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研究论文

2024-06-06 10:05:27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发展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是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和乡村发展的不充分更为典型,因此实现城市和农村的融合发展就显得尤为必要[1]。从涪陵区的角度来看,目前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基础设施供给存在不足,城乡产业未能平衡发展。实现涪陵区的城乡融合发展,就要解决上述瓶颈问题,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摘要: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通过调查重庆市涪陵区城乡融合发展的实际状况,分析了涪陵区在推进城乡融合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推动涪陵区城乡融合发展的措施,即实现农业机械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体化的城乡产业。
关键词: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困境;途径
1.引言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发展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是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和乡村发展的不充分更为典型,因此实现城市和农村的融合发展就显得尤为必要[1]。从涪陵区的角度来看,目前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基础设施供给存在不足,城乡产业未能平衡发展。实现涪陵区的城乡融合发展,就要解决上述瓶颈问题,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2.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内容是在发展的进程中让城乡各类资源双向流动,产业联系紧密,使城乡之间互通有无并共享发展成果,促进城乡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从而达到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提出“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发展的关键问题,城乡之间的差距是造成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原因[2]。只有实现了农村的发展,使得城市和农村融合发展,破除城乡二元化结构,才能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发展,农村和城市的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3.涪陵区城乡融合发展的困境
3.1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滞后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在东部城市和农村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在中西部城市和乡村应用较少,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涪陵区乡村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其原因首先是涪陵区位于重庆市中部地区,地形以丘陵为主,不利于大型机械装备的使用。同时涪陵区农村劳动力匮乏,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农村种植农业作物人口大多数为老年人,对现代化机械装备和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有限,对于农业机械化技术接受度较低。农村以体力劳动为主的思想根深蒂固,人们更多的是以简单的手工工具进行农业生产和加工,对于机械化装备所能提高的效率和能力存在怀疑状态,使得农业机械化技术在推广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农村的机械化水平提升缓慢,阻碍着涪陵区乡村的发展,不利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
3.2城乡基础设施配套不均衡
近年来,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逐步完善,但由于历史原因,城乡基本设施的发展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乡村基础设施发展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通过实地调查,涪陵农村和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有一定的差距,从农村到城市的公交车每天运行次数较城区少,往返耗费时间长。同时涪陵区大部分旅游景点都位于乡镇,而乡镇交通基础设施薄弱,有时并没有直接到达的交通设施,阻碍了城区和其他居民进行旅游的出游计划。农村道路硬化比较严重,农村街道道路使用时间长和翻新次数少,扩大了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差距。
3.3城乡产业未能平衡发展
涪陵区是位于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战略支点城市,区内企业众多,工业基础发达,产业布局存在不合理现象。涪陵区物产丰富,除了榨菜还有很多物产资源,尽管有一些乡镇种植山茶、药材等产物发展乡镇产业和发展乡村经济,然而还有一些乡镇并无明显产业,乡镇发展存在滞后情况。涪陵区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许多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互辉映,主要有816地下核工程景区、美心红酒小镇、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武陵山大裂谷等旅游景点,虽然旅游景点众多,但缺少标志性景点。涪陵区境内并无5A级景点,尚未形成像周边区县武隆仙女山、酉阳桃花源等5A级景区。
4.加快涪陵城乡融合发展及实现乡村振兴的途径
4.1实现农业机械化应用一体化,使农业现代化
更加完善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力量。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形成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城乡想要融合发展,必须实现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和机械化。要建立农业机械化的培训体系,可以设立专业的培训中心或者分享会,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才下乡讲解农业机械化知识,提高农民对机械化农业的认知了解,让农民学习机械装备的使用方法和养护维修技术。另外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机械化技术的宣传和推广,起到提供专业知识的作用[3]。此外,可以开设一些农业机械装备的展览会,让农民亲身体验农业机械化对改善生产条件的意义。增强他们对于农业机械化知识的学习和机械装备的操作使用。实现农业机械化应用的一体化,可以使农村的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从而缩短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城乡融合。
4.2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使快速交通网络更便捷
城市基础设施供给已经较为充分,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更重要的是发展好乡村的基础设施。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强农村重点基础设施建设[4]。在一些较为偏远的乡镇,要着力建设基础设施,尽可能实现全区的交通互联互通,吸引更多企业来涪陵落户。还可以更好地实现本区优质产品对外销售和出口,依靠自身力量实现收入提高和乡村发展。对于农村街道道路使用时间长造成的道路硬化,要进行道路翻新,尽量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基础设施差距,要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均衡配套,政府对乡镇道路也应该进行维护,尤其是乡镇街道中心的道路。
4.3实现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使产业协同联动更紧密
实现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要根据涪陵区各街道乡镇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产业布局和建设,建设一城三区的发展新格局,即涪陵老城、涪陵新区、临港经济区和白涛工业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促进乡村产业兴旺[5]。在大梁山等区域可以建立综合的农业与旅游业发展示范带,以促进农业、旅游业以及现代特色农业的全面发展。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是提升涪陵地区知名度和品牌形象的一个重要途径。
发展乡村旅游业,涪陵区旅游资源丰富,景点多样。所属乡镇以旅游业为依托,做好相应的设施配套,例如交通、住宿、农家乐等。同时可以加强产业之间的协同联动,例如在旅游景点售卖涪陵区的特色物产,加强农业产品与旅游资源的合作。同时,政府也要大力扶持和引导,可以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产业。
5.结束语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积极引导市场,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分配,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促进城乡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基础设施一体化和产业布局一体化,使城乡融合发展的运行机制得到有效的改善;推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建设一个城乡互补、共同发展的美丽家园。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从长远的角度解决制度上的障碍,以区县为突破口,以乡村为重点,切实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2]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J].社会主义论坛,2021,(3).
[3]赵丽琴.创新应用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动农业高效发展[J].现代农机,2024,(02):20-21.
[4]杨渝玲,林心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理论逻辑、现实条件与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23,(12):12-20.
[5]杨东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西藏城乡融合发展路径讨论[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34(10):155-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