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生产农机农艺融合技术论文

2024-11-21 14:07:03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为提高辣椒的生产水平、生产质量,推动农机农艺的高效融合,分析了辣椒生产过程中常用的农机装备,并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科学移栽、大田管理等几方面入手,分析了辣椒栽培的农业技术要求,旨在通过农机装备的科学选择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有效应用,充分发挥农机作业的生产效率,规范辣椒的生产作业过程,助推辣椒种植模式和种植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为推动辣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摘要:为提高辣椒的生产水平、生产质量,推动农机农艺的高效融合,分析了辣椒生产过程中常用的农机装备,并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科学移栽、大田管理等几方面入手,分析了辣椒栽培的农业技术要求,旨在通过农机装备的科学选择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有效应用,充分发挥农机作业的生产效率,规范辣椒的生产作业过程,助推辣椒种植模式和种植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为推动辣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辣椒栽培;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措施
乐陵市位于山东省北部,地处鲁北平原,作为山东省重点扶持县市,享受多项产业扶持政策,为辣椒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从气候特点来看,乐陵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平均气温12.5℃,无霜期180—200天,年降水量650—700mm,集中在夏季,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数2600—2800小时,为辣椒光合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气候资源十分适合辣椒产业的发展,乐陵市辣椒栽培历史悠久,是全国重要的辣椒产区。近年来,随着辣椒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乐陵市辣椒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年产量超过120万吨,位居全国前列,主栽品种包括了朝天椒、二荆条、线椒、小米椒等多个品种。目前当地已经基本形成了从辣椒育苗、种植、加工、销售到物流配送的完整产业链,生产的辣椒不仅销往国内市场,还出口到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辣椒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也为全国辣椒市场提供了重要的供应来源。
1.辣椒生产常用机械装备
1.1育苗机械设备
1.1.1穴盘点播机
辣椒穴盘点播机主要由播种机构、穴盘输送机构、覆盖机构、镇压机构、供种机构、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组成。在进行播种过程中,播种深度为1—2cm,覆土厚度0.5—1cm,根据辣椒种子的大小和穴盘规格而定,每小时1000—2000穴,每穴1—2粒种子。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根据辣椒种子大小和穴盘规格,设置播种深度、覆土厚度和播种速度,然后将辣椒种子倒入供种料斗中,启动播种机,将穴盘放入播种区。播种机开始工作,将辣椒种子均匀地播撒到穴盘中,并覆盖一层薄土,镇压辊或镇压板将覆盖的薄土压实,穴盘从播种区输送到覆盖区,完成播种过程。
1.1.2穴盘点播板
辣椒穴盘点播板包括了播种盘、播种穴、播种孔、导流槽和支架,其中播种盘由多个穴盘组合而成,每个穴盘包含64个播种穴,每个播种穴呈圆形,直径约2.5cm,深度约1.5cm,播种穴底部有一个小孔,用于排水和种子吸水,穴盘之间有导流槽,用于灌溉时排水,播种盘由支撑架支撑,便于搬运和操作。使用前将播种盘彻底清洗消毒,填充播种穴,使用无菌栽培基质或育苗土,将播种盘放在温暖、有充足光照的地方,然后使用播种器或手动播种。每穴播种1—2粒种子,种子轻轻按入基质中,深度约1cm,轻轻拍打播种盘,使种子与基质紧密接触。播种后在种子上面覆盖一层约0.5cm薄的基质,立即浇水,浇水量应能使基质完全湿润。
1.2移栽机械
1.2.1辣椒移栽机
采用双动力系统,主要依赖电瓶供电,实现作业过程中的低噪音运行。当电力供应不足时,设备能够自动切换至汽油发动机,边行走边充电,确保移栽作业的连续性。该机器支持双行栽植,行距可在80—100cm之间调节,株距则实现无级连续调节。采用双侧板接苗技术,通过旋转接秧筒进行苗木栽植,后轮一次性完成覆土和压土工作。这台机器体积紧凑,易于掉头,操作灵活。整机重量仅为300kg,能在畦田上自动前进。机手可以稳定地坐在机器上,从机身左右两侧的方盒中取出秧苗,并有序地放入自动转动的接秧筒中。伴随着轻巧的“咔哒”声,秧苗被均匀地栽种在泥土中。使用这台辣椒移栽机,一人驾驶,一人至两人负责在侧后方检查和补充,三人一组,每小时能够移栽一亩地,作业效率高且标准统一。该移栽机的主要特点是自动化、快速和标准化,非常适合于大面积、长地块且土壤平整的沙壤土地区使用。
1.2.2辣椒手动移栽器
辣椒手动移栽器是全不锈钢打造的移栽机,具备了轻巧耐用的特性,其尖锐的角落能够迅速穿透土壤,而独特的三瓣结构设计使得土壤撑开更为坚固和迅速。装置苗木后,它能迅速地进行覆土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其可拆卸的漏斗型入苗口设计具有很好的可塑性,有效防止了对苗木和操作人员的刮伤。内置的不锈钢定距尺确保了移栽植物的株距均匀性。整体而言,这款机器轻便且操作简便,特别适合于干燥的土壤环境,包括坡地和山地。
1.3覆膜起垄机械设备
起垄覆膜机机架支撑整个机器的框架,由柴油机或汽油机提供动力,传动系统能够将动力传递到其他部件,起垄器主要用于在土壤中开沟并形成垄,然后将地膜铺设在垄上,镇压轮压实地膜,确保其与土壤紧密接触。在操作处理过程中,首先检查机器各部件是否完好无损,添加燃油和润滑油,铺设地膜。启动机器,将起垄器插入土壤中,同时前进,起垄高度和宽度可通过调节起垄器进行控制。覆膜器将地膜从卷筒上拉出并铺设在垄上,镇压轮紧跟在覆膜器后面,压实地膜,使其与土壤紧密接触。机器继续前进,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有垄都完成。机械操作过程中行走速度2—4 km/h、垄高10—25 cm、垄宽30—60 cm、地膜厚度0.01—0.008 mm、工作效率0.5—1 hm2/h,确保操作时应保持机器平稳,避免因颠簸造成地膜破损,地膜应拉紧并压实,以防止风吹或雨水渗透,操作后及时清洁机器,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2.辣椒栽培的农艺技术要求
2.1品种选择
在辣椒品种选择过程中应该综合选择适应乐陵市气候、土壤条件、高产、抗病性较强、品质优良、生长周期适宜的辣椒品种。常见的辣椒品种主要有螺丝椒、线椒、牛角椒、朝天椒等几种。
2.2播种育苗
2.2.1苗床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土壤pH值在6.2—6.8之间,避免选择前一年种植过茄果类蔬菜的土地,并确保种植地交通便利,地势较高,有利于灌溉排水。在整地前,彻底清除地块中的杂草和石块,保持土壤表面平滑,以便于播种和幼苗生长。然后进行土壤深翻,至少深翻土壤20—30cm。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施优质有机肥3000—5000kg/667m2,加入过磷酸钙30—50kg/667m2、饼肥200—300kg/667m2、磷酸二铵30—40kg/667m2。结合整地可使用适量的农药进行土壤消毒,推荐使用50%多菌灵800倍液、敌克松800倍液等,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准备结束之后要制作苗床,苗床宽通常为1.0—1.2m,长度依实际需要而定,两个苗床之间步道宽度为40cm,苗床高出地面15—20cm。
2.2.2种子处理
播种前筛选出健康、成熟、颜色和形状正常的种子,去除破损、发霉、畸形、变色及小粒的种子。将选好的种子放在通风、阳光下,进行1—2天晒种,提高种子的温度,降低含水量,增强种子的吸水能力,促进种子的后熟,提高发芽率。晒种结束之后可以使用10%的磷酸三钠水溶液或0.5%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紧接着进行浸种催芽,将种子放在55℃左右的温水中,搅拌后浸泡15分钟,然后降至30℃继续浸泡6—8小时,或者将温汤浸种后的种子,浸入1%的硫酸铜溶液或0.1%的农用链霉素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将浸种后的种子捞出之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用湿布包好,放在25—30℃的条件下催芽,当种子发芽率达到50%左右时,就可以进行播种了。
2.2.3穴盘播种
穴盘育苗基质的配比应确保具有良好的保水性、通透性较强、保肥能力优异、物理性状稳定,常用的配比方案是草炭∶蛭石∶珍珠岩=2∶1∶1或3∶1∶1,或者食用菌栽培渣∶蛭石∶珍珠岩=1∶1∶1。选择72孔规格的穴盘,将配好的基质预先湿润,湿度以手握一把基质,指缝有水渗出但不滴落为宜,将预湿的基质均匀装入穴盘中,每个孔穴填满至顶部略微隆起,确保每个孔穴的基质均匀,无空洞和过多压实,这个过程可以选择使用机械设备自动化完成。装填完成之后再进行机械化的播种,启动机械设备完成播种过程每穴播种1粒种子,上方覆盖湿润基质,播种完成之后将穴盘放置在提前准备好的,苗床当中四周用土壤围堵紧实,苗床上覆盖地膜,上方搭载小拱棚,起到增温保墒的效果。
2.2.4苗床管理
辣椒苗期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5—30℃,夜间温度控制在18—22℃,基质温度保持在20—25℃,空气湿度以70%—80%为宜,确保基质湿度保持在适中状态,既不宜过湿也不宜过干。在灌溉处理过程中应该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积水,同时在辣椒生长到两片叶子之后,要及时进行追肥,可喷施磷酸二氢钾,浓度控制在0.1%—0.125%。移栽前一周应逐渐降低温度,减少浇水,控制基质湿度,使幼苗根系发达,增强移栽后的适应能力。
2.3科学移栽
2.3.1种植地的选择与处理
辣椒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应该选择富含有机质、土层深厚、保水保肥、能灌能排的壤土,确保土壤pH值5.5—6.5,3至5年未种过茄科蔬菜的土地种植辣椒,同时还需要确保种植地地势较高,具有良好的排灌能力。辣椒定植前10—15天进行整地,深度为10—15cm,结合整地彻底清除前茬的枯枝落叶,搞好田间卫生,以减少病虫害。整地时施厩肥5000kg/667m2,可掺施过磷酸钙15—20kg/667m2。施肥后进行起垄,垄高约15cm,垄顶宽60cm,沟宽60cm,起垄后随即覆地膜,以提高地温。
2.3.2移栽定植
辣椒移栽定植过程中株距保持25—30cm,行距为50—60cm,定植深度一般为5—8cm,定植量3000—5000株/667m2。辣椒的定植时间一般选择在气温稳定、土壤温度适宜的时期进行。春季选择在3—4月份进行定植。在垄上开定植穴,穴深与苗高相适宜为5—8cm,将辣椒苗放入定植穴,调整株距和行距,使辣椒苗的根系舒展,然后填入土壤,轻轻压实。定植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定植后一周内,要注意防止干旱和积水,避免根系受损。定植后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施肥等管理措施,促进辣椒苗的生长。
2.4大田管理
2.4.1水肥管理
露地辣椒的追肥和灌溉方案是保证其高产和优质的重要环节,辣椒定植后7—10天幼苗恢复生长时及时追施提苗肥,选择使用人畜粪尿500kg/667m2,用清水稀释两倍之后进行浇施。开花后至第一次采收前选择使用人畜粪尿(500kg/667m2,稀释成2倍液),加氮磷钾复合肥10kg/667m2,每35天追肥1次。第一次采收至立秋前重施果肥,选择人畜粪尿(1000kg/667m2,稀释成3倍液),氮磷钾复合肥20kg/667m2,必要时加尿素10kg/667m2,每采收1次追肥1次。立秋前后使用人畜粪尿1000kg/667m2,复合肥20kg/667m2进行追肥,在中后期还需要注重补充叶面肥,推荐使用0.5%磷酸二氢钾和0.3%尿素液肥,使用量控制在8—10kg/667m2。结合施肥,要注重做好灌溉工作,定植后一周内浅水漫灌,帮助植株成活。开花前每隔5—6天浇1次小水,随水冲入少量的粪水。开花结果期根据土壤湿度决定,避免水分过多导致根系病害,确保这个阶段田间墒情控制在55%左右。
2.4.2病虫害防治
辣椒疫病使用50%烯酰吗啉·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者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辣椒炭疽病推荐使用80%炭疽福美双800倍液,或者50%咪鲜胺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大田喷雾。辣椒白粉病可以使用25%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或者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雾。辣椒烟青虫、棉铃虫推荐使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者5%阿维·甲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药物使用间隔为10—14天,连续使用2—3次,药液使用量控制在30—40kg/667m2。
3.结束语
在辣椒生产管理过程中,通过将现代农机装备和农业生产技术高效融合,加快形成完善的农机农艺高效融合的栽培技术规范,能够更好地满足辣椒生长发育所需,同时也能够大幅提升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将农民群众从繁重的农业劳作中解脱出来,助推农业的现代化和机械化发展,以此来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质量。
参考文献:
[1]苏伟,王和平,严瑾,徐迅.设施茄子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作业技术[J].农业装备技术,2018,44(4):21-23.
[2]张永民,赵银平,史亮,赵增寿,孙利萍.日光温室秋延后辣椒栽培技术规程[J].中国瓜菜,2019,32(9):82-84.
[3]赖合雄.种植业节本增效技术的研究与推广[J].江西农业,2020(20):142-143.
[4]马春玲,展一贤.浅谈新型农用机械行走机构设计的越障功能[J].南方农机,2020,51(23):89-90.
[5]李瑶.农业机械在新型设施大棚中的应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1(5):2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