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务川大树茶种苗扩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

务川大树茶种苗扩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

0

2024-10-23 11:16:48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务川大树茶,作为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茶叶品种,不仅承载了丰富的茶文化传统,也以其卓越的品质受到市场的高度评价。该茶树种质资源源远流长,以独特的风味和优异的健康益处,在众多茶类中独树一帜。

  摘要:务川大树茶,作为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茶叶品种,不仅承载了丰富的茶文化传统,也以其卓越的品质受到市场的高度评价。该茶树种质资源源远流长,以独特的风味和优异的健康益处,在众多茶类中独树一帜。作为重要的农业遗产,务川大树茶的发展和利用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地方经济以及传承与创新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通过科学研究的深入,务川大树茶的种苗扩繁技术得以发展,不仅提升了繁育效率,也为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此外,本文从务川大树茶种苗扩繁技术的研究意义出发,明确分析了该技术的现状和应用,有望进一步解锁务川大树茶的潜在价值,对促进地方特色茶产业的振兴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为全球茶叶市场带来更多创新和活力。

  关键词:务川大树茶;种苗扩繁

  前言

  务川大树茶,这一具有深厚的茶史文化历史背景的茶树品种,历经岁月沉淀,其独特的品质和风味在市场上备受推崇。然而,由于地方科研水平和技术条件的局限,加之原料资源的有限性,务川大树茶长期未能实现规模化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一地方特色品种的深入开发与广泛利用。当前,随着市场对务川大树茶品质的认可,开发与利用务川大树茶也显得十分重要且有价值,务川大树茶种苗扩繁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该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种苗的繁育效率,还能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该项技术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更对培育地域品牌茶产品,促进地方特色茶产业的振兴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image.png

  1务川大树茶种苗扩繁技术的研究意义

  研究务川大树茶种苗扩繁技术的意义在于提高生产效率、保护遗传资源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此技术对于解决当前务川大树茶产业面临的种苗短缺、生产效率低下及生态保护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

  首先,扩繁技术能显著提升务川大树茶的繁育速率和生产效率。传统繁育方法如分枝和压条技术,虽然能保持母树的遗传特性,但其繁育速度和效率较低,无法满足市场对高品质茶原料的需求。通过无性扦插扩繁技术不仅能大大提高生产速率,更能保障种苗的标准化程度,为下一步茶园生产标准化奠定良好的基础[1]。

  其次,此技术有助于保护和利用务川大树茶的珍贵遗传资源。务川大树茶作为一种古老茶树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独特的品质特征。通过无性扦插扩繁技术,可以在不损害原有遗传特性的前提下,实现品种的有效保存和扩繁,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探索其潜在的商业价值。

  此外,无性扦插扩繁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推动务川茶产业的转型升级。随着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可以提升茶叶的整体品质和生产效率,改善茶农的生产条件,增加农户的收入。此技术的发展还可能促使务川茶从主要进行贴牌销售向创建具有自主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品牌转变,进一步提升务川茶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2]。

  实施无性扦插扩繁技术还能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保护。在繁育过程中,通过优化技术和管理措施,可以减少对土地和水资源的依赖,降低农业生产中化学物质使用,减少环境污染,有助于生态平衡的维护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综上所述,研究并推广务川大树茶种苗扩繁技术不仅对于解决现有产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价值,也对于实现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遗传资源创建地方品牌茶产品以及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不断优化和应用这些先进技术,务川大树茶产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3]。

  2务川大树茶种苗扩繁技术的现状分析

  目前,务川大树茶的种苗扩繁技术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显著的技术和环境挑战,同时也展示出研究和应用上的巨大潜力。这些技术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地方茶产业的转型升级,也涉及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4]。

  首先,务川大树茶作为具有重要文化和历史价值的地方特产,其种苗繁育技术的提升是保证茶叶品质和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前提。然而,目前该技术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分枝、压条、种子繁育等方法。这些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母树的遗传特性,但其效率低下,难以应对市场的快速增长需求。同时,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也给种苗健康成长带来了威胁,如土壤退化、水源短缺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5]。

  鉴于这些技术和环境的局限性,开发和优化务川大树茶繁育技术变得尤为迫切。务川大树茶无性扦插扩繁技术可以显著缩短种苗的培育时间且不受季节限制,可实现批量化、标准化生产种苗,满足市场的需求。通过提高种苗的质量和数量,可以为务川大树茶产品的开发与利用提供有效的原料基础保障,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提高茶企及茶农收入,助推地方乡村振兴,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6]。

  3务川大树茶种苗扩繁技术的应用方法

  3.1务川大树茶扦插枝条的留养

  为了支持未来2~3年内进行务川大树茶新产品试制研究的原料需求,将继续采用留养夏季枝条并实行秋季短穗扦插的方法来培育务川大树茶苗。首先提前与大树茶茶农订立优惠的原料收购协议,按植株提供肥料补助并提供施肥指导。农户需在4月下旬完成春茶的采摘后,施加充足的氮肥以促进夏梢的营养生长,这有助于营养芽的良好发育,同时抑制两侧花芽的形成,为后续的扦插培养合适的枝条。到了7月中旬,当夏梢大部分达到充分成熟(变为红梗)的阶段,再进行枝条的剪取以供扦插使用。在此期间,需要特别注意控制蚜虫对营养芽的损害,而对大茶树树冠的保护也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受挂牌保护的古茶树尤其如此。由于务川大茶树本身对大部分病虫害具有较强的抗性,因此通常无需额外处理其他病虫害问题。

  3.2短穗扦插苗圃的选择与准备

  为确保务川大树茶短穗扦插育苗的高效进行,精心挑选位于向阳、土质肥沃且排水良好的稻田作为苗圃地。稻田的自然条件,包括肥沃的土壤和优秀的灌溉排水系统,有助于控制杂草和害虫,为茶苗提供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为避免影响扦插的最佳季节(7月下旬至8月下旬),要确保该地块在此之前不再种植水稻,提前做好地块准备。

  苗圃地的准备工作开始于7月初,首先平均撒施1000~2000kg的腐熟农家肥或100~200kg的饼肥,辅以50kg/亩的N、P、K各为15%的复合肥作基肥,随后深翻土壤至25cm,充分晾晒以消毒土壤并增强其透气性。一周后,进行浅耕至10~15cm,使土壤细腻且平整,南北向开辟宽1.8m的畦,以确保苗床获得均匀的阳光照射。

  做好畦之后,铺设3~4cm厚的黄壤心土作为培育层,此土壤未经耕作有助于插穗的愈合生根。接着,使用50%多菌灵1000至1500倍稀释液对土壤进行彻底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的危害,保障插穗的健康成长。终末步骤包括对土壤轻轻压实并进行水分调节后,覆盖地膜保持12小时,预备进行扦插作业。通过这一系列精细化管理措施,不仅优化了苗圃的微环境,同时也提升了短穗扦插育苗的成功率和效率。

  3.3枝条的采集与插穗的剪取

  为确保务川大树茶枝条的高效采集和插穗的成功剪取,必须使用专业工具。首先,选用刀刃锋利的弹簧剪作为主要工具,以确保剪口平滑,从而促进插穗的愈合与生根。根据育苗需求,应提前采购一批优质弹簧剪备用,避免使用其他工具。

  在枝条采集过程中,利用锋利的弹簧剪,从大茶树当年生的红梗新梢基部剪下,尽量每个新梗剪取1~2个插穗,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剪取后,通过摇动树干和竹竿辅助,使枝条全部掉落地面,再从地面收集,按剪口端对齐,整齐摆放。每10~20斤枝条用稻草轻微捆扎,以减少运输损伤。枝条运到后,需放置在阴凉通风处,剪口朝下,新梢朝上,保持水分,以待剪取插穗。采集和剪取插穗应尽快完成,一般不超过3天。

  插穗的选择应确保带有1片健康叶片和1个饱满的营养芽,节间长度为1.5~2寸,且选用红梗或半红梗枝条。使用锋利的弹簧剪,按照叶面生长方向以45。角剪取插穗,并用竹制器具保存。确保叶片无病虫害,优先选择营养芽饱满的插穗。如节间过短,应去掉芽下1~2个芽及其叶片,以保证插穗长度达1.5寸以上,且剪口平滑无损伤。务川大树茶属大叶种茶树品种,叶片较大,为了便于扦插以及后期的管理,在剪取插穗时还应剪去叶片的1/3~1/2,以减少水分和养分的过度消耗,同时也保障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受影响。剪取插穗时避免使用麻梗或绿梗枝条,因其不易愈合生根。

  最后,插穗需用多菌灵800倍速液体浸泡15~20分种进行消毒处理,再用生根粉和腐殖酸肥溶液浸泡5~8小时后沥干,再进行扦插。

  3.4短穗扦插

  扦插前,揭开厢体地膜,若土壤干燥,适量喷水以保持湿润,便于扦插。使用宽8~10cm的小木板在厢面上划定扦插行,行距至少为10cm,确保前排叶片不遮挡后排腋芽。按此线索,将插穗的2/3长度插入土中,芽叶柄部露出地面。务川大树茶叶片较大,因此株距不小于3cm,确保叶片不互相重叠。完成一行后,用小木板压实插穗周围土壤,增强土壤与插穗的接触。插穗应南北向排列,叶片朝向一致,贴近地面,以利于均匀采光及减少风害。扦插同时需边浇水,使用细水喷淋以确保水分均匀渗透,帮助插穗与土壤更好地结合,促进快速生根[7]。

image.png

  3.5田间管理

  在扦插阶段至首轮新梢生长期,采光和水分管理至关重要。此时插穗主要依赖储存的养分生存,保留的叶片也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养分。在此期间,光照应以散射光为主,避免直射阳光,因此需使用遮阳网以保障适宜的光照条件并立即进行遮荫,以防插穗因强烈阳光直射而受损。

  水分管理上,应保持土壤湿润,扦插初期需根据天气情况适度浇水。7月下旬至8月中旬扦插的插穗,在适宜的温度下,一周左右可开始细胞愈合,随后生长出不定根,约一个月后形成健康根系并促使新梢生长。若扦插晚于9月上旬,则成功率大大降低,因此夏季剪枝扦插是提高成活率的关键。

  随着新梢的生长,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可适当喷施0.5%尿素水溶液促进生长。同时,需密切监测蚜虫等病虫害并及时处理。入冬及春季,继续保持遮荫和适宜的水分,必要时通过增加保温措施,如小拱棚,以支持插穗继续愈合生根。

  翌年春季,随着天气转暖,逐步撤除遮荫设施,并依据新梢生长情况适时喷施尿素水溶液。在新梢生长达15~18cm时,进行适当施肥,优先使用硫酸铵和有机肥料,避免使用对茶苗有害的肥料。

  病虫害防治上,应选择对茶树安全且有效的药剂进行喷施,同时注意选择符合欧盟标准的农药以避免残留问题。对于杂草管理,建议及时人工拔除,以免影响茶苗生长。苗期出现的花蕾应立即摘除,避免消耗养分。新梢生长到一定程度时,进行适当打顶以促进壮苗生长,为茶园快速进入产期奠定基础。

  3.6茶苗的采挖、分级与捆扎

  霜降后至次年雨水节前为采挖茶苗的适宜时间,此时应根据购苗者的需求确定具体采挖日。采挖前一天应充分浇水,采挖时适当带土以保护根系。根据苗木的高度、主干木质化程度及其他生长指标,茶苗被分为一、二、三级进行销售,以确保质量与价格相匹配。一级苗特征包括:主干长至少30cm,主茎粗不低于0.3cm,具1~2个一级分枝,侧根数不少于3条,叶片数超过6片,颜色健康绿,无病虫害。二级苗的主干长度为20~30cm,其他标准相同。三级苗主干长度为15~20cm,茎粗为0.2~0.3cm,其他标准略低。每50或100株苗木捆扎成一捆,以便于计数和运输。捆扎后,将苗木摆放于阴凉通风处,根部朝下整齐排列,并进行适当浇水,以备运输。

  4结语

  务川大树茶种苗扩繁技术的研究在提升种苗繁育效率和提高种苗标准化程度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深入分析现有技术应用中的挑战和局限性,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进和优化措施,旨在克服现有问题,增强技术的可操作性和效果。具体来说,这些措施不仅聚焦于技术层面的提升,还涉及对整个种苗繁育流程的全面优化。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优化将为务川大树茶产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大大拓展其未来的市场空间和生态效益。未来,务川大树茶产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转型。

  参考文献:

  [1]周颖怡,韦康,郝心愿,等.茶树扦插繁殖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分子植物育种,2024,22(01):276-285.

  [2]喻云春,林开勤,魏杰,等.贵州茶树育种研究史略(上篇)[J].贵茶,2023(03):61-72.

  [3]任雪敏,徐志文,展茂魁,等.遵义市古茶树资源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23,51(14):102-104+150.

  [4]白鼎臣,何立敏,李彩云,等.贵州大厂茶珍稀濒危种质资源研究及保护进展[J].科技导报,2023,41(04):58-64.

  [5]罗俊,袁丛军,汪沙,等.贵州古茶树资源结构组成与分布特征[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23,42(04):105-111.

  [6]刘亚兵,赵华富,乔大河,等.野生大树茶种质资源的品质指标多样性分析评鉴[J].食品工业,2020,41(09):168-172.

  [7]方泽基.茶苗短穗扦插繁殖技术试验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20):58+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