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电力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动态价值链模型论文

2025-07-10 17:00:31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本文介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相关理论,明确动态价值链模型的三大活动类型及其逻辑关系,以期构建兼具理论创新性和实践针对性的目标明确、要素完善、逻辑严谨的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型,指导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
摘要:当前,新能源产业正面临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这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新要求。龙源电力亟需结合技术技能人才特点和新能源领域特征,延展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理论,构建满足新时代新能源企业需求的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理论模型。本文介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相关理论,明确动态价值链模型的三大活动类型及其逻辑关系,以期构建兼具理论创新性和实践针对性的目标明确、要素完善、逻辑严谨的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型,指导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
关键词: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人才培养;价值链模型
随着电力储能、氢能、氨能、海洋能及产业融合等多元化新能源的快速开发与利用,技术创新在新能源企业未来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技术技能人才在新能源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和维护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是新能源行业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但目前市场上具备前沿技术、创新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端人才供给不足,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要求。同时,现有的教育和培训体系与行业实际需求存在脱节,难以培养出符合岗位要求的专业人才。
龙源电力在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特别是风电行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要保持这一领先地位,系统化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已成为必然之举。人才培养方面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将削弱公司应对行业变革和技术升级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系统规范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型,为企业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计划提供科学指导,确保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
1理论基础
人才培养理论为培养模型提供一个完整且系统化的框架,是培养模型的基础。该框架不仅涵盖了培养目标的设定和培养路径的规划,还包含了反馈和调整机制的规划,确保人才培养过程的全面、系统,从而实现对对各类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和发展的有效指导。通过这一框架,企业和组织能够更好地对接市场需求,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型框架时需要考虑以下思想。
1.1价值链模型
价值链模型把企业内外价值增加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基本活动涉及企业生产、进料、销售等;支持性活动涉及人事、财务等,两者共同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
价值链模型强调,企业执行的各项活动并不都能创造价值,实际上只有某些特定的活动才可以创造价值。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价值活动的选取是基于这一活动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价值的判断。这种判断有助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树立明确的价值观念,识别现有环节缺失和不足,从而完善现有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动态价值链模型。
1.2反馈理论
反馈理论是动态价值链模型内部主要活动优化和辅助活动优化所依据的关键理论。反馈可以帮助培养者和被培养者明确现状和目标之间的差距,纠正偏差,促进人才培养工作中各个环节相协同。反馈行为有助于优化培养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增强培养系统的适应性和管控能力。
1.3动态能力理论
动态能力是企业整合、构建以及重置外部资源以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其实是企业适应、调整和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企业以快速、准确、创新的方法适应环境的变化,是“动态”特点的具体体现,保证企业发展同外部环境的一致性与协同性。动态能力帮助企业快速、准确、全面地把握新能源市场变化对公司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产生的影响,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应对策略。
2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动态价值链模型内涵
2.1目标统领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培养体系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为企业创造高价值的人才。因此,人才培养体系的分析应从价值角度出发,审视各个人才培养环节,识别对人才培养有价值的活动。在动态价值链模型中,目标分为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以及新能源匠星帅才。前者是动态价值链模型中的常规目标,后者是集团公司对于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最终也要朝着新能源匠星帅才大步向前。目标具有方向性、激励性、基准性三大作用。
第一,方向性。目标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方向,明确企业想要实现的最终价值,并通过分析现有人才和理想人才在技术技能方面的差距,引导培养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加快对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第二,激励性。目标设定理论认为,目标本身具有激励作用,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为实施行为的动机,使人们的行为朝着一定方向努力,并将个体的行为实施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进而促进目标的实现。第三,基准性。目标对于价值链最终是否形成价值提供评价依据。培养工作的完成情况是以达到既定的人才目标为检验标准。同时,通过对目标不同层次的分解,能够形成更加全面科学的评价机制,针对性地发现目前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
2.2主要活动
动态价值链模型中的主要活动指的是能够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产生价值的一系列价值活动。通过对人才培养过程进行分析,基本活动可以分为新锐甄选、实境培育、梯度评定以及英才推举等四个活动。
(1)新锐甄选。新锐甄选是指基于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年轻化、学历高、经验少等特点,设定选拔标准,甄选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技术技能人才。选择合适人才进行培养是动态价值链模型首要进行的主要活动。同时,由于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在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别,采用不适当的培养方式既不能达到培养效果,又会导致培养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实施培养前,要分析现有技术技能人才情况,并设立培养项目选拔标准,对重要岗位的技术技能人才优先培养,对紧要岗位的技术技能人才及时培养,对高潜力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培养。此外,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门槛较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资格证书,因此,必须在正式培养之前筛选出达到门槛的被培养者。新锐甄选能够确保被培养者具备必要的背景知识和动力,促进培养资源有效利用,满足特定群体的需求,提升参与者积极性和参与度,增强培养项目吸引力和价值感,从而强化培养项目成效。
(2)实境培育。实境培育即在实践中或者与实际工作高度相似的情境下,实施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项目,提升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价值。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方式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培养结果,并且技术技能人才注重实践,因此在选择培养方式时,必须考虑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的岗位特点,树立以实践促培养的人才培养理念。同时,由于技术技能人才在日常工作中以实操为主,而企业内部的内训师熟悉企业内部设备、熟练技术操作,因此培养项目的师资来源主要是内训师,这进一步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场景实践化。
实境培育这一活动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正确的培养方式能够激发个人潜能,促进知识与技能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而精心设计的培养内容则确保培养目标和实际需要保持一致。如果实境培育效果不好,即使选拔出适合参加培养项目的技术技能人才,也不会对人才价值增加产生积极影响,还会影响对技术技能人才后续的职级评定和向集团公司推举,甚至影响人才培养的吸引力和价值。
(3)梯度评定。梯度评定是指将技术技能人才的职称等级看作是一种阶梯,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经过实境培育后站上更高台阶,即进行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评选。对职称和任职资格证书的评审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技术技能人才通过资格认证,将自身价值进一步提高。同时,技术技能人才在职业发展通道的情况,一定程度反映出培养项目对人才成长的贡献程度。任职资格标准和评价机制为人才培养项目实施前后职业发展能力水平的评价提供了工具。梯度评定是判断目标达成的重要依据,如果人才通过评选的数量较低,则说明实境培育没有发挥其对于人才培养的价值,影响后续推举技术技能人才向更高平台发展以及培养目标达成。
(4)英才推举。英才推举是指国家能源集团公司拓展技术技能序列,让集团公司公司新能源板块公司推举达到公司技术技能序列顶部的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助力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走向高峰。集团公司公司新能源板块公司将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向集团公司推举,积极组织优秀人才参与国家职业竞赛,并鼓励人才积极整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优秀方案。向上推举技术技能人才能够助力人才突破集团公司新能源板块公司的发展通道,开拓未来发展路径,促进各方技术技能人才交流和合作,推动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使人才培养的产出价值进一步提升,并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2.3辅助活动
分工体系和支撑体系是动态价值链模型中的辅助活动。分工体系和支撑体系虽然并不对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发挥直接作用,但支撑主要活动发挥价值。辅助活动能够为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构建一个高效、有序的环境,确保主要活动能依据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得到高效落实,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工具和政策支持,保障培养过程顺利推进。缺乏辅助活动,目标、主要活动和评估活动的进行都会面临诸多挑战,如资源配置不足、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激发等,进而导致人才培养效率低下,人才难以获得全面的技能提升和实践机会,最终削弱组织竞争力,限制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
2.4评估活动
评估活动是指对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项目进行评估,全方面掌握现在培养项目各个环节的实施成效,以此推进主要活动、辅助活动的优化升级。评估活动能够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系统思考能力和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提高工作绩效和业务运作水平、优化企业内外部培养资源、保持企业内部持续学习气氛。针对培养而言,培养活动作为一个过程,其策划的结果即培养期望的输出或目标,培养结果达到策划的输出或目标的程度,就证明培养是有效果的。此外,评估活动不仅是对项目进行评估,还包括对实境培育这一活动结束后进行的评价,即在实境培育活动结束后,对这一活动进行及时、高效的评价,使集团公司新能源板块公司掌握实境培育的效果以及未来改进方向。
3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动态价值链模型的关键作用
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动态价值链模型涵盖了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有重大价值的各项活动,能够指导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凸显人才培养活动价值、优化人才培养活动效能。
3.1指导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动态价值链模型是在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设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队伍的重要指导思想。动态价值链模型包括了目标、主要活动、辅助活动以及评估活动。主要活动辐射到辅助活动的各个细节,最大发挥辅助活动的价值,提高培养体系中各个要素之间的有效使用,避免培养资源的浪费,减少集团公司新能源板块公司培养成本。培养体系各个环节要素纵横相交,并通过动态反馈机制,促进组织实施过程中各方面的联动和信息交互,实现各环节价值及技术技能人才价值的螺旋式提升。
动态价值链模型确立了一套系统化的方法论和框架,明确了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价值活动。该模型帮助公司识别和选拔人才,并通过设计和实施有效的培养与评估机制,构建一个动态的、与时代发展同步的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这种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方式,能确保人才供给能够满足未来的挑战和市场需求,从而提升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3.2凸显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活动价值
动态价值链模型能够将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各环节之间有机联系,共同作用于价值的产出,强调每一个培养活动对于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的形成都具有价值。在进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时应全面考虑各大要素,只有将各个环节之间紧密联系才能让培养体系的价值发挥到最大。每一个环节在动态价值链模型中都在为技术技能人才的产生而发挥价值。通过动态价值链模型,集团公司新能源板块公司可以将各价值活动进一步细化,确定每一活动的关键价值,在每个活动中形成更细致的价值分析,这能帮助各培养环节在落地的时候抓住关键,达到更好地效果。
3.3优化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活动效能
对新能源企业来说,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从现有市场对于技术的需求进行针对化的培养,需要企业发挥动态能力。动态价值链模型针对技术技能人才岗位之间知识差异大、所需培养知识量多、培养周期长、培养见效慢等问题,通过动态反馈机制,及时评估外部市场及公司内部业务的需求的变化,提高人才培养体系的敏捷性,解决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水平要求高、技术更新快的问题,并将上一阶段的反馈应用于目前阶段的实施中,更新资源和能力基础,实现了培养体系的动态重构。
4结语
本文基于龙源电力新能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构建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动态价值链模型。文章首先介绍模型的理论基础,包括价值链模型、反馈机制和动态能力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动态价值链模型,并详细说明其结构和内在联系。该模型由四个部分组成:目标、主要活动、辅助活动和评估活动。它为企业制定和执行人才培养计划提供了科学指导,使培养过程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通过该模型,企业能够更有效地识别关键技能和能力需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分配培训资源,提高培养的效率和效果。此外,模型中的评估活动使企业能够评估培养效果,并及时调整培养方案以实现最佳结果。该模型为龙源电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提供了系统性指导,以期为公司进一步理解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