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 互联网+ 农产品”创新创业路径探究 — 以炎树村为例论文

“ 互联网+ 农产品”创新创业路径探究 — 以炎树村为例论文

3

2024-06-27 09:51:30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在全面剖析互联网发展给农产品营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从农产品生产模式选择、消费群体筛选与分类、农产品定向宣传3个方面提出了“互联网+农产品”创新创业模式,并以炎树村枇杷营销为例分析了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可为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的农产品产业转型提供理论依据。

  摘要:在全面剖析互联网发展给农产品营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从农产品生产模式选择、消费群体筛选与分类、农产品定向宣传3个方面提出了“互联网+农产品”创新创业模式,并以炎树村枇杷营销为例分析了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可为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的农产品产业转型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互联网+,农产品,创新创业

  互联网巨头进入农产品市场开辟网上购买农产品模式,五花八门的农产品进入消费者眼球,消费者的选择更加多样化。这对于大型农产品供应商而言,网上宣传渠道更加多元化,宣传成本更加低廉,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扩大市场的广度变得更加容易,占领更多的市场变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对于个体农户而言,线下农产品的售卖就遭受到了严重打击,消费者更享受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产品的乐趣,且大多数年轻人不愿意去和老年人争抢商品,网上购物更符合当代消费者的消费观念。

d9d78ec8bfc2742e948cda12a9fb7ee.png

  1互联网发展导致农产品面临的挑战

  1.1快递行业发展造成线下市场萎缩

  几大网购平台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快递行业的进步,在保鲜技术、运输速度、快递物品的安全性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过去,快递行业缺乏冷链物流系统理念、缺乏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相关政策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足。而如今,强化了电子信息技术在果蔬冷链物流保鲜上的应用,加大了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以及设施设备建设,完善了果蔬保鲜技术,全面贯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在食品安全质量的基础上进而加大了对其技术的创新。

  1.2农产品长期积压导致保鲜技术要求提高

  由于线下农产品市场萎缩,农产品的售卖周期变长,就导致对于农产品的保鲜技术要求提高。对于个体农户而言,传统的保鲜技术和方法肯定是行不通的,这会造成农产品的大量损耗。但是,消耗资金去购买保鲜设备,学习保鲜方法,提高保鲜技术又是投资巨大的。据不完全统计,普通型冷库建造容积200 m3左右的造价在13~15万元/台左右,如果冷库建在偏远的地方还要承担更昂贵的材料运输费和人工费。如果放弃提高保鲜技术,那么农产品的损耗也是不能接受的。

  1.3产品多样化要求宣传的突出性

  随着互联网将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连接起来,消费者的视野也开阔起来。天南海北的产品、特产等出现在人们面前。五花八门的包装宣传加上人们特有的猎奇心理,正常的农产品售卖似乎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如何在这种境况中宣传并卖出自己的农产品变得更加困难。按照传统的发传单、请记者、上电视这种方式来宣传的话,肯定是行不通的。因为不仅广告费耗资巨大,而且如果广告的内容不够新颖抓人眼球,其实带来的收益也是微乎甚微的,甚至可以说是入不敷出的。这就要求农民去寻找新的宣传方式,挖掘自己农产品独到的特点。但是,个体的效果肯定不如群体来得好,就需要团结起来,做出自己的品牌,找到自己的定位,打出品牌效应。需要其他力量的介入,推动现代化经济转型和产业转型。

  2互联网发展为农产品带来的机遇

  互联网的发展是把“双刃剑”,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农产品带来了机遇。

  2.1网络直播带货为农产品提供了新出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批新的职业涌入市场—短视频创作者。他们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惊人的视频播放量和直播数据,这为他们转型网络直播带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们其中一部分人选择和知名品牌合作,利用短视频数据和直播带货来赚取收益;而另一部分人,选择响应国家扶农号召,利用本身良好的流量基础和国家扶农政策,下到田间,为农产品谋出路。在这里,他们叫做“新农人”,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在“新农具”“新农资”“新农活”的背后,是大数据、5G、人工智能、物联网,是农村地区信息基础建设的飞速发展,是国家扶农政策的支持。

  2.2经济市场发展冲击下物流高质量发展成为共识

  农产品作为市场发展的重要部分,与物流业的有效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农产品物流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资金困难、物流运输链未能完善等问题严重导致农产品物流整体发展水平低下,从而导致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损耗巨大。近年来,在经济市场发展冲击下,物流告别价格战,高质量发展成为共识。尤其是农产品物流运输设备和技术提高,以冷链流通率为主的技术升级改造,减少不必要的流通环节。保证了农产品物流的“安全性”“低成本性”“增值性”,为农产品走出大山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支持。农产品的积压问题也得到了缓解,对于保鲜技术的要求也随之降低,省去了一大笔升级保鲜设备设施的支出和农产品的损耗费用,相当于为农户增收。

  2.3更明显的人口结构特点为宣传提供了针对性

  产品的多样化要求宣传的突出性,而我国越发明显的人口结构特点为宣传提供了针对性。随着越来越明显的老龄化趋势以及政府推出的生育政策,消费者越发注重食品的绿色健康无污染问题。针对这一特性,结合网络直播,不仅是宣传终端产品的绿色健康无污染,还可以实时直播农产品的每个生产环节,如生长环境、驱虫除草、人工采摘、储藏加工等。让消费者进行“云参与”,满足城市消费者的养成乐趣,实现他们的“田园梦”。

  3互联网新发展下的农产品创新创业模式

  农产品电商逐渐发展,农民与电商合作联合政府政策以及政府支持打造地区品牌效应以及挖掘品牌卖点(针对人群或者产品的售后服务)省去更多中间商环节,做到产品源头直发,减少中转,提升物流效率。消费者以更优惠的价格买到产品、更快的速度拿到产品,农民和电商获取更多的利润,政府的公信力得到提升,实现共赢。这就需要从生产端、销售端、宣传端3个方面入手,共同探寻创新创业之路。

  3.1“物流-市场”数据耦合驱动的生产模式选择
       农产品生产模式的分配比例对农产品的亏损和盈利情况具有重要影响,合理的生产模式选择是农产品创新创业模式的基础和保障。在互联网新发展趋势下,充分考虑农产品销售地的物流水平,结合市场需求数据,提出“物流-市场”数据耦合驱动的生产模式选择方案。对于偏远地区,考虑到保鲜技术和物流水平无法满足鲜农产品的运输要求,选择以深加工产品为主的生产模式。对于交通便利、物流便捷的地区,则选择以鲜农产品为主的生产模式。

       3.2基于消费者浏览偏好大数据的消费群体筛选与分类

  农产品消费群体的筛选和分类对农产品的生产和宣传具有指导价值,精准的消费者定位是农产品创新创业模式的核心环节。充分利用消费者浏览偏好大数据,基于人工智能理论,对农产品消费者群体进行筛选和分类。根据网络平台录入信息,将消费者按照年龄分为青少年、中年、老年人3个群体;面向不同的群体,进一步根据用户搜索浏览记录和关键词信息,将其分为绿色健康偏好人群、口味偏好人群、品牌偏好人群等。针对不同人群,进行特定的产品售卖以及售后服务,提升产品口碑,打下回头客基础。

8ca12799f83d4ffecd6cad24d88c76c.png

  3.3面向消费群体偏好的农产品定向宣传

  农产品定向宣传对提高农产品知名度、扩大农产品市场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农产品宣传是农产品创新创业模式的关键。根据消费者群体分类结果,对不同偏好的消费者开展不同模式的宣传,抓住消费者眼球,刺激消费。对于老年人群体,突出产品的营养丰富;对于中年人,突出产品的实惠性和公益性;对于青少年群体,突出产品的品牌效应;对于绿色健康偏好人群,着重宣传产品的绿色健康无污染,展示从种植到生产的全链条,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对于口味偏好人群,着重宣传口感丰富,从色香味入手,展示烹饪过程和成品,辅以创新产品的试吃宣传,做好受众基础,为产品生产和销售提供源动力。

  4实例研究

  福建省云霄县以种植枇杷闻名,全县枇杷种植面积约7万亩(1亩约等于0.067 hm2),年产量可达4万t,全县又以木炎树村为最,全村枇杷种植面积超1 000亩。然而,由于木炎树村交通不畅,村民赖以生计的枇杷曾一度滞销,面临1.6元/kg的价格都无人问津,只能烂在园子里的窘境。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木炎树村年轻的村民开始学习电商“直播带货”的方式售卖枇杷。经过几年的努力,枇杷已成为木炎树村村民致富的“金果子”。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木炎树村村民结合木炎树村的交通条件和物流状况,将枇杷生产模式分为了2类:一是生产新鲜枇杷,二是将枇杷加工为枇杷膏。对于位于物流发达交通便利地区的消费者,乡亲们认真挑选采摘下来的新鲜枇杷,将个大味甜的优质果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直接送到手里,并且对于运输途中出现的坏果、烂果,以及消费者收到手的个头太小、味道太酸的枇杷,给予包退包换,充分保障消费者的购买权益和购买体验。而对于较为偏远、物流运输不便的地区的消费者,考虑到鲜果对于运输的保鲜技术和物流速度的较高要求,村民则更加推荐枇杷膏。同时,村民还通过对2类枇杷制品销售数据的分析,反向指导枇杷生产模式,制定来年的鲜果生产计划和枇杷膏制作计划,做到精准把控,降低损耗率,在保障消费者购物体验的同时,提高村民的收益率。

  如今,云霄县枇杷先后取得了“中国驰名商标”“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中国和欧盟地理标志互认产品”等50多项成就,更是在2023年3月10日的枇杷节现场集中签约了农产品产业园供销大数据平台项目、枇杷供销合作项目、枇杷鲜果及系列产品网络销售项目等17个项目,并获得福建省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授牌,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5结束语

  当前,直播带货已成为农产品营销的必然趋势,也是助力农民增收及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借助互联网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市场、物流、消费者偏好等大数据,从生产模式选择、消费者筛选分类、农产品定向宣传3个方面,探究“互联网+农产品”创新创业路径,以期为互联网新业态下农产品产业转型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韩红梅.新形势下农产品电商营销管理创新实践—评《农产品电商营销与运营》[J].中国农业气象,2022,43(11):950-951.

  [2]焦兴辰,吴迪,杨依琳.互联网经济新业态下农产品直播带货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现代农机,2022(06):31-33.

  [3]马晓河,胡拥军.“互联网+”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框架与政策设计[J].宏观经济研究,2020(07):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