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洗技术在重金属土壤污染修复中的应用论文
 3
                        3
                    2025-10-29 16:34:49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在土壤污染治理领域,铅、砷等重金属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铅、砷等重金属具有较强的毒性,长期累积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摘要:在土壤污染治理领域,铅、砷等重金属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铅、砷等重金属具有较强的毒性,长期累积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淋洗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通过使用合适的化学剂将重金属从土壤中溶解出来,并通过水流将其带走,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被广泛应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中。本研究选取污染地块土壤样品开展淋洗修复实验研究,以期为后续方案编制提供支撑。
关键词:淋洗技术;铅;砷;重金属;土壤污染
0引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峻[1]。铅、镉、砷、铜等重金属如在土壤中积累不仅对植物和动物的生长造成严重威胁,还会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2]。淋洗技术将化学试剂或溶剂注入污染土壤中,使重金属从土壤颗粒表面或土壤固相中溶解出来,并利用液体将溶解的污染物流动带走,从而达到去除土壤中污染物的目的。淋洗技术的核心是通过增强重金属与土壤颗粒之间的溶解、交换或络合反应,将污染物从土壤中提取出来,根据实施方式,可分为原位淋洗和异位淋洗两大类,见图1所示[3]。淋洗过程中常用水溶性酸、盐、络合剂等化学试剂,能够改变土壤酸化环境,提高重金属溶解度等物理化学性质,对于铅、镉、砷、铜等重金属污染效果较为显著[4]。
1铅污染土壤淋洗
1.1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1.1.1土壤理化特征测定试验
实验土壤选取某地铅污染土壤表层土作为实验研究样品A,严格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置于阴凉通风处风干处理,使用木质槌轻轻敲碎,去除样品中的石粒、树枝等杂物,并进行破碎筛分,研磨后确保土壤颗粒一致性,过20目(0.85 mm)筛,即可作为淋洗实验的实验材料。取部分土塘样品,进行精细研磨处理,过100目(0.15 mm)筛后的样品可用于开展重金属全量检测研究。该项目中样品理化性质测定项目及方法见表1所示。比如采用称重法测量土壤样品的含水率;pH值测定采用电位法,设置水土质量比为2.5:1,对土壤pH值进行测量;对于土壤中铅、砷等重金属含量的测量,样品经盐酸等化学试剂消解处理后,基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方法进行测量。

1.1.2淋洗剂的比选
根据污染土壤的类型和重金属铅的特性,依次配置浓度为0.1 mol/L的CA(柠檬酸)、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HCl(盐酸)、FeCl3(氯化铁)溶液,作为淋洗剂备用,本实验使用的所有药剂均为分析纯。采用电子分析天平量取筛选后的土壤样本5.00 g,根据液固比(mL/g)(10:1)的参数比例加入淋洗剂,室温下进行搅拌、离心、过滤处理后,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进行铅含量的测定,设置波长为283.3 nm,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采用去离子水作为对照组,每组测量做两次平行实验,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平行样品相对偏差应小于5%,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重复性。
1.1.3淋洗剂浓度的确定
依次配置浓度为0.01、0.05、0.1、0.15及0.20 mol/L的溶液,量取土壤样本5.00 g,放于100 mL容积的烧杯中,重复上述淋洗步骤。
1.2实验结果分析
1)土壤理化特征结果。测量后,污染土壤样品主要理化特征见表2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出该地铅污染土壤表层样品中铅质量分数达到了928.1 g/kg,与当前行业规范相比,超标明显。

2)淋洗剂的比选。上述实验结果显示,本次选用的CA、EDTA、HCl以及FeCl3溶液对于土壤样品中的铅成分有着不同程度的去除效果。相比较而言,FeCl3淋洗剂溶液的去除效果最强,实验中其去除能力达到85.38%,EDTA淋洗剂溶液的去除效果次之,去除能力为79.12%,HCl淋洗剂溶液仅为4.82%,效果欠佳。
3)淋洗剂浓度。对于FeCl3和EDTA来说,当浓度在0.1 mol/L左右时,随着浓度的增加,对铅的去除效率提升明显,其中EDTA效果更佳。当淋洗剂浓度超过0.1 mol/L时,随着浓度的增加,FeCl3和EDTA两种淋洗剂对铅的去除效果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并呈现有轻微降低的趋势,总体上去除效率均在70%左右,且FeCl3和EDTA两种淋洗剂去除效果相当。分析认为污染土壤样品中除了含有PbO成分外,样品中存在与淋洗剂的亲和性更佳的其他金属成分,导致淋洗效率轻微下降的趋势。
2砷污染土壤淋洗
2.1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1)土壤理化特征测定实验。实验土壤选取某地化工厂区域砷污染土壤表层土作为实验研究样品B,根据实验标准操作程序对收集的土壤进行粉干、破碎以及筛分处理,具体过程同实验1.1,土壤理化性质测定项目及方法同表1。
2)常用淋洗剂筛选方面。根据污染土壤的类型和重金属砷的特性,依次配置浓度为0.1 mol/L的OA(草酸)、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KH2PO4、(磷酸二氢钾)、NaOH(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淋洗剂备用,本实验使用的所有药剂均为分析纯。后续配置淋洗过程中同1.1,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进行砷含量的测定时设置波长为228.8 nm。
3)淋洗剂浓度确定实验过程同1.1。
2.2实验结果分析
1)土壤理化特征结果。经实验测量后,污染土壤样品主要理化特征见表3所示,从表3中可以看出该地铅污染土壤表层样品中砷质量分数达到了45.91 mg/kg,与当前行业规范(25 mg/kg)相比,超标明显。

2)淋洗剂的比选。实验结果揭示,实验选用的OA、EDTA、KH2PO4、NaOH溶液对于土壤样品中的砷成分有着不同程度的去除效果。总体来说,OA淋洗剂的去除效果最好,EDTA效果次之,二者的去除效果分别达到了72.70%、62.94%。KH2PO4淋洗剂溶液去除效果最差,去除能力仅为32.81%。综合上述砷土壤污染实验,OA和EDTA两种淋洗剂效果最佳。
3)淋洗剂浓度。浓度在0.2 mol/L以下时,随着浓度的增加,其对砷的去除效率成上升趋势,但增量相对缓慢。当淋洗剂浓度超过0.1 mol/L时,EDTA淋洗剂对砷的去除效果处于基本稳定状态,OA的去除效率增速变缓。随着浓度的增加,OA淋洗剂去除能力提升效果更为显著。
3结语
铅、砷等重金属通常通过工业排放、农业活动、废水排放等途径进入土壤,随着时间积累其浓度不断增加[5]。土壤淋洗是对土壤污染物进行提取的过程,淋洗剂的选择至关重要。不同淋洗剂性质不同,去除污染物机理不同,适用范围也不同[6]。铅通常以碳酸盐、硫化物和氧化物形式存在,需要选择能够与铅形成配合物或能够分解其化合物的淋洗剂,如酸性溶液或某些有机酸;砷具有较高的水溶性,多以砷酸盐的形式存在,需要选择酸性溶液和还原剂的组合,将五价砷还原为三价砷,并通过水洗去除;硫酸、盐酸、醋酸等是常见的酸类淋洗剂,能够有效地溶解土壤中的重金属,尤其适用于铅等较难溶解的金属[7];柠檬酸、草酸等是常见的有机酸类淋洗剂,能够通过络合反应有效地与重金属结合,提高其溶解度;氢氧化钠是常见的碱性淋洗剂,主要用于处理含有可溶性碱性重金属的土壤;EDTA是常见的络合剂,能够通过络合作用将重金属离子溶解在水中,对铅、等金属成分效果显著[8-10]。
硫化氢、硫酸亚铁等还原剂能够将砷等重金属从高氧化态还原为低氧化态,从而提高其溶解性。本文实验显示,FeCl3对铅去除效果最强,达到了85.38%,EDTA次之,去除能力为79.12%,HCl效果最差,仅为4.82%。OA淋洗剂对砷的去除效果最好,EDTA效果次之,分别达到了72.70%、62.94%,KH2PO4淋洗剂溶液去除效果最差,去除能力仅为32.81%。综上可以看出,不同重金属成分的土壤,其理化性质不同,因此采用同一淋洗剂的应用效果会出现差异。针对目标土壤进行淋洗操作修复时,应进行重金属成分分析,对症下药,选择最优的淋洗药剂,以期得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潘子安.上海市某铅污染地块健康风险评估与修复技术探讨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23(1):108-110.
[2]张雅鑫,李媛媛,赵文婧,等.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焦化污染土壤淋洗技术环境影响研究[J].安全、健康和环境,2023,23(3):26-33.
[3]马强,卫泽斌,吴启堂.化学淋洗联合电动技术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效果及其机制[J].环境科学,2023,44(3):1668-1677.
[4]唐振华.某地块铅,砷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异位淋洗修复技术研究[J].广东化工,2023,50(23):89-91.
[5]郑鹏,崔兴兰,李红霞,等.锑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稀有金属,2024,48(3):411-426.
[6]朱学朋,林海,董颖博,等.有色金属矿山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23(1):7-17.
[7]姚承余,刘志强,仇建军,等.平果铝厂赤泥堆场淋洗水收集池岩溶渗漏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3,8(15):11-14.
[8]赵鑫娜,杨忠芳,余涛.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地质,2023,50(1):84-101.
[9]张雅鑫,李媛媛,赵文婧,等.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焦化污染土壤淋洗技术环境影响研究[J].安全、健康和环境,2023,23(3):26-33.
[10]张雅鑫,李媛媛,赵文婧,等.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焦化污染土壤淋洗技术环境影响研究[J].安全、健康和环境,2023,23(3):26-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