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高效分离李斯特菌属论文

2024-04-29 10:13:58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为了有效区分鉴别李斯特菌属,选择几种李斯特菌属的标准菌株,包括英诺克李斯特氏菌、 斯氏李斯特氏菌、伊氏李斯特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按照相同的方法进行检测。过程中对 其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溶血现象进行分析,区分不同菌株的特性,从而有效、快速地鉴别 目标 菌。染色镜检、动力试验、过氧化氢酶试验不能有效地区分李斯特菌属,生化鉴定及溶血试验可以有 效区分。不同标准菌株之间的对比试验可有效鉴别目标菌。
摘 要:为了有效区分鉴别李斯特菌属,选择几种李斯特菌属的标准菌株,包括英诺克李斯特氏菌、 斯氏李斯特氏菌、伊氏李斯特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按照相同的方法进行检测。过程中对 其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溶血现象进行分析,区分不同菌株的特性,从而有效、快速地鉴别 目标 菌。染色镜检、动力试验、过氧化氢酶试验不能有效地区分李斯特菌属,生化鉴定及溶血试验可以有 效区分。不同标准菌株之间的对比试验可有效鉴别目标菌。
关键词:李斯特菌;溶血;鉴别;VITEK 2 Compact
单 核 细 胞 增 生 李 斯 特 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常出现于土壤中,是以死亡的和正在 腐烂的有机物为食的腐生菌,能产生溶血素,引起人 类发烧、腹泻、头痛、发冷、恶心、肌痛等症状,也是肉 制品、乳制品、鱼类、冷藏类食品中的一种污染物,感 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
对于单增李斯特氏菌,检验技术机构采用国家 标准法作为基础方法进行检验。如何有效地鉴别单 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则需要与其他相似菌进行对 比试验,在试验过程中记录生理生化试验结果的相 同点及不同点,从而准确快速地分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从 2021 年开始,本实验室陆续购入李斯特菌属 的标准菌株:英诺克李斯特氏菌、斯氏李斯特氏菌、 伊氏李斯特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依据 GB 4789.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 学检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1],人为地将 李斯特菌属的标准菌株添加至样品中,在连续的试 验中观察对应标准菌株的菌落形态、生化及溶血试 验,从而找出不同菌株的差异性,提升实验人员的综 合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与培养基
标准菌株:伊氏李斯特氏菌 ATCC19119[美国菌 种 保 藏 中 心 (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 ATCC)]、斯氏李斯特氏菌 CICC35967、英诺克李斯 特氏菌 CICC10417、单增李斯特氏菌 CICC21635[中 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China center of industrial culture collection,CICC)]。
含 0.6%酵母膏的胰酪胨大豆肉汤(Trypticase Soy-Yeast Extract Agar,TSA-YE)、BHI 肉汤(Brain Heart Infusion Broth)、血琼脂平板、PALCAM 琼脂基 础(PALCAM Agar Base)、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 (Listeria Chiomogenic Medium)、 半 固 体 培 养 基 (Motility Test Medium(Semisolid))、单增李斯特氏菌 干 制 生 化 鉴 定 试 剂 盒 (Listeria Monocytogenes Dehydration Biochemical Identification Kit)、3%过氧 化氢溶液、PALCAM 选择性添加剂、革兰氏染色液 (GRAM STAIN SETS)试剂盒。以上培养基均来源于 北京陆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2 仪器
BSP-250 生化培养箱(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SPX-250B 生化培养箱(上海福玛实 验设备有限公司)、BSC-1300ⅡA2 生物安全柜(上 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培养皿(玻璃培 养皿或一次性培养皿)、18 mm×180 mm 试管、接种 针及对应的灭菌装置(如酒精灯或红外灭菌器)、 Primo Star 显微镜(卡尔蔡司股份公司)、VITEK 2 COMPACT 微生物鉴定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
1.3 实验方法
参照 GB 4789.3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 品微生物学检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方 法。
1.3.1 菌种的活化
标准菌株需从专业从事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的 机构处获得,严格按照标准菌株附带的操作流程活 化。实验室按照相应的操作流程将菌株活化后,将 其保存在营养肉汤中,同时添加 10%~15%的甘油作 为冷冻保护培养基[2],获得标准储备菌株,并将其贮 存在(-20±2)℃的专用冰柜中。
1.3.2 菌种的复活
将上述活化后的菌株取出,分别放置在营养肉 汤或 BHI 肉汤(Brain Heart Infusion Broth)中(36±1) ℃培养 18~24 h。
1.3.3 划线分离与纯化
使 用 李 斯 特 氏 菌 显 色 培 养 基(Listeria Chiomogenic Medium)和 PALCAM 琼脂基础(PAL- CAM Agar Base)划线培养后的营养肉汤或 BHI 肉 汤,于(36±1)℃培养(24±2)h 后,观察菌落形态。同 时将上述平板上的菌落划线纯化至 TSA-YE 平板 上,进行后续的鉴定实验。
1.3.4 鉴定
①染色镜检;②动力试验;③生化鉴定:用 3% 过氧化氢溶液及干制生化试剂盒鉴定,生化试剂盒 包含木糖、鼠李糖、MR-VP、葡萄糖、麦芽糖、甘露 醇、七叶苷;④溶血试验:穿刺接种;⑤使用VITEK 2 COMPACT 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3]。
2 结果与分析
2.1 分离与纯化
不同菌株在相应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见表 1。 由于试验过程中使用非选择性增菌培养基 TSA-YE,故在 TSA-YE 生长的菌株均为乳白色,从菌落 形态上无法进行区分。
2.2 鉴定
2.2.1 染色镜检
挑取 TSA-YE 平板上的菌落进行染色镜检见 图 1。镜检结果表示,四种标准菌株均为革兰氏阳性 短杆菌。
2.2.2 动力试验
使用接种针将 TSA-YE 平板上的菌落穿刺至 半固体培养基中,于(30±1)℃培养 48 h~5 d。半固 体生长状态见图 2。
2.2.3 生化鉴定
生化鉴定结果见表 2,MR-VP、葡萄糖、麦芽糖、 七叶苷、过氧化氢酶试验无法区分斯氏李斯特氏菌 CICC35967、英诺克李斯特氏菌 CICC10417、伊氏李 斯特氏菌 ATCC19119、单增李斯特氏菌 CICC21635 四种菌株。伊氏李斯特氏菌 ATCC19119、斯氏李斯 特氏菌 CICC35967 鼠李糖和木糖的结果分别为 (-)、(+),英诺克李斯特氏菌 CICC10417、单增李斯 特氏菌 CICC21635 鼠李糖和木糖的结果分别为 (+)、(-),这两个试验可进行有效区分。
2.2.4 溶血试验
单增李斯特氏菌产生狭窄、清晰、明亮的溶血 圈,斯氏李斯特氏菌在刺种点周围产生弱的透明溶 血圈,英诺克李斯特氏菌无溶血圈,伊氏李斯特氏菌 产生宽的、轮廓清晰的 β-溶血区域。
2.2.5 VITEK 2 COMPACT 微生物鉴定仪鉴定
利用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 对伊氏李斯特氏菌 ATCC19119、斯氏李斯特氏菌 CICC35967、英诺克李斯特氏菌 CICC10417、单增李 斯特氏菌 CICC21635 四种菌株进行鉴定,磷脂酰磷 脂酶 C(PIPLC)、D-木糖(dXYL)、α-葡萄糖苷酶(AGLU)、α-甘露糖苷酶(AMAN)、酪氨酸芳胺酶
(TyrA)、多粘菌素 B 耐受(POLYB)、乳糖(LAC)、新 生霉素耐受(NOVO)、6.5%NaCl 生长(NC6.5)、D-海 藻糖(dTRE)等 10 项检测结果不一致,其余 33 项生 化鉴定结果一致,结果分别判定为伊氏李斯特氏菌 (93%概率)为非常好的鉴定,斯氏李斯特氏菌(97% 概率)为极好的鉴定,英诺克李斯特氏菌(99%概率) 为极好的鉴定,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99%概 率)为极好的鉴定。
3 结论
本研究表明,菌株的关键特性在试验中可快速、 高效的区分与分离,同时木糖和鼠李糖试验可初步 筛选区分 4 株标准菌株。未来可以通过科学技术,将 木糖和鼠李糖加入鉴别培养基中,在划线分离步骤 中通过颜色信息进行区分,缩短试验过程,提高检测 效率。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 检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 GB 4789.30-2016 [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 求: GB 4789.28-2013[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3.
[3] 贺炎娜, 范丽丽, 张琦, 等.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快速初步 鉴定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 11(1): 258-2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