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水工环地质勘查中的防治措施探讨

2023-05-09 09:19:34 来源: 作者:xiaodi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各方面的资源需求显著提高,从而引发生态环境问题与资源供需矛盾的热点话题。基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发酵,生态环境发展与工程建设问题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进行水工环地质勘查时渗透生态环境发展理念必不可少。然而,在矿山水工环地质勘查实践中,不稳定性、不安全性因素较多,对项目建设的影响较大。因此,本文主要以矿区水工环地质勘查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若干建议,用以提高新形势下矿山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水平,为推进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各方面的资源需求显著提高,从而引发生态环境问题与资源供需矛盾的热点话题。基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发酵,生态环境发展与工程建设问题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进行水工环地质勘查时渗透生态环境发展理念必不可少。然而,在矿山水工环地质勘查实践中,不稳定性、不安全性因素较多,对项目建设的影响较大。因此,本文主要以矿区水工环地质勘查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若干建议,用以提高新形势下矿山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水平,为推进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矿山;水工环地质;地质勘查;勘查现状;措施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矿产资源的整体需求量供不应求,但就目前的矿产开采工作而言,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地质问题导致的山体滑坡、施工问题造成的环境破坏等,可见地质勘查工作在矿产开采中的重要性。矿产开采本身对安全性具有较高要求,基于开采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矿区开采前的地质勘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施工队伍应不断深化研究山体情况,为后续开采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
1矿区水工环地质防治措施现状
水工环地质勘查指的是:对水文、地质、环境的勘探。由于水工环本身的特殊性,不仅施工内容复杂、涉及面广,施工中还会破坏稳定性,从而使开采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基于此,矿区在开采前,需要对山体及周边水工环地质进行勘察,发现问题要及时预后并制定可行性防治措施,最大限度提高矿山开采工作的效率。但就目前的地质防治现状来看,普遍存在防治意识薄弱、防治措施缺乏针对性及没有系统的风险评估机制等,从而没有提前预判出现的问题,最终导致成本增加、工程进度落后的情况。其次,矿山水工环地质勘查的工作内容是对山体及周边的水文、地质、环境进行全面的勘测,通过收集、整合、汇总形成地质勘查资料。但是,目前仍有部分矿区采用传统的技术手段进行地质勘察工作,从而导致数据缺乏精准性,造成勘查工作很难在有效的数据下完成。同时,由于勘察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导致周围生态环境、水文受到破坏的情况屡见不鲜。由此可见,传统的技术手段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矿产资源的个性化需求,所以矿区应打破陈规,创新思维、推进革新技术以满足矿山地质勘查技术提出的更高要求。
除此之外,随着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缺乏完善的水工环地质勘查措施体系作支撑,很难确保矿区周边环境的生态平衡。但就实践情况来看,仍有部分矿区缺乏完善的地质勘查措施体系,从而无法提高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因此,环境保护与资源开采效率的问题应引起矿区的重视,如何做到发展与防治最优化是矿区开采工作首要思考的问题。
2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的应用
2.1 GPS技术
GPS技术有利于准确定位测量目标,在野外采集准备工作中GPS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在水工环地质作业中,GPS技术有利于提高定位测量目标的精准性,从而确保水工环地质作业与野外作业采集测量数据保持一致,最终实现统一管理的目的。其次,GPS技术在野外基站位置选择中取得一定成绩。首先,技术人员根据要求确定好自定义坐标系统,再通过Lon/Lat坐标连接GPS接收机基站和流动站,只要保持GPS开通状态便可接收信号和采集到相关数据。值得注意的是,野外基站的位置不管是在山区还是密林区,选择区域必须具备通视条件,只有在视野条件较好的环境下才能满足控制点精度的要求,从而最大限度提高差分值的精度。
2.2遥感技术
在进行林业和农业地质勘探时,应用遥感技术有利于对作物分布、耕种环境变化实施监测,同时采集到的信息能够为粮食产量预估提供数据支持。农作物监测主要包括监测病虫害、生长状态、产量及面积等。加大遥感技术的应用力度有利于及时获得宏观信息,对农业资源利用、开发及业态保护具有指导性意义,从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在评估洪涝灾害、旱灾等方面遥感技术有较好的敏感性,通过分析动态数据,预测受灾面积、影响范围等,能够及时做好防治措施或灾害预警,有利于将灾害损失降至最低。
2.3瞬变电磁技术
从瞬变电磁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虽然上市时间较短,但在地质勘查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尤其在含水的地质环境中成效尤显突出,因此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瞬变电磁技术具有噪声低、精度高的特点,其工作原理为:使用电偶源法、垂直电磁偶源法勘探性感区域,能够提高勘探的准确性。同时,瞬变电磁技术不受环境的限制,在悬空领域勘探作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3矿山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问题
矿区地质环境复杂,受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勘察工作具有较高的不稳定性。在实践过程中,任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发勘查问题。此外,人为因素导致的技术参数错误等问题时有发生,这正是因为勘查人员对勘察工作不够重视引起的,从而造成地质勘查结果失真。以下对矿山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不足一一展开说明。
3.1地质勘查工作重视度不足
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是矿山开采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山开采前期,水工环地质勘查资料有利于提高矿山开采工程的效率与安全性。然而,由于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本身涉及的勘查内容较多且复杂,不仅程序繁琐,监测数据还是一项动态工作,因此复杂程度可见一斑。据调查,地质勘查工作很难在基层展开,一方面是勘察人员没有意识到勘察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勘察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与检查,从而导致勘察工作的职能受到制约。此外,勘察专项资金投入不足说明矿区对勘查工作不够重视。地质勘查工作系一项系统工程,由于作业量大、周期长,所以投入资金较大。但仍有矿区为了节约成本,削减勘查工作的资金投入;同时由于资金预算不够,无法购置现代化勘查设备,从而制约勘查人员在工作中的发挥。
3.2专业勘查队伍建设不完善
勘查人员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的勘察需要较高的技术性与专业性水平。在实践勘查中,常常会涉及地质、水文等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假如勘查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技能,那么在勘查过程中则无法及时发现问题或措施方案缺乏可行性,由此可见建设专业性强的勘查队伍势在必行。然而,随着现代化工业进程的发展,水工环地质勘查人才需求显著提高,人才市场供不应求,从而导致矿区降低用人标准,进而影响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其次,专业勘查队伍老龄化现象愈加明显。在勘查实践中,老员工具备较好的应变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然而对现代化设备、新技术、新知识的掌握度不足,从而导致工作开展方式与新形势下地质勘查工作要求相悖。此外,勘查队伍老龄化的弊端主要体现在老员工热衷采用传统的勘查方式,缺乏学习创新的精神,因此对先进勘查技术具有抵触心理,从而拉低整个勘查队伍的业务能力。
3.3勘查工作不全面
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对真实性、全面性有一定要求。有效的水工环地质勘查资料对矿山开采作业具有指导性意义,然而受勘查人员技术、专业素养等影响,无法对水工环地质勘查问题进行深化研究,从而导致勘查工作的全面性受到影响。其次,在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中,普遍存在勘查人员只注重勘查技术的应用,不重视勘查作业中的施工方式与顺序,尤其是涉及到交叉勘查作业时,很难保证地质勘查工作能够全面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危害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在传统的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中关注度不高,从而导致勘查结果转化率低,制约了地质勘查工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
4关于地质问题的防治措施
4.1工程地质问题防治
工程地质问题自身带有一定的危害性,就拿土石开方来说,一旦扰动不稳定体就会造成泥石流或山体滑坡等现象。因此,基于地质工程隐蔽性的特征考虑,应做好开挖前的地质勘查工作。比如根据地质构造、地质形态等分析潜在地质问题,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计划与防治措施,贯彻实施特殊问题重点防治的治理方向。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实时监测下沉、位移等数据,一旦发现问题要坚持“事出从急”的原则,在不影响安全的情况下斟酌防治对策、施工技术是否需要调整。同时可以采用短距离施工的方式,有利于避免进一步加重地质问题,而且短距施工起到“试水”的作用,是评价防治措施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
4.2环境地质问题防治措施
随着化工业进程的不断发展,矿区开采任务愈加繁重。伴随而来的环境地质问题愈发明显。因为环境地质问题关乎民生,与人们的生活环境、空气质量息息相关,所以环境地质问题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基于此,在开展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时,除了要考虑施工带来的不稳定性外,还要将地质运动对人类环境、生产活动带来的危害结合实际情况加以防治。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工程建设中涉及的因素种类较多,防治措施必须从综合效率出发,遵循环境治理与开采效率共同发展的原则。比如:地面开裂是矿山开采实践中常见问题。针对地面开裂的防治主要采取避让的方式,即进行环境地质勘查时,需要对矿山及周边建筑物进行准确测量,确保裂缝与构筑物保留有安全距离,对于已经受到裂缝影响的建筑采取地基加固处理,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达到施工要求后方能施工。其次,遇到不可修复的环境问题时,尽可能避让选择其它途径。此外,在治理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环境灾害时,应着重日常巡视力度和监测数据分析,尤其是具有高风险区域要配置专人监测、管理分析数据,一旦监测到异常,立即采取疏散、防治措施。
4.3水文地质防治
目前,水资源污染问题日渐突显。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矿区在实践开采中应重点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有针对性防治。常见水文地质问题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表水质不断恶化等,随着环境能源的不断消耗,水文地质问题与防治措施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只有提前做好预防措施,才能将污染源扼杀在萌芽阶段。其次,对于矿区供水不足的区域要不断深化研究地质结构,确保在严竣的施工条件下水源得到保护和改善,从而保证矿山在生产时有充足水源。同时为助力地方兴农产业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5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问题的防治措施
5.1加强思想认识
勘查人员是实施勘查的主体,所以强化勘查人员的思想认知必不可少。开展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过程中,提高勘查人员的技能素养有利于培养人员对勘查工作的意识,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要性。其次,加大勘查专项资金的投入,作为采购先进勘查设备、人才培训等费用支出,真正做到从根本上、能力上满足勘察工作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提高薪资、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体系有利于吸引专业人才加入,对建设专业性、技术性强的勘查队伍、引进先进设备的使用具有指导性意义。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内部编制的监督管理机制与人才培养机制要与外部发展接轨,最大限度满足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要求。
5.2优化完善工作内容
勘查工作不能盲目进行,于水工环地质勘查队伍而言,在勘查工作前期要先明确勘查目标和勘查方向,再全面展开调研,通过信息收集、整合、汇总后,再制定水工环地质勘查计划。勘查结束后,对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成果进行分析,评价成果转化率、技术合理性等,为矿山开采作业和建设提供参考。
5.3实行综合治理
实行综合治理的方针是预防为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矿区开采作业完成后,要持续关注生态环境,比如重复利用废弃土地资源、增加矿山废弃土地植物覆盖率等,用以改善矿区的土质和环境质量。第二,实时监测地下水平衡性、地表水安全性等,一旦发现地质问题就要对地质地貌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充分掌握矿区地壳情况,针对地壳变化采取相应措施等,用以提高矿山地壳的稳定性。
5.4优化防治措施
水文地质问题的防治措施要经得起科学的推敲。众所周知,随着矿山开采的深入,水资源污染问题愈发严重,所以积极防范水文地质问题、应用科学手段缓解水质污染问题势在必行。同时,地质工程本身具有隐蔽性,其对环境产生的危害有目共睹,常见隐患有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由此可见一旦引发地质问题必然对人身安全产生威胁。因此,认真落实地质工程问题的防范措施至关重要。其次,优化工程地质问题有利于提高矿山管理的安全性,在水工环地质勘查实践中,要对矿区地质构造、地质形态和地震频次等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再在此基础上针对地质环境问题优化、完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使防治方法趋于科学化,从而提高矿山生产安全性。除此之外,随着矿山开采进度的推进,地质勘查问题的防治措施应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在新形势下的地质勘查实践中,对环境地质问题、影响因素等的分析提出更高要求。因为勘查的目的不再满足于矿山开采,而是更注重开采过程中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因此,在勘查过程中揉进治理理念有利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就拿矿山裂缝来说,稳定性不足的可以采用回填、夯实的方式进行加固,尽量不扰动不明确体。同时在勘查过程中将防水处理渗透到工作内容中,避免引发二次裂缝问题。由此可见,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防治措施有利于提高矿山开采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5.5确保水位正常
潜水位不稳定问题在工程施工中屡见不鲜,若不及时处理,则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基于此,水位问题应引起勘查人员的高度重视。一旦在操作过程中管道发生渗漏,那么必须有针对性地给予调整与修复。其次,地下水位下降问题的防治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做好地下水抽取、采矿管理,避免违规操作问题的发生。同时,必须加大纠正力度,对于严重违规的个人移交法律部门处理。其次,定期开展教育培训计划,用以提高勘查人员的监测水平,同时不断深化研究水理性质的特点,掌握分析测试的方法从而获得准确数据,最大限度保证地下水分析报告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5.6构建标准化水工环勘查作业流程
合理全面的水工环勘查作业流程是该项工作得以全面、高效开展的重要前提,其具体包括了如下几个阶段:第一,预查阶段,应当要做好所要勘查区域的水工环样本收集以及分析工作;第二,普查阶段,基于样品测试的前提下,要做好必要样品的采集工作,科学分析整体矿区的环境地质、水资源分布、矿体顶板、底板以及围岩等情况;第三,详查阶段,做好全面的采样与测试工作,将水源确定下来,对矿坑用水量实施预测,并合理评估露天开采的稳定性,对矿区的地质灾害以及各类元素进行初步评价;第四,勘探阶段,重点在于细致评估以及预测所要勘查区域的环境、工程以及水文等地质情况,确保整体勘查工作的规范与全面。
6结论
综上所述,矿产资源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生产经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矿区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日渐突出,若不及时防治必然会造成环境、地质方面的污染,长此以往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推动矿山水工环地质勘查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只有在勘探过程中攻克、防治潜在问题,才能为后续矿山开采工程提供数据支撑。同时,科学的防治措施是改善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