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家禽规模场禽流感疫情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论文

家禽规模场禽流感疫情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论文

2

2024-06-06 11:05:40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禽流感即人们所熟悉的禽流感病毒,以禽类多发,到目前也发现会传染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常见有马、猪,还有鲸鱼或海豹等。禽流感早已属于全球性传染病,特别多发于冬季和春季,其传染源主要是已患病的或携带该病毒的家畜家禽或野禽。禽流感的致病力也是不同的,毒力最强的是高致病性禽流感,其次是低致病性禽流感,还有一种是非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致病力最强,可通过气溶胶、排泄物、食物等介质在群体之间水平方向传染,传播快,范围广,死亡率高。禽流感疫情带给家禽养殖业的影响是毁灭性的,家禽规模场必须做好预防管理,严格免疫、消

  摘要:禽流感即人们所熟悉的禽流感病毒,以禽类多发,到目前也发现会传染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常见有马、猪,还有鲸鱼或海豹等。禽流感早已属于全球性传染病,特别多发于冬季和春季,其传染源主要是已患病的或携带该病毒的家畜家禽或野禽。禽流感的致病力也是不同的,毒力最强的是高致病性禽流感,其次是低致病性禽流感,还有一种是非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致病力最强,可通过气溶胶、排泄物、食物等介质在群体之间水平方向传染,传播快,范围广,死亡率高。禽流感疫情带给家禽养殖业的影响是毁灭性的,家禽规模场必须做好预防管理,严格免疫、消毒、通风及饲料用药管理,完善好基础系统免疫,保证家禽养殖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禽流感;禽流感病毒;家禽养殖;防治措施

  Analysis of Avian Influenza Epidemic in Poultry Farms and Comprehensive Control

  Measures

  WANG Jiao1,QUYanpeng1,SUN Jianning2*,QU Zhipeng1

  (1.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tation of Jianggezhuang Street,Muping District,Yantai City,Yantai Shandong

  264100,China;2.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tation of Gaoling Town,Muping District,Yantai City,Yantai

  Shandong 264100,China)

  Abstract:AIV,also known as avian influenza,is common in birds and has been found to infect mammals,including humans,including horses,pigs,and whales or seals.Avian influenza has long been a global infectious disease,especially in winter and spring,and its infection source is mainly sick or carrying the virus of domestic poultry or wild birds.The pathogenicity of AIV is also different,the most virulent is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followed by low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and a non-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has the strongest pathogenicity,and can be transmitted horizontally between groups through aerosol,excreta,food and other media,with fast spread,wide range and high mortality.

  The impact of birdflu epidemic on the poultry industry is devastating,therefore,poultry farms must do a good job of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strict immunization,disinfection,ventilation and feed medication management,improve the basic system immunity,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oultry farming.

  Keywords:avian influenza,avian influenza virus,poultry breeding,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0引言

  禽流感作为一种高传染性疫病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其传染是因感染禽流感即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引起。因禽流感的致病力不同可将禽流感分为3种类型,毒力最强的是HPAI即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其次是LPAI即低致病性禽流感(Low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还有一种是NPAI为非致病性禽流感(Non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其中影响最严重的是HPAI,其潜伏期少则数小时,多则数天,最长时间可达21 d。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陆生动物卫生法典》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潜伏期定为21 d。禽流感病毒特别适应低温环境,病毒主攻呼吸系统,严重可致全身脓毒症。在感染初期,家禽可能表现为无症状,一旦大规模爆发,百分百死亡。研究表明,HPAI的传播与候鸟迁徙紧密相关,特别是2022年的HPAI疫情传播与8条候鸟迁徙路线吻合。目前,高致病性禽流感仍然是危害我国家禽业和水禽业发展最大的疾病。本文通过对禽流感病原、临床表现及剖检变化、传播途径和流行特点、实验室鉴定以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阐述分析,旨为家禽规模场防控禽流感提供参考,减少家禽养殖业损失。

005XpTbZly1hi309y0ds5j30j60j5wfq.jpg

  1概述

  1.1禽流感的病原

  禽流感病毒属于一种RNA病毒,特别容易发生变异。病毒的不断变异导致禽流感病毒出现多种不同亚型,其中发现H亚型的有16种(H1-H16亚型),N型的有9种(N1-N9亚型)。引起HPAI主要多见于H5亚型和H7 2个亚型,除感染禽类,还可以感染人类[1]。近年,已报道的感染人的HPAI亚型主要集中在H5、H7、H9亚型,人类感染AIV后,可能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咳嗽、肌肉酸痛等,严重时可导致人体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LPAI的影响往往容易被忽视,虽然致病性比较弱,但经过基因重组也可突变成HPAI。禽流感病毒对禽业养殖的影响是不可抗力的,一旦防控不力,其损失不可估量。

  1.2禽流感的临床表现及剖检变化

  禽流感病毒严重侵害禽类呼吸系统等内脏器官。感染不同亚型的AIV,临床症状表现较大差异,常见饮水量异常变化、采食量下降。鸡冠呈出血或者发绀、头面部水肿,也有脚鳞出血;鸭及鹅等水禽容易出现神经症状或者腹泻,特别是角膜炎症,严重可失明。一般感染HPAI,可表现为发病猝然,传播范围窄,基本死亡;病程较长的情况可能出现高热、精神萎靡、浮肿、厌食等症状。感染LPAI的潜伏期较长,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最易出现产蛋性能下降,软壳蛋、畸形蛋增多。

  染病家禽的剖检变化根据AIV的致病性、病程以及家禽种类的不同而不同。但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胸、腹等部位。感染HPAI表现有气管弥漫性充血、出血,有少量黏液;肺呈紫红色,有炎性症状,即所谓的炎性风暴。感染LPAI出现呼吸困难,摇头等症状,商品肉鸭还出现流泪,经继发细菌感染后,发展成心包炎和肝周炎等炎症,但其腺胃出血比较轻微。急性死亡的病禽或活着的病禽有时剖检不具特征性。

  1.3禽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和流行特点

  禽流感病毒受外界温度变化影响,在4℃以下的环境能存活30 d,目前看来依旧集中在冬季和春季。禽流感病毒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带病接触进而经呼吸道传播。接触方式主要是感染病禽(野鸟)包括渗出物、排泄物,被污染的饲料或残渣、水源,蛋鸡可通过垫草料、种蛋、胚胎和精液等所有可能的介质传播。2013年以前H5亚型主要是H5N1,自2018年开始,家禽中主要流行的毒株变成了H5N6(H5N1与H6N6发生重组),水禽中还存在H5N8。

  1.4禽流感病毒的实验室鉴定

  目前,WHO进行全球流感监测最普遍采用的试验方法就是通过流感病毒颗粒表面的血凝素(HA)蛋白血凝抑制(HI)试验(HA-HI试验)来鉴定所有的流感病毒分离株,而利用RT-PCR(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通用引物可以检测是否有A型流感病毒的存在。根据HA抗原性的不同,可分为18种不同的HA亚型(HA1-HA18)[2]。欧盟国家实验在接种6周龄的健康的SPF(Specific Pathogen Free)鸡后,其IVPI(静脉接种指数测定)大于1.2的或者核苷酸序列在血凝素裂解位点处有一系列的连续碱性氨基酸存在的H5或H7亚型流感病毒均可判定为高致病性病毒。

005XpTbZly1hoypumf6aqj30u00u0h08.jpg

  2禽流感的综合防治措施

  2.1源头切断

  源头切断禽流感疫情的传播首先是严防境外发生疫情地区的人或动物进入我国境内。野禽或野鸟最易带毒,养殖场要做好防野鸟措施,可以在禽舍的门窗或通风口的地方配备防鸟网或驱鸟装置,如果是开放式禽舍,只可在周围进行布网,尽可能减少或阻止野禽(鸟)与家禽的接触。目前水禽管理条件落后,需要改变饲养模式,推广笼养模式,减少因散养等开放养殖而接触到病禽及其排泄物的机会,避免疫情传播风险。养殖场如果发现早期发病个体要及时隔离,并对原发病舍进行彻底清扫消毒,病死畜禽及时无害化处理,从源头做好控制。

  2.2疫苗免疫

  当前我国有效防控禽流感病毒传染的方式还是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目前采用的预防HPAI的商业疫苗是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这也在H5+H7重组杆状病毒载体疫苗效果研究中得到证实,经正常免疫程序接种疫苗2次后,商品蛋鸡和鸭均产生了持久的HI抗体[3]。针对低致病性禽流感中的H9N2亚型病毒,建议注射鸡新城疫+禽流感(H9)+传染性法氏囊病三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cs株+C–VP2蛋白)或采用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禽腺病毒(Ⅰ群,4型)(La Sota株+TJ株+HY株)三联灭活疫苗[4]进行预防。家禽正常免疫2次,雏禽(饲养日龄长)要保证免疫2次以上,种禽在开产前保证免疫3~4次为宜。一般在第2次免疫后3周时间进行抗体检测,如果检测不合格,需及时进行补免。

  2.3净化消毒

  在爆发禽流感时,禽流感病毒往往会协同禽传染性支气管炎和喉气管炎以及新城疫等病原体一起感染发病,防控难度进一步加剧。作为养殖场要进一步加强科学饲养管理模式,每3~5 d进行一次舍内卫生清洁,每15~20 d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消毒灭源。冬季选择消毒剂以高效为先,凡是接触禽舍的人员、物品以及运输车辆等重要环节都要进行全面的清洗消毒。每1~2 d可进行一次带禽消毒,可以选择白天中午气温较高时,消毒剂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不同成分的消毒剂可交互使用。

  2.4通风保暖

  秋冬气温低,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保暖,传统的可使用稻草苫子保温,缺点是怕潮、易老化,使用2~3年就要更换,北方特别寒冷的地区使用保温效果差。目前新型大棚使用最多的是大棚保温被,抗紫外线且保温效果好,可比苫子提高棚温4℃左右。此外,铺设大棚被后可在棚顶喷涂水泥浆,可防风、防老化。冬季雏鸡舍温可调至33℃,每天下降0.3℃,但尽量不低于16℃。此外,保温的同时要适当通风,以减少呼吸疾病交叉感染。以肉鸡为例,雏鸡时使用风机每10 min通风20 s,育雏结束后(7 d左右)5 min通风30~40 s,随着日龄不断增加,中期可每3 min通风1.5 min,到后期每2.5 min通风1.5 min。通风情况根据天气适当调节,要关注体感温度,防止忽冷忽热使家禽受凉感冒。

  2.5药物控制

  在秋冬及冬春交际降温时,为防止家禽因温差过大而发生感冒,在饲养管理中,要保证饲料按时供给充足,适当调整配方比例,特别是雏鸡,要采用全价饲料。日粮配方保证蛋白质比例适当,可提高能量饲料比例,如玉米、小麦等[5],也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益生菌等增强鸡群抵抗力的有益物质作为预防。如果发病,可采用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等头孢类药物治疗,或者采用清热解毒药物大青叶、板蓝根、小柴胡等进行抗病毒治疗,也可混合饮水或拌料进行预防。

  3结束语

  随着大环境的不断突变,禽流感病毒的种类、致病力等情况也随之改变,这也给禽流感病毒科研攻关带来了巨大挑战,加快研制新型高效的疫苗成为防控禽流感病毒的希望。但作为家禽养殖场,需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体系,在做好全部免疫的前提下,加强饲料、用药、消毒、卫生的细节管理,以不变应万变,防止疫情蔓延带来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汪亮,杜英英,徐帅.H5N8亚型禽流感病毒HA1蛋白的抗原表位鉴定[J].中国兽医科学,2024,54(1):12-18.

  [2]靳换,涂敏,史爱华,等.H9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鉴定及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禽腺病毒病三联灭活疫苗对其免疫保护效果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23(12):5 013-5 021.

  [3]潘舒心,刘艳晶,麻琦,等.禽流感(H5+H7)重组杆状病毒载体三价灭活疫苗对家禽的免疫效力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21,43(12):1 293-1 298,1 317.

  [4]宋扬,李贽,李应鹤,等.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禽腺病毒(Ⅰ群,4型)三联灭活疫苗(La Sota株+TJ株+HY株)子代通过母源疫苗获得被动免疫力的效力和免疫期试验[J].饲料博览,2019(6):29-30,33.

  [5]李梅香,黄瑞钦,钟青林.浅谈养殖场高致病性禽流感排查技术要点[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21(6):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