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理工论文 基于水力压裂技术的采场坚硬顶板治理措施研究论文

基于水力压裂技术的采场坚硬顶板治理措施研究论文

2

2025-04-03 10:49:58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为解决4101工作面厚层坚硬顶板条件下采空区悬顶现象突出、工作面矿压显现强烈的技术难题,根据工作面具体地质生产条件及强矿压显现现状,在分析水力压裂技术原理及具体工艺的基础上,设计了4101工作面水力压裂顶板弱化方案及具体的施工工艺流程,在工作面1 075~2 072 m共计约1 000 m的推采范围实施了水力压裂施工。矿压观测数据表明,实施水力压裂后工作面的周期来压步距、最大工作阻力、动载系数等矿压指数均得到显著降低,工作面来压强度整体降幅明显,实现了预期研究目标。

  摘要:为解决4101工作面厚层坚硬顶板条件下采空区悬顶现象突出、工作面矿压显现强烈的技术难题,根据工作面具体地质生产条件及强矿压显现现状,在分析水力压裂技术原理及具体工艺的基础上,设计了4101工作面水力压裂顶板弱化方案及具体的施工工艺流程,在工作面1 075~2 072 m共计约1 000 m的推采范围实施了水力压裂施工。矿压观测数据表明,实施水力压裂后工作面的周期来压步距、最大工作阻力、动载系数等矿压指数均得到显著降低,工作面来压强度整体降幅明显,实现了预期研究目标。

  关键词:坚硬顶板;强矿压显现;水力压裂;矿压观测;工艺流程

  0引言

  在煤矿开采中,坚硬顶板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由于其自身有厚度大、强度高、整体性强、节理裂隙不发育以及自承能力强等物理特性,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不易垮落,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威胁。这些特性使得坚硬顶板在工作面推进时容易大面积悬露在采空区,而不易自然垮落。一旦垮落,由于其面积大、重量重,往往伴随强烈的动载现象,这可能导致工作面及巷道支护设备的损坏,瓦斯浓度超限,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应用比较成熟的弱化顶板的方法主要有步距式深孔放顶、循环浅孔放顶、端头强制切顶、超前深孔预爆破等,这些方法均基于爆破工艺,应用非常广泛,但存在爆破作业受限大、安全系数低等因素影响。而水力压裂技术由于其适应条件广、安全系数高、弱化效果好等因素得到了更为普遍的应用[1-4]。本文针对某矿4101工作面坚硬顶板难垮落的现状,基于其特定的地质条件及矿压显现特征,制定水力压裂顶板弱化方案,并进行工业性试验,从而实现矿井安全高效开采。

  1 4101工作面概况

  4101工作面主采的是4#煤层,其平均厚度达11.6 m,倾角为5.5°,埋深在500~600 m之间。该工作面的设计走向长度为2 100 m,倾向长度为180 m。在开采过程中,采用综采放顶煤工艺以及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同时运用全部垮落法来管理顶板。地质资料显示,工作面直接顶为平均厚度3.5 m的砂质泥岩,老顶为平均厚度8 m的细粒砂岩,再上层为平均厚度10 m的粗粒砂岩。对煤层及顶板岩性指标进行测试,煤体单轴抗压强度达到20 MPa以上,顶板岩体单轴抗压强度达到28 MPa以上,抗拉强度达到2.5 MPa,具有冲击倾向性。

  在工作面初采的45 d里,实施了采场矿压观测。结果显示,工作面呈现出典型的强矿压显现特征。初次来压步距平均超40 m,持续来压距离平均5.2 m,最大工作阻力达38 MPa,动载系数为1.76。前5次周期来压步距平均25.6 m,持续来压距离平均3.3 m,最大工作阻力平均35 MPa,动载系数1.54。数据表明,工作面回采后采空区悬顶严重,呈现较为典型的强矿压显现特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顶板进行弱化处理。

  2水力压裂技术原理及适用性分析

  2.1水力压裂技术原理分析

  水力压裂是一种利用内部液体压力使裂缝开裂并扩展的过程,也被称为水压致裂或水力劈裂。定向水力压裂技术工艺则是在顶板岩层钻孔预制横向切槽,以控制水力压裂裂缝的扩展方向。接着,使用小孔径跨式膨胀型封孔器对横向切槽段进行封孔处理。最后,向该封孔段注入高压水实施压裂,使水力裂缝在顶板岩层中大范围扩展。通过多次压裂作业,可显著削弱顶板的强度和整体性,使采空区顶板能够分层分次垮落,从而缩短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步距,达到减小或消除悬顶对工作面回采危害的目的。

  2.2水力压裂工艺简介

  工作面压裂钻孔通常布置在工作面切眼和顺槽。顺槽压裂钻孔的布置有单侧和双侧两种方式,当工作面宽度大于150 m时,通常采用双侧布置形式,当工作面宽度小于150 m时,通常采用单侧布置。钻孔的布置形式需依据工作面的宽度及钻机能力来确定。双侧压裂时,顶板弱化均匀,工作面中部钻孔位置较高,符合一般中部垮高大的规律,且封隔器推进距离短,易施工。单侧布置钻孔要求只在一条顺槽钻孔即可,减少了工作量以及对生产带来的影响。但是钻孔比较长,对钻机要求高,对孔的直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孔的弯曲会使封孔器推进困难,增加施工难度。此外,根据坚硬顶板的厚薄、层位的不同,钻孔布置还可采用多层布置。钻孔长度、仰角根据岩层厚度、强度、地应力场和采高确定,钻孔倾角一般为40。~75。。工作面压裂钻孔需要向工作面推进方向施工钻孔,钻孔参数根据顶板岩层厚度和强度、地应力场和采高确定[5-8]。

  3水力压裂方案设计及应用

  3.1水力压裂顶板弱化方案设计

  根据工作面地质生产条件,结合矿井其他工作面水力压裂设计及施工经验,设计制定4101工作面水力压裂顶板弱化方案,如图1所示。具体为:一是在工作面推进至1 075 m时开始在回风巷副帮煤壁施工钻孔,即向工作面外侧施工钻孔,共设计101个钻孔,钻孔间距10 m,孔径为Φ50 mm,施工至工作面2 072 m处停止。其中A1-A65钻孔倾角为45。,孔深为40 m,A66-A101钻孔倾角为70。,孔深为45 m。二是在工作面推进至1 666 m时开始在回风巷正帮煤壁施工钻孔,即向工作面内侧施工钻孔,共设计50个钻孔,钻孔间距10 m,孔径为Φ50 mm,施工至工作面2 072 m处停止。其中B1-B12钻孔倾角为45。,孔深为40 m,C1-C38钻孔倾角为70。,孔深为45 m。施工过程中,各钻孔长度根据目标层位及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误差不得超过10%,注水压力设计为25~30 MPa,最小不得低于10 MPa。

image.png

  3.2水力压裂施工及控制效果分析

  按照设计方案及图2所示的水力压裂工艺流程实施钻孔施工及注水施工,水箱:储存用于压裂的水源,通常需要大量的水来携带支撑剂(如砂或陶粒)进入裂缝。高压泵:提供足够的压力将水和其他添加剂注入地下,以形成裂缝。注水管:连接高压泵和钻孔,用于输送高压水装置。连接器:确保各个部件之间的密封连接,防止泄漏。封孔器:在钻孔完成后,用来封闭井口,防止液体和气体的逸出。压力表:监测系统内的压力,确保操作在安全范围内。钻孔:首先进行的是钻孔作业,这是整个压裂过程的基础。封孔:钻孔完成后,需要对井口进行封闭,以确保后续的高压注水不会从井口泄露。高压注水:启动高压泵,将水和支撑剂注入地下,开始时水压逐步增大至30 MPa,这个压力足以打开岩石并形成裂缝。保压注水:当达到所需的裂缝扩展后,将水压稳定在24 MPa进行常规性注水,这个压力用于维持裂缝的开启状态,并允许支撑剂进入裂缝,以防止裂缝闭合。在整个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压力和流量,以及监测裂缝的形成和发展情况。此外,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现代的水力压裂技术通常会使用清洁的水资源,并采取措施减少用水量和废水的产生。常规注水时间一般不得少于120 min,单孔注水量不得低于10 m3,遇注水压力波动较大或钻孔周边短时间出现大量溢水现象时,必须立即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置,必要情况下需要重新施工钻孔进行注水作业。

image.png

  依照此方案,对工作面1 075~2 072 m共计约1 000 m的推采范围实施水力压裂施工,并持续进行矿压观测,对相关矿压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矿压观测数据表明,对顶板实施水力压裂后,肉眼看见采空区的悬顶现象得到控制,矿压显现及应力冲击显著减弱。周期来压步距:水力压裂后,周期来压的步距平均值从原来的数值降低到了21.8 m,降幅达到了14.8%。这表明水力压裂有效地改变了顶板的力学性质,使得顶板的断裂模式发生了变化,导致周期来压的步距减小。这有助于减少工作面的压力集中,降低矿压显现的强度。最大工作阻力:最大工作阻力平均值降低到了31.2 MPa,降幅为10.9%。这意味着在水力压裂后,工作面所承受的最大压力减小了,这对于提高工作面的支护效果和安全性是有益的。较小的工作阻力可以减轻液压支架的负担,延长其使用寿命。最大动载系数:最大动载系数平均值降低到了1.37,降幅为11%。动载系数的降低表明在水力压裂后,工作面受到的冲击性载荷减小了。这有助于减少设备的振动和磨损,提高工作环境的稳定性。综上所述,对顶板实施水力压裂后,工作面来压强度整体降幅明显。这些改善有助于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和效率,同时也有助于保护设备,延长其使用寿命。达到了预期目标。

  4结论

  水力压裂卸压技术涉及压裂原理、参数设计、机具与施工工艺及压裂效果检测等多个方面,最重要的是必须充分契合采场的工程现状、岩体结构、应力环境等地质力学条件。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原理工艺探讨、矿压观测,并结合矿井原有注水压裂经验,综合设计了4101工作面水力压裂顶板弱化方案,经工业性试验验证,取得了较好的压裂效果。此技术在该矿已取得了良好的技术与经济效益,为处理坚硬顶板大面积悬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具有一定推广应用的价值。

  [1]张立辉,刘建宇.水力压裂技术在上湾煤矿大采高综采面初采初放中的应用[J].中国矿业,2023,32(Supple2):186-191.

  [2]孙如达,夏永学,高家明.中高位厚硬顶板长孔水力压裂防冲效果研究[J].煤矿安全,2023,54(7):69-77.

  [3]杨阳.水力压裂裂隙起裂规律研究与现场应用[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22.

  [4]贺斌,雷鹏翔,弓仲标.水力压裂技术在大柳塔煤矿52502工作面的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2021,49(Supple2):78-84.

  [5]房庆.魏墙煤矿1313工作面厚硬顶板水力压裂初采放顶技术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21.

  [6]刘向忠.水力压裂控制坚硬顶板技术在东曲矿的应用研究[J].煤炭技术,2021,40(5):28-30.

  [7]庞贵艮.坚硬顶板水力压裂技术及效果检验[J].煤炭工程,2021,53(3):27-30.

  [8]吴拥政.回采工作面双巷布置留巷定向水力压裂卸压机理研究及应用[D].北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