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理工论文 大型矿山工程矿产地质特征及开采研究论文

大型矿山工程矿产地质特征及开采研究论文

4

2024-02-22 10:45:25    来源:    作者:heting

摘要:在大型矿山工程开采的过程中,需要在全面了解矿产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于开采方案进行设计、规划。一方面追求更高的开采率,保障矿石质量,满足工业生产需求;另一方面注重开采安全,避免环境破坏。本文以铁铜矿、铅锌矿、铜钼矿、赤铁矿、银锡多金属矿为例,分析其地质特征。在了解区域地质、地层与构造、矿产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开采方案,应用先进的开采技术。

  摘要:在大型矿山工程开采的过程中,需要在全面了解矿产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于开采方案进行设计、规划。一方面追求更高的开采率,保障矿石质量,满足工业生产需求;另一方面注重开采安全,避免环境破坏。本文以铁铜矿、铅锌矿、铜钼矿、赤铁矿、银锡多金属矿为例,分析其地质特征。在了解区域地质、地层与构造、矿产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开采方案,应用先进的开采技术。

  关键词:大型矿山工程,金属矿产,地质特征,开采

  在建筑施工、化工生产、冶金制造等多个领域,需要大量的矿产资源。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在大型矿山工程中,为了高效开采矿产资源,需要根据矿产的地质特征选择合适的开采方式和技术,提高矿物利用率的同时减少环境破坏。在矿产资源开采前的准备工作中,应对矿山区域进行勘查,了解地质和水文条件,掌握矿床和矿体的分布情况、矿产类型等信息,评估矿体质量,并分析矿物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从而确立科学合理的开采方案。

  1大型矿山工程矿产地质特征

  在大型矿山工程中,通过全面勘查矿区,了解矿区地层、构造、矿床等信息,分析矿床的成因和找矿标志。不同类型的矿产资源具有各自的地质特征,这些特征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铁铜矿、铅锌矿、铜钼矿、赤铁矿、银锡多金属矿为例,分析其地质特征。

  1.1铁铜矿

  为了深入了解铁铜矿的地质特征,需要对该矿区进行地质勘查,以获取关于该地区的地质背景、地层与构造、矿产地质特征的信息。在铁铜矿矿产的开采过程中,地质勘查工作至关重要,有助于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需要认真调查矿山区域的地质条件和背景。矿区的地层主要由二叠系下统地层和第四系地层组成。二叠系下统地层主要是坚硬的灰岩和硅质灰岩,而第四系地层则由含黏土碎石、含碎石粉质黏土和砂砾石组成。矿区的褶皱构造形成于印支构造期,地层的倾向是南东方向。在矿区内,主要产出沙滩角岩体和酸性岩脉。这些岩石都具有块状结构,包括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在沙滩角岩体中,新鲜面和岩石风化面的颜色存在明显的差异。前者呈灰白色或肉红色,整体颜色相对较浅,而后者呈黄褐色。花岗闪长岩中主要由斜长石、钾长石、石英、角闪石和黑云母等组成,其中产出黄铁矿、磁铁矿和褐铁矿等多种矿物。在矽卡岩变质带,大量铜矿被发现。花岗斑岩中的矿石呈灰白色,包括斜长石、石英和角闪石,常产出铜矿和黄铁矿。在矿区内,成矿原因与热变质、接触交代变质和围岩蚀变有关。在岩体侵入时期,受到热变质作用的影响,形成了热力变质带,砂岩和页岩都发生了变质,导致了石英岩和角岩的形成。在岩浆侵入的情况下,发生了接触交代变质,形成了矽卡岩化花岗闪长岩带和矽卡岩带。在矽卡岩化花岗闪长岩带中,黄铁矿化和黄铜矿化现象很常见。在矽卡岩带中,以石榴石矽卡岩为主要类型,对成矿产生了显著影响。石榴石矽卡岩的主要成分包括石榴石、绿帘石和透闪石,呈棕褐色。矿区存在围岩蚀变现象,主要表现为钾长石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和黄铁矿化等类型,部分区域还有赤铁矿化和硅化的现象。其中,黄铁矿化现象对铜矿化产生重要影响。在含铜矽卡岩中的化学成分包括二氧化硅、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和氧化钙。在矽卡岩中的化学成分包括二氧化硅、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氧化镁和氧化钙。通过对矿体的赋存状态和产状进行分析,发现铜矿体具有透镜状和层状的特征,而铁铜矿体则以透镜状为主。矿体的形态受到矽卡岩带的控制。铁铜矿床多数产于花岗闪长岩,也可能产于花岗斑岩、碳酸盐岩等岩石类型,其矿物成分复杂多样。

     1.2铅锌矿

  经过对铅锌矿的地质勘查,可以了解到该矿区的地质特征。在矿区出露地层中,主要由碳酸盐岩和变质碎屑岩组成。碳酸盐岩地层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岩性段。上段主要由灰质白云岩和白云石大理岩组成,其中存在有赋矿层位。中段主要由条带状大理岩和白云石大理岩组成。下段则以白云岩为主。而在变质碎屑岩地层中,主要由石英岩和大理岩组成。矿区具有断裂构造特征,主要呈现北东向、近东西向和北西向断裂。铅锌矿带通常分布在白云岩中,这些地表通常呈现褐红色,颜色相对较浅,主要是与铅锌矿受到氧化作用的影响相关。针对铅锌矿体的特点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总体倾向、倾角、厚度以及锌品位(平均值、单样最高和单样最低),同时也观察到存在不均匀的铅矿化现象。在对矿石特征进行分析时,可以观察其结构构造,主要包括土状构造、块状构造和层纹状构造。土状构造通常是风化面,呈现红褐色,而矿石结构则呈现多种类型,如细晶结构、泥晶结构等。在矿物组成方面,铅锌矿石主要由菱锌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组成,同时还存在一些黄铜矿和黄铁矿。其中,菱锌矿的含量较高,并呈现条带状分布。在脉石矿物中,主要是由白云石(以他形粒状为主)和硅质(以粒柱状为主)组成,它们分别呈现条带状和沿裂隙分布。除了菱锌矿外,矿石中还存在着含有闪锌、方铅和黄铁的菱锌矿矿石。在矿化层中,断层带出现了硅化和重晶石化的作用。为了更加具体地了解控矿因素,需分析铅锌矿与地层和构造的关系。铅锌矿主要赋存于碳酸盐岩地层中,其中赋矿岩石为纹层状白云岩,矿化带层理清晰,地层对矿化的控制特征明显。在找矿过程中,如果发现出露的褐红色碳酸盐岩或土壤中存在铜蓝、褐铁矿等矿物,这往往能够反映出铅锌矿化的存在。

111.jpg

     1.3铜钼矿

  经过对铜钼矿进行地质勘查,对矿区的地质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矿区的出露地层中,主要包括寒武系下统地层、寒武系中统地层和第四系地层。在寒武系下统地层上段,主要是由泥质灰岩和钙质页岩组成,泥质灰岩呈青灰色或浅红色,钙质页岩呈黄棕色,铜钼矿主要分布在上段。下段由钙质页岩组成,呈黄绿色。中部为薄层泥质硅质岩,呈黑色。下部是薄层硅质泥岩,呈灰黑色。在寒武系中统地层,上部为竹叶状灰岩,下部为钙质页岩,呈灰色或深灰色。在第四系地层,主要有黏土、砂质黏土和砂砾石层,呈褐黄色。此矿区围岩发生了硅化和钾长石化的蚀变现象。对铜钼矿的各蚀变分带进行分析,钠钙硅酸盐化带的蚀变矿物组合是石榴子石、钠长石和阳起石,蚀变类型为矽卡岩化,分布在中深部或接触带。在钾硅酸盐化带,蚀变矿物组合是钾长石、磁铁矿和黑云母。蚀变类型为钾长石化、钠长石化、黑云母化和硅化,分布在杂岩体的中深部。在黄铁绢英岩化带,蚀变矿物组合是绿泥石、绿帘石、绢云母和方解石等。蚀变类型为黄铁矿化、绢云母化和硅化,贯穿整个杂岩体。在铜钼矿中,主要有花岗岩辉钼矿矿石、角岩辉钼矿矿石、大理岩辉钼矿矿石和角砾岩辉钼矿矿石。这些矿石形态多呈透镜状或似层状。我们结合以上矿体的矿体规模、平均品位、厚度变化系数和资源储量进行了分析。其中,花岗岩辉钼矿矿石的矿体规模相对较大,资源储量也相对更高。而大理岩辉钼矿矿石和角砾岩辉钼矿矿石的平均品位相对较高。

     1.4赤铁矿

  赤铁矿位于矿区出露的地层中,具有不同的地质特征。新太古代地层是由表壳岩和变质深成岩石组成的结晶基底,呈现出深层次韧性变形的特征。新元古代—古生代地层则由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组成。而中生代地层则表现出深层次韧性变形或中—浅层次脆韧性变形的特征。在青白口系地层中,矿区的岩性主要为灰黄色的石英砂岩,并含有一些铁质长石和海绿石。这个矿区具有断裂构造,其中可见到角砾岩。在矿区的岩浆岩中,侵入岩主要是变质深成岩,岩性包括石英二长质片麻岩、中粒英云闪长质片麻岩,还有闪长岩构成的脉岩。在青白口系地层中,赤铁矿以层状和脉状的形式分布。矿体围岩主要是泥灰岩,矿石为赤铁矿,含有少量的磁黄铁矿,形成了条带状和块状结构。这种矿石呈现灰白色,内部呈现深红色的反射色。其中还含有乳黄色的粒状矿石,呈现玫瑰色,这是雌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和方解石。石英呈现灰白色,具有粒状和隐晶质的特征,而方解石则呈现胶结物的形状。赤铁矿矿石中还含有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磷和硫等化学成分。其中,磷和硫属于有害成分,但含量较低,对矿石质量影响不大,可以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1.5银锡多金属矿

  银锡多金属矿出露在不同的地层中,包括侏罗系上统地层、侏罗系中统地层、二叠系上统地层、二叠系下统地层、石炭系上统地层和石炭系中统地层。侏罗系上统地层的上部岩性主要为凝灰砾岩、凝灰砂砾岩和页岩,呈现浅灰色或灰白色。侏罗系上统地层的下部岩性主要为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呈现灰色或灰绿色。侏罗系中统地层的上部岩性主要为火山碎屑岩。侏罗系中统地层的下部岩性主要为硅质灰岩、砾岩、砂岩和页岩等,部分夹有凝灰岩。在矿区的岩浆岩中,主要是由花岗岩、花岗斑岩和脉岩组成。花岗岩主要为中粗粒的黑云母钾长花岗岩,呈现肉红色和黄白色。主要的矿物成分包括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和闪角石。花岗斑岩的主要矿物成分包括钾长石、石英、黑云母和闪角石。脉岩主要是花岗斑岩脉和闪长岩脉,还有少量的硅化脉。花岗斑岩脉主要由钾长石、石英和更长石组成,呈现肉红色。此外,还存在着黑色矿物(如黑云母、闪角石等)。通过分析矿体走向、长度、宽度和矿化品位等参数,可以看出矿体的特征,该矿产银和锡等成矿元素,并同时含有铜、铅、钼、锌等成分,具有绿泥石化和电气石化等矿化蚀变特征。在矿化蚀变带中,形成了银锡矿体。除了银锡矿体之外,还存在磁铁矿、黄铁矿、纤铁矿等多金属矿体的产出。

      2大型矿山工程开采技术的应用

  在大型矿山工程中,为了开采矿产资源,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类型矿产地质特征,如铁铜矿、铅锌矿、铜钼矿、赤铁矿和银锡多金属矿,并制定科学的开采方案。在提高开采率的同时,还必须确保开采安全并维护周围生态环境。因此,需要明确大型矿山工程矿产开采的基本原则,提高矿山地质工程测量的精准度,合理应用现代化采矿工艺。2.1大型矿山工程矿产开采的基本原则大型矿山工程的矿产开采目的一方面是满足建筑施工、化工生产、冶金制造等领域对材料的需求,提供高品质的矿石材料;另一方面也需要考虑矿区周边的生态环境,评估矿产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在矿产开采过程中存在着水资源污染、土壤流失、地表塌陷等风险,因此需要改进开采方式,优化开采技术,避免对矿区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在矿产开采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和部署,以矿区勘查结果为参考,因地制宜,在保护周边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高矿产的开采量和利用率,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2.2矿山地质工程测量

  在矿产开采前的准备工作中,需要对矿区进行全方位的勘查,了解该地区的地质环境、水文条件以及矿床、矿体分布等情况。为了获得精确的地质信息,需要运用新型数字化测绘技术,采用视觉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设备,改变传统手动勘查的方式,更加自动化、智能化地完成勘查工作。通过地图数字化技术,可以减少恶劣环境、气候对勘查工作的影响,有效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并实现矿山定位。同时,借助数字化测量技术,可以快速获取精准的测量数据,有效降低误差。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并建立采矿地质数据库。经过数据处理后,可以在图形中清晰呈现,直观展示矿山地质信息,为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此外,磁法勘探技术、地质矿产化学勘测技术的运用可具体掌握矿石分布情况、地质构造和埋藏量等信息。通过矿区勘查,了解其地质环境、水文条件,对矿产开采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还可了解地下水流动、排泄条件,分析矿坑充水因素,并预测采场充水和涌水量。根据气象降水充水量和地下水涌水量的预测结果,分析它们对矿产开采的影响,进而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

  2.3现代化采矿工艺的应用

  在大型矿山工程中,为了确保矿产的安全、顺利开采,需要应用现代化采矿工艺技术。在矿区内,可以通过使用矿柱来支撑地下环境,从而进行资源的开采。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地下环境对采矿活动的限制,实现大空间开采。当矿房资源被完全开采后,可以继续开采矿柱资源。在矿柱资源的开采过程中,需要加强对采矿环境的控制。空场采矿工艺的应用对于提高开采率有着积极的影响。另外,充填采矿工艺技术的应用可以及时对采空区进行填补,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降低塌陷风险,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这种技术的运用为安全生产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崩落采矿技术的应用可以分为自然崩落、阶段崩落和分层崩落等模式,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在倾斜层的采矿过程中,开采难度和风险都较高。因此,在选择采矿设备时非常关键。应用小体积的采矿设备可以更高效地进行开采。在开采过程中,需要对矿层的厚度进行检测和评估、检查矿层支架结构的稳固性,并着重检查厚层矿石。如果矿层较薄,还需要检查矿石是否有压损情况。此外,溶浸采矿技术也是常用的现代化采矿工艺技术之一。通过对矿产资源进行勘查,详细了解资源结构和分布,应用适当的化学溶浸液注入矿层,观察矿石的变化。当固态矿石发生液态化变化后,可以采集液态矿石,从而显著降低采矿难度和风险,并满足节约成本的要求。

222 (1).jpg

      3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不同类型的矿产资源(如铁铜矿、铅锌矿、铜钼矿和赤铁矿)的开采,需要对矿区环境进行全面勘查,具体了解区域的地质、地层与构造以及矿产地质特征,评估矿产开采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大型矿山工程的矿产开采需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同时满足提高矿石产量、保障矿石质量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需求。在地质勘查过程中,应用视觉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先进设备,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勘查。采用新型的数字化测绘技术,可以获得精准的勘查数据,真实、准确地反映矿区的地质特征。以地质信息为基础,应用现代化的采矿工艺,可以有效提高开采率,获得高质量的矿石,充分满足建筑施工、化工生产、冶金制造等多个领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