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理工论文 铁碳还原与活性炭吸附法进行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论文

铁碳还原与活性炭吸附法进行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论文

26

2024-04-29 09:19:35    来源:    作者:liyuan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的城市垃圾越来越多,我们以城市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 象,从垃圾渗滤液的形成及特点出发,结合国内外的渗滤液处理工艺,我们采用了铁碳还原、UASB、 AAO、活性炭等处理工艺,更加经济有效地去除污水当中的COD 和较难处理的 NH3-N,特点是只采 用成熟的污水处理工艺来实现达标排放的目的,而未采用膜法处理,避免了膜的反冲洗及浓水处理 等较难解决的问题,确保其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

  摘  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的城市垃圾越来越多,我们以城市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 象,从垃圾渗滤液的形成及特点出发,结合国内外的渗滤液处理工艺,我们采用了铁碳还原、UASB、 AAO、活性炭等处理工艺,更加经济有效地去除污水当中的COD 和较难处理的 NH3-N,特点是只采 用成熟的污水处理工艺来实现达标排放的目的,而未采用膜法处理,避免了膜的反冲洗及浓水处理 等较难解决的问题,确保其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铁碳还原;活性炭;垃圾渗滤液处理

  1   垃圾渗滤液的性质

  垃圾渗滤液是由受有机废弃物污染且负荷系数 较高、水质变化极为频繁复杂的生态废水组成的,其 性质与气候交替、水体活动、季节变迁、填埋废物的 种类、垃圾填埋的时间、填埋方式及其本身的含水量 等因素有关[1]。

  水溶性有机物一般浓度很高,CODCr  和总 BOD5 等浓度的最高测定值也可达到每天数千至几万 mg/ L,是正常城市污水含量的 10~100 倍[2];金属离子含 量较高,有毒或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时,填埋垃圾渗 滤液成分随贮存时间、水质、水量等变化较大,渗滤 液污泥的微生物成分数量和污泥性质等会随地下填 埋场的使用时间长短而产生变化,可消生化性偏差 性也会越来越大[3] 。氨氮含量偏高,对后续生物发酵 处理技术的使用具有较大的微生物抑制作用,并且 长时间需要用氨氮浓度来维持水质稳定;有机污染 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色度高,有难闻臭味,一般为 黄褐色或黑色。

  2   试验

  本课题旨在对泰安市垃圾场渗滤液处理工艺改 造进行前期试验。泰安市垃圾场设计的日处理量最高可达 200 m3,其中包含 50 m3/d 的再生水。为了确 保垃圾渗滤液可以得到妥善处理,并能够获得有效 的试验数据 ,我们进行了如下试验。设计水量为  0.08~0.10 m3/h。进水水质通过水质分析获取,出水  水质需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 ,即:COD ≤ 100 mg/L、SS ≤30 mg/L、 BOD≤30 mg/L、色度≤40 倍。

  试验设备:调节池、加酸桶、铁碳反应塔、加碱 桶、AO 池、二沉池、过滤器、吸附塔等设备。

  水样:泰安市垃圾厂渗滤液,由水质化验分析, 得出垃圾渗滤液进水的水质数据见图 1。

image.png

  2.2   试验方法

  根据之前的计算结果和要求,我们现场制作了 试验设备,主要包括调节池、加酸桶、铁碳反应塔、加 碱桶、AO 池、二沉池、过滤器、吸附塔等设备。在设 计流量下进行了小规模试验,待试验状态稳定后,采集各处理单元的水样,进行水质分析,以核实试验效 果。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加以适度调整,以取得 最佳效果。

  2.3   处理方法的工艺流程

  2.3.1   工艺流程简述

  垃圾露天填埋贮存区内产生的垃圾渗滤液,将 经填埋场中的专用设备即地下收集污水管道系统汇 入城市污水调节池,渗滤液则在该调节池体系中均 质均量。在该调节池系统中加入一定量 H2SO4 等物 质,调整溶液的 pH,则滤液在铁碳氧化还原反应塔 中也会去除其中的一部分杂质,如 CODcr、BOD5 和 NH4+-N。从还原反应塔内流出的大量渗滤液又会降 解部分 CODcr、BOD5 物质。污水经 UASB 厌氧反应 器厌氧处理后,进入 A/O 反应器,A/O 池可以充分实 现去除有机物和脱氮的功能[4],接着进入后续的处 理构筑物进行活性炭吸附、沸石处理,达标排放。使 UASB 厌氧反应器、A/O 池产生的剩余污泥进入污 泥浓缩池,经浓缩处理后的污泥由螺杆泵统一送到 填埋区填埋。浓缩池的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5]。

  本工艺流程的特点是只采用成熟的污水处理工 艺来实现达标排放的目的,而未采用膜法处理,避免了膜反冲洗及浓水处理等较难解决的问题,能够稳 定可靠地运行。

  2.3.2   处理效果

  各单元按设计处理率运行,表 1 展示了垃圾渗 滤液处理工艺流程中各工段的处理效果。

image.png

  3   试验过程与数据分析

  3.1   试验步骤

  试验过程主要由以下步骤完成:

  试验主要包括铁碳还原、UASB、生物处理单元 和活性炭等四部分内容,主要目的是降解垃圾渗滤 液中的 COD、BOD5、色度、氮、磷等污染物质。我们要 重点关注各单元的处理效果,主要是查看各单元主 要去除的物质。按照设计要求,将原水按照工艺流程 引入水处理试验设施,并进行正常的工艺运行调试。 在调试运行过程中,密切观察各个环节的情况,一旦 发现异常,立即进行处理使之恢复正常。当工艺运行 稳定后,以每个处理单元为一个考察对象进行水质 分析,确定处理效果和处理参数,并进行优化调整。 对试验设施进行改进和优化,观察运行效果,得出最 佳运行方式。

  3.2   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流程图见图 2。

image.png

  3.3   试验数据分析

  3.3.1   试验过程

  按照试验设计和现场的实际情况,试验进行全 流程运行,分步重点考察的方法,获取试验数据,得 到试验效果。

  COD 的去除:渗滤液中 COD 的含量非常高,一 般的一级生物处理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所以我们采用铁碳还原、UASB、AAO、活性炭等处理工艺,以期 达到预期处理效果[6] 。处理效果及去除效率如表 3, 图 4。从中可以看出,通过采用上述处理工艺,COD  可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

image.png

  NH3-N 的去除:特别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初 期,NH3 -N 的浓度也非常高,处理难度大[7],我们主 要采用了铁碳还原、UASB、AAO、活性炭等工艺,在 去除 COD 的同时 ,也大幅度降低了 NH3-N 的含 量,同样达到了预期处理效果,如表 2、图 3。从中可 以看出,通过上述处理工艺,NH3-N 的去除亦可达 到理想效果。

image.png

  色度的去除:垃圾渗滤液的色度很高,为 2  000~4 000,呈褐色或黑色,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感官, 本工艺中主要采用了铁碳还原、UASB、活性炭吸附 等工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出水基本可以达到无色 透明的标准。

  通过采取以上处理工艺,可以看出,垃圾渗滤液 中的污染物质能够同期大幅度去除,可以达到预期 效果。

  3.3.2   出水水质

  通过水质化验分析,得到垃圾渗滤液出水水质 数据见图 4。

  3.3.3   试验效果

  由以上图表可知,铁碳还原能够降解一部分有 机物,同时,渗滤液的生化性为后续进行生化处理提 供了有力的条件,加上双氧水等氧化剂有两个作用, 一是调整 pH,二是起到优化的作用[8],成熟的 UASB  处理工艺,使生物处理达到了预期效果,持续运行时 间尽管不长,但可以看出效果是显著的,后面的过滤 池、吸附塔也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达到了去除 COD 和色度的目的。

  因此,灵活搭配以上工艺可以达到既符合处理 标准又经济实惠的目标。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垃圾渗滤液作为一种浓度相对较高、成分变化 复杂且快、后期水质变化较大、复杂的、具有持久性 的有机生物废水,采用单一的水处理药剂法无法快 速实现无害化综合处理,铁碳还原+UASB 处理器+  AO 反应器+活性炭吸附的无害化综合处理工艺可 以轻松达到最佳水处理效果。通过试验,不难看出试 验处理效果稳定。工艺流程所用设备操作难度低,药 剂易得,整体工艺便于推广,具有可行性。选择渗滤 液净化处理技术工艺时,应尽可能根据各类渗滤液 设备的结构特性及本省各地工业的实际技术需求情 况,因地制宜、灵活科学地选用各种处理净化方法, 并通过比较试验研究取得更优工艺参数,用于生产 指导和工艺实践。

  4.2   建议

  为了使废水中的不可生物降解物质最大程度地 转变为可生物降解物质,可以在活性炭吸附之前采 用一定的氧化技术(如预臭氧)。这样,活性炭吸附后 所得的吸附进水的 BOD5/COD 值会较低,吸附效果 会更好,还可改善其生化性能。垃圾渗滤液中含高浓 度氨氮,将显著抑制微生物的活性,开发更高效的脱除氨氮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垃圾处理后的给水排水生 物处理效率[9],有助于提升经济效益,进行适当的成 本控制。

  参  考  文  献

  [1] 彭雪妍, 肖瑜, 李中秋. 活性炭和沸石组合吸附渗滤液 中 CODcr 和氨氮的试验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2, 37(8): 86-89.

  [2] 蒋海涛, 周恭明, 高廷耀.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水 质特性[J]. 环境保护科学, 2002(3): 11-13.

  [3] 张俊丽, 陈家军. 垃圾填埋二次污染的危害与控制[J]. 污染防治技术, 2002(1): 14-17.

  [4] 霍贞. MBR 及后续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D]. 天津: 天津大学, 2007.

  [5] 刘雅娜, 马淑敏, 黄昌兵, 等. 城市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 液处理技术及应用对策[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2006(1): 11-16.

  [6] 唐杰, 常有锋. 活性炭在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16(3): 93-97.

  [7] 方士, 卢航, 蓝雪春. 两级 SBR—PAC 吸附混凝法处理 垃圾渗滤液的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 版), 2002(4): 84-88.

  [8] 孙道玮, 安晓雯, 仉春华, 等. 大连市城市垃圾填埋场垃 圾渗滤液水质评价[J]. 大连大学学报, 2006(4): 88-91.

  [9] 柯水洲, 欧阳衡.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及其 研究进展[J]. 给水排水, 2004(11): 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