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探讨论文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探讨论文

1

2024-12-03 14:17:22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探讨了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摘要:探讨了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关键词: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探讨

  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农业技术,即玉米生产从播种到收获全程采取机械化、自动化的方式进行作业,从而提高玉米生产的效率和质量。玉米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包括地块选择与处理、播前准备、机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机械收获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技术要点和实施策略。

image.png

  1地块选择与处理

  1.1地块选择

  为了避免土壤养分失衡和病虫害的累积,应选择前茬为玉米、豆类、蔬菜、小麦等中上肥力的地块为玉米种植地块,尽量避免重茬种植,注意前后接茬,保持合理轮作。

  1.2地块处理

  地块处理的主要工作是清理秸秆残膜、耕整地、起垄施肥覆膜,以确保土壤的适宜性和播种质量。

  1.2.1秸秆残膜处理

  如果地块上的秸秆量比较大、均匀度比较差等,会对玉米播种造成影响,就应及时采取秸秆粉碎还田等方式对秸秆进行处理,确保秸秆均匀分布在地表。如果前茬是覆膜地块,就要做好残膜回收清理工作,减少残膜遗留。

  1.2.2耕整地

  秋季整地质量好的地块或无灌溉条件的旱作地块,春季尽量不耕翻,直接起垄覆膜,或采取少耕或免耕方式灭茬播种或原垄下种;如果秋季整地质量比较差,就应在覆膜前对地表进行旋耕处理,使地表平整。

  1.2.3起垄施肥覆膜

  对于旱作区来说,应根据当地降雨量、土壤墒情,及时做好秋覆膜或顶凌覆膜。地膜的厚度应大于0.01 mm,宽度应满足生产要求。施肥应按照当地农艺推荐的配方进行,农家肥应使用撒肥机撒施,颗粒状肥料应随起垄覆膜机施入。

  2播前准备

  2.1玉米品种选择

  玉米机械化生产应尽量选用经国家和省级审定的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抗干旱、抗倒伏、籽粒灌浆后期脱水快、适应性广、宜机收、中早熟耐密植、宜机收等特点的优良玉米品种。选择玉米品种应尽量满足以下要求:①生育期短。生育期短的玉米品种有利于玉米籽粒后期充分灌浆,使玉米充分成熟。②立秆时间长。成熟后立秆时间长的玉米品种能够确保后期籽粒充分灌浆,使种子更加饱满,有利于机械化收获。③脱水速度快。脱水速度快的玉米品种有利于机械化收获,避免收获时籽粒严重破损。④耐密植性好。耐密植的玉米品种可提高种植密度,从而能够提高玉米产量。⑤抗病虫害。抗病虫害的玉米品种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降低病虫害对产量的影响。⑥适应性广且抗倒伏能力强。适应性广、抗倒伏能力强的玉米品种能够适应多地域种植,确保玉米产量不受影响。

  2.2玉米种子处理

  玉米种子处理能够提高种子的抗逆性和发芽率。主要方法有晒种、清水浸种、人尿浸种、磷酸二氢钾浸种、辛硫磷拌种、粉锈宁拌种、立克秀拌种、多菌灵拌(浸)种、福尔马林浸种、萎锈灵闷种。

image.png

  3机械播种

  玉米播种应用机械化播种技术能够有效控制行距、植株间距、播种深度等,确保苗全、苗齐、苗匀、苗壮,从而能够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采用机械化播种技术时,种植户应根据种植面积、种植要求、土壤类型等确定具体的播种工艺。

  3.1播期的确定

  玉米播期应根据当地的气温、土壤墒情、玉米品种特性、玉米栽培方式、管理水平等因素来确定最佳播期,一般在5~10 cm耕层地温稳定在10℃以上进行,时间一般是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

  3.2播种机的选择

  播种机一般根据当地的种植模式、农艺等选择。建议使用具有精量播种、复式多功能、智能化检测等手段的高性能播种机进行播种,以提升播种质量。对于旱作区已进行秋覆膜、顶凌覆膜作业的地块,建议选择电动式膜上精量点播机或手动式玉米点播器,以尽量减少地膜损伤和膜孔错位率。对于未进行秋覆膜、顶凌覆膜作业的地块,建议使用能一次完成起垄、施肥、覆膜、喷药、播种的2~4行起垄覆膜施肥精量播种联合作业机。值得注意的是,选择的播种机具应根据拖拉机的动力和功能要求进行合理配套,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售后服务良好。

  3.3播种机械使用要点

  一是正确调试。在正式进行播种作业前,应按要求正确调试播种机,并进行试播,确认调试到位。二是合理密植。要根据玉米品种特性、土壤肥力、管理水平等确定适宜种植密度,构建合理群体结构。三是保证播种作业质量。要按照播种机质量技术操作规程和有关规范进行播种作业,做到不漏播、不重播,播量、播深等指标符合有关作业质量要求。四是及时查苗补苗。在玉米出苗期,应及时察看苗情,一旦发现有缺苗、断带现象,就应及时进行补苗,对弱苗及时进行促壮。

  4田间管理

  4.1间苗定苗

  在玉米苗长到4~6片叶时,应该及时进行间苗、定苗,将过密的玉米苗和发育不好的玉米苗拔掉,科学确定种植密度。

  4.2中耕除草

  在间苗定苗期,应该进行1次中耕除草,中耕深度以3~5 cm为好,苗旁宜浅,行间宜深。在大喇叭口期,应该进行中耕除草并培土,培土垄高以15~20 cm为好。

  4.3追肥

  追肥一般进行2次,第1次追肥(拔节肥)的时间是在拔节后10天内进行,第2次追肥的时间是在玉米抽雄前10~15天的大喇叭口期进行。

  4.4病虫害防治

  一是选用抗病玉米品种。二是合理轮作,改变土壤中微生物区系组成,抑制或杀死一些病原菌。三是采取化学防治方法进行防治,应该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并交替施用,掌握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

  5机械收获

  玉米进入成熟期后,就可以选择合适的机械进行收割。使用玉米联合收获机能够一次性完成摘穗、果穗收集、剥皮、脱粒、清选、茎秆切碎还田、根茬破碎等多项作业,大幅度提高收获效率。

  5.1玉米收获机械的合理选择

  常见的玉米收获机械是玉米联合收获机。玉米联合收获机主要有自走式玉米收获机、背负式玉米收获机等机型。可以选择悬挂式联合收获机、自走式谷物联合收获机2种主要的机械设备进行收割。悬挂式联合收获机械设备需要悬挂在拖拉机上,以拖拉机为动力进行收获作业,具有操作灵活、价格便宜等优点,但是存在一些缺点,如驾驶操作人员的视野比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收获效果,比较适合在中小面积的玉米田使用。自走式谷物联合收获机械设备主要具有收割方便、动力强、效率高等优点,比较适合在面积大、产量高的玉米田使用。在选择玉米收获机械时,应综合考虑机械的技术类型、适用范围、收获要求、收获质量、收获效率以及作业面积、种植行距、成熟期、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应性和可调性的玉米收获机械,应能够收获不同生长状况的玉米,包括能够对不同玉米品种、不同玉米生育期以及复杂田间地形等状况的玉米进行收获。对于收获玉米果穗或籽粒、倒伏玉米、过湿地块的玉米等不同的收获方式和地块条件,选择不同类型的玉米收获机。

  5.2玉米收获机械的使用要点
  5.2.1试收与调整

  在确定适宜的收获时机后,要先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进行试收,确认没有问题后再正式收获。如果试收的作业效果不理想或不能满足农户的要求,就需要进行调整。

  5.2.2收获作业要点

  一是适期收获。察看玉米穗的颜色、籽粒的硬度、植株的叶片状态,确定最适宜的收获时机。二是热机后起步。启动发动机后,应该让发动机中速运转5~10 min,待发动机温度达到40℃以后起步。三是正确转弯、倒车。转弯时应减小油门,降低行驶速度。倒车时要鸣喇叭,观察机组前后是否有人,确保人身安全。四是确定合理的作业速度。根据地块的平坦程度、作物的成熟情况等因素确定玉米收获机的作业速度。五是确定合适的留茬高度。玉米秆留茬高度一般为6~15 cm,以避免出现“割刀吃泥”现象。五是保持直线行驶。玉米收获机作业时应保持直线行驶。

  参考文献

  [1]惠兆元,张提昌,赵倩倩,等.大垄双行玉米种植技术与机械化收获技术配套发展思路[J].农业机械,2021(09):86-88.

  [2]宋新玉.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特点与农机选型选择探讨[J].农家参谋,2021(17):75-76.

  [3]李文成,李守玉,刘昌乐.玉米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科技,2021,39(24):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