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理工论文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与治理恢复措施分析论文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与治理恢复措施分析论文

2

2024-04-07 10:05:14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中国的国土面积广阔,矿产资源丰富,在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能力不断提升,开采效率持续走高,这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扎实稳定的基础,但是在管理不到位、治理恢复措施不合理的情况下,很多地区都出现了矿山地质环境破坏问题,给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就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在简单介绍矿山开发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与治理恢复措施进行细致研究。

  摘要:中国的国土面积广阔,矿产资源丰富,在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能力不断提升,开采效率持续走高,这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扎实稳定的基础,但是在管理不到位、治理恢复措施不合理的情况下,很多地区都出现了矿山地质环境破坏问题,给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就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在简单介绍矿山开发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与治理恢复措施进行细致研究。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

  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阶段性成果,各种社会事业也纷纷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特别是环境保护相关工作更是如此,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巨大的进步成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提供了新动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加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与治理、提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水平,是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种情况下,对本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不断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恢复举措,显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矿山开发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

  矿产资源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行业之一,其能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工业化发展等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持,在保证我国资源能源安全方面扮演着不容忽视的重要角色,但是与此同时也必须要,受到各种各样原因的影响,由于矿产资源开发而导致的地质灾害问题并不少见,呈现出危害大、频率高、后果严重等特点,这显然与提升环境保护力度、保证生态环境水平的整体发展布局不符。具体来说,矿山开发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包括:①滑坡。滑坡是十分常见的地质环境问题之一,它具有规模小、发生频率高等特点,主要是因为矿山开采布局设计不合理而导致的。矿产开采企业未按照有关技术要求进行采挖,没有遵守现场管理制度的内容进行废渣处理,都可能导致斜坡失稳滑坡、地表沉降等地质问题,进而诱发严重的滑坡灾害。在实际工作中,滑坡事故的发生原因比较复杂,而矸石堆砌过高,导致周围形成陡坡,则是滑坡问题的主要成因,特别是在遇到大规模降雨的情况下,这些不稳定的料堆必然会发生失稳滑坡的问题。除此之外,在露天矿山当中,岩层结构长时间暴露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也可能导致滑坡问题,进而给后续的矿产资源开采、人员人身安全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②崩塌。崩塌也属于常见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之一,一般在露天采矿的矿场及矸石堆中比较常见,其主要是因为不规范开采、随意开挖而导致的,在工作面坡度过大,高度超过安全标准的情况下,就可能发生崩塌等地质环境问题。③泥石流。泥石流是危害性比较大的地质灾害之一,它往往与滑坡等地质问题相伴而生,在排土场和尾矿布置不合理、废渣随意堆砌的情况下,废弃材料、矿山土体等会在大规模降水的冲刷下逐渐膨胀失稳并融合形成泥浆,沿陡坡流下形成泥石流,其所能够带来的破坏和负面影响十分严重,对矿山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有巨大的威胁。④地下水破坏。开采矿产资源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往往需要对开采区域的地下水进行疏通排干,在地下水水位降到一定标准后才能进行开采,但是这会导致开采区地下形成空洞漏斗的问题,给周边区域的水文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地下水破坏所带来的后果往往十分严重,比如从农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地下水往往是周边农业的主要水源,在大量抽干的情况下,农业缺水、地表干旱等问题必然相继出现,这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都十分不利。⑤地形地貌破坏。在开采矿产资源的过程中,人们需要利用大型机械设备对矿山进行结构破坏,还会在周边区域大量堆放废弃渣土等,这都会给原有的地形地貌带来一定的影响,进而导致地形地貌破坏的问题。不难看出,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不标准的开采操作、不严格的监督管理,都可能导致一系列比较严重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想要解决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必须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在加大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力度的基础上,对治理恢复措施进行探索。

111.jpeg

  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与治理恢复措施

  2.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需要在充分了解矿山地质环境的前提下,利用各种数学方法和统计原理,在规范化评估流程的指导下,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分析。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来看,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1评价原则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的复杂性不言而喻,想要保证评估结果的参考价值,就必须要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第一,综合性原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非常复杂,问题种类十分繁多且形成原因各有不同,其中一些评价指标并不具备进行量化处理的可能性,这给地质环境评价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必须要秉持着综合性原则,对多种影响因素进行转化,使之成为可评价的具体指标,并在数学建模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综合性量化处理。第二,重点原则。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工作的复杂性不言而喻,其涉及到的评价指标也具有种类较多的特点,工作人员必须要牢牢把握住评估工作的重点对象,根据不同评价因素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的强弱程度确定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和先后顺序,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会造成巨大负面影响的评价项目,就需要作为重点评价指标进行处理,最终才能得到具有参考价值、符合实际情况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结果。第三,以人为本原则。之所以要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和治理工作,主要就是因为其会给矿区周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乃至于人身财产安全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确定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方案的过程中,也一定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对矿山环境问题可能给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为基准进行一系列评估。第四,统筹兼顾原则。矿山地质环境受到多方面要素的共同影响,既受到人工采矿行为的影响,也受自然环境本身的变化影响,想要获得最准确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结果,就必须从整体角度出发,对矿山本身的地质属性、矿山周围的社会经济状况、采矿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进行深入研究,真正做到统筹兼顾、综合评价。

  2.1.2评价方法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但是其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恢复的重要性同样不容忽视,因此工作人员必须要克服困难、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方法进行优化创新。从实际情况来看,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评估涉及到的参数非常复杂,现有的一些经典数学公式无法满足其评估需求,因此工作人员必要人员通过定性定量搭配的方法折中评价,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评估结果。目前常用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方法包括定性分析评价、GIS图层叠加评价、综合评价、模糊数学分析等,其中定性分析的应用范围最大、得到的认可最多,其能够对一些不能进行定量评估的指标进行简便评价,从而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提供有力参考,但是其也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其往往受评价参与者主观意识影响大,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很难得到保证。而模糊数学分析法能够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参数化表达,利用数学表达式将参数与评价因子建立起联系,并在代入本地区地质参数的基础上,得到最终的评价结果,相比于其他评估方法,模糊数学分析法具有分析结果量化准确的优势,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认可。另外,GIS图层叠加评价法也是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工作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主要是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一种评价手段,工作人员可在分析图层变化的基础上了解地质变化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具有评估结果比较直观、评估速度比较快的特点,但是与此同时也具有无法量化分析、评估结果参考价值不足的问题。

  2.1.3评价指标的选择

  想要确保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的有效性,工作人员必须要根据矿山地质问题的实际情况和成因等,确定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的具体指标。一般来说,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指标需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①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指标必须要满足构建基本指标体系的需求。换而言之,最终选定的各个评价指标必须要能够形成一个系统,对矿山地质环境特点进行准确反映,在选择地质、环境、采矿等活动的动态变化的基础上,选取相互联系指标,提升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的参考价值。②指标应具有合理性。工作人员应秉持着科学合理的原则确定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指标,并确保不同指标之间相对独立,从而解决传统评估模式下某项影响因素被重复叠加计入评价体系的问题,在保证指标独立性的基础上,提升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质量。③指标应该基本可实现。选取评价指标的主要目的是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因此必须要保证指标数据可获取、获取后可量化等,对无法获得参数的指标进行剔除和更换,尽最大可能优化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工作。

  2.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措施

  2.2.1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涉及到多方面问题,其复杂性毋庸置疑,从实际工作经验来看,在发生地质环境问题以后进行治理的难度,显然大于提前进行地质环境问题预防的难度,因此必须要以问题防治为出发点,对矿山开发过程进行全流程监测,并根据制定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方案,对现场开采过程中存在的、不可逆转的地质结构破坏进行监督管理。目前,一些地区的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了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的必要性,并在对矿山开采区域进行分区处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区域地质环境问题的影响程度,确定不同等级的环境监测方案,取得了比较可观的成果。在今后的发展中,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矿山地质环境实时监测的技术手段,利用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手段、全站仪等设备,对地表位移情况和地貌景观变化进行监测,从而获得更准确、更直观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监测结果,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需要提到的是,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需要持续进行,工作人员需要按照每周一次的频率对地貌景观和地表位移情况进行监测,在此基础上对监测结果进行集中处理和比对,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提供数据支持。

  2.2.2废弃物料治理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很多开采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升开采进度,选择将废弃物直接堆放在开采现场或周边的山体上,这些废弃物往往来自于表层地质挖掘或爆破处理,具有比较松散、数量大的特点,在长时间堆砌并得不到有效处理的情况下,其可能会给周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在大规模降水后导致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要加大力度进行废弃物料治理工作,对其进行有效回收与处理,并对开采形成的矿坑进行回填,降低发生地质环境问题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在金属矿山开采过程中,还需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对重金属析出的废料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其给矿山周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2.2.3做好土壤修复

  矿山开采行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但是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比如在开采过程中形成的土壤破坏问题,就会给周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威胁,只有加大力度进行土壤修复,才能保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效果。第一,在开采矿产资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粉尘、矿渣,这些物质在沉降到地面会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发生变化,并给植被正常生长进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关单位应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土壤取样,明确土壤具体的污染情况,并根据检测结果选择有针对性的中和剂,确保土壤的酸碱度符合植物生长需求、中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第二,在土壤污染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很难通过添加中和剂的方法进行处理,此时就需要对受到严重污染的土壤进行开挖替换等,在保证污染土壤得到妥善处理的基础上,利用有机质丰富的新土壤进行回填,保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效果。

222.jpeg

  2.2.4加强生态修复

  除了上文已经提到过的几方面举措之外,加强生态修复与保护也是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的重中之重,工作人员必须要根据矿山开采行为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实质性影响,确定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方案,着手解决植物与动物大量死亡的问题,避免区域生态环境陷入恶性循环。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发挥生态治理措施的积极作用,对矿山区域的生态系统进行优化,在考量生态系统多元化、系统性特征的基础上,确定有针对性的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方案。特别需要提到的是,在进行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遵循自然演替规律、秉持着原样恢复的原则开展工作,通过选择本地区原有植被进行栽植、根据周边动物生态系统进行建设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受破坏的自然环境恢复到原有水平。

  3结语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保证环境保护工作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了许多行业进步的必然方向,在矿产资源开采行业中同样如此,工作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工作,在保证各项评估指标合理性的基础上,利用数学算法等得到最准确的、具有参考价值的评价结果。同时,还需要根据评估结果和矿山实际地质环境问题,采取废弃物料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做好土壤修复、优化生态修复等一系列措施,提升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恢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