫带缠绕在树干上,阻止其上树危害;6月份通过人工方式将老熟的幼虫捕杀处理,降低对核桃树的危害;推广灯光诱杀技术,在雌蛾产卵前将黑光灯悬挂在核桃园内引诱成虫并将其诱杀,减少害虫数量;重视对天敌杀虫技术的应用,如赤眼蜂等,在雌蛾产卵期将赤眼蜂释放在核桃园内,然后寄生在卵上,阻止其孵化,减轻对核桃树的危害。但要注意释放赤眼蜂后禁止喷施化学杀虫剂,避免误杀赤眼蜂影响后期虫害防治效果;推广以菌治虫技术,如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对核桃银杏大蚕蛾均可起到不错的防治效果,确保核桃树的良好生长;密切留意核桃树生长情况,一旦发现核桃园内银杏大蚕蛾数量过多,建议交替喷施2.5%溴氰菊酯2500倍液、90%敌百虫2000倍液、25%杀虫双500倍液等药剂,每间隔1周用药1次,连续使用2~3次。
6蚧壳虫
6.1发生特点
近年来,受到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核桃蚧壳虫的发生率升高且危害加重。核桃蚧壳虫属恶性害虫,主要吸食核桃树的汁液,进而对核桃树生长产生影响,甚至有的会导致核桃树死亡,产生巨大经济损失。蚧壳虫种类较多,目前危害核桃树的主要有吹绵蚧、圆盾蚧、糠片蚧等,上述害虫均具备非常强的繁殖能力,平均每年会发生多代,会对叶片、枝叶、果实等产生较大的危害。蚧壳虫可长期寄生在核桃的枝叶、果实上,受害的核桃树叶片颜色发黄,枝梢变得枯萎,树势明显减弱或衰退,果实发育受限,落果现象严重,严重影响核桃的产量。有的核桃树被危害后会逐渐干枯死亡。此外,被蚧壳虫危害的核桃树极易继发煤烟病等病害。蚧壳虫的体表被腊壳包裹,因此具备非常强的抗药性,这极大地增加了防治难度。
6.2防治措施
核桃种植时为预防蚧壳虫等虫害的发生,要密切留意核桃树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有被危害的枝条、叶片,建议及早将其修剪掉并带出核桃园烧毁,减轻对核桃树的危害;积极推广应用物理防治技术,核桃树的树冠内蚧壳虫密度大的区域,可设置一些杀虫灯或者粘虫板,进而引诱害虫并将其诱杀,减少核桃园内害虫的基数;重视对黑缘红瓢虫、暗红瓢虫等天敌的保护和利用,释放天敌后不可再喷施化学杀虫剂,避免误杀天敌影响虫害防治效果;危害盛期可在核桃树的主枝、树干上涂抹长效保护剂、石硫合剂,要确保涂抹或喷施均匀,提高防治效果;做好对核桃园内蚧壳虫数量的统计工作,当虫口基数过高时建议交替喷施25%噻嗪酮30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倍液、20%螺虫·呋虫胺悬浮剂2000倍液、40%氧化乐果1500倍液,每间隔1周用药1次,连续用药2~3次。
7结语
安康市汉滨核桃树栽培面积较广泛,在助农增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核桃病虫害高发背景下,林业工作者要增强防治意识,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核桃常见病虫害类型及其发生原因,制定科学性、完善性、综合性的防控措施,有效降低核桃病虫害发生率,确保核桃树良好生长,提高核桃产量和质量。针对患病树,应当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之上制定针对性的救治方案,降低核桃树的死亡率和经济损失,促进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汉滨区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参考文献:
[1]夏永香,侯晓苏.浅谈核桃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措施[J].果农之友,2023(12):81-83.
[2]刘永耀.商洛市核桃病虫害防治现状及应对措施[J].广东蚕业,2023,57(11):35-37.
[3]李爱霞,刘嘉君.邢台核桃病虫害种类及发生规律调查[J].河北果树,2023(03):45-47.
[4]赵宏斌.核桃种植过程中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研究[J].种子科技,2023,41(11):107-109.
[5]王建军.基于核桃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3(06):78-79.
[6]吾古兰木·阿木提.核桃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22(11):49-50.
[7]蔡爱民.核桃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J].江西农业,2019(14):31.
[8]王梦怡,陈太春.核桃种植中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J].北京农业,2015(28):109-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