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甘南州青稞三级良繁体系建设对普惠民生的分析论文

甘南州青稞三级良繁体系建设对普惠民生的分析论文

3

2024-10-10 09:58:45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青稞是甘南州的主要粮食作物和特色优势作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青稞以其早熟、耐寒、耐瘠、抗逆性强等特点成为适宜甘南州高海拔地区生产种植的优势作物,种植面积居甘南州各类农作物之首。青稞种业三级良繁体系(原原种、原种、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从青稞生产种植的源头保障了种源的质量,是实现甘南州青稞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甘南州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切实提升农牧民群众经济收入,促进甘南州社会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分析甘南州青稞育种基础和现状,对于甘南州青稞种业三级良繁体系建设的普惠民生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摘要:青稞是甘南州的主要粮食作物和特色优势作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青稞以其早熟、耐寒、耐瘠、抗逆性强等特点成为适宜甘南州高海拔地区生产种植的优势作物,种植面积居甘南州各类农作物之首。青稞种业三级良繁体系(原原种、原种、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从青稞生产种植的源头保障了种源的质量,是实现甘南州青稞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甘南州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切实提升农牧民群众经济收入,促进甘南州社会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分析甘南州青稞育种基础和现状,对于甘南州青稞种业三级良繁体系建设的普惠民生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对于甘南州青稞产业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甘南州;青稞;良繁体系;民生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命线”,是保障粮食、食品安全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青稞是甘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南州”)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藏族同胞的主要食粮。甘南州建立青稞三级良繁体系有助于保障甘南地区粮食安全、社会稳定,推动青稞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1甘南州青稞育种的基础和现状

  1.1甘南州青稞育种的基础

  甘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是甘南州唯一一家从事青稞新品种选育的科研单位,长期以来主要以常规杂交育种为主,致力于青稞种质资源创制和多元化青稞新品种选育。先后选出甘青、黄青、康青系列青稞新品种14个,合作选育青稞品种3个,相继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

  甘南州拥有丰富的青稞种质资源,为育种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现保存国内大麦青稞种质资源3023份,省内资源307份。通过资源的种植、鉴定,从中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材料,是后续选育青稞新品种的宝贵材料。

  甘南州农科所1976年建所以来,一直开展青稞新品种选育工作,在青稞育种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技术基础和经验。采用杂交育种法,搭配杂交组合,通过选种圃、品系鉴定试验、品系比较试验、甘南州青稞联合区域试验、多点生产示范等,青稞育种科研团队成功选育出高产、优质、抗倒伏的17个青稞新品种。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种业发展的重视和各项政策落实,甘南州也加大了对青稞种业工作的投入和支持,使甘南青稞种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保障甘南地区粮食安全、促进青稞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image.png

  1.2甘南州青稞育种的现状

  1.2.1品种选育与成果

  甘南州已经成功选育出14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青稞品种,如甘青4号等。这些品种在产量、品质以及适应性等方面表现出色,深受种植户喜爱。酿酒专用型青稞品种甘青6号的选育是一个创新。同时甘南州还注重对新品种的引进、征集和收集,结合资源特性,搭配杂交组合,选育出更多适宜甘南地区种植的新品种。

  1.2.2繁育与推广

  甘南州加强青稞良种繁育体系建设,2022~2023年依托州列科技项目,建立青稞原种繁育田700亩、原种繁育田1700亩、提纯复壮400亩、良种繁育基地5.5万亩,2023年青稞种植面积28.4万亩,生产青稞4.45万吨,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青稞良种繁育体系初步建成,品种实现新一轮的更新换代。同时推行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去杂、统一管理和统一收获的“五统一”技术措施,提高了技术集成率和全程机械化率,为青稞的增产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1.2.3产业布局与发展

  甘南州注重青稞产业布局与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根据气候和土壤条件,青稞种植区划分为洮河流域、大夏河流域和高山丘陵生产带,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在兰州新区实施青稞乡愁产业,推动青稞产业的转型升级。积极探索青稞多元化利用途径,如开发青稞茶、青稞米、青稞饼干等特色产品,提升青稞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image.png

  2建设青稞三级良繁体系的重要性和可性性

  2.1重要性

  青稞是甘南州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和品质直接影响当地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通过建设青稞原种田,可从源头上确保青稞种子的纯度和质量,为后续的繁育和生产提供优质种源。通过对每一级繁育过程严格管理和质量控制,可有效防止品种混杂和退化,保证青稞种子遗传稳定性和一致性,确保青稞种子稳定供应,提高青稞种植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甘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为青稞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建设三级良繁体系有助于提升青稞种植、管理水平。在繁育过程中采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可提高青稞产量和品质。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种植水平,推动甘南州青稞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青稞良繁体系建设与青稞文化以及红色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青稞承载着藏族人民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也是各种节庆活动和宗教仪式中的重要元素。青稞良繁体系的建设增强了人们对青稞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推动青稞文化、红色文化传承和发扬,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青稞作为重要的高原作物,具有高蛋白质、高纤维、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糖“三高两低”等特点,有很高的市场价值。通过建设青稞三级良繁体系,可提高青稞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当地的经济水平。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2.2可行性

  甘南州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平均海拔3000m,气候寒冷湿润,无霜期短,自然条件差,适应种植作物少,青稞以其早熟、耐寒、耐瘠、抗逆性强等特点成为适宜甘南州高海拔地区种植的优势作物。同时,甘南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为青稞的种植提供了良好条件。

  甘南州在青稞种植和繁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和技术。通过引进和推广先进种植技术、繁育技术和农机设备,提高了青稞产量和质量。同时,专业的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队伍,为青稞三级良繁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青稞作为具有高原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很大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青稞产品市场需求在逐步增加。同时甘南政府对于青稞产业扶持力度逐渐加大,在建设青稞三级良繁体系过程中,做出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2022~2023年甘南州争取资金达3000多万元,为建设青稞三级良繁体系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经费支持。建设青稞三级良繁体系可提高甘南州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促进当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同时青稞作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作物,其产业发展有助于打造甘南青稞品牌、提升甘南青稞知名度和影响力。

  青稞作为一种具有营养价值和健康功效的农作物,在市场上具有很大的需求和潜力。同时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青稞种植和繁育技术得到不断提升和完善。甘南州依托现有农业科研机构和技术力量,加强青稞种业繁育技术研究,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为青稞产业发展保障了种源。

  3对甘南地区普惠民生的利益

  甘南州青稞三级良繁体系建设是对甘南州农业生产结构的重大改进和优化,成功提升了青稞产业的整体水平,为当地青稞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举措在惠及民生方面具有深远影响和广泛的价值。

  青稞作为甘南州种植历史悠久、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提升直接关系到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截止2024年甘南州建成青稞原原种繁育田1000亩、原种繁育(提纯复壮)田3100亩、一级良繁田1万亩、二级良繁田10.5亩,青稞种植面积29.86万亩,良种覆盖率达97%以上。三级良繁体系的建立,从品种选育、繁育推广、田间管理等多个环节进行优化,成功提高了青稞产量和质量,有效保障了良种供给能力。采用先进的繁育技术和严格管理措施,确保青稞种子的纯度和安全,为青稞生产提供了优质的种源,青稞的产量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保障甘南地区粮食安全,确保食物来源,增加群众收入,提升生活水平。

  三级良繁体系建设全程推行机械化耕作、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化肥、轮作倒茬等绿色高效技术集成示范。这些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青稞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减少了农药使用,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良繁体系建设现代化、绿色、安全、高效。同时提高了青稞的单产和经济效益,为青稞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

  三级良繁体系的建成,推动了青稞产业全面发展。从原原种繁育、原种繁育到良种繁育,整个体系形成完整产业链条,为青稞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甘南州还积极引导企业参与良繁体系建设,形成科研推广单位、企业和农户共同参与建设模式,进一步推动青稞种业规模化、标准化和市场化发展。三级良繁体系的建设有助于打造甘南青稞的绿色有机品牌,提高甘南青稞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标准化、现代化、品牌化高质量发展道路,甘南青稞能够更好地融入省内外市场,吸引更多消费者和投资者,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还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青稞既是粮食作物,也是酿造、饲料加工的重要原料。随着三级良繁体系的建设,这些产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因此,甘南州青稞三级良繁体系的建设对普惠民生具有深远的影响和价值。不仅提升了青稞产业的竞争力,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还可促进当地社会的稳定、繁荣和发展。未来,应继续加强这一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以便更好地服务甘南州民生事业。

  4探索体系建设的路径和措施

  甘南州青稞三级良繁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旨在通过科学的繁育体系提升青稞种业产量和质量,推动青稞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4.1路径规划

  4.1.1明确建设目标

  甘南州青稞三级良繁体系建设核心目标是提高青稞的繁育效率、优化品种结构、提升品质、提高产量,增强产业竞争力。通过建设三级良繁体系,实现青稞种质优化、繁育技术提升和产业可持续发展。

  4.1.2划分建设层级

  根据甘南州实际情况,将良繁体系划分为原原种、原种和良种繁育三个层级,每个层级都有其特定的目标和任务。

  建立州级核心繁育基地。建立州级原原种、原种和良种繁育基地,开展新品种选育和繁育技术研究,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实用型、专用型、功能型新品种;推广先进的繁育技术和管理模式,提升繁育效率。

  县级扩繁基地。依托州级核心繁育基地,建立县级青稞扩繁基地,扩大良种繁育规模;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提高青稞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强良种繁育与生产的对接,确保良种的供应和推广。

  乡级示范推广基地。在乡级层面建立青稞示范推广基地,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开展青稞生产培训和指导,提高农牧民种植技能和收益;通过示范推广,带动周边地区青稞产业发展。

  4.1.3制定实施方案

  结合各层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翔实的实施方案,包括品种选择、繁育技术、管理措施等。

  4.2措施落实

  4.2.1加强新品种选育和培优

  在品种选育方面,应加大科研投入,培育适合甘南州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食用型、专用型和功能性青稞新品种。同时通过“三圃田”建设、提纯复壮等加强现有优质品种资源培优,防止品种退化,保证品种遗传性、稳定性。

  4.2.2推广繁育技术

  在繁育技术方面,应推广先进繁育技术和方法,如机械化播种、精量密植、精准科学施肥、绿色防控等,提高繁育效率和品质。

  4.2.3加强管理培训

  对技术人员和种植户,加强管理培训,提高他们的繁育技能和水平。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等方式,培养一批“土专家”“田秀才”,提高繁育水平。

  4.2.4建立合作机制

  加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农户之间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机制。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方式,促进各方共同参与良繁体系建设。

  4.2.5强化管理和市场监管

  州级科研、推广单位联合,产前执行产地认证、产后执行统一包装入库封存管理。同时建立健全青稞种子市场监管体系,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种子等违法行为,保障良种纯度、质量、供应和推广。

  通过以上路径和措施的落实,可进一步建立稳定、高效的青稞三级良繁体系,为甘南州青稞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5讨论与总结

  甘南州青稞三级良繁体系建设是普惠民生的重要举措,它提高了青稞的产量和品质,增加了农民收入,还改善了民生福祉,促进民族区域经济稳定增长。未来,甘南州应继续加强对良繁体系的投入和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体系结构,推动甘南州青稞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国平,刘梅金,郭建炜,等.青稞新品种黄青1号肥料与密度栽培试验[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6,33(02):31-33.

  [2]刘梅金.甘南州青稞生产与发展思路[J].西藏农业科技,2011,33(01):16-19.

  [3]靳春香,杜立群.宁阳县优质小麦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模式初探[J].农家参谋,2020(16):242-243.

  [4]盛庭岩,索郎大吉,范月君.青稞品种(系)主要性状的聚类分析[J].青海草业,2019,28(03):7-11.

  [5]刘梅金,陈丽娟,尚晓花,等.优质青稞新品系94-19-1选育报告[J].大麦与谷类科学,2008(0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