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发展果园农业生产托管提高林果业机械化水平 ——临汾市吉县果园机械化生产托管浅析论文

发展果园农业生产托管提高林果业机械化水平 ——临汾市吉县果园机械化生产托管浅析论文

2

2024-06-26 10:43:47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 临汾市吉县属全国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全县7个乡镇有6个乡镇主导产业为苹果,苹果种植面积达28万亩(1亩约等于0.067 hm 2),产值10亿余元,已成为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支柱产业。近年来,临汾市主动适应国内外新形势,形成“龙头公司牵头主导、政府部门监督指导、金融保险机构保障支持、科研院所合作指导、果农积极参与”的“家政式”苹果托管生产模式,成功入选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

  临汾市吉县属全国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全县7个乡镇有6个乡镇主导产业为苹果,苹果种植面积达28万亩(1亩约等于0.067 hm 2),产值10亿余元,已成为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支柱产业。近年来,临汾市主动适应国内外新形势,形成“龙头公司牵头主导、政府部门监督指导、金融保险机构保障支持、科研院所合作指导、果农积极参与”的“家政式”苹果托管生产模式,成功入选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

  1.农民合作社概况

  吉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97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6家,省级示范合作社23家。累计发展电子商务21家。实施主体吉县朝晖果业专业合作社共有社员192人,技术员35人,劳务队50人,拖拉机2台,弥雾机3台,大型割草机3台,旋耕耙2台,施肥机2台,开沟机2台,施肥镂1台。通过农业生产托管实践不仅助推了产业扶贫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农业机械大幅增长,并且形成了苹果产业标准化、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aca7eb3d50403c129ea08f35e0d7ba0.png

  2.目标明确促订单

  苹果生产需要多道环节,主要分为施肥、打药、锄草、修剪及疏花疏果、套袋卸袋、采摘入库等工序。吉县朝晖果业专业合作社依据省级地方标准和县政府聘请的专家库专家统一制定的《吉县苹果有机旱作栽培技术规程》,对施肥、打药、锄草、修剪等果农“干不了、干不成、干不好”的主要生产环节实施生产托管;对疏花疏果、套袋卸袋、采摘入库等工序,根据每年不同时期物候条件,以技术托管的方式,给予生产指导。在托管协议签订前,公司组织专家技术团队和果农逐片区、逐果园、逐品种树开展生产现状分析和评估,对托管片区因地制宜制定市场预期目标和产品质量把控措施,因园而异制定三年生产管理目标和每年生产管理计划,因树施策制定当年水肥和植保方案。明确生产托管的长短期目标、服务内容和程序、采取的措施和办法、履行的权利和义务、保证的质量和成效,让果农明白“消费”、清楚“受益”、放心“下订单”。

  3.六统六降优服务

  市场消费引导农产品生产。好苹果能否卖个好价钱,卖了好价钱果农能否挣到钱,影响的因素很多。其中生产管理技术的规范统一、质量标准和成本的有效把控、取得消费者认可的同等级苹果规模扩大和供应周期延长最为关键。吉县朝晖果业专业合作社整合县域内优势资源,通过苹果生产链全程托管,实现了“六统一六降低”。一是统一技术标准,降低技术误差。以县政府聘请的专家库专家为依托,以通过认定的吉县苹果质量标准和栽植技术规程为标准,组建了8个技术服务队,按照苹果生产周期组织农机开展标准化生产,有效降低了执行技术标准的误差。二是统一物资供应,降低农资成本。组建的社会化服务联合体直接对接农药、化肥、果袋等生产厂家,减少中间环节,变“零售价”为“团购价”,直接配送到果园,降低农资成本10%-15%。三是统一劳动作业,降低劳动强度。组建专业技术、机械操作和修剪、疏果、套袋、采摘等服务队伍,进行规范的操作技能培训,分区域按周期开展打药、施肥、割草、修剪等农机生产作业,建起了劳动力对接市场和信息平台,在降低生产作业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劳动强度。四是统一信息服务,降低追溯成本。合作社与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合作,建立了吉县“5G+智慧农业数字苹果”科技信息化管理平台,采集覆盖各个托管片区的土壤、大气、水分等技术数据指标。同时,建立托管户全流程信息系统,将“托管果园”生产过程中农用物资的购置和使用信息,果品的采摘、分级及销售信息等记录备案,建立了质量追溯机制,降低了信息追溯成本。五是统一资金服务,降低违约风险。合作社与吉县农商行、村镇银行合作,合作社作担保,以较低的利率为托管果农提供贷款服务,采购物资、销售苹果都用信贷卡即时办理,不但提高了资金的流转效率,还降低了违约风险。同时,合作社集中为果农办理了农业保险,建立快捷理赔通道,为生产托管保驾护航。六是统一果品销售,降低推销成本。将参与“果园托管”所生产的苹果集中保底收购,进行分级包装,冷链配置,对接国内外大型优质订单,或在苹果期货市场挂牌。同时大力培育“吉祥吉县、吉地吉品”吉县苹果区域公用品牌、地理标志保护、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统一使用合作社“乐之然”商标和包装,提高品牌溢价,降低果农推销成本。

  4.全程监管保优质

  一是政府主动监管。依据《苹果栽培技术管理规程》《苹果有机旱作栽培技术规程》等标准对主要生产环节进行技术托管;农业部门在企业托管实施生产环节进行作业面积监督、质量检验检查等,果业中心进行技术监督指导,乡村基层组织协调化解社会化服务中矛盾纠纷,确保标准化规范化开展服务。二是多方提供服务。与804户农户签订托管协议,组织专家技术团队和果农开展生产现状分析评估,制定市场发展目标、产品质量把控措施、生产目标计划和水肥植保方案,明确目标、服务内容和程序、采取措施和办法、履行权利和义务、承诺质量和成效;企业组建16个机械服务队和20个技术服务队开展生产服务,共吸纳托管果农162人参与生产,提高生产技能和积极性,达到“农活”有人干,“农活”干得好的托管效果。三是供需均有保障。签订托管协议时,与托管户明确约定责、权、利,各生产环节托管作业完成质量均须由托管户验收后签字确认。实施技术托管时,在技术人员指导果农自行完成后由企业验收确认,供需双方平等制约、相互监督,形成生产、托管、运行内部监督长效机制。四是金融保险机构保障支持。农商行、村镇银行开发金融产品“利农宝”,保险机构为托管果园办理自然灾害保险,为生产托管保驾护航。五是科研院所合作指导。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院校建立长期技术合作关系,加大与国内有机食品销售平台合作,发挥科研优势提升苹果品质。六是果农积极参与。推广先进管护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果农收益,全面调动果农参与托管服务的积极性,进一步带动产业发展。

2e8a8d03ca3465cbb0b6e62742f5e51.png

  5.多方共赢创新路

  一是促进产业兴旺。坚持“园区化、标准化、有机化、产业化”和“统一规程、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宣传”产业发展思路,提供高标准苹果产品供给,提高市场竞争力。与生产托管相关上下游产品和服务形成链式体系,带动更多区域性、行业性要素主体的机会分享。二是增加果农收益。每亩果园投资物资成本和作业成本直接节约110元,托管后每亩商品果可增加收益达300元左右,企业对统一收购的商品果每亩返还利润150元。经过一减两增,果农每亩增效在560元左右。三是实现绿色发展。苹果托管以机械化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为核心,通过推广农地质量环境提升、农水集约增效利用、有机栽培管理等技术集成,有效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农药残留,“果园生产托管”在不改变果农现有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前提下,实现苹果园的技术标准化、经营规模化、生产绿色化。

  2019年吉县开始探索全生产链苹果生产托管,形成了“目标管理下订单、六统六降优服务”的吉县苹果生产“订单式”托管模式。解决农户分散经营痛点,促进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实现提质增效、产业兴旺,使苹果生产托管服务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实现脱贫致富到乡村振兴的有效链接。在不改变果农现有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前提下,实现了苹果园的技术标准化、适度规模化生产和经营,不仅有利于吉县苹果的品牌建设,还提高了农机机械化作业水平和生产效率,大大加速了苹果产业产供销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形成了与建档立卡果农利益链接紧密、扶贫带贫成效明显的新型产业扶贫模式,为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