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颗粒物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污染治理方向分析论文

2025-04-03 11:44:20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各种能源消耗迅速增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污染问题越来越多,对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影响日渐显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包括PM10、PM2.5、SO2、NOx、O3、CO,其中颗粒物污染尤为严重。因此,掌握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污染现状和治理现状,探索颗粒物污染治理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摘要: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各种能源消耗迅速增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污染问题越来越多,对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影响日渐显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包括PM10、PM2.5、SO2、NOx、O3、CO,其中颗粒物污染尤为严重。因此,掌握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污染现状和治理现状,探索颗粒物污染治理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颗粒物;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治理方向;产业结构
0引言
环境空气质量颗粒物污染指数,主要以PM10和PM2.5表征。PM10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10μm的颗粒物,也称可吸入颗粒物,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
颗粒物污染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施工扬尘和机动车尾气等,颗粒物污染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哮喘、支气管炎及肺炎等。改善颗粒物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持续稳定降低颗粒物浓度并使其控制在理想范围内,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污染治理方向,本文以晋中市颗粒物环境空气质量为个案研究,探究颗粒物污染治理方向。
1晋中市颗粒物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晋中市地处山西省中部偏东,东临太行山,西傍汾河水,境内山、川、丘陵皆备,是晋商文化的摇篮。全市辖2区、1市、8县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339万,总面积1.64万km2。
根据《2018—2023年晋中市环境空气质量通报》[1]、《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 663—2013),使用环境空气质量最大指数法和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法比较各项污染物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分析颗粒物浓度变化趋势。
通过图1中数据可以看出,晋中市颗粒物浓度较高,污染较重,在2018—2020年颗粒物浓度下降趋势明显,2021—2023年颗粒物浓度下降趋势平缓,颗粒物污染治理工作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浓度仍高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限值,处于不达标的状态,颗粒物的污染治理工作仍是我们未来环境空气质量治理的重中之重。
通过表1中数据比较2018—2023年中晋中市各项污染物综合指数,颗粒物污染指数占综合指数比例偏大,已成为晋中市各项污染物中的首要污染物。
2晋中市颗粒物污染治理现状
近几年来,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作为晋中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以工业污染治理为基础,将生活污染源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列为重点,兼顾农业污染、施工扬尘污染治理,突出重点,联防联控,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晋中市环境空气质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大气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2]。
1)在工业污染治理方面。严格控制“两高”行业产能,坚决杜绝严重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的建设;重污染企业搬迁,对建成区和规划建成区内的企业进行动员和引导,使企业尽快完成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对全市范围内的散乱污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对确定的散乱污企业完成取缔,达到“两断三清”;企业按照《错峰生产行动方案》和《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要求,严格落实“一厂一策”实施方案的管理要求;强化重点行业无组织排放整治,企业燃料、原料、产品堆场扬尘控制,大力推进堆场的密闭、料仓与传送、自动喷淋等装置建设或顶篷、防风墙等设施建设;持续开展工业窑炉专项治理,实现工业企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3]。
2)在农业污染治理方面。制定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实施方案,主要交通干线果枝禁烧长效管理;持续推进禁烧工作,健全网格化管理制度,加强属地监管,加大巡查力度;加大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饲料化利用、秸杆能源化利用、还田肥料化利用比例。
3)在施工扬尘污染治理方面。狠抓建筑工地扬尘管控,规模以上建筑工地“六个百分百”管控,安装了视频监控并与主管部门实行联网;对在建工程项目进行不间断、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责令整改;开展渣土车、未苫盖车辆道路扬尘治理行动,对符合渣土车密闭运输条件的发放通行证;落实清扫、湿洒等抑尘措施;实施降尘量监测。
4)在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方面。推进大宗物料的清洁运输,打造绿色运输示范企业;加快推进运输结构调整,货运组织模式创新,推广网络化、企业联盟、干支衔接等模式,促进“互联网+货运物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依托综合物流枢纽、快递物流园区等建设项目的布局建设和升级改造,加强多种运输方式间的有效衔接;强化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开展生产和流通领域车用油品质量抽检,成立联合检查组对过境柴油货车和散装物料运输车实施联合检查;加快车辆结构升级,淘汰国三以下柴油车,更新新能源车辆,积极开展排放检测和维修治理信息共享机制;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管控,推进机动车监管能力建设,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
5)在生活污染源治理方面。开展采暖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工作,取缔燃煤锅炉,扩大燃气管网覆盖范围,增加气源供应,推动煤改气,加快推进电能替代,通过电蓄能锅炉、电蒸汽锅炉等方式,实现燃煤锅炉改电;加强餐饮油烟污染治理,保证油烟净化设施正常使用,坚决杜绝跑冒漏风;推进绿化工程。
3晋中市颗粒物污染治理方向分析
随着科技、网络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颗粒物污染在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施工扬尘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源中的比重也随之变化,生活源和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来源。颗粒物作为晋中市各项污染物中的首要污染物,直接影响着环境空气质量的好坏,研究和掌握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污染状况、污染特征、变化趋势,探索颗粒物的污染治理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1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提高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经济增长贡献率
根据晋中市人民政府新闻中心《数看晋中》数据统计(截止2022年前三季度)相关资料(表2)分析,从三次产业构成看,晋中市第二产业占比最大(52.5%),第三产业次之(40.5%)。第二产业增长较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三次产业结构中同比增长4.2%。
晋中市的经济支柱产业主要集中在煤炭、焦化、冶金、机械和碳素等高耗能、高污染排放企业,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57.6%。比重最大的第二产业同比增长仍在继续上升,经济增长的同时,第二产业也成为了颗粒物污染的最大来源,这无疑对环境造成了更大压力。
当前,晋中市的产业结构并没有达到最佳状态,需要进一步的重组。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提高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经济增长贡献率,在增长全市GDP的同时,降低第一产业源颗粒物的比重,不仅能在源头上减少颗粒物总量排放,还能降低颗粒物治理成本。
3.2优化城市交通布局,推广清洁交通技术
随着国家燃油税改革、车辆购置税下调等多项举措的实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汽车消费旺盛,晋中市各类民用车辆拥有量持续保持增长态势。根据晋中市统计局《2022年晋中市交通运输行业平稳发展》报告分析,截止2022年底,晋中市民用车辆保有量77.5万辆,较2011年增长33万辆,增长74.2%。各类民用车辆持续增长态势带来交通、环境、能源等一系列问题,市城区停车困难、道路堵塞的现象日益突出,能源消耗增加,机动车尾气颗粒物污染贡献值占比与日俱增。
优化城市交通布局,推广清洁交通技术,能有效降低机动车尾气颗粒物污染。根据汽油车、柴油车等不同车型在颗粒物排放方面的差异,制定机动车排放标准和推广清洁交通技术是当下机动车尾气治理的方向。同时考虑道路设计和周围建筑结构的影响,优化城市交通布局,改善道路的通风和散热条件,降低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
3.3全民参与,绿化滞尘
绿化植物群落能够明显地降低风速,空气中的尘埃自然沉降到其它表面。植物本身,尤其是乔灌木的树冠部分有很大的比表面积,由于叶片的特殊结构,二次扬尘很少产生。植物树叶表面有各种皱褶、突起和沟状结构,部分植物的绒毛和鳞片进而增加了叶片的比表面积,绝大多数落在叶片上的细颗粒物都会被附着下来。
全民参与,绿化滞尘。开展全市绿化活动,建设园林绿地,有效地增加全市绿化覆盖面积;优化配植技术,选用冠型紧凑、滞尘能力强的植物种类,提高绿化植物对空气中颗粒物的吸附效率,对降低城市颗粒物污染和提高空气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4结论与建议
通过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施工扬尘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晋中市颗粒物环境空气质量取得明显改善。不断探索新的污染治理方向,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提高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经济增长贡献率,同时优化城市交通布局,推广清洁交通技术,号召全民参与绿化滞尘行动,持续稳定降低颗粒物浓度并使其控制在理想范围内,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技术创新以及跨部门、跨学科的合作,以制定更为高效、系统和持续的减排策略,确保城市居民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性[4]。
[1]谭民强.《晋中市环境空气质量通报》[R].晋中市生态环境局,2018年—2023年版.
[2]赵玉芬.肇庆市大气污染特征及污染源分析[J].山西化工,2023,12(12):250-252.
[3]夏兆昌,曹梦如.凯里市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状况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环境通报,2023,12(9):29-31.
[4]孙小莉,陈霞,冯宇博,等.城市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与减排措施优化[J].黑龙江环境通报,2023,12(9):8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