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矿产资源与地质勘查形势的初步分析论文

2024-05-09 10:56:38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黄金资源储备对国家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尽管中国幅员辽阔,黄金资源富饶,而因为科技与发掘成本的制约,金矿开采工作的完成度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文章在探讨中国金矿资源和地理勘测现状,尤其是地理勘探形势的基础上,论述了黄金矿资源的分布特征和发掘应用状况,分析当前地质勘察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地理勘探现状和前景,对未来金矿地理勘探给出了对策。
摘要:黄金资源储备对国家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尽管中国幅员辽阔,黄金资源富饶,而因为科技与发掘成本的制约,金矿开采工作的完成度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文章在探讨中国金矿资源和地理勘测现状,尤其是地理勘探形势的基础上,论述了黄金矿资源的分布特征和发掘应用状况,分析当前地质勘察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地理勘探现状和前景,对未来金矿地理勘探给出了对策。
关键词:黄金矿;矿产资源;地质勘查
黄金是一种相对稀少的贵重金属,不但有着很大的货币价值,而且有着很大的储备价值,其对应的商品性质,能够在大多数情况下替代货币来考量某个物质的价值。另外,黄金还是一种非常关键的矿产资源[1]。现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国内出现过度消费黄金的现象,引起中国金矿资源缺乏的现象,因此,无论从何种角度出发,提高黄金的开采速度,以及开采精度,都是行业应该重视的问题,具有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黄金矿产资源分布及特点
1.1黄金资源地域分布状况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其中黄金资源更是其中之一。然而,由于中国地形的复杂性和地质条件的差异,金矿床分布状况较为分散且复杂。尽管金矿总量庞大,但大规模金矿床却屈指可数。在中国的金矿资源分布中,山东地区是最为重要的一块。这片土地拥有着最丰富的黄金储量,成为中国黄金产业的重要支柱。然而,除山东之外,还有滇西南、贵州、河北、甘肃、河南等地也拥有不少金矿床。这些地区的金矿资源虽然不及山东丰富,但也为黄金产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中国金矿床的特点是规模普遍较小,品位也相对较低。这给国内的黄金开采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首先,规模小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投入和努力才能获得可观的产量。其次,品位低意味着金矿中含金量较少,需要更加精细的技术和工艺才能进行有效提取。这些问题对于中国黄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中国仍然致力于发展黄金产业。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金矿的开采效率和品位,中国的黄金产量正在逐渐增加。此外,还积极推动黄金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保护环境,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
1.2金矿资源的特点
1.2.1发掘工艺条件相对复杂,露天发掘的矿床比较少
国内大部分已探测能够发掘的金矿床是厚度比较小、变化比较大、品位又不均匀的脉状矿床。通常,只能使用地下采矿。能够露天发掘的矿床比率和其他重点出产黄金的国家相比要少很多。
1.2.2难解决的黄金资源得到发掘
在国内独立存在的金矿资源中,含细颗粒、砷和碳的难解决资源比例相对较大。在确定的3000多吨金矿资源中,比较难解决的金矿资源大约有1000千吨,大约占全金矿资源的三分之一。它们大多数分布于西部区域,包含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近期,新的比较难解决的金矿逐步被发掘,十几个大规模矿区还没有提交。因为黄金价格的上升与生物预氧化工艺的比较大改进与成功运用,现在这些比较难解决的黄金资源的大规模发掘已经展开。
2黄金矿产资源的勘探现状
2.1黄金矿产资源的勘探进展
2.1.1老矿区的发掘
目前,国内的老矿区也已是主要勘查目标。在老矿区开展找矿期间,大部分是深部找矿,是为了扩大金矿发掘深度。在深部找矿期间,胶东成矿带、新城金矿等黄金矿区探查到了新的金矿资源。这表明,老金矿区也有很大的发掘潜力,需要进一步地进行深入的勘查与分析,实现深度采矿,充分利用矿产资源。
2.1.2新黄金矿区突破
紧跟国内勘查工艺的发展,一些大规模黄金资源相继被发现。东北黑龙江区域,勘探到了东宁金厂超大规模黄金资源矿床。此外,中国西南区域的西部也勘探到了大型金矿资源矿床。这些新金矿资源矿床的发现,极大加大了中国已探明的黄金资源数量。中国金矿缺乏的现象能够得到有效地解决。
2.2黄金矿产资源的勘探存在的问题
2.2.1勘探深度相对不深
在金矿发掘过程中,找矿工艺特别重要。勘探的深度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金矿的发掘数量。然而,国内勘探工艺的发展还缺乏成熟性。现在,国内的黄金勘探深度通常在1km左右,可在另外的国家,最高能够深入大约4km。因此,国内的勘探成效将受到很大影响,对发现更多黄金资源很不利。
2.2.2有许多未被发现的金矿
根据有关信息知道,中国的黄金资源储量居国际第四位,可中国现在已经确定的黄金资源储存量仅居国际第七。根据中国现有的黄金资源储备数量,它只可以供给大约六年的大众消费能力。不但这样,因为黄金价值的上涨,黄金价格也随着上涨。这也造成了黄金资源的过量发掘以及某种程度上的金价波动。
2.2.3黄金储备的可获得性很小
尽管中国拥有国际第四大金矿资源储备,可中国能运用金矿资源比较少,基本金矿资源储备比较少,确定的金矿资源比较少。因此,中国的金矿发掘工作的开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不利于确保国内出产黄金的稳定。这曾引起国内黄金价格的起伏。这是因为国内不一样的地质情况而引起的。伴随金矿发掘的发展,地球表层金矿资源日益减少,黄金发掘困难也日趋加大。
2.2.4勘探技术相对滞后,导致勘探效率低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勘探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但相比于一些发达国家,中国的勘探技术仍然相对滞后。这导致了在黄金矿产资源勘探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由于勘探技术的滞后,在勘探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和工具可能不够先进,无法充分发挥其效能。这就导致了勘探的效率低下,无法快速准确地发现黄金矿产资源的位置和规模。其次,勘探技术的滞后也可能导致勘探数据的准确性不高。勘探数据的准确性对于确定矿产资源的储量和品位至关重要。如果勘探技术滞后,勘探数据的准确性就无法得到保证,这会对后续的开采和利用工作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勘探技术滞后还可能导致勘探成本的增加。相对于先进的勘探技术,落后的技术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而且可能得不到预期的效果。这就使得黄金矿产资源的勘探成本增加,给企业和国家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3黄金矿产资源地质勘探的建议
3.1统筹规划开采区,打击违法开采
为了达到中国黄金资源储存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对国内已有的黄金矿区发掘开展整体规划,坚决打击非法小规模发掘。紧跟科技的发展,一些区域出现了小规模的非法发掘现象[3]。因为工艺与精炼工艺的局限,这种采矿方法很大地导致了黄金资源的耗费,损坏了黄金资源的整体性,导致了无法补救的损失。另外,在黄金资源富饶的地区,应逐步提升黄金资源的应用率与提炼工艺,尽可能地优化黄金资源的利用,增进黄金资源的勘查与发现。并且,在黄金资源富饶的区域,应逐步开展附近地质勘测,以找到比较多的黄金资源,从而达到矿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金矿储备数量的逐步提高而努力。
3.2加大投入,加强金矿勘探工作
金矿资源的勘探需要很多的人力资源、物质和资金支撑。技术与人员支持对金矿资源的勘探特别重要。地质勘探对黄金资源的发现寻找与开发十分重要。只有经过地质勘探,金矿资源才可得到集中开发[4]。为了达到国内黄金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加大投资力度,逐步强化黄金勘探工作至关重要。不管是人才资源还是物质资源,国家都应提供很大的支持,逐步增进黄金发掘投资,深化勘查深度,更好地寻找金矿资源。另外,对于地质勘探人员来说,要逐步增进先进理论和工艺的培训,加大实际经验,到现场发现优质金矿资源,克服困难和障碍,投身到国家黄金资源的勘探工作中。
3.3完善体系,培养相关专业人才
专业人才是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与根本动力源泉,不管是开始的地质勘探,还是接着的黄金资源勘探开发,有关技术人才都是核心因素,所以,要逐步增进对有关人才的培训,从专业工艺认证至大学全面的学习,必须逐步关注有关专业的建设,给中国的地质勘探和黄金资源勘查供给强劲有力的人才保障,并且,要强化人才书面理论向动手操作能力的转化。在人才培育方面,要注重人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育,常去具体的矿山走走,参加矿区的勘探工作,逐步为中国黄金资源发掘增添新鲜能量,达到黄金发掘的可持续性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与整体国力的稳步提高。
3.4强化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黄金矿产资源地质勘探是为了开发和利用我国丰富的黄金矿产资源,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然而,随着地质勘探的进行,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强化环境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首先,需要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进行黄金矿产资源地质勘探之前,应该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评估勘探活动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水资源、土地利用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只有经过科学评估和合理规划,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其次,应该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在勘探过程中,应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网络,监测空气质量、水质、土壤污染等环境指标,及时掌握勘探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情况。一旦发现环境问题,应立即采取治理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化。还应加强生态修复和恢复工作。在勘探结束后,应及时进行生态修复,恢复植被、水域等自然生态系统。同时,还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的长期监测,确保修复工作的持续效果。只有通过生态修复,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勘探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损害。此外,还应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工作。通过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增强公众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促进全社会形成环境保护的共识。同时,通过宣传工作,加强对黄金矿产资源地质勘探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的宣传,引导企业和个人依法合规开展勘探活动。只有通过科学评估、环境监测、生态修复和环境教育等一系列措施的综合应用,才能实现黄金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同时保护好地球环境。
3.5推动科技创新,提升勘探技术水平
近年来,黄金矿产资源地质勘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为了有效提升勘探效率,推动黄金矿产资源的发掘和开发,建议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勘探技术水平。
3.5.1加强对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勘探技术不断涌现。应该积极推动新技术的研发,如地球物理勘探、遥感技术等,以提高勘探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将这些新技术应用到实际勘探中,提升勘探工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5.2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
科研机构和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应该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共同开展矿产资源地质勘探的研究。通过深入合作,可以充分利用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力量,提升勘探技术的水平和效果。
3.5.3加强人才培养和交流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应该加大对矿产资源地质勘探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国际上的优秀人才参与勘探工作,并借鉴和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3.6加强国际合作,吸引外资投入矿产勘探
在黄金矿产资源地质勘探方面,加强国际合作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举措。国际合作不仅可以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还能吸引外资投入矿产勘探,为中国的黄金产业注入新的活力。黄金作为一种重要的贵金属,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应用和价值。然而,黄金资源不仅稀缺,而且分布不均。一些国家拥有丰富的黄金矿产资源,拥有先进的勘探技术和设备,其经验和技术对黄金勘探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加强与这些国家的合作,可以学习他们的经验,引进他们的技术和设备,提高我国的黄金勘探水平。同时,国际合作还可以吸引外资投入矿产勘探。随着国内黄金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国际投资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对中国的黄金勘探感兴趣。通过与这些企业合作,可以吸引更多的外资投入到矿产勘探领域,提高勘探能力和技术水平。然而,加强国际合作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在政策制定、法律法规、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还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为国际合作提供便利和支持;完善法律法规,保护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强人才培养,提高黄金勘探人才队伍素质。在国际合作的基础上,要应积极参与国际矿产资源交流与合作的机制和平台,如国际矿业协会、国际黄金协会等,通过分享经验、开展合作项目等方式,不断扩大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交流,提升我国在国际黄金勘探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4结语
金矿资源对国明经济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是工业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基础动力,特别是黄金这种稀有金属资源,对社会经济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金矿储备数量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显示,逐步改进金矿开采工艺,增进地质勘探,开发较多的金矿资源,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现在,国内金矿资源的开发让人担忧,迅猛发展的经济和金矿储备数量的不协调,已经是中国社会经济建设的瓶颈,在今后的黄金资源勘探中,我国应逐步加大金矿资源勘探力度,培育较多的高质量人才,更好地投身到国内黄金资源的勘探工作中,提升黄金资源的勘探效率,给中国社会经济建设的稳定供给强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杨建锋,王尧,马腾,等.1991—2015年我国黄金资源勘查成本、利润与成效分析[J].地质与勘探,2018,54(1):211-218.
[2]王建忠,宋星宇.新形势下当前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12):130.
[3]刘庆原.加快我国黄金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9(1):241-242.
[4]伍先中,刘奇.分析金矿地质勘查现状及找矿方向[J].世界有色金属,2018(11):8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