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与数字化融合发展的关键路径分析与优化论文

2024-11-19 13:50:40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从关键路径的概念与分析方法入手,逐步对农业机械化与数字化融合发展的关键路径分析与优化策略展开探讨。
摘要:从关键路径的概念与分析方法入手,逐步对农业机械化与数字化融合发展的关键路径分析与优化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数字化;融合发展;关键路径;优化策略
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农业生产、管理、决策等各个环节的变革与机遇都是机械化与数字化技术的有机融合所带来的,但是还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和挑战。一方面,由于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数字化技术普及应用程度不高,农村地区农业机械化程度不一,制约了二者的有效融合。另一方面,农业机械化和数字化发展之间的协同性不足,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也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农业机械化与数字化融合的关键路径分析
实现农业机械化与数字化融合,需要明确其关键路径,即影响融合效果的主要因素和环节。关键路径分析方法可以深入剖析这些因素,从而为推动农业机械化与数字化融合提供战略性指导。
1.1关键路径的概念与分析方法
关键路径是指影响整个农业机械化与数字化融合过程的主要环节和因素。这些环节和因素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和依赖,对融合发展的影响程度较大。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①因素识别与权重确定。识别影响农业机械化与数字化融合的各种因素,如政策支持、技术水平、数字化基础设施等。根据实际情况和专家意见,为这些因素赋予相应的权重,以反映它们在融合过程中的重要程度。②关系建立与网络构建。在已确定的因素基础上,建立因素之间的关系网络。这可以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数据,然后运用统计分析等技术揭示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③路径识别与分析。利用网络分析方法,识别出影响融合的主要路径。这些路径代表了农业机械化与数字化融合过程中信息传递和影响传递的主要通道,对于制定优化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1.2农业机械化与数字化融合的关键路径鉴定
通过上述分析方法,我们可以鉴定出影响农业机械化与数字化融合的关键路径。这些关键路径涉及政策环境、技术创新、资源配置、市场需求等方面。政府政策的支持程度、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都是关键路径的组成部分。
2农业数字化关键路径优化策略
2.1政策和法规的优化与调整
2.1.1政策扶持
设立数字化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信息平台搭建等。优惠税收政策,鼓励数字技术企业投资农业领域。
2.1.2法规制定
制定数字化农业数据保护法规,明确农民数字数据的权益保护。建立数字化农业标准体系,推动数字化技术在农业中的规范应用。
2.1.3市场准入
简化数字化农机产品的准入流程,加快农村地区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鼓励创新企业进入农业数字化领域,丰富市场供给。
2.2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升级和创新
2.2.1技术研发
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展数字化农机的研发工作。研究开发智能感知、自主控制等技术,提高农机的智能水平。
2.2.2数字化改造
对现有农机进行数字化改造,增加传感器、控制系统等装置,实现数据采集与分析。推动农机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提高作业效率。
2.2.3农机共享平台
建立数字化农机共享平台,使农村地区可以共享数字化农机设备,降低农民的使用成本。
2.3数字化转型与信息技术的应用
2.3.1优化策略
推动农业生产要素的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化农业信息平台,为农民提供精准的生产决策和管理服务。
2.3.2数据采集与管理
部署农田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气温等农田环境数据。建立农业数据平台,集中存储、管理和分析农业数据。
2.3.3精准农业管理
基于数据分析,提供精准施肥、灌溉等农业管理建议。开发智能农业APP,使农民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农业信息。
3实证分析与案例研究
3.1选取实际案例(以南阳市为例)
南阳市位于中国河南省,是典型的农业大市,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庞大的农业人口。以南阳市农业机械化与数字化融合发展为例,验证前文提出的关键路径分析与优化策略的实际效果。南阳市农业机械化与数字化融合现状:①农业机械化率为87.3%,机耕面积为130.829万hm2,拖拉机拥有量为75万台(套)。②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宛城区农田覆盖率为100%,农业信息覆盖66县镇。③政策支持。农业信息化发展政策30多条,政府资金支持67 782.97万元。④农田数据环境。土地酸碱平均值为6.5,降雨量为703.6~1 173.4 mm。
3.2案例研究的数据收集与分析
影响南阳市农业数字化的关键因素和环节在于数字化基础建设欠缺。
田间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是机械化农业设备精准作业的关键,对于如何提高农田传感器的分布面积、提高智能感知技术的精准度、可靠性和实时性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3.3案例研究的结果与启示
基于南阳市的案例研究,分析案例研究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和问题,为其他地区农业机械化与数字化融合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根据优化策略,针对政策和法规优化,南阳市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数字化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对农业机械化技术升级,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发适应当地特点的数字化农机设备。
4农业机械数字化可行性评估与效果分析
4.1政策可行性分析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农业机械数字化政策,表明了对农村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的支持。这些政策为农业机械数字化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支持,增加了政策可行性。农村信息化推进规划(2010年—2020年)强调发展农村信息化,提出普及数字农业技术,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数字农业发展规划(2019年—2025年)提出推动数字农业创新发展,加强农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数字农业产业,提高农业数字化水平。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战略(2014年—2020年)明确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推动农村商品上行、信息下行,促进农村数字化商业模式的创新。
4.2社会可行性分析
从技术层面看,中国在信息技术领域有着雄厚的实力,数字农业技术的应用已在一些地区得到验证,证明了技术的可行性。此外,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有助于改善农村信息环境,提升农民信息素养。数字农业技术的应用还有助于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改善农村就业和生活条件。
从经济层面看,政府专项资金的投入和政策的支持,为农业机械数字化的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数字农业技术的应用有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产值,带来经济效益。
5结束语
对农业机械化与数字化融合发展的关键路径进行分析与优化,旨在为推动农业现代化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通过对不同领域的关键路径进行分析和优化,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农产品质量的改善、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在未来的实践中,应注重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加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研发与创新,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实现农业机械化与数字化融合发展的全面优化。同时,需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和农户的差异,制定因地制宜的策略,以推动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董茂红.农业机械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现状与方向[J].农业工程技术,2021,41(21):45-46,48.
[2]阎楚良.农业机械设计数字化是实现农业机械现代化重要战略举措[J].科学中国人,2005(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