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应急管理的措施论文

2024-05-16 10:35:54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危险化学品在化工领域的应用极为广泛,是目前化工生产以及多种工业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危险化学品具有高 危性,无论是生产、应用还是储存,都伴随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包括但不限于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 威胁等等。目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基于此,文章阐述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流程 与内容,讨论了危险化学品安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提出了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应急管理水平的策略。
摘要:危险化学品在化工领域的应用极为广泛,是目前化工生产以及多种工业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危险化学品具有高 危性,无论是生产、应用还是储存,都伴随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包括但不限于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 威胁等等。目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基于此,文章阐述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流程 与内容,讨论了危险化学品安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提出了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应急管理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安全应急管理;消防救援;化工企业
0 引言
危险化学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有重大研究 意义,可以说,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是确保各类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保障社会稳定、促 进经济和谐发展的关键工作,也是推动社会稳定进 步、发展的必要前提。危险化学品的事故属于安全应 急管理体系范畴,是应急管理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 此类事故复杂程度高,且具有突发性特征,一般会产 生较为严重的后果,危害性远高于一般安全生产事 故,且危险化学品引发的安全事故极有可能会造成二 次危害。因此,健全、有效的危险化学品安全应急管理 体系,是保障安全生产、促进社会和谐的重点工作。所 以,分析危险化学品安全应急管理中的现存不足,并 提出针对性的调整策略,以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应 急管理水平是很有必要的。
1 危险化学品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流程及内容
安全应急管理与常规的安全管理略有不同,安全 应急管理是一项相对系统的工程,主要应对突发事件, 包括事前预防、事发响应、事中调整、事后收尾等多项 工作内容。详细来说,还需要考虑到谁在做、怎样做、做什么、何时做、需要使用哪些资源做等一系列的问题。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应急管理,必须遵循防治结合、 预防优先的基本原则,制定好应急预案,将重特大安全 事故或灾害的风险降至最低的同时,还要保障事发时 的应急响应速度,确保在事发后的第一时间,立即有相 关的工作人员予以处理,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以及 相应的救援行动,将事故的损害降至最低[1]。
危险化学品对周边自然环境或工作场所的危害 可能是持续性的,所以,安全应急管理还需要加大对 事后的重视程度。根据危险化学品事故中的化学品特 征,做出相应的事后处理,并在全部处理妥当后,做好 事故的事后总结,梳理工作中的不足,将事故作为重 点案例处理,如此才算一次完整的安全应急管理。同 时,对事故的预防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应急预案十分重 要。因此,务必要建立科学完整且有效的安全应急预 案体系,应对各项可能发生的事故,真正将危险化学 品相关的事故隐患扼杀在摇篮中。
2 危险化学品安全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2.1 安全应急预案不科学
目前,有些企业针对危险化学品编制的应急预案科学性不足。例如,针对某些特殊危险化学品并未 制定特殊的应急处理预案,预案中未明确标记参与部 门及其应履行的必要职责。在应急处理中发挥作用的 主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运作程序是否标准、现场指挥 调度策略以及应急响应工作是否到位等问题都不甚 清晰。危险化学品的应急预案与普通安全事故的预案 有很大不同,应急预案的应用条件是非常态的工作环 境,所以在编制此类预案时,不能以常理去考虑现场 的调度以及处理问题。在编制应急预案时,务必要确 保在特殊情况下,现场依然可做到第一时间响应、第 一时间处理,能够妥善执行调度中心的命令,完成各 项应急响应工作。在编制应急预案时,但凡疏漏某一 环节,或没有从全局考虑非常态工作环境下的特征, 都会导致预案科学性不足、可行性不强。
2.2 应急演练机制不完善
应急演练机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演练方式单一、 实战性差:首先,演练方式单一化,针对危险化学品安 全应急演练流于形式的问题严重,不同单位间存在演 练策略盲目照抄的现象,演练与实际情况不符,便不能 达到安全应急演练的效用;其次,部分安全应急演练的 实战性不强,具体表现在演练内容计划方案是固定的, 提前预设好的,在演练时十分顺利,但不具备实战性 能。如突发事件中,事故的严重程度与方案中的设定不 符,这种情况下的演练效果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固定、 死板的演练方案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应用效率不高。
2.3 事故预警基础薄弱
事故预警机制是危险化学品安全应急管理水平 的必要保障。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能否及时察觉 并发出有效预警,做出正确的响应,决定了危险化学 品事故的事态能否被快速控制并稳定下来[2]。但部分 化工企业或组织单位的事故预警基础较薄弱,在发现 设备或生产状态异常或存在危险故障时,不能在第一 时间意识到此类异常状态或危险故障可能引发的后果, 不能采取正确的事故预警措施,多数工作人员反而会 在第一时间查找故障原因并进行设备修复。若无重大 事故预兆,此类做法并无不妥,但如果存在危险化学 品安全事故的可能,这种做法很有可能会延误预警先 机,导致后续的事态难以控制。
2.4 应急响应救援效率差
在危险化学品安全应急管理工作中,应急响应救 援是十分重要的,快速且有效的救援可以将事故造成 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降至最低。但一些企业在危险 化学品安全应急管理中,存在应急响应救援效率差的 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应急响应差,不能在第一时间快 速做出正确决策,存在应急救援效果的救援队伍质 量参差不齐,专业救援人员数量不足、综合水平不高、救援设备物资不到位等问题。
2.5 善后处理不当
危险化学品处理不当则会导致二次灾害,所以安 全应急管理工作的善后处理是十分重要的。目前,仍 有部分企业的危险化学品安全应急管理善后保障机 制存在储备与物资调拨计划不合理、公众及其他社会 组织参与意识不足以及事后汇总分析不及时等问题, 影响了安全应急管理水平。
3 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应急管理水平的策略
3.1 优化安全应急预案并健全培训
针对各类危险化学品,制定健全、完整的安全应 急预案,可以提高安全应急预案体系的科学性、可操 作性,能保证在遭遇突发事故时安全应急管理工作的 有序推进。要求有关部门指派专职监督人员起草应急 预案,认真排查各个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在起草预 案时,要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询问一线救援队、专 业技术人员及危险化学品应急管理专家等专业人士 的意见。在预案起草完毕后,应组织该领域内的专家 团队进行评审,分析预案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并加以调 整。另外,在编制安全应急预案时,应考虑到不同企业 的环境、技术情况、生产设备条件等,确保安全应急预 案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在应急预案编制结束后,还 应加大对各个企业及部门的培训力度,确保相关部门 的工作人员和一线特种作业人员等具备应急管理、应 急救援、自救等方面的知识,能完全理解安全应急预案 中的各项内容,可以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根据应急预案 中的要求有序完成操作[3]。为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应 保证专岗专课,考虑到不同岗位的工作特征以及在突 发状况下不同岗位能做到的事情,调整培训内容。培训 要遵循轻重缓急的原则,优先开展应急救援知识或突 发状况自救方面的培训内容。之后,确保所有人员都 能厘清在遭遇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时的正确做法,梳 理预防与事故处置的重要环节与关键节点,确保编制 的应急管理预案可以在事故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2 提高应急预案演练的实战效果
针对当前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演练效率不佳的 问题,要做出针对性的调整,将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常 态化、日常化,提高演练的真实性,让常态化演练提高 安全应急管理水平及实战效果。扩大危险化学品应急 演练的参与范围,号召所有人员及相关社会人士参与 到应急演练中来,同时,提高演练的专业性、科学性。 演练现场应有专业技术团队、一线救援队伍的专家或 技术人员,实时监督或调控现场。另外,应强化各个部 门的联动机制,使其发挥协同作用,保障各部门在演 练中都具备处理应急事故的基本能力。优化演练时的联动机制,并结合现场情况,调整指挥调度策略,规避 指挥失误或通信断档等基础类错误。在演练时,不同 科目或部门的权责必须一致,能统一听指挥。优化演 练中各个环节的衔接效果,充分考虑到整个危险化学 品事故发生后可能存在的各种情况,保障演练可以模 拟不同情况。演练前,应告知所有参与者演练的目的 意义,确保所有人都可认真对待演练活动,能够将演 练视作实战,发挥出最高水平。演练会模拟突发事件 情况,可能存在一定危险性,因此,应由相关人员调控 现场,确保所有参与演练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免各类 突发事件影响演练效果。演练结束后,应由专业人员 分析整个演练过程、演练效果,对演练活动做出全面、 客观的评估,并在此其础上调整演练策略,不断完善 优化应急管理工作。
3.3 健全危险化学品事故预警机制
健全的危险化学品事故预警机制,是提高安全应 急管理水平的必要环节。各部门需在协同合力之下,以 安全第一、预防为先为基本原则,构建合理、可行、科学 的预警机制。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工具 收集工作时可能存在突发问题或异常状态的信息,并 分析此类异常或故障可能引发的后果,进一步健全应 急响应机制以及事故预警机制中对异常状态的判定目 录。在收集信息后,应通过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数据背 后的价值与信息,再结合优秀技术人员的工作经验,完 成去伪存真,以免信息虚假影响预警机制效果或遗漏 重要信息[4]。此外,扩大安全风险评估范围,将所有可 能引发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的因素,逐一纳入事故预 警机制中。在发现任何异常状态后,应快速响应,并通 过信息共享或实时通讯平台发送预警信息,构建危险 化学品安全事故重大危险源的动态监测系统,发挥出 信息技术下监控预警系统的重要作用。
3.4 设置科学合理的响应救援程序
为解决应急响应救援效率差的问题,应将救援响 应程序与事故预警机制联动,构建一体化危险化学品 应急事故处置平台。在事故发生后统一调度、统一安 排,在信息化平台下实现多部门的资源共享,进一步提 高应急响应效率。在系统监测察觉到异常状态时,第一 时间开启风险评估,并判定当前状态,确定预警级别, 随后根据预先设置好的程序,明确预警实施时间、对象 及具体方式,并立即开展预警工作。突发事件发生后, 应及时进入处置阶段,并立即通知救援。通知救援时应 及时报送事故问题,精确地址及事故发生后该区域各 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确保救援方得到的信息准确, 能快速配置好救援所需设备、物资等。此外,信息监控 系统还应定位事故点现状周边物资配置情况、周边物 资调配点的物资存量、各救援队伍的实时状态,充分发挥信息化平台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信息共享能力、信 息汇总能力等,确保当前的救援响应水平可满足事故 现场的实际要求。另外,救援队伍质量参差不齐、救援 人员专业性有待提升等问题,需要针对性地加强对专 业救援队伍的培训力度,并号召社会人士参与到救援 培训中,扩大专业救援队伍规模。在发生事故时,现场 有行动能力的人员也应及时进行自救或便捷救援,所 以针对一线工作人员的自救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
3.5 完善危险化学品事故善后保障
首先,做好危险化学品事故后期的物资救援保 障工作,确保救援物资合乎标准,且救援资金充足,保 障受灾区域的生活资源供应充足,优化物资配送与调 拨体系。引入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追踪专项物资去 向[5]。在人手充裕的情况下,尽可能做到专人专管,设 立专项物资台账,为前线的救援工作提供更有力的保 障。其次,积极鼓励社会公众及其他组织参与后续的 救援任务,扩大救援队伍群体,发挥出社会参与作用。 最后,在处理完毕后,应完善事后汇总,将事故做成重 点案例,重点分析事故中安全应急管理体系是否存在 疏漏或不足,并加以调整。
4 结语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应急管理,要坚持关口前 移,从源头加以防范,优化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应急预案 并健全培训,切实提高应急预案演练的实战效果,健全 危险化学品的事故预警机制,设置科学、合理的响应救 援程序,并完善危险化学品的事故善后保障,从根本上 解决当前危险化学品安全应急管理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应急管理部. 应急管理部出台“十四五 ”危险化 学品安全 生产规划方 案[J] . 中国安全 生产科学技术, 2022,18(3):99.
[2] 金鑫. H 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 研究[D] . 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2022.
[3] 郝乐.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生产的安全应急管 理[J] . 化学工程与装备,2020 (6):274-275.
[4] 应急管理部. 加快提升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N] . 中国应急管理报, 2020-02-28(2) .
[5] 应急管理部. 应急管理部专项督导检查显示:危险 化学品储存场所夏季安全生产管理亟待加强[J]. 中国安全 生产,2018,13(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