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不同施肥量对“红阳”猕猴桃外观特征及品质影响论文

不同施肥量对“红阳”猕猴桃外观特征及品质影响论文

5

2024-09-11 17:10:12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本文以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区“红阳”猕猴桃为试材,开展“3414”田间肥效试验,探讨不同N、P、K配比条件下,“红阳”猕猴桃外观和品质特征,以期得到适合推广的施肥配方。结果表明:适宜配比的N、K能有效提高猕猴桃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含量;并能提高单果重,增大纵径、横径,提高商品果率。在14个施肥处理中,施肥效益最好的为处理5和处理10,处理5(N2P1K2)单果重最大(平均单果重为106.60g),商品果率较高(96.67%);处理10(N2P2K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15.53%),糖酸比最

  摘要:本文以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区“红阳”猕猴桃为试材,开展“3414”田间肥效试验,探讨不同N、P、K配比条件下,“红阳”猕猴桃外观和品质特征,以期得到适合推广的施肥配方。结果表明:适宜配比的N、K能有效提高猕猴桃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含量;并能提高单果重,增大纵径、横径,提高商品果率。在14个施肥处理中,施肥效益最好的为处理5和处理10,处理5(N2P1K2)单果重最大(平均单果重为106.60g),商品果率较高(96.67%);处理10(N2P2K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15.53%),糖酸比最高(15.22),维生素C最高(172.08mg/100g),硬度最大(12.15kg/cm3),且单果重为106.28g,商品果率96.67%。施肥宜推荐处理10(N2P2K3),该氮磷钾组合单果重最大,商品果率和优果率最大,品质最好,贮藏性最好,可保证的货架期最长。

  关键词:不同施肥量;“红阳”猕猴桃;外观特征;品质;影响

  猕猴桃(Actinidiachinensis)是一种可食性的木质藤本浆果,属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Lindl.)藤本植物。全世界有66种、约118个种下分类单位(变种、变型)。猕猴桃起源于中国,《诗经》等古籍均有记载。土壤养分状况与猕猴桃产量、风味品质等有直接关系。施肥有助于提高猕猴桃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货架期。鲁剑巍等人研究结果显示减氮能显著降低果实可溶性糖与可溶性固形物。施用P肥能促进果树花芽分化和开花结实,达到增产提质的目的。李百云研究表明,每株施纯钾300g可显著提高猕猴桃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及维C含量,提升果型指数、单果重,改善外观质量,增强果实的耐贮性。但钾肥只有在充足供给氮、磷养分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施肥可有效提高猕猴桃横/纵径及可溶性总糖的含量。但由于研究区猕猴桃从业者为追逐高利润,对“CPPU”等激素较为依赖,施肥方法、施肥期及施肥量与猕猴桃生育期不能科学匹配,导致猕猴桃产量及品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以“红阳”猕猴桃为试材,开展“3414”田间试验,在不同施肥配比条件下对猕猴桃外观特征和品质进行分析,旨在为猕猴桃科学施肥、提升商品果率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贵州省水城区顺场乡大发村,海拔1316m,土壤类型为黄壤。果园0~40cm土层为重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为37g/kg,全氮含量为1.27g/kg,碱解氮含量为124mg/kg,速效磷(P2O5)含量为26.33mg/kg,速效钾(K2O)含量为332mg/kg,pH值为5.06,土壤容重1.24g/cm3。

  1.2试验材料

  供试猕猴桃品种为“红阳”,株行距为3m×3m,供试肥料为尿素(氮含量46%),普通过磷酸钙(P2O5含量16%),硫酸钾(K2O含量50%)。

  1.3试验方法

  采用“3414”试验设计方案,选取8年生及树势均匀一致的猕猴桃植株为试验树,共14个处理,每个处理6株树,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处理重复3次。具体组合方式见表1。

image.png

  1.4测定指标与方法

  单果重称重法测定,横径、纵径采用游标卡尺测量法,GY1--硬度计测定硬度。单果重在110g以上为一级果,90~109g为二级果,70~90g为三级果,70g以下为等外果。

  1.5数据分析

  采用Excel2007、SPSS20.0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施肥量对红阳猕猴桃外观特征的影响

  由表2可知,14个处理中,平均单果重为96.54g,大小范围在85.69~106.60g之间,处理5和处理10单果重最大,均超过106g。横径长平均为4.99cm,纵径长平均为6.02cm。果形指数平均为1.20,果均呈长椭圆形。在P2K2施肥基础上,施1水平氮时,单果重,纵径、横径最大,果形指数最低,果多呈胖长椭圆形,一级果率达16.67%,二级果率达43.33%,三级果率达23.33%。在N2P2水平基础上,3水平钾对增加单果重作用明显,同时,增加了纵径长度,降低了横径比例,果形指数达到最大,相比其他施钾水平,显著提高了一、二级果的百分比,经济效益最佳。在N2K2施肥基础上,处理5(N2P1K2)单果重最大(为106.60g),商品果率较高(96.67%)。处理10(N2P2K3)单果重略低(106.28g),商品果率较高(96.67%)。

image.png

  2.2不同施肥量对红阳猕猴桃品质的影响

  由表3可知,14个处理中,不同施肥处理其营养成分存在一定差异。可溶性固形物平均含量为15.07%,可溶性总糖平均含量为10.41%,总酸度平均含量为1.15%,14个处理间糖酸比处于6.94~15.22之间,其所代表的口感从甜至酸之间;处理间维生素C平均含量为120.79mg/kg;硬度变化范围为8.76~12.15kg/cm3,其平均值为10.89kg/cm3。

  在P2K2施肥基础上,2水平氮对提高可溶性固形物有显著作用,0水平氮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在N2K2施肥基础上,3水平磷能明显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含量,1水平酸度最高。在N2P2水平基础上,3水平钾能显著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含量,钾水平越低,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也越低。处理10(N2P2K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15.53%),糖酸比最高(15.22),维生素C最高(172.08mg/100g),硬度最大(12.15kg/cm3)。

image.png

  3结论与讨论

  处理5(N2P1K2)单果重最大(平均单果重为106.60g),商品果率较高(96.67%)。处理10(N2P2K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15.53%),糖酸比最高(15.22),维生素C最高(172.08mg/100g),硬度最大(12.15kg/cm3),且单果重为106.28g,商品果率96.67%。

  本文研究表明,适宜配比的N、K能有效提高猕猴桃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含量;并能提高单果重,增大纵径、横径,提高商品果率,按照生育期需肥特征优化施肥结构能增加单位面积产出。王平[8]等研究表明,萌芽前,6月、9月是猕猴桃根系生长高峰,需结合各个时期需肥特点合理施肥,避免根系与地上部分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竞争同化养分。萌芽期至开花期,植株新生营养器官生长主要消耗树体上年周期储存的养分,但随着生命周期的进行,树体存储养分消耗,根系吸收成为重要营养来源。因此,要结合根系生长特点,在重要窗口期前及时补充矿质养分。按照经济效益分析,本文研究得出,施肥宜选用处理10(N2P2K3),该氮磷钾组合单果重最大,商品果率和优果率最大,品质最好,贮藏性最好,可保证的货架期最长。

    参考文献:

  [1]黄宏文,龚俊杰,王圣梅等.猕猴桃属(Actinidia)植物的遗传多样性[J].生物多样性,2000,8(01):1-12.

  [2]阎双喜.猕猴桃史话[J].农业考古,1988(02):309-315.

  [3]别智鑫,贺立虎,赵俊霞,等.几种生产因素对秦美猕猴桃单果重及品质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07(05):199-202.

  [4]鲁剑巍,陈防,张竹青,等.磷肥用量对油菜产量、养分吸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5(01):73-76.

  [5]李百云.不同钾肥处理对猕猴桃果实质量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6]孟莉.有机全营养配方施肥对猕猴桃品质和溃疡病发病率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7]何立楠,张荣全,李文志,等.施肥量对“红阳”猕猴桃产量、品质及氮磷钾含量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11):56-62.

  [8]王平,马成战.武当山猕猴桃根系生长规律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9(0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