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异种金属焊接问题分析及焊接工艺探究论文

2022-12-21 09:28:50 来源: 作者:lvyifei
摘要:摘要:现代工程领域发展过程中,逐渐对异种金属进行了应用,有效将两种不同金属焊接到一起后,可挖掘出金属更加良好的性能。不仅有利于二次开发,而且还可大大节约金属材料的使用,为工程项目的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异种金属焊接的简单介绍,进而分析了异种金属焊接时常见的问题。之后以此为基础,详细介绍了压焊、搅拌摩擦焊、钎焊三种焊接工艺。并制定出提升焊接质量的保障措施,为更好地对异种金属进行焊接提供支持。
摘要:现代工程领域发展过程中,逐渐对异种金属进行了应用,有效将两种不同金属焊接到一起后,可挖掘出金属更加良好的性能。不仅有利于二次开发,而且还可大大节约金属材料的使用,为工程项目的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异种金属焊接的简单介绍,进而分析了异种金属焊接时常见的问题。之后以此为基础,详细介绍了压焊、搅拌摩擦焊、钎焊三种焊接工艺。并制定出提升焊接质量的保障措施,为更好地对异种金属进行焊接提供支持。
关键词:异种金属;焊接问题;焊接工艺;压焊;搅拌摩擦焊;钎焊
异种金属焊接是现代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重要工作之一,有效开展该项工作,可提升异种金属焊接效果,使异种金属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有利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然而通过大量实践表明,一些项目异种金属焊接时,受到材料、焊接技术、人员等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异种金属焊接问题,影响焊接质量,危害项目建设,不仅造成较高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对人员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危害。所以,为了保证异种金属焊接质量,焊接人员必须重视异种金属常见的焊接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焊接工艺。
1异种金属焊接概述
1.1异种金属连接方式
所谓的异种金属,指的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金属材料,如钛/钢、铝/钢等,由于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有效将其焊接到一起后,可显著提升材料性能,有利于工程项目更好地建设。在我国,很早之前就对异种金属产生较高的重视程度,并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为各个领域发展提供支持。铝合金、钢是最为常见的异种金属,其中,对于钢来说,具有强度高、塑性及韧性好、耐冲击、性能可靠、易于加工成板材、型材和线材等特性,在工程领域非常常见,而对于铝合金来说,具有重量轻、可塑性强、导电性良好等特性,也广泛应用在工程领域。铝合金与钢连接时,通常存在两种方式,一种为粘贴法,即通过粘结性良好的材料,将两种不同类型的金属粘贴到一起,以使两种金属成为一个整体。应用该方法时,因粘贴强度并不是很高,不符合焊接需求,因而该方法应用范围逐渐减小。二是机械法,即通过相应的机械设备,将两种金属连接到一起,该方法连接效果较好,连接后的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但该方法与存在一定缺陷,即难以控制连接区域的气密性,且会留下明显的痕迹,导致材料整体并不美观。
1.2异种金属焊接特征
通过对异种金属连接方式介绍可以发现,机械连接效果更好,而常见的机械连接为焊接,对异种金属焊接时,主要存在下述三个特征:①熔点特征。对于不同金属材料来说,熔点必然存在明显差异,以铝合金与钢为例,前者熔点较低一些,为660℃,而后者的熔点较高一些,为1500℃。对两种金属焊接时可一观察到,铝合金已经完全融化后,钢材料还没有出现任何变化,受到这一现象的影响,很容易导致两种金属焊接时出现各种质量问题。②密度特征。在不同金属当中,不仅熔点存在差异,密度也略有不同,钢的密度为7.85g/cm3,铝合金的密度在2.5g/cm3~2.88g/cm3,远远低于钢的密度。虽然两种金属融化后,密度会出现一定变化,但依然是钢>铝合金。当两者均完全融化后,由于钢密度更高,通常下沉到底部,而铝合金则处于上部,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受到这一现象的影响,可能导致焊接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③导热率特征。除密度与温度不同之外,不同金属材料的导热率也存在差异。其中,钢的导热率在41.9W/mK~58.6W/mK范围内,铝合金的导热率在121W/mK~151W/mK范围内,后者更好一些。由于导热率存在差异,也会对进入焊接效果造成一定干扰,很容易出现焊接裂缝。
2异种金属焊接常见问题
2.1杂质问题
异种金属焊接时,经常会出现一些焊接问题,导致焊接质量较低,其中,杂质问题最为常见,即在金属焊接时,受到温度、材料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某个金属端形成氧化膜,将金属包裹起来。在氧化膜的作用下,将两种材料分割成两部分,不利于两种材料的融合,降低焊接处的融合速度。此外,在金属熔池的表面,也会出现一定的氧化反应,且温度越高,反应越强烈,受到氧化反应的影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金属的融合。且当两种材料完全融合与凝固后,可在材料中观察到明显的杂质,降低了材料的性能,不利于异种金属的应用。
2.2裂缝问题
焊接接头区域范围内,经常出现较大的裂缝,导致焊接强度不足,使异种金属使用时容易出现断裂。根据裂缝形成原理的不同,可将裂缝问题划分成两种类型,一种为冷裂缝,指的是在焊接时,金属材料受到较大的外界应力,在该应力的作用下,导致焊接处出现裂缝。另一种为热裂缝,指的是由于材料自身存在问题而引发的裂缝,异种金属一种材料为纯奥氏体金属时,出现裂缝的几率更好一些。所以,异种金属焊接时,应对裂缝问题予以高度重视,根据裂缝产生原理,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裂缝问题,以降低裂缝发生率,提升异种金属焊接质量。
2.3碳转移问题
异种金属焊接时,经常会出现碳转移的问题,导致焊接处的一侧形成脱碳层,而另一侧则形成增碳层,严重破坏了异种金属的理化性能,降低焊接质量,不符合实际应用要求。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①多组元体系的扩散,将两种金属高温熔化后,会在焊接区域产生一定的化学式梯度。在该因素的作用下,使得碳活度产生了一定变化,进而出现碳转移的问题。以ZG0CrNi5与ZG20SiMn钢为例,对两种材料进行焊接时,Ni、Cr、Mo元素含量对于碳转移的发生具有较大的影响。②时间与温度。焊接温度与时间达到相应条件后,焊缝与母材间的Cr元素含量会出现较大差异,在这一差异的作用下,使得焊接区域发生碳转移的问题。其中,Cr含量差异越大,碳转移问题越显著。
2.4接头位置差异问题
对于不同金属材料来说,在性能、参数、化学结构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导致异种金属焊接时出现接头位置差异的问题。开展焊接工作前,若焊接人员没有对材料各方面参数进行分析,缺乏对材料的准确了解,则会影响焊接方案的设计。未能针对金属材料具体情况,设计出最佳的焊接方案,导致接头难以对齐,影响焊接质量,降低焊接处的美观性。
3铝和钢焊接工艺
现代工程领域存在多种不同的焊接工艺,每种焊接工艺具有不同的特点,操作原理略有差异,需要针对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焊接工艺。其中,较为常见的有下述三种工艺。
3.1压焊工艺
现代工程项目建设时,通常需要使用大量铝钢复合板,对这一异种金属材料制作时,通常选择滚韩与爆炸焊相结合的方式。由大量实践表明,以纯铝与纯钢作为主要材料,将两者焊接后,可在材料表面出现一层化合物,其密度很高,且硬度较大,影响两种材料的融合。针对这一情况,应在焊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方式扩大,两材料间的接触面积,而应用轮压法后,即可达到这一目的。该方法的原理为提升金属件的热量传输效率。铝合金与钢焊接时,会出现脆性物质层。其中,主要成分为FeAI。若化合物层较薄,在101ma以下,对其进行处理时,很容易出现断裂的问题。两种材料焊接时,可显著提升各材料内的热传导速率,且在轮压焊接时,还会赋予金属材料更强的延展度。镀锌钢与纯铝焊接时,通常选择激光压力焊接的放射式,设定不同的压力参数,所得到的焊接结果略有差异,若压力在1.96kN以上,且激光功率在1400W以下,则会使接头处产生很高的强度。异种金属焊接过程中,还要分析在高温环境内,是否会出现高硬度化合物。此外,由于不同材料的物理性能存在差异,而焊接时会产生较高的温度,导致焊接处发生较大的病变,进而形成高强度化合物。
3.2搅拌摩擦焊工艺
若异种金属材料为铝合金与不锈钢,通常利用搅拌摩擦焊接工艺。应用该工艺时,若转速较低,会导致焊接区域文图提升速度较慢,使得焊接接头在短时间内烧坏,影响焊接工作的继续开展。反之,若转速较高,会在焊接区域产生较高的温度,在高温的作用下,使得镁剧烈燃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金属焊接效果。所以,在搅拌摩擦焊接时,应选择合理的转速,一般设置成250rpm,在该转速状态下,会使焊接区域形成很大的抗拉强度,且接头外形良好,提升异种金属整体的美观性。相对于其他几种焊接方式来说,该焊接方式存在诸多优势,具体包括:焊接时,产生的能量较小,焊接使用补偿,温度相对较低。不仅有利于能源的节约,而且还会降低形变问题发生率,大大提升焊接质量。正是由于该工艺具有这些优势,使其被广泛应用到异种金属焊接工作当中。但需要注意的是,该工艺也存在一定缺陷,如焊接速度较慢,效率并不是很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焊接效果。所以,还应加强对该工艺的研究力度,使得该焊接工艺更加完善,为异种金属的焊接提供支持。
3.3钎焊工艺
除上述两种焊接方式外,还可以通过钎焊工艺对铝合金与钢进行焊接。应用该工艺时,通常利用Ni/Cu作为钎料。通过实验可以发现,利用该钎料进行焊接工作时,不论是在母材端,还是在焊接区域内,均未形成化合物,表明异种金属焊接效果良好,使得焊接区域的抗剪强度较高,符合相关规定标准的要求。通常情况下,钢材由于熔点更高,因而处于固体状态,而铝合金熔点较低,很容易被融化,因而处于液体状态,符合钎焊与熔焊两个方面的特点。对热侵蚀镀锌钢板与AA6082铝焊接时,选择AlSi当做填充焊丝,一般情况下,主要有三种焊接技术,分别为:冷金属过渡焊接技术,简称为CMT焊接,指的是在较低热输入量状态下完成的焊接操作。激光填丝焊接技术,指的是在填丝焊接的基础上,增加了激光技术而形成的全新方法。激光-CMT焊接技术,指的是将传统CMT技术激光技术融合到一起而形成的全新焊接工艺。对于三种焊接方法来说,第一种效果最差,第三种次之,第一种方法的效果最好。这是因为应用激光后,可瞬间产生很高的温度,在高温的处理下,使填丝快速融化,以此提升接头填充效果。应用该焊接方法的过程中,将电流设定成160A,功率从设定成2700W时,可得到最佳的焊接结果。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电弧焊的方式对异种金属进行焊接,该焊接方式也属于钎焊工艺。该焊接方法当中,安装了相应的电源,将电源启动后,使得电路中产生热量。并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处理,一段时间后,铝合金端逐渐融化,呈现出熔焊特点,而温度并未达到1500℃,因而钢材未出现变化,依然处于固体状态,呈现出钎焊特点。对于该焊接方法来说,也存在诸多优势,如能源消耗低,焊接效率较高,操作较为灵活等,有利于异种金属的焊接。与此同时,在高温条件下,焊接接头停留时间不长,使得母材端无法出现较大的颗粒,只会形成很窄的热影响区,因而更加美观,并具有更加优秀的力学性能。
4异种金属焊接质量的保障措施
4.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为了提升异种金属焊接质量,必须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①人员准备。根据异种金属焊接要求,选择合理的焊接人员。并通过网络、现场培训等方式,向焊接人员传授各种焊接技术相关知识,提升他们异种金属焊接能力,为焊接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②设备准备。根据焊接工作要求,选择合理的焊接设备,并对焊接设备进行检查,若发现焊接设备存在故障隐患,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方式予以处理,保证焊接设备的良好性。③制度准备。想要使焊接工作顺利进行,应制定出完善的焊接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对焊接人员进行约束与规范,防止由于人员因素而引发的焊接问题,同时还会对焊接工作提供指导,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率。
4.2加强焊接材料的分析
异种金属焊接时,由于两种材料各不相同,若对材料特性并不了解,则很容易引发各种焊接问题,降低焊接质量。所以,想要提升异种金属焊接质量,必须要加强对焊接材料的分析,准确了解各种材料的理化性能。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出两种材料焊接时可能发生的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应防止发生各种焊接问题。如:通过分析发现,焊接后,无法形成明显的接头,则应更换成韧塑性更高的同类金属。
4.3选择合理的焊接方式
由上述介绍可以发现,异种金属焊接方法有很多,每种方法的操作原理略有差异,且存在不同的特点,可应用到不同异种金属焊接工作当中。所以,在焊接之前,应针对具体情况,从美观性、工艺性等角度出发,选择最佳的焊接方式。如对铝合金与钢材料焊接时,由于两者硬度存在很大差异。因而在焊接前,应判断在高温状态下,两材料间是否会形成高硬度的化合物。同时对于两材料来说,物理性能也完全不同,在焊接时,很容易发生明显的变形问题,并出现化合物,影响焊接质量,降低焊接后材料的性能。为了防止出现这一情况,最好采用轮压焊接法,应用这一方法,不仅可以增强两材料间的接触强度,同时还有利于材料间的热传导,赋予材料更前的延展性。在特殊情况下,还可采用激光压焊工艺,以保证异种金属焊接效果。
4.4设定最佳的焊接参数
焊接操作时,需要对各项参数进行设定,保证这些参数的合理性,也可提升焊接质量,为异种金属的应用奠定良好基础。在焊接参数方面,主要包括焊接电流、电压、速度、直接等,任何一个参数出现变化,均会产生不同的焊接效果。且在各参数指标间也存在紧密联系,某个参数发生变化,还会导致其他参数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焊接效果。例如:当焊接电流提升后,会使焊接区域产生更高的热量,提升了材料内热传输效果,提升金属热影响范围,进而形成更大的接头,降低焊接区域的美观性。所以,在实际焊接之前,相关人员应针对工程需求,结合相关制度的规定,对各项焊接参数予以设计,并通过实验的方式,对焊接参数予以检测,及时发现不合理的参数,并作出适当调整,重新利用实验检测,直到得出最佳的参数值为止。
4.5注重焊接的养护
整个焊接周期内,还要注重异种金属的养护。其中,在焊接前,应对两种金属与相关装置进行预热处理,使金属与装置内部具有一定初始温度,防止焊接时,由于温度快速提升,导致焊接区域出现较大的裂纹,降低焊接质量。预热时,还应分析金属的导热性,并以此为基础,推导出金属的各项参数,确定焊接后异种金属的具体要求等。异种金属焊接结束后,应调节材料温度使两金属焊接得更加紧密,具备更强的抗剪力性能,防止在高应力作用下,焊接区域出现裂缝问题。同时,在金属存储范围内,也要对温度进行控制,防止出现温度大幅度提高与下降的问题,也会为焊接质量提供保障。
5异种金属焊接案例
本次研究当中,选择ICr18Ni9与16MnR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异种金属焊接工艺进行了研究。由上述介绍可知,在焊接之前,首先要了解两种材料的特性与组成,通过相关材料浏览后,了解两种材料的组成,在焊接时,16MnR钢存在较高的淬硬性,焊接表现优秀,因而很少出现裂缝等问题。而对于ICr18Ni9来说,由于其中存在一定含量的S、P元素,使得其在焊接时可能出现热裂纹,因而需要对焊接过程予以研究,以控制裂缝的大小。针对上述分析结果,可选取型号为A312的焊条,并对两种金属表面进行适当处理,使金属表面保持洁净后,按照规定流程完成焊接工作。
6总结
综上所述,现代工程项目对异种金属进行应用时,需要针对两种材料特性的不同。选择最佳的焊接工艺,设定合理的焊接参数,才会保证焊接工作顺利进行,提升异种金属焊接质量,为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