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河南省鲜食玉米一年三茬间套作高效栽培技术论文

河南省鲜食玉米一年三茬间套作高效栽培技术论文

9

2024-06-26 15:55:44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分析了鲜食玉米宽幅间套作高效栽培的意义,阐述了栽培的技术要点,包括茬口安排、种子选择、选地整地、株行距设置、覆膜管理、科学施肥、适时收获、经济效益等,以期为当地农民增收提供新途径。该技术主要适用于黄淮海地区及其他生态相似区域。

  摘要:分析了鲜食玉米宽幅间套作高效栽培的意义,阐述了栽培的技术要点,包括茬口安排、种子选择、选地整地、株行距设置、覆膜管理、科学施肥、适时收获、经济效益等,以期为当地农民增收提供新途径。该技术主要适用于黄淮海地区及其他生态相似区域。

  关键词:鲜食玉米,一年三茬,栽培技术

  鲜食玉米具有甜、糯、嫩、香等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广阔。河南省大部地处暖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全年无霜期201-285天,利于鲜食玉米生长[1]。河南省河流众多,黄河和淮河及其众多支流使得农业灌溉有了充分的保障[2]。河南地处中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已经形成了“三纵四横”的铁路交通枢纽。因此河南省的气候和便利的交通为鲜食玉米的生产和销售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9c5fde8c19aa3f974e9fa6c2758b12b.png

  河南省人口众多,消费需求庞大。随着人民群众对食物品质要求的提高及市场需求的推动,鲜食玉米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近两年随着河南省鲜食玉米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河南省鲜食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因此应积极探索河南省鲜食玉米多熟制高产高效栽培新途径,指导农民采用高效栽培技术种植鲜食玉米,推动鲜食玉米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延长鲜食玉米供应周期,增加农民收入,助推乡村振兴。

  河南省平原地区2月底至3月上旬地温和气温处于上升期,根据作者在洛阳的多年试验结果,表明3月1日膜下播种能够稳定出苗,2022-2023连续两年在洛阳、郑州、安阳三地探索实践了一年三茬间作复合套种模式及栽培技术。该模式提高了复种指数,较传统春播玉米提前1个月、夏播玉米推迟1个月,拉长了鲜食玉米上市周期。实施鲜食玉米一年三茬种植模式技术难点较多,该模式存在的风险点有倒春寒、夏季高温和秋季早霜。作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结合相关文献,对河南省平原区鲜食玉米一年三茬间作复合套种模式及栽培技术进行总结,旨在为推动河南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茬口安排

  2022年,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原阳试验基地,以万糯2000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早春覆膜播种最早可以安排在2月24日播种,夏晚播最晚可以安排在8月10日播种。统筹考虑鲜食玉米一年三茬间作套种总体时间需求,出于安全考虑,建议鲜食玉米一年三茬种植模式茬口安排为:第一茬鲜食玉米3月1日左右覆盖地膜种植,6月10日左右采摘上市;第二茬鲜食玉米5月20日左右免耕直播(第一茬玉米散粉初期播种),8月10日左右采摘上市;第三茬鲜食玉米7月20日左右免耕直播(第二茬玉米散粉初期播种),10月10日左右采摘上市。

  2.品种选择

  玉米是对播期相对比较敏感的作物。通过黄淮海片区或河南省审定的鲜食玉米品种都是夏播品种,与一年三茬间作套种的时间均不一致,因此,品种介绍不能够作为品种选择的依据。不论是否通过本地审定的品种,品种选择都需要经过试验。2022年,洛阳市农林科学院特种玉米课题组从市场上选择40个不同类型的鲜食玉米品种进行播期试验,从3月1日开始,每半个月一个播期,最迟播期8月1日。试验结果显示,早熟品种适宜早春种植,晚播存在较大风险;中熟品种和晚熟品种适宜播期较广。

  为了获得较高收益,建议选择适宜当地当季种植,抗病抗倒伏、熟期适中、品质优良、鲜穗商品性好且具有市场卖点的紫甜糯、彩甜糯或水果玉米品种。考虑到季节原因,要做到三预防:一是预防倒春寒,河南春季常遇倒春寒及大风天气,第一茬鲜食玉米建议选择中早熟、耐低温、抗倒伏品种;二是预防热害,河南省7月份高温天气频发,第二茬鲜食玉米建议选择耐热品种;三是预防早霜,个别年份10月上旬会出现早霜,第三茬鲜食玉米建议选择中晚熟、茎秆健壮、抗病性好、耐冻的品种[2]。

  3.选地和整地

  “一年三茬间作套种模式”属于生长季田地无休闲、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对地力消耗较大,要想三茬都取得好的收成,地块选择尤为重要。该种植模式用工较多,后两茬均为免耕直播。因此,第一茬鲜食玉米播种前,应深耕,翻耕深度一般在20cm左右,深耕后耙细整平,同时结合翻地每亩施农家肥1000kg和玉米专用缓控肥50kg作为底肥。由于第二茬和第三茬玉米是套种的,上茬收获后要及时灭茬,以防光照不足幼苗过弱[3]。

  4.三茬鲜食玉米株距行距最佳设置

  早春第一茬鲜食玉米行距采用宽窄行配置,宽行220cm,窄行40cm,株距为16cm。第二茬鲜食玉米种植在第一茬预留的宽行中间,套种2行,行距40cm,株距16cm;第三茬鲜食玉米播种于第一茬玉米窄行两侧10cm处,行距60cm,株距16cm。播种密度每亩3200株。鲜食玉米三茬套种示意图如图1所示。

70b3abd4b96a48a52332f9c2ad5a47d.png

  5.覆膜管理

  第一茬鲜食玉米播种后,立即进行土壤封闭除草,喷药后立即覆膜。用细土压严实,确保地膜不被大风刮起撕烂。早春播种的鲜食玉米幼苗出土后要适时破膜放苗。放苗时期以播种后10-15天为宜。放苗时遇降温天气,要等天气回温后再放苗。若播种以后天气转暖快,膜内温度超过30-35℃,应及时破膜通风降温。幼苗引出膜外,需压实地膜。

  6.科学施肥

  根据土壤肥力、地力和玉米生育进程进行科学施肥。第一茬鲜食玉米应在整地前施足底肥,还要适期适量追施拔节肥和孕穗肥。基础地力肥沃、底肥充足、苗期田间长势旺盛的地块,应减量追施拔节肥,以免引起茎叶徒长;在地力差、底肥少、幼苗生长瘦弱的情况下,要适当多施、早施拔节肥[4]。

  在5-6叶期追施拔节肥,一般亩追施尿素20 kg左右。在13-14片叶时追施孕穗肥,为提升鲜食玉米的口感,一般亩追施高钾复合肥25kg左右。第2、3茬玉米5-6片叶时,亩追施尿素20kg左右;第2、3茬玉米生长期处于高温干旱季节,要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同时注意防范夏季暴雨,做好沟渠排水工作。

  总而言之,农户在种植的过程中应该做到重施基肥、耕翻起垄,一定要选择土质较好,土质深厚的区域,肥力需要达到中等以上,最好是在冬季前或者早春阶段进行深耕或者深翻。整地前需要施足基肥,满足土壤养分需求以及玉米植株根部养分需求,一般情况下经过数据统计大概在每667平方米施优质有机肥1000千克左右,碳酸氢铵肥料20-30千克左右,在起垄时沟内需要施尿素15千克,复合肥大概在30千克左右,磷酸二氢钾3-5千克,起垄的间距最好控制在2米左右,为后续的播种做好准备。

  7.适时收获

  鲜食玉米主要是采收嫩穗,适时收获非常重要。采收早,各种营养成分积累不足,香糯口感不浓厚。采收过晚,表皮变硬,口感差。因此需要记录鲜食玉米吐丝日期,即全田有50%以上的植株雌穗吐出花丝3-5cm的日期。吐丝后20天左右开始检查,此时花丝已经变成褐色,用指甲轻掐玉米果穗中部三分之一处的籽粒能流出少量乳液时应进行采收。一般早熟品种或者苞叶层数较少的品种,成熟的要快些,一旦确定采收需要在短期内收获。另外鲜食玉米灌浆期气温高时,灌浆速度快,成熟也快。采收时间一般在清早或傍晚。鲜食玉米采收后要及时上市或加工。鲜食玉米临时存贮应放在干净、避光、低温、通风阴凉的地方,且不易堆放,尽可能摊开,避免由于果穗呼吸作用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失,导致籽粒变质变酸。

  8.经济效益分析

  总收入约为7500-11250元/亩:一年三茬鲜食玉米累计播种9600株,按80%成穗率算,年可采收7500穗以上,地头销售单穗按1-1.5元计,亩年收入7500-11250元。

  成本支出合计3600元:地租1200元/亩,地膜、种子、农药、化肥、整地、水电费、人工等综合投入每茬每亩平均800元,三茬累计成本投入3600元。

  净收益为3900-7650元:三茬鲜食玉米与大田玉米和当地常规鲜食玉米上市时间不同,若开展社区团购销售,特色鲜食玉米穗零售价格可达3元/棒,10亩玉米穗销售可解决1-2名人员灵活就业;玉米采摘后秸秆可做青贮饲料,每茬秸秆价值300-500元/亩。第三茬玉米收获后(10月15日)还可以种植一茬越冬类叶子菜,总体收益将更为理想。

    参考文献

  [1]程炳岩.河南气候概论[M].气象出版社,1995

  [2]杨林.黄河下游沿黄地区引黄灌溉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D].开封:河南大学,2014.

  [3]刘雪玲.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鲜食玉米品种筛选[D].河北北方学院,2023.

  [4]艾比班,西日甫汗·艾合买提.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01):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