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建设促进效益农业发展的对策论文

2024-10-15 12:01:18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分析了农业灌溉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农业灌溉发展的对策建议。
摘要:分析了农业灌溉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农业灌溉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田水利;效益农业;对策
1农业灌溉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1工程建设和维护资金不足
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投入,而政府的财政投入又受到经济形势、财政收入、预算安排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满足农田水利建设的需要。农田水利工程的维护和运行也需要大量的资金,不仅要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还要及时进行检修和更新,以防止工程的老化和损坏,提高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然而,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维护和运行资金主要依赖于农民的水费缴纳,而农民的水费缴纳又受到农民的收入水平、灌溉服务质量、灌溉水价水平、水费征收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保证工程的维护和运行所需的资金。
1.2农户灌溉意愿和付费意愿低
农户灌溉意愿和付费意愿普遍低的原因主要有:①农业生产收益低,农民缺乏灌溉的动力。我国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程度仍然不高,农业生产的成本和风险较大,农业生产的收益和效益较低。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仍然落后于城镇居民,农民的贫困和返贫问题仍然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农民缺乏灌溉的动力,认为灌溉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不愿意为灌溉多花时间和精力,更不愿意为灌溉多付费用。②农业灌溉水价水平低,农民缺乏灌溉的责任。我国农业灌溉水价水平普遍偏低,远低于农业灌溉的成本和价值,不能反映水资源的稀缺性和珍贵性,不能体现水资源的供需关系和市场规律,不能激发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不能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和高效利用。农民对农业灌溉水价水平的认知和感知较低,认为灌溉水是天然的和免费的,不愿意为灌溉水多节约和珍惜,更不愿意为灌溉水多支付和贡献。③农业灌溉水费征收方式落后,农民缺乏灌溉的权利。我国农业灌溉水费征收方式主要采用面积定额法,即按照灌溉面积和灌溉定额来征收水费,而不考虑灌溉的实际用水量和用水效果,这种方式不利于反映农民的灌溉需求和行为,不利于保障农民的灌溉公平和合理。农民对农业灌溉水费征收方式的反馈和参与度较低,认为灌溉水费的征收是强制的和不公的,不愿意为灌溉水费多遵守和配合,更不愿意为灌溉水费多争取和维护。
2农业灌溉发展的对策建议
2.1增加工程投入优化灌溉结构
2.1.1加大财政投入扩大投资渠道
政府应该将农田水利建设作为重点领域,增加财政预算和专项资金,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比重和优先级。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建设,通过政策扶持、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方式,激发社会资本的投资意愿和活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项目管理和资金监督,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有效运用。
2.1.2完善工程设施提高工程质量
政府应该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农业特点、水资源状况等因素,科学确定工程的规模、类型、标准、布局等,避免工程的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改造,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减少工程的损耗和故障。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维护和运行,定期进行检查和修复,及时更新和更换,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
2.1.3调整灌溉方式提升灌溉效果
政府应该加强节水灌溉的推广和普及,根据不同作物的水分需求和生长特点,采用滴灌、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提高灌溉的精准度和均匀度,减少灌溉的浪费和损失。加强灌溉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资源供需和水权分配,采用定额配水、定额用水、定额收费等灌溉制度,提高灌溉的合理性和公平性,促进灌溉的节约和高效。加强灌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利用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等现代技术,提高灌溉的时效性和灵活性,提升灌溉的效果和效益。
2.2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发展智慧农业
为了提高农户的灌溉意愿和付费意愿,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发展,需要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发展智慧农业。
2.2.1提高农业水价水平反映水资源价值
政府应该根据水资源的稀缺性和珍贵性,合理确定农业水价的水平和结构,使农业水价能够覆盖农业灌溉的成本和价值,反映水资源的供需关系和市场规律,激发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意识,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和高效利用。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和农业特点,实行差别化的农业水价政策,对水资源丰富和农业发达的地区,适当提高农业水价水平,对水资源紧缺和农业欠发达的地区,适当降低农业水价水平,实现农业水价的公平和合理。
2.2.2改革农业水费征收方式保障农民权利
政府应该根据农民的灌溉需求和行为,改革农业水费的征收方式,由面积定额法向用水量定额法或用水量计量法转变,即按照农民的实际用水量或用水效果来征收水费,这种方式有利于反映农民的灌溉需求和行为,有利于保障农民的灌溉公平和合根据农民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改革农业水费的征收主体,由政府主导向农民参与或农民主导转变,即由政府机构或农民组织或农民自主来征收水费,这种方式有利于增加农民的反馈和参与,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支持和认可。
2.2.3发展智慧农业提高农业收益
政府应该加强智慧农业的建设和发展,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等现代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的收益和效益。加强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技能和素质,使农民能够掌握和运用智慧农业的技术和设备,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加强农业的保险和补贴,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和风险,保障农民的利益和权益,激发农民的灌溉动力和责任。
参考文献
[1]杜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水利,2013(21):4.
[2]孔祥涛.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农机,2024(04):138-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