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秸秆在畜牧养殖场高效利用的研究论文

2024-06-07 10:02:46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禽畜粪便排放量也逐年增加,大量未经处理的粪便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同时种植业生产出来的大量农作物秸秆也亟待应用在畜牧养殖业中,作为粗饲料来源以解决牲畜营养所需。该文通过农作物秸秆饲料化、肥料化在畜牧养殖场中应用的途径进行分析,制定了实施方案,采用种养结合的生态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将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效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秸秆在畜牧养殖场中的利用率,同时也解决了畜牧养殖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使黑土地得到了保护,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摘要: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禽畜粪便排放量也逐年增加,大量未经处理的粪便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同时种植业生产出来的大量农作物秸秆也亟待应用在畜牧养殖业中,作为粗饲料来源以解决牲畜营养所需。该文通过农作物秸秆饲料化、肥料化在畜牧养殖场中应用的途径进行分析,制定了实施方案,采用种养结合的生态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将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效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秸秆在畜牧养殖场中的利用率,同时也解决了畜牧养殖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使黑土地得到了保护,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饲料化;肥料化;畜牧养殖场;种养结合
Study on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Crop Straw in Livestock Farms LI Aihua
(Qiqihar Branch of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Machinery Engineering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Qiqihaer Heilongjiang 161005,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breeding industry,the discharge of livestock manure is also increasing year by year,and a large number of untreated manure has brought a heavy burden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t the same time,a large number of crop straw produced by the planting industry is also urgently applied in the livestock breeding industry as a roughage source to solve the nutritional needs of livestock.This paper analyzes the ways of the application of crop straw feed and fertilizer in livestock farms,and makes an implementation plan.By adopting the ecological farm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circular economy model combining planting and breeding,the planting and breeding industries are effectively combined,which not only improves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crop straw in livestock farms,but also solves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 in livestock breeding.The black land is protected and has certain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value.
Keywords:crop straw,feed,fertilizer,livestock farms,combination of planting and breeding
0引言
我国农作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政策的提出,不仅确立了秸秆综合利用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明确了农业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目标,即大力开展秸秆五化: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及燃料化综合利用工作,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是农作物秸秆产出大省,同时也是畜牧大省,一方面农作物秸秆是牛羊等反刍动物必不可少的粗饲料来源,另一方面,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也是种植业的优质肥源,如何高效利用农作物秸秆与畜牧养殖有效结合,实现种养结合循环农牧业新模式,保护黑土地,将对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1]。
1农作物秸秆在畜牧养殖中的利用途径
1.1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
近年,由于生产成本的提高,饲料原料价格不断上涨,养殖成本随之攀升。为了畜牧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多省市出台“秸秆变肉”工程实施方案,大力支持秸秆饲料化利用。针对不同的秸秆类型,进行适宜的加工处理,既可提高秸秆的适口性,又可提高饲用价值[2]。秸秆饲料化加工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加工(切碎、膨化、揉丝等)、化学处理(碱化法、氨化法等)、生物处理法(青贮、黄贮等)[3]。传统的秸秆青、黄贮工艺只是单纯将秸秆切碎加入菌剂进行发酵处理,在对牲畜饲喂时为保证营养,需再添加牲畜所需的各种精料,无法适应现代高效、自动化的畜牧生产发展。为打破这一传统的单一模式,将在优质农作物秸秆中添加精料,通过混合、搅拌、高温消毒、生物菌剂处理后,形成发酵饲料原料,然后同装袋或包膜等灌装工艺有机结合,在密闭厌氧发酵过程中,分泌与合成大量活菌、蛋白质、氨基酸、各种生化酶、促生长因子等营养与激素类物质,能调整和提高动物机体各器官功能,提高饲料转化率,对动物产生免疫、营养、生长刺激等多种作用,达到防病治病、提高成活率、促进生长和繁殖、增产增收等效果。同时将农作物秸秆与精料进行发酵处理,处理后的物料可作为优质饲料同其它牧草混合,直接饲喂牲畜,不但提高了营养,也提高了饲料的适口性,极大地适应了现代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使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成为牲畜的“美味佳肴”,开拓了秸秆利用的新途径。
1.2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
农作物秸秆一般是通过打包离田进行回收,季节性强,在受到雨淋或雪覆盖融化时,含水率会增高,不易贮存,极易霉变,而霉变的秸秆不能再作为粗饲料饲喂牲畜,牧场加工企业只能扔掉,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高效利用农作物秸秆,应收尽收,应用尽用,将农作物秸秆回收后,优质的没有霉变的农作物秸秆可加工成可供牛羊食用的粗饲料,而品质差的农作物秸秆经过粉碎加工,同养殖场牲畜的粪尿混合后加入腐熟剂发酵,制成有机肥,抛撒在农田中,可用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由于土壤有机质中的有机胶体带有大量负电荷,能吸附大量阳离子和水分,不仅能为作物生长提供较丰富的营养,而且保水保肥能力强,减少养分的流失,节约化肥用量,实现了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
2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见图1。
3生产过程
3.1发酵饲料生产过程
选择没有发霉变质和污染的农作物秸秆捆,将其通过圆筒粉碎机进行拆包、粉碎、揉搓成适宜长度,以增加适口性。然后通过输送机传输给滚筒筛中进行除杂、除土,随后清洁的秸秆原料落入输送机中被传输出去,堆放待用。进行发酵作业时,将清洁原料、发酵菌剂加入到搅拌机中,同时再按营养配置加入一定比例的精饲料,以增加发酵饲料营养成分,启动搅拌机,将清洁的秸秆原料、发酵菌剂、一定量的水以及精饲料搅拌均匀,形成发酵饲料原料。将发酵饲料原料通过裹包机或罐装机密封包装,然后放置在遮光、温暖的发酵室内进行厌氧发酵,一般温度在10~30℃,7~21 d即可完成发酵,饲喂牲畜。图2所示为农作物秸秆发酵饲料生产线。
3.2有机肥生产过程
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混合而成的物料肥料化生产,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有氧快速腐熟技术手段,实现秸秆腐烂分解,最终将其转化为富含大量有机质肥料的一种生产方式。工作时,废弃农作物秸秆通过装载机送入粉碎机内粉碎成3~4 cm的物料,按一定比例把腐熟剂加入到水中,放置于水罐中备用,将粉碎好的秸秆通过输送机输送到混合机中,同时,粪污收集设备将养殖场粪污运送并按一定的比例通过输送机输送到混合机中,用高压泵把溶解腐熟剂的液体按比例定量加入到混合机中,秸秆与粪污、腐熟剂充分混合,然后通过输送机的传送,进入到有氧发酵床中。混合物料在有氧发酵床中进行腐熟、发酵,此过程要时刻监测物料的温度、含水率、通风量等指标,以便有效控制肥料化进程和产品质量。轨道式翻抛机定期工作,及时翻抛以改善物料内部环境,促进微生物活动。发酵床底部排布有风道网,用罗茨风机定期向有氧发酵床中的物料输送氧气,以提供微生物工作时所需的氧气,改善发酵过程中的供氧平衡,提高腐熟发酵的速度。腐熟过程完成后,形成有机肥,由输送机输送出去,可进行下一步粉料包装或造粒后包装[4]。图3所示为农作物秸秆与粪污制有机肥生产线。
4应用前景分析
随着养殖业结构的调整,大中型集约化的畜牧养殖场越来越多,养殖场中每天排放的粪污量大而集中,并且粪污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如重金属、残留的兽药和大量的病原体等,如不经过处理就排放于环境或直接农用,将会造成当地生态环境和农田的严重污染。畜禽粪便不被合理利用,种植业必然会加重对化肥的依赖,进而产生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耕地质量下降的问题。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与畜禽粪便资源,通过提高农作物秸秆饲料化与肥料化利用,形成种养结合的生态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5],一方面为养殖场牲畜提供必不可少的粗饲料来源,另一方面解决了畜牧养殖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使本地区养殖场牲畜粪便得到很好的处理,养殖场周边环境得到改善,保证了农业及畜牧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同时,通过种养结合,使黑土地得到保护,耕地质量得到提高,不仅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收,农业面源污染也得到了一定地控制,提升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和环境生态效益,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6]。
5结束语
农作物秸秆在畜牧养殖场中高效利用,有效提高农作物秸秆饲料化与肥料化利用率,不仅实现了畜牧业规模化生产和养殖业粪便资源化利用,改善农牧业生产环境,同时还降低了农田化肥使用量和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牧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通过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直接良性循环,种养结合,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对拓展生态循环农牧业发展空间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包玉霞.种养结合型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分析[J].山西农经,2023(15):163-165.
[2]王艳秋,张洪国,梁洪英,等.玉米秸秆饲料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J].中国动物保健,2023,25(11):73-74.
[3]袁玉芳,类延菊,邵立业,等.农作物秸秆饲料开发利用技术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J].饲料研究,2023,46(16):175-178.
[4]刘小玲,商贺利,葛丽红,等.利用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生产有机肥技术[J].河北果树,2023(2):54-55.
[5]郑青焕,李拴柱,宋江春,等.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新模式探讨:以南阳市雅民农牧有限公司为例[J].畜牧兽医杂志,2023,42(6):106-109.
[6]冯艳忠,陈赫书,张海峰,等.农牧废弃物轻简化造肥与种养结合实现减排增效[J].猪业科学,2023,40(7):47-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