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理工论文 贵州省野生鸡枞菌及其分离物鉴定论文

贵州省野生鸡枞菌及其分离物鉴定论文

3

2025-04-19 14:05:52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鸡枞菌(Termitomyces spp.),别名荔枝菌、伞把菇、鸡肉丝菇、鸡肉菌,在南方通常被称作“荔枝菌”,是一种名贵的野生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贵州地区的野生鸡枞资源丰富,多样性极高,民间素有采食和销售野生鸡枞菌的传统习惯。在此背景下,文章采集贵州省内各地的鸡枞菌样本36份,提取其DNA进行测序鉴定,并利用MEGA7.0软件建树得到子实体样本种类,以期为研究鸡枞菌的驯化奠定基础。

  摘要:鸡枞菌(Termitomyces spp.),别名荔枝菌、伞把菇、鸡肉丝菇、鸡肉菌,在南方通常被称作“荔枝菌”,是一种名贵的野生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贵州地区的野生鸡枞资源丰富,多样性极高,民间素有采食和销售野生鸡枞菌的传统习惯。在此背景下,文章采集贵州省内各地的鸡枞菌样本36份,提取其DNA进行测序鉴定,并利用MEGA7.0软件建树得到子实体样本种类,以期为研究鸡枞菌的驯化奠定基础。

  关键词:鸡枞菌;分离物;鉴定

  鸡枞菌(Termitomyces spp.),别名荔枝菌、伞把菇、鸡肉丝菇、鸡肉菌,在南方被称作“荔枝菌”,是一种名贵的野生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鸡枞菌隶属于担子菌类、伞菌目(Agaricaies)、白蘑科(Trichoiomataceae)、白蚁菌属(Termitomyces)。鸡枞菌子实体形成依赖的“菌圃”即为蚁巢。蚁巢是在白蚁反复参与下,其排泄物与鸡枞菌的孢子、菌丝,以及相关环境微生物相互作用、协同发育而成的。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会形成菌索,进而形成鸡枞子实体[1-2]。由此可知,鸡枞菌与白蚁、蚁巢及其中的微生物形成了一种复杂的共生关系,意味着白蚁、蚁巢共生的微生物对鸡枞菌的生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采集贵州不同气候区的野生鸡枞菌种质资源,收集鸡枞菌子实体样本、白蚁样本、白蚁巢样本、土壤样本,调查记录野生鸡枞菌的生长环境,并鉴定子实体种类,以期为进一步研究鸡枞菌的驯化奠定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样本来源

  从贵州省内各地采集到子实体样本36株。其中,黔西南州24株;黔南州2株;贵阳市2株;遵义市2株;安顺1株;六盘水市3株;铜仁市1株;毕节地区1株。具体如表1所示。

image.png

  1.2测序鉴定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取鸡枞菌样本20 g左右,按照DNA提取试剂盒(百迈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示方法提取基因组DNA。以ITS1/ITS4为正反向引物进行PCR扩增反应,并将测得的序列提交至NCBI的GenBank(https://blast.ncbi.nlm.nih.gov/Blast.cgi),以检索相似序列。用MEGA 7.0软件中的Alignment程序对检索到的相似序列和标本序列实施多重对位排比,同时采用Analysis程序Kimura 2-parameter模式计算遗传距离,Bootstrap循环1 000次,并采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

  发育树的构建过程如下。

  1.2.1序列的比对

  在浏览器中打开NCBI数据库—点击BLAST—选择mnucleoticle blast—将单个序列粘贴到空白框中—点击下方的Blast—在得到的列表中选择靠前匹配度高的序列10个—点击Download—点击FASTA(complete sequeue)ℴ—点击cotinue—保存text格式后加上测得的未知序列,保存为FASTA格式。

  1.2.2用MEGA7.0软件建树

  下载MEGA7.0软件并打开—点击Align菜单—点击Edi/Build Alignment选项—选择Create a new alignment—点击OK—选择DNA—点击工具栏上的Edit—选择Insert Sequences Form File—选择前述保存为FASTA格式的文件—点击工具栏上面的W—再点击Align DNA—选择OK—切掉前后不匹配的序列—点击Data—选择Phylogenetic Analysis—选择NO—再点击Phylogeny—选择Construct/Test Neighbor-Joining Tree—点击Yes—Bootstrap method—Kimura 2 parameter method—点击Computer—发育树建成。

  2结果与分析

  2.1测序比对结果

  通过NCBI的GenBank数据库,对36份标本的序列进行BLAST检索,获得了与供试样品具有较高相似性的序列。具体鉴定结果和登录号如表2所示。

image.png

  2.2构建系统发育树

  在BLAST软件比对所得结果中选择靠前分值高的序列10个,根据MEGA 7.0软件,用Neighbor-Joining法构建发育树。得出结果:ZST01,ZST02,ZST03,ZST04,ZST05,ZST06,ZST07,ZST08,ZST09,ZST10,ZST11,ZST20,ZST21,ZST22,ZST25,ZST35是云南省鸡枞菌(Termitomyces sp.);ZST12,ZST13,ZST14,ZST15,ZST16,ZST17,ZST18,ZST19,ZST24,ZST26,ZST27,ZST28,ZST29,ZST30,ZST31,ZST32,ZST33,ZST34,ZST36是间型鸡枞菌(Termitomyces intermedius);ZST23是白蚁菌(Termitomycespoonensis)。

  3总结与建议

  采用分子测序的方法对鸡枞菌样本进行鉴定,结果可靠,方法简便。同时,该方法也可用于其他真菌的鉴定和推广使用,为进一步研究鸡枞菌的驯化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本文仍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仅对贵州部分地区采集到的鸡枞菌样本进行鉴定,范围不够广泛,且部分样本鉴定失败,并不能全面代表贵州地区的鸡枞菌种类。后续还需扩大样本采集范围,在分子鉴定时采用多种基因标记技术作为辅助手段,以得到更准确的鉴定结果。

  [1]毕志树.鸡枞菌的基本特征[J].中国食用菌,1986(3):24.[2]赖井平.鸡枞菌的驯化与高产栽培[J].中国食用菌,1993(3):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