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线播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探讨论文

2024-11-14 14:04:36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胡萝卜是一种广泛种植的蔬菜,其丰富的营养成分赋予其“小人参”的美誉,预示着其广阔的种植潜力。近年来,胡萝卜线播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与应用,此技术相较于传统种植方法在提升产量与质量方面表现出色,同时有效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收益。在深入分析胡萝卜生长环境条件要求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胡萝卜线播起垄机械化种植技术,旨在为胡萝卜的高效优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摘要:胡萝卜是一种广泛种植的蔬菜,其丰富的营养成分赋予其“小人参”的美誉,预示着其广阔的种植潜力。近年来,胡萝卜线播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与应用,此技术相较于传统种植方法在提升产量与质量方面表现出色,同时有效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收益。在深入分析胡萝卜生长环境条件要求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胡萝卜线播起垄机械化种植技术,旨在为胡萝卜的高效优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胡萝卜;起垄线播;栽培管理;推广措施
胡萝卜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满足人民日常食物需求上,更在于其显著的经济价值。全面实现胡萝卜种植过程的机械化,将有效提升胡萝卜的商品产量和品质,进而对第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这一举措有助于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进一步推动集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管理体制的建立,为蔬菜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
1.胡萝卜栽培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1对温度的要求
胡萝卜种子萌发温度4—6℃,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生长季最佳温度18—23℃。温度<3℃,生长停滞;温度>25℃,肉质根缩短,色浅,产量品质降低。胡萝卜素合成最适宜的温度为15—21℃,叶片耐热性高。
1.2对光照的要求
胡萝卜为长日照作物,生长关键阶段需适度阳光。光照充足促进养分积累,促进地下根茎生长。但长光照也影响植株形态,如叶片变窄、叶柄细、地下茎短,可能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种植胡萝卜需确保光照适宜,以实现最佳生长和产量。
1.3对水分的要求
由于胡萝卜发达的根系与较大的叶面,其展现出了显著的抗旱性能。在出苗阶段,胡萝卜对湿度有一定要求。进入苗期和叶生长期后,水分供给需适度控制,过量水分将导致地上部叶片过度繁茂,进而阻碍肉质根的正常膨胀。至中后期,肉质根进入膨大期,土壤持水量应维持在60%—80%的范围内。长期缺水会导致肉质根易于木栓化、根部细小及侧根增多;而过高的土壤湿度则可能引发地下部分的腐烂现象;同时,缺水还可能造成肉质根开裂。
1.4对土壤和营养的要求
由于胡萝卜的地下生长特性,其对土壤质量有着严苛的要求。胡萝卜偏好土层深厚、砂质含量适中的土壤,并对块田的排水条件有着较高的要求。在营养需求方面,胡萝卜对钾的需求量最大,氮素次之,磷肥位列其后。在施肥过程中需特别谨慎,过量施用氮肥可能导致叶片过度生长,进而对产量产生不利影响。
2.播前准备
2.1选地
为确保品质与机械作业效率,建议选择交通便利、无雨涝、非生荒地种植。优选地势高、排水好、肥沃疏松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pH值5—8。初期避免过度灌溉,防止地上部分过盛影响肉质根发育;后期确保水分充足,防止缺水影响产量。注意土壤黏性和基肥量,避免阻碍肉质根发育。
2.2整地及施肥
采用拖拉机配套铧式犁进行耕翻整地,耕翻深度≥30cm,耕翻前采用撒肥机撒施基肥,亩施腐熟的农家肥3m3,微生物菌肥80kg;或农家肥5m3,微生物菌肥40kg;后撒施杀虫剂1%联苯·噻虫胺(家保福)4—5kg,或播种时亩施杀虫剂家保福2—3kg。旋耕前,地表亩喷施土壤改良剂(BEST田美乐)50mL。采用拖拉机配套旋耕机进行旋耕,深度≥15cm,碎土率≥80%,地表平整度偏差≤3cm。
2.3选种
在选择种植品种时,务必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与栽培制度,优先选择那些经国家及省级种子部门有效审定,且具备高产、稳产、商品性好、薹率低、畸形率低、抗病性强以及适应性良好的新品种。同时,在种子选择上,应确保种子品质上乘,其纯度应达到或超过98%,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应高于85%,且水分含量需低于10%。用FM-BZ-A 1种子包衣机进行包衣使胡萝卜种子丸粒化,然后用种子编织机按照间距3—5cm,将包衣后丸粒化的胡萝卜种子编织在棉纸带中使其成种绳盘卷后待播。
2.4种绳编制
通过排种装置精确操作,实现种子编结生成水溶性种绳。种绳整齐放置于托盘,间隔严格控制在3.5—4.0cm。每亩需1700m绳带。
3.适时播种
3.1播期选择
基于胡萝卜的品种特性与地方气候条件的考量,为确保胡萝卜的产量与品质达到最优,选择恰当的播种时期至关重要。过早播种可能促使胡萝卜过早进入抽薹阶段,而过晚播种则可能影响其整体品质和口感。通常,在五月中、下旬进行播种,即当土壤深度达到10cm处的温度稳定维持在13℃以上时,为最佳播种时机。
3.2起垄播种
采用胡萝卜种子带播种机。根据需要加配起垄、铺滴灌带装置,可1次性完成旋耕、起垄、镇压整形、垄上开沟、播种、覆土、镇压、铺滴灌带等作业。建议垄高20—25cm,垄宽36—40cm,沟宽42—44cm。每垄两行种植,行距15cm,株距3.5cm,确保合理密度。种绳铺设深度1cm,确保种子生长。预计每亩土地保苗株数4.5万—5.0万株。
3.3铺设滴灌带
为确保水、肥、水结合灌溉方式的高效利用,播种后需适时实施滴灌作业。对于未设置地下管网的地块,建议在田间构建一个简易蓄水沉淀池(规格为2.0m×3.0m×0.8m),并夯实池壁以增强其稳定性。在此情况下,推荐使用燃油泵进行灌溉,通过精确调控燃油泵油门以实现高效节水。若地块临近水渠,则可免去蓄水池的构建步骤,仅需将水泵的吸水管口包裹双层过滤纱布后直接固定于水渠内,以确保水质纯净。为确保滴灌带的有效铺设,建议在每一垄之间铺设一条滴灌带,并采用20cm的钢丝弯折成U型,将U型卡扣稳固地安装在滴头上,并插入垄上的泥土中。此举旨在防止滴灌带被风吹动,确保灌溉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同时,U型扣的间距应设定为10m,以保证灌溉效果的最佳化。
4.田间管理
4.1间苗
种子催芽后4—5天发芽,未催芽需7—9天。胡萝卜发芽后需进行两次间苗。首次在2—3叶期,疏密留壮,促进生长。第2次在4—5叶期定苗,株距6—8cm,定苗后浇水并监测土壤湿度,确保幼苗稳固。
4.2水肥管理
在整个生长期内,采取11—13次滴水的方法,如果遇到较高的气温,可以采取少量多次的滴水方法,在整个生长期内,随水追施450kg/hm2的三元复合肥。
4.2.1滴水出苗
为确保作物早播与幼苗健壮,广泛实施“干播湿出”种植策略,此举有效减少了约4—5天的底墒水需求。出苗后,采取当日或次日滴灌的方式,严格控制滴水量,确保灌水深度在10—15 cm之间,观察到垄面中间出现湿痕即可。滴灌的时间需根据土壤原始湿度及灌水压力进行灵活调整,一般维持在3—4小时。在完成首次滴灌后的第3天,将进行第2次滴灌,操作方法与首次相同,旨在进一步促进秧苗的整齐生长。
4.2.2苗期水肥供给
胡萝卜幼苗出土后,建议采用滴灌保持土壤湿度。每6—7天滴水1次,维持土壤水分在65%—70%。避免土壤过湿导致“多足根”。幼苗长至5—6叶时,每隔5—6天追肥,每亩施用45kg三元复合肥。
4.2.3叶片生长盛期水肥供给
在叶生长盛期的7—8叶阶段,起垄已完成封闭状态。为确保植株健康生长,避免地上部分过度增长,务必采取及时有效的控水、蹲苗等管理措施。此举旨在防止地上部分徒长,同时促进肉质茎的深入生长。在此期间,应合理控制滴水间隔,维持在8—9天,每次滴水后,应追施复合肥,施用量为45kg/hm2。
4.2.4肉质茎膨大期水肥供给
胡萝卜茎部直径达1cm,进入肉质茎膨大期。此时,需水量和养分需求大增。建议加大滴灌量,控制深度25—30cm,避免明水。滴灌间隔6—7天,追施复合肥60—75kg/hm2。水肥供应要规律,避免土壤湿度大幅波动,预防胡萝卜肉质茎畸形、开裂。
4.2.5收获前水肥供给
9月中上旬,对水的需求仍然很大,在6—7天开始浇1次水,每滴水1次,追1次复合肥45—50kg/hm2。
4.3除草
4.3.1苗前封闭除草
在作物苗前阶段,实施化学封闭措施能有效降低后期除草所需的人工劳动量。具体操作为,在滴灌出苗水后的次日,使用35%二甲戊灵悬浮剂,按照3000—3300mL/hm2的剂量,或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按照1500g/hm2的剂量,与540kg水混合后进行地表喷雾处理。
4.3.2苗后化除
具体操作为:使用108g/L的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以1800mL/hm2的剂量,通过水540kg的喷雾方式作用于杂草的茎叶。实验结果显示,施药后9—10天内,杂草即呈现枯死状态。此外,高效氟吡甲禾灵具有较短的半衰期,且易于降解,因此不会对下季冬小麦的出苗产生不良影响。
4.4中耕松土
采用中耕机进行中耕培土并压实,当肉质根长至一个指头粗时,进行第1次小培土,本次培土易薄,培土厚度1cm左右,看不到根头即可,不宜过厚,过厚会掩埋上部植株,影响植株光合作用;待肉质根膨大前期即封垄前,进行第二次大培土,将土培至根头,防止出现“青头”,影响胡萝卜品质及商品率。
5.机械化收获
胡萝卜播种后,约90—110天达到收获期。成熟标志为新叶停长、下叶变黄、肉质根饱满。采收过早影响产量和质量,过晚则降低品质。因此,确保及时采收是关键。为高效采收,采用履带行走式收获机械,集割茎、挖掘、清土、运送、装袋于一体。收获机械通过振动挖掘铲挖出胡萝卜,除尘刷清理胡萝卜表面土壤,夹持传送链传至后端,切梗器切除茎叶。最终,胡萝卜储存于贮粮箱或装入袋子。
6.胡萝卜线播起垄机械化栽培技术推广措施
6.1胡萝卜线播起垄栽培技术的推广价值
在胡萝卜的传统生产方式中,农户多依赖手工播种,此方法虽能为作物生长提供充足养分,但受种植密度不均、灌水不规范等因素影响,胡萝卜的产量与质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推广线播起垄种植技术时,需全面呈现其优势与价值,以增强公众对该技术的认知。首先,应以推广为核心,加大技术的宣传与普及力度,确保农户对线播起垄种植技术有基本的了解。同时,充分展现线播起垄种植技术的优点,逐步深化农户对该技术的认同。在宣传方式上,应充分利用现代手段,除传统电视、广播外,还可借助短视频xx、xxxxx等新媒体渠道,以强化推广效果。最后,推广线播起垄种植技术,消除农户的疑虑。例如,可构建“公司+合作社+基地”的运营模式,设立“胡萝卜产业示范园区”。在种植示范过程中,需详细记录相关信息,并与传统种植方法进行比较,让农户直观感受到线播起垄栽培技术的优势与效果,鼓励他们将此项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6.2加强胡萝卜线播起垄栽培技术的资金投入
鉴于垄作机具使用需求及作业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农民为满足基础农艺要求,常需购置大量配套种植机械。为实现胡萝卜高产、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并提升线播起垄栽培技术的效能,相关部门应加大投资力度。为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减少盲目种植等问题,建议将现有土地进行合理流转至其他农户种植,或通过入股形式参与种植,以保障农民利益,同时让更多农民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经济回报。例如,该示范园的建设能有效吸纳本地及周边劳动力,为农民和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进而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政府各部门需设立专项资金,对推广和训练资金的使用与管理实施严格监管。
7.结束语
实施胡萝卜种植的全程机械化对于提升其产量与品质具有显著效果,并有助于推动农业机械化整体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应给予胡萝卜种植全程机械化生产方式充分的重视,通过加大种植机械的研发力度,积极扩大集体机械种植的覆盖范围,同时加大对胡萝卜机械化种植的宣传力度,以全面实现胡萝卜种植的全程机械化,进而确保胡萝卜种植的优质化与高产化目标得以达成。
参考文献:
[1]韩仁军.胡萝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24,(6):40.
[2]吉照迪.胡萝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基层农技推广,2023,11(9):145-147.
[3]陈秀香,张芳.河西灌区胡萝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3,(8):43-46.
[4]颜文富.胡萝卜品种选择与种植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2,(9):174-176.
[5]方秋盛,罗松涛,陈再恭,等.惠来县胡萝卜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22,38(6):59-61.
[6]杨慧娟.无公害胡萝卜夏播栽培管理技术[J].河南农业,2022,(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