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理工论文 定南县大坑稀土矿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论文

定南县大坑稀土矿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论文

3

2024-03-06 10:43:55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定南县大坑稀土矿资源的开采,对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定南县大坑稀土矿资源的开采却会对当地的地下水资源产生污染。做好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并采取积极的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既可以提高定南县大坑稀土矿资源的开采效率,也可以降低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基于此,本文重点围绕定南县大坑稀土矿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展开了分析。

  摘要:定南县大坑稀土矿资源的开采,对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定南县大坑稀土矿资源的开采却会对当地的地下水资源产生污染。做好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并采取积极的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既可以提高定南县大坑稀土矿资源的开采效率,也可以降低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基于此,本文重点围绕定南县大坑稀土矿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定南县,稀土矿,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估

  地下水资源是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水源。加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事关重大。但是,定南县大坑稀土矿资源开采活动的实施,却会对地下水环境产生破坏。只有做好地下水状况的调查与评估,并对定南县大坑稀土矿资源开采对地下水环境造成的具体影响进行分析,才能够确定地下水环境是否满足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并制定出针对性的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1定南县大坑稀土矿资源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定南县大坑稀土矿资源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第一,地下水位的变化。稀土矿资源的开采活动会涉及到地下水的开采与排出。这一环节,必然会对地下水位产生影响,引起地下水位升高或者降低的现象,使地下水环境无法保持稳定状态。第二,地下水流动的变化。稀土矿资源的开采活动,会对地下水的流动路径与流动速度产生影响,降低地下水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第三,地下水质的变化。稀土矿资源的开采活动涉及到废水和尾矿的排放。这些排放活动会对地下水环境产生污染,降低地下水质量。第四,地下水文地质的变化。稀土矿资源的开采活动会使地下水稳地质条件,例如,地下水层厚度以及分布条件等发生变化,进而降低地下水环境的稳定性。第五,生态环境的变化。稀土矿资源的开采活动对于地下水环境的破坏也比较严重。如果这一问题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会影响整个矿区的生态环境,出现地下水资源枯竭、矿区生态系统崩溃等问题。

  2定南县大坑稀土矿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的主要内容

  定南县大坑稀土矿资源开采活动的实施会对当地的土壤环境和地下水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但是,某些矿山企业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无法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污染进行管理。在矿产资源开采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当地的地下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甚至已经对矿山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健康生活产生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定南县大坑稀土矿地下水环境状况的调查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

  2.1数据收集

  地下水资源位于地下,地下水环境状况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目前,地下水环境检测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于水质趋势变化的预测并不深入。而加强地下水环境的调查,则能够更好的了解地下水环境状况,为后期地下水资源的使用与保护提供支持。

  2.2查找污染途径

  与其他地域的地下水相比,定南县大坑稀土矿山的地下水环境比较特殊,矿山企业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废物,对于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因此,矿山企业必须要对污染源影响地下水环境的途径进行全面的查找。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仅要对污染源的排放形式与源头等进行调查,还要对污染物渗入地下水的通道进行明确,确保可以为源头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

  2.3调查污染状况

  如果矿区的地下水环境遭到污染,对矿区各项生产生活活动的实施产生影响。因此,要对污染水化学条件进行查明。污染水化学条件指的是污染物在地下水环境中的自净条件和稳定迁移条件。只有对污染水化学条件进行了解,才能够对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进行确定,并保证预测模式选择的正确性,为后期地下水环境治理难度的降低打好基础。

111.jpeg

  2.4调查地下水的整体状况

  地下水环境比较复杂,水资源的持续流动性,更是会扩大地下水污染的范围,增大地下水污染的治理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必须要对矿山区域内地下水环境的水文地质条件,例如地下水的补给情况、径流情况以及排泄情况等进行查明,确保能够在准确把握地下水污染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污染治理方案。

  3定南县大坑稀土矿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的关键

  3.1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目的

  定南县大坑稀土矿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根据收集、调查、分析所得的地下水资源与环境信息,识别地下水资源和环境对定南富田片区项目实施的制约程度;确定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论证规划方案的地下水环境适宜性、规划实施后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的安全性和指标的可达性,形成规划优化调整建议;分析、预测与评价规划实施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提出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跟踪评价方案,为规划和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3.2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内容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一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等相关技术要求,开展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工作。主要内容包含以下五方面。第一,充分收集评价区及周边水文地质资料和建设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资料,并根据所收集资料,针对调查区开展前期地面调查工作,主要为调查范围内敏感点、保护目标、地下水开发利用概况及污染源分布概况。第二,根据敏感点、保护目标概况,进行水位统测及水质取样工作,确定调查区内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地下水动态特征,并结合前期污染源调查及水质检测成果,分析调查区内地下水水质现状及超标原因;针对调查区内水系,进行河流断面测量,确定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互补关系。第三,根据前期水文地质调查情况,布设水文地质钻孔,了解承压水含水层、隔水层的岩性、空间分布。第四,针对典型地段抽水试验、渗水试验,确定含水层渗透系数及包气带防污性能。第五,编制定南富田片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报告,以及本项目对应的综合水文地质图、实际材料图、地下水潜水等水位线图和水质监测布点图。

  3.3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技术方法

  在定南县大坑稀土矿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价中,可以使用的技术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3.3.1资料收集

  主要是收集了项目区相关的气象资料、水文资料、土壤资料、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土地利用、经济社会发展、污染源相关信息以及矿山开采相关资料等。

  3.3.2人员访谈

  主要是通过访问知情人员获取矿山生产活动、污染排放等相关信息以及相关区域气象水文资料等。访问矿山所在区域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队等单位,获知调查对象的水文地质及与地下水质量相关信息;访问矿山所在区域环保、水利等部门,获知调查对象的污染排放情况、地表水信息、地下水利用情况等;访问矿山所在区域气象部门,获知调查对象的气象信息。

222.jpeg

  3.3.3现场踏勘

  通过对稀土开采区的现场踏勘,可以确定资料收集的信息是否准确和现场识别关注区域和周边环境信息,主要包括关注区域、敏感目标、已有监测井、民井、地形地貌、矿山及周边环境等。

  3.3.4地形测量

  地形测量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地形测量的精度为1:5000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工程点测量。

  3.3.5水文地质调查

  开展1:50000水文地质调查(国家规划矿区范围)和1:5000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参照《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000)》(DZ/T0282-2015)进行,查明矿区内地下水形成与分布的基本规律、地下水补径排条件等。主要调查对象包含了井、泉、钻孔、地表水体、地层界线、断层线、典型岩性露头处等。

  3.3.6钻探与成井

  设计水文地质钻孔主要包括了监测井、抽水井和观测井。监测井主要为监测矿区地下水水质而设置的;抽水井和观测井为进行水文地质试验而设置的,抽水井同时兼做水质监测井,观测井只进行水位观测。监测井成孔孔径为127mm,下管管径为75mm,材质为PVC-U;抽水井成孔径为350mm,下管管径为200mm,材质为P-PVC;观测井成孔孔径不小于91mm,下管管径为50mm,材质为PVC-U。监测井和观测井采用回转钻进成井工艺,抽水井采用潜孔锤成井工艺,且均有按照相关规范及设计进行洗井、下管、填砾、止水、封孔等。

  3.3.7抽水试验

  选取抽水井进行二次降深的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稳定延续时间≥8h,观测时间间距1min、2min、2min、2min、2min、2min、5min、5min、5min、5min、10min、10min、10min、10min、20min、20min、30min、30min……。观测时间满足绘制计算用的各种曲线图(特别是对数关系曲线图)的需要。抽水结束后连续观测恢复水位,用以计算水文地质参数(K、R、q、Q、S、M),并编制各种图表。

  3.3.8样品采集与分析

  主要进行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的样品采集与分析,土壤样品检测因子有:土壤容重、孔隙度、土壤中水的渗透速率、土壤中孔隙空气体积比、土壤中孔隙水体积比、阳离子交换量、水分、pH值、铅、总汞、镉、总铬、六价铬、总砷、镍、铜、锌、锰等特征因子。

  地下水样品检测因子有:钾、钙、钠、镁、硫酸盐、氯离子、碳酸根、碳酸氢根、pH值、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嗅和味、浑浊度、肉眼可见物、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铁、锰、铜、锌、汞、砷、硒、镉、六价铬、铅、挥发性酚类、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等特征因子。枯水期样品根据矿区周边污染源分布情况适当增加相应的特征因子。

  地表水样品检测因子有:钾、钙、钠、镁、硫酸盐、氯离子、碳酸根、碳酸氢根、pH值、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嗅和味、浑浊度、肉眼可见物、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铁、锰、铜、锌、汞、砷、硒、镉、六价铬、铅、挥发性酚类、硝酸盐(以N计)、亚硝酸盐、氨氮、氟化物、氰化物等特征因子。

  3.3.9综合研究

  野外工作完成后,在掌握了调查区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参数、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等的基础上,对资料及数据进行综合整理分析研究,初步确定地下水污染种类、浓度(程度)和空间分布,初步确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范围和污染边界,对地下水进行质量评价和污染评价,并对污染成因进行综合分析等。

      3.4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原则

  在定南县大坑稀土矿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价中,需要遵循以下五大原则。第一,遵循一致性原则,定南县大坑稀土矿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价工作深度与规划的层次、详尽程度一致。第二,遵循整体性原则,即稀土矿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价工作需要追溯所有可能对地下水产生影响的各个部门、规划产业园区和重点建设项目,并且还需全面评估开发区的开发行为以及项目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必须从整体上认识、预测和评价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提出缓解措施和对策。第三,遵循实用性原则,即在制定优化方案和污染防治对策方面,应该是技术上可行合理、效果上可靠,能为建设部门所采纳,直接服务于定南富田片区规划实施和区域的健康发展。第四,遵循战略性原则,评价区域规划拟进行的活动与其所在区域的地下水功能区划的一致性、区域地下水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区域拟进行的活动内部功能布局与水文地质条件的适宜性,并按地下水环境保护的要求提出建设项目准入的原则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第五,遵循经济性原则,即充分利用已有区域水文地质勘察资料,常规、例行的区域地下水环境监测资料以及重点建设项目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相关资料达到节省时间和节约成本的目的。

  4定南县大坑稀土矿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工作质量的控制策略

  4.1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要想保证定南县大坑稀土矿地下水环境调查分析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完善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价政策制度的支持。但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完善和彻底的落实,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工作的开展效率与开展质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对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完善和优化,借助相关条例规定,提升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工作的规范性。另外,还要加强评价人员对国家文件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学习与研究,确保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工作的开展拥有足够的参考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够选择合适的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方法,提高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工作质量。

  4.2做好矿山企业环境事故风险的防范

  在定南县大坑稀土矿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工作中,做好矿山企业环境事故风险的防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各级生态环保部门需要对矿区内重点污染环节进行摸底调查,对稀土矿资源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种类与数量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其次,加强稀土矿资源开采过程中,各排污口、治污设施和厂界等位置的监督与控制,并加强监控设施与生态环保部门的环境监控中心进行联网,确保矿区超标排污及其他异常情况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发现和控制。最后,做好环保宣传工作,提高矿山企业污染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稀土矿资源开采过程

中各类生态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几率。

  4.3加强监测井建设中的质量检查

  在定南县大坑稀土矿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工作中,加强地下水监测井的建设,并对监测井建设对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的影响进行规范,加大监测井建设质量检查力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对地下水环境监测井钻探施工情况进行检查,对监测井建设过程中使用到的技术与流程是否规范进行检查。其次,对环境监测井的建设记录表、基本情况表、施工验收记录表以及相关设施验收记录表等是否规范填写进行检查,确保检查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

  4.4加强污染源的识别

  在定南县大坑稀土矿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工作中,污染源的正确识别,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污染源的探查、污染源的治理等工作的开展有着直接的影响。针对污染源的识别,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对稀土矿资源开采过程中是否存在跑冒滴漏、地面裂缝和污染痕迹等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加强现代化专业技术及设备的应用,提高污染源的识别效率与质量。其次,在资料分析环节,需要对以往出现过的污染超标、污染事故予以重点关注。最后,将与矿区向邻近的位置作为污染源监测点,利用这一监测点,加强污染源信息的了解与监测。

  4.5加强应急自动监测仪器的配置与应用

  在定南县大坑稀土矿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工作中,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借助专业、先进的测量仪器,提升调查结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但是,结合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发现要求所有的检测机构在引入自动监测仪器方面都投入较大的成本并不现实。鉴于此,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检测仪器进行合理的选择与配置,确保各检测结构内的检测仪器都能够得到利用。针对一级检测站,建议优先配置快速检测仪器;而针对二级检测站,建议根据实际需求和经济条件,进行检测仪器的配置。

  4.6提高评价工作水平

  在定南县大坑稀土矿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工作中,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评价工作水平。首先,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要对现有的地下水环境评价系统进行完善,并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对这一评价系统进行完善和改进。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的开展效率和水平。其次,相关部门要对地下水环境的评价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定期的抽查和审查,及时发现评价工作中存在的异常问题,并进行及时妥善的处理。最后,制定完善的奖惩机制,针对评价工作中表现积极的评价人员予以表扬和奖励;针对评价工作中表现不理想的评价人员予以严肃的批评教育,必要时,可采取停职辞退措施。因此,才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工作质量,将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4.7提高评价人员的专业能力
       在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工作中,一些操作不规范、技术不达标等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对评价工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只要持续提高评价人员的专业能力,才能够为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对此,建议相关部门对这些不规范的操作情况予以高度的关注,加强管理机构的管理,提高评价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加强评价人员的专业培训,端正评价人员的工作态度,确保其能够尽职尽责的完成评价工作。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定南县大坑稀土矿资源开采过程中,做好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要想从整体上提高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工作质量,不仅要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还要加强监测井建设中的质量检查、污染源的识别、做好矿区环境事故风险的防范。另外,还要加强应急自动监测仪器的配置与应用、提高评价人员的专业能力,为地下水环境调查评价工作水平的提高提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