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农科论文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数字化转型研究论文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数字化转型研究论文

10

2024-06-06 10:03:16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和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一方面,农村人口的流出、劳动力的减少,农村产业结构的单一化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滞后,都成为制约农村振兴的瓶颈。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农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电子商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正逐渐渗透到农村产业、农业生产和乡村治理等方方面面,为农村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摘要:探讨数字化转型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并通过实践案例展示数字技术在农村发展中的应用和影响。在论述数字化转型对乡村振兴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概述了数字经济赋能农村发展的优势和挑战,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在农村产业、农业生产、农村治理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分析了数字技术在提升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村居民生活、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等方面的作用,最后提出了推进数字化转型助推乡村振兴的政策建议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实践路径

  1.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和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一方面,农村人口的流出、劳动力的减少,农村产业结构的单一化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滞后,都成为制约农村振兴的瓶颈。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农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电子商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正逐渐渗透到农村产业、农业生产和乡村治理等方方面面,为农村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image.png

  2.数字化助推乡村振兴的传导机制

  在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技术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通过数字化转型,农村地区得以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等工具,促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等方面的发展。

  2.1数字化赋能产业振兴

  数字化技术为农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数字化技术被视为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电子商务平台成为农产品销售的新渠道,推动了农村产业的发展。同时,数字技术带来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农业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农田、作物等生产要素的智能监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精准化和效率化。

  此外,数字化技术还为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农产品市场需求,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2数字化赋能人才振兴

  数字化技术为农村人才振兴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会。当前,中国正处于人才振兴的关键时期,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此提供了重要支撑。数字化转型需要大量的数字人才,这为农村吸引优秀人才回流提供了新的契机。特别是在党中央颁布的各种人才引进政策的鼓励下,一大批优秀人才纷纷回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数字化教育和培训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2.3数字化赋能文化振兴

  数字化技术为农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新的载体和方式。当前,数字化媒体平台成为了农村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极大地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特别是在党中央出台的文化产业扶持政策的推动下,农村文化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数字化技术也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例如通过建立数字化文化产业园区,吸引了一批优秀文化创意人才回到农村创业,推动了农村文化产业的繁荣。数字化技术还可以为农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例如通过建立数字化景区和农家乐平台,提升了农村旅游的服务水平和体验感,促进了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

  2.4数字化赋能社会治理

  数字化技术为农村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和路径。首先,通过建立数字化政务平台,农村政府可以实现政务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提高了政务服务的效率和透明度,增强了农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其次,数字化技术还可以实现农村基层治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例如通过建立数字化社区管理系统,实现对社区安全、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智能监控和管理,提升了社区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再者,数字化技术也为农村社会组织和公益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3.数字化转型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3.1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技术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与推广,是推动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202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强调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条件。”[1]数字化转型将为乡村共同富裕提供路径选择,并促进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首先,加强乡村宽带网络建设以提升网络覆盖范围和速度,保障数字化技术顺畅应用,促进信息传递和共享。其次,推动数字化信息设备在乡村的普及和应用,让乡村居民更方便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开展经济活动,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此外,加强数字技术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培育乡村地区的数字化人才队伍,提升他们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推动乡村数字化转型不断向纵深发展。

  3.2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人才是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加强数字文化和教育普及,提高农民的数字素养水平。”[2]通过开展数字化教育活动、举办培训班和研讨会等形式,向乡村居民普及数字技术知识,增强其数字化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其次,应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数字人才培养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利用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等资源,共同开展数字农业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最后,要完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建立数字人才储备库,及时发现、培养和选拔优秀的数字人才,为其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和良好的职业前景。

  3.3加快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创新驱动是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通过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智能决策系统等技术工具,可以提高乡村产业的生产效率和运营管理水平,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精细化管理。同时,数字化技术还能够拓展乡村产业的发展空间,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和业态,为乡村经济注入新的动力。例如,在农业领域,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设施的智能化管理和监控,可以提高农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准性和效益。”[3]在乡村旅游、手工艺品制作等传统产业方面,数字化技术也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农产品流通企业利用数字技术,创新发展农产品流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服务,驱动农产品流通数字化转型。”[4]

  3.4打造和谐、浓厚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在数字化时代,打造和谐、浓厚的数字文化环境不仅是塑造乡村精神风貌的需要,也是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首先,建立健全乡村文化工作者队伍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利用数字技术的优势,培养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专业技能的乡村文化工作者队伍,为乡村文化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其次,传承和创新乡村文化遗产,是构建乡村特色文化品牌的重要举措。通过数字化技术,对乡村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和传承,打造具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提升乡村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最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拓展乡村文化的传播渠道和方式。

  3.5加快农田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升级,推动智能农业机械的普及

  农田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升级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保障。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投资,推进5G网络和物联网设备的覆盖,确保农业机械在田间作业时能够实现实时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同时,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区,推广先进的数字化管理模式,探索适合不同地区的数字化农业解决方案。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农业机械的智能化水平,推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转型。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推动智能农业机械的普及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关键。智能农业机械结合了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能够实现精准种植、智能灌溉和自动化收割等功能。例如,智能拖拉机和植保无人机可以根据实时数据进行精确操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同时,政府可以通过补贴政策和金融支持,降低农民购买智能农业机械的门槛,促进智能设备在乡村的广泛应用。

image.png

  4.结束语

  数字化转型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深入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乡村振兴的长期影响,加强对数字化技术在农村社会治理、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一步完善数字化转型政策和措施,为乡村振兴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同时,需要加强数字化转型的监测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政策和措施,推动数字化转型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颜苗苗,杨娇.数字经济助力乡村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功能向度和实践进路[J].宁夏大学学报,2023(03).

  [2]王丽,滕慧君.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传导机制与实践路径[J].农业经济,2023(08)

  [3]黄小燕.安徽省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分析[J].蚌埠学院学报,2024(01)

  [4]王春娟,赖阳.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流通数字化转型[J].商业经济研究,2023,(02):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