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县丘陵山区农机化技术推广现状及建议论文

2024-06-07 10:07:54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选取丘陵山区农机化推广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农机推广对推动丘陵山区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平山县当前农机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如何在新时期做好农机推广工作提出具体的建议,以便于进一步做好农机推广工作,助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快速发展。
摘要:选取丘陵山区农机化推广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农机推广对推动丘陵山区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平山县当前农机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如何在新时期做好农机推广工作提出具体的建议,以便于进一步做好农机推广工作,助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机推广;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农机农艺融合
1.前言
随着国家支持“三农”政策力度的加大和农机化事业的进步,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迎来了大好机遇。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深耕深松、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等项目的实施极大推动了农机化的发展进程。新机具的投入、新技术的应用为农机推广提供了用武之地,先进适用的农机产品也将更好地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因此,如何因地制宜地做好农机推广工作,对于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丘陵山区农机推广工作的必要性
2.1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
尽管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的实施为农机化的发展提供了良机,但丘陵山区农机综合机械化率依然很低。平山县现有机械主要集中在机耕、机播、机收等有一定基础的作业环节,缺乏植保及烘干设备。目前,平山县高效植保机械保有量为55台,其中无人机15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17台、悬挂式喷雾机23台,按照每次植保作业3天、每天作业8h、平均作业3.5公顷/h计算,植保机械化作业能力仅为26.55%。全县谷物产地烘干机(塔)设备保有量为2台套,合计30吨位,玉米烘干批次按60批次计算,烘干能力仅能达到1800吨。全县玉米种植面积17400公顷,按平均每公顷产量5.2吨(347公斤/亩)计算,玉米年总产量为90480吨,谷物产地烘干机械化作业能力仅为2%。因此,扩大机械化作业能力,补足短缺设备,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机化综合作业水平。
2.2解放劳动力与减轻农户劳动强度
采用全自动或半自动的机械作业替代人工作业,可提高作业效率及效果。机械化操作方便快捷,不仅有效利用了土地资源和人工资源,也极大地减轻农户的工作压力和劳动强度,为其提供更多的闲余时间和精力,从而解放劳动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2.3新时期和新阶段农业发展的根本要求
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自2004年提出并实施,至今已有20个年头。现如今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齐全。河北省2021-2023年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为14大类42个小类156个品目,涵盖了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收获机械及收获后的处理机械等,能充分满足农民购机需求,极大地促进了丘陵山区农机事业的蓬勃发展。如何更好地系统整合这些资源,更好地利用机械设备并使其发挥最佳效能,成为了现阶段农机推广部门义不容辞的使命。
3.新时期农机新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3.1农机推广资金投入不足
现阶段,农机新技术的推广方法主要采用农机项目的实施、新技术演示及新闻媒体的报道宣传及微信朋友圈等传统形式。农机推广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加之部分地区对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工作重视度不高,推广形式有限,无法帮助广大农民掌握农机化技术要点。虽然农机新技术推广具有重要的作用,却很难将新颖的技术进行深度地推广普及,不能充分发挥出农机化新技术的价值与优势,直接导致了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工作停滞不前。
3.2新技术推广力度不足
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催生了众多智能化、科技化产品,促进了各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但是,在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过程中,由于部分管理人员缺乏明确的推广方案及有针对性的推广措施,新技术的宣传推广力度不足,极易导致推广操作无法达到应用标准。
此外,部分适宜丘陵山区农业机械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的研发投入力度不够,容易导致各种新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无法被群众广泛认可,进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推广效率。由此可见,在技术推广创新过程中,从事推广的工作人员需积极转变推广思维与模式,选取合适的推广渠道与宣传方式,让农户了解到机械化作业的优点和必要性以及农机技术对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而有效提高农机推广工作成效。
3.3农机推广队伍人员不足且素质有待提高
农机人才是农业机械化的第一资源。现阶段,农机推广技术人员整体呈现老龄化趋势,新鲜血液严重不足。就平山县实际情况来说,专业的农机推广人才难以得到有效补充。另外,农机新技术的推广须对农户清楚讲述技术的工作原理与应用优势。但是,从事推广的部分基层技术人员专业知识水平较低,又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对部分项目的认知理解不够全面,因此无法准确讲解关于操控技术与智能化技术的相关知识。这必然会阻碍技术推广的运行,从而严重影响到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
因此,县级农机推广部门需大力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上级农机推广部门也要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结合推广项目技术的内容定期组织农机推广从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这对于促进农机推广工作的良好运行有着积极的作用,也能为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提供人才保障。
4.做好农机推广工作的策略与方法
4.1农机推广要强化需求引领
随着农业机械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广大农民对于机械化生产的需求越来越广泛。丘陵山区地域广、地形复杂、作物品种多样、种植模式传统,急需适合本土的新机具与新技术。农机推广是连接农机生产商、科研单位和农户的中间桥梁。农机推广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开展示范推广,指导农民购机、用机过程中,及时收集群众反馈的需求和信息,紧盯农民需求。强化需求引领,推动企业不断改进自身技术和装备创新,创制推广一批丘陵山区适用的小型机械和高效智能农业机械,让更多农户用上称心的农机装备,以加快丘陵山区的农机化发展[4]。
4.2农机推广要注重与农艺融合
农机与农艺融合是我国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中有针对性地汲取国内外优秀做法综合积累出的宝贵经验。以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与推广而言,在推广机具的过程中也带动了技术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促进平原地区农机化发展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值得学习借鉴。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缓慢,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农机农艺发展不配套的情况造成的。丘陵山区农机化推广虽然起点低,也要高定位。在发展初始更要注重加强农机与农艺的深度融合,研发农艺需要的农机设备,加强农机农艺教育培训,完善农机农艺融合的组织机构等,实现农机和农艺的协调发展。按照2024年“农机3·15”所提出的“提质增粮推技术与护农增效提单产”原则开展工作,有效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4.3农机推广要坚持试验示范先行
丘陵山区经济水平普遍较低,且地块较小。在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下,农民对农机化仍缺乏科学认识,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不高。推广初期,大多农户对试验示范项目的实施存在怀疑、抵触心理,但试验示范项目的成功实施所带来的可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显而易见。例如,平山县近些年先后开展了农机深耕深松项目、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由农机深耕深松过的土地,苗情明显粗壮,亩增产超过30公斤。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建立500亩试验田连片作业,取得明显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
因此,通过示范项目的成功实施,农户对于农业机械化的信心和主动性得到了极大提升。在行唐县举办的农业装备展览会更进一步促进了农业机械的展示、宣传和推广应用。但是,以上这些做法对于农机化落后,农民认知差的丘陵山区还远远不够,要继续坚持“一主多元”的推广思路,进一步提高试验示范力度,探索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机械化生产模式[5]。做给农民看,拉着农民干,示范引导农民应用先进的农机化技术从事农业生产。
4.4加强技术培训是农机推广的重要方式
农民是农机先进技术的应用者,也是农机推广的主要受体。丘陵山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认识并接受农业机械及技术的程度不高,因此,推广普及农机化的难度较大。这种情况下,农户间相互的学习借鉴和模仿参照在一定程度上比硬性地推行效果要好得多。在一项新技术的推广过程中,部分农民实际的使用效果好则会直接带动更多的农户对这项技术的使用。同样,效果不好也会影响更多的人对农机技术的信心,再想推广就会更为困难。因此,要想运用好农业机械设备,在农机推广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部分素质相对较高的农民人才进行技术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农机技术培训,既要让农机手了解农机产品的使用性能、操作要领等,也要详细地教授相关的驾驶、操作技术,同时着重提升农民的生产水平和科学技术意识。此外,丘陵山区地形复杂、安全隐患多、老机手少。根据农机监理发布的事故分析情况,在若干重大的恶性伤亡事故频发区域中,丘陵山区所占比重较高,且后果严重。因此,在丘陵山区开展农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以提升农机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也显得格外重要。同时,在技术培训过程中要注意更新推广理念和推广方式,利用现场演示会、送科技下乡入户、短视频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灵活运用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引领。尽快培育出一大批有科技水平、有职业技能、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促进丘陵山区农机化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4.5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开展推广工作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业机械化发展中最重要的依托,可以通过机具、资金、技术及人才等要素的整合,合理调剂农机的使用,有组织、有规模、有技术地开展经营,因此在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科技水平。其经济实力相对较强,且能够主动、合理地购买和配置农业机械,并根据农作物田间管理的需求、作业量及所服务农户种植面积合理配置耕整地、播种机及收割机等机具[2]。因此,对地块细碎,种植作物品种多的自然村,重点培育发展耕、种、收及加工多项作业于一体的农机合作组织,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工作,更有利于丘陵山区新技术、新机具的加速推广。
5.结束语
农机推广人员在推进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进程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时刻立足自身岗位,努力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踏踏实实地做好丘陵山区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
参考文献
[1]宋建武,刘恒新.加快突破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瓶颈[J].中国农机化,2010(2):16-19.
[2]刘宪.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问题探讨[J].农机科技推广,2014(5):4-6,9.
[3]黄晓峰.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农机监理,2021(6):45-46.
[4]郭建民.探究如何做好农机新技术推广工作[J].农村实用技术,2021(2):90-91.
[5]杨杰,李学依.《“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解读[J].中国农机监理,2022(1):9-13.
[6]胡敏.在现代农业中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问题与方向分析[J].现代农机,2024(1):1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