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农村可持续发展中新能源光伏发电的应用论文

农村可持续发展中新能源光伏发电的应用论文

29

2024-11-19 11:51:37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阐述了新能源光伏发电的特点、原理,探讨了将其融入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建设等工作对推动实现“双碳目标”、乡村振兴工作等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摘要:阐述了新能源光伏发电的特点、原理,探讨了将其融入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建设等工作对推动实现“双碳目标”、乡村振兴工作等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新能源;光伏发电;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国家能源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光伏发电对太阳能进行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主流趋势。得利于技术创新与政策扶持,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不断下降,有力地推动基于新能源经济的快速发展。

  1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原理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光伏+储能已成为配电网和电力市场的主角之一。图1中,储能电池将白天光伏效应产生的多余电能存储下来,即通过控制器与直流母线连接,由控制器对电池组进行充电,起到光能充足时充电储能,无光能时作为后备电能向负载供电,从而给早晚负荷供电,降低了弃光现象。MMPPT太阳能控制器实时检测太阳能面板的发电电压、最高电压和电流值(VI),系统以最大功率输出对电池进行充电,协调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负载的工作,是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大脑。并网逆变器即变流器,可将直流电转换成负载需要的交流电。

image.png

  2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前景

  2.1落实“双碳目标”

  对太阳能开发利用技术的进步决定着人类未来的生活质量。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加快了现代能源体系的构建,为能源高质量的发展提供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碳中和战略目标加速了新能源时代的到来。

  “双碳”目标的提出为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战略发展机遇。发展新能源光伏发电,极大地减少碳排放,是实现碳中和、建设绿色宜居地球的关键。党*二*大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表达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勾画出中国人民加快绿色转型、推进“双碳目标”的发展蓝图。太阳能产业正在为“双碳”目标的实现不断提供助力。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精准脱贫、乡村振兴、“一*一*”等集中展现了中国对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光伏扶贫大有可为,同时也是将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型的创新工程,被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经这样称赞,“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

  2.2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

  2.2.1“光伏+农业”

  “光伏+农业”是应用最广泛的“光伏+”形式。中国光伏农业联盟秘书长、中绿生态农业科学院执行院长张勇表示,光伏产业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农业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试验田,两者不是简单叠加,而是新能源和新农业的高度融合。光伏发电农光互补模式的开展促进农业大棚种植的特色经济模式、棚顶发电的的实现。光伏发电使传统农业焕发崭新的生命力。

  2.2.2“光伏+渔业”

  “光伏+渔业”充分利用了光伏电站水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开辟绿色发展新格局。将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上面安装光伏组件,形成“上发电下养鱼”的渔光互补光伏模式,实现了绿色发展。光伏发电还能为鱼塘的增氧机、水泵等设备供电,多余的电可以并网,是一种非常生态低碳的环保养殖模式。养殖喜阴鱼正好与光伏能够完美配合。渔民充分利用鱼塘资源,有养鱼的收益,也有光伏发电的收益,一举两得。

  2.2.3“光伏+畜禽养殖业”

  “光伏+畜禽养殖业”实现了在光伏电站空地畜禽养殖业经济的发展。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光伏塔拉滩光电园光伏“海洋”放羊,就是立足资源禀赋,依托地形优势和光照条件,借助光伏发电产业,建立“牧光互补”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板”下经济,探索出光伏和藏羊养殖产业发展相结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路子。“牧光互补”模式不仅实现了光伏新能源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又推进了生态畜牧业发展、草原生态良性循环。现代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改善了生态环境,也实现了高效养殖与光伏生态修复“双赢”目标。

  2.2.4“林光互补”

  “林光互补”就是光伏发电与造林有机结合,在实现光伏发电的同时,充分利用光伏板架与地面2 m以上位置的足够空间,大力发展经济灌木种植,林木大棚育苗与栽培。如安徽省金寨县等地通过开展“林光互补”,将红叶石楠等种植与光伏扶贫电站空地结合起来,充分使用土地资源,发展林木种植,实现土地的立体化增值利用。

  2.2.5“光伏+综合体”

  “光伏+综合体”就是把光伏扶贫与其他产业发展统筹安排,创新思维,实现太阳能发电的同时,在光伏板下开展食用菌种植加工及蔬菜冷冻分包工作。例如,安徽省望江县太慈镇开展光伏扶贫项目,所开展的产业综合体工程就实现了“空间立体、结构联合、功能拓展”的特色。“光伏+综合体”实现产业链多措并举、联合运转。

  参考文献

  [1]朴政国,周京华.光伏发电原理、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

  [2]兰晓原,张宗亮.数字工程助力能源高效治理多元供给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宗亮[J].发展研究,2022,39(11):1-5.

  [3]王红.浅谈光伏发电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J].中国集体经济,2022(24):160-162.

  [4]石妍,孙宏波,常馨予.*国*产*实现了中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J].共*党*,2021(13):53-61.

  [5]付丽丽.助力“双碳”光伏产业大有可为[N].科技日报,2021-07-26(02).

  [6]孙海玲.青海积极探索“光伏羊”生态畜牧业新路径[N].农民日报,2023-02-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