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理工论文 关于铜尾矿制备微晶玻璃技术的探讨论文

关于铜尾矿制备微晶玻璃技术的探讨论文

2

2025-04-02 16:23:31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针对废弃铜尾矿资源的再利用已成为现代材料科学领域的关键研究方向。本文着重讨论了利用铜尾矿来生产微晶玻璃的各种技术途径,对铜尾矿的化学成分及其在各个场景下的适用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微晶玻璃的生产工艺参数、物理化学属性及其未来的应用潜力进行了讨论。

  摘要:针对废弃铜尾矿资源的再利用已成为现代材料科学领域的关键研究方向。本文着重讨论了利用铜尾矿来生产微晶玻璃的各种技术途径,对铜尾矿的化学成分及其在各个场景下的适用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微晶玻璃的生产工艺参数、物理化学属性及其未来的应用潜力进行了讨论。经过实验探究,明确了各种成分对于微晶玻璃性能的具体影响,并且对其经济与环境双重效益进行了详尽的评价。


  关键词:铜尾矿;制备;微晶玻璃


  0引言


  现代产业中,铜被视为一个关键的金属元素,在电气学、建筑和交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铜矿资源的逐渐耗尽,铜尾矿积聚成为一个越来越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难题,不仅铜尾矿占据了众多土地,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明显的不良影响。因此,寻找铜尾矿物的资源利用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担,同时还能够推进资源的循环再使用。微晶玻璃被认为是一种创新的无机非金属物质,拥有出色的理化特性,例如高的强度、较低的膨胀率和很好的抗腐蚀能力等,它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以及光学等多个行业[1-3]。在这种情境中,本研究主要分析了铜尾矿如何生产微晶体玻璃的相关技术,以期望为铜尾矿的资源回收提供新的视角和手段。


  1铜尾矿的化学成分分析


  铜尾矿的成分复杂,主要包含硅酸盐、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等多种矿物成分。根据文献资料,铜尾矿的典型化学成分如图1、表1所示。

fae9aec61953cd7d5ca3b23798dd803.png

  2微晶玻璃的制备工艺


  2.1原料配制


  根据铜尾矿的化学组成特性,选取合适的添加物以提升微晶玻璃的性能变得尤为重要。铜尾矿中,SiO2、Al2O3和Fe2O3的含量相对较高,这一特性为微晶玻璃的基本组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然而,为了获得最优的物理和化学特性,需要进一步添加其他辅助成分以调整其性能。由于石英砂中含有丰富的二氧化硅成分,它是一种常被采用的添加剂,可以有效地提升玻璃的硬度和耐热性能;长石具有为玻璃提供钾和钠等氧化物的能力,能够提高玻璃的融合性,降低其熔化温度,从而有效节省能量;铝土矿的特点是含有大量的氧化铝,这使得其能够提高玻璃的耐压能力及其化学稳定性。另外,为达成微晶玻璃的力学、热稳定性及光学特性的预期,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下通过实验测试来确定适当的辅助成分比例,确保所有的材料均达到最优比例。


  2.2熔融


  在微晶玻璃的生产过程中,熔融环节占据了至关重要的位置,这一步骤直接决定了最终产品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表现。根据所进行的实验,调配的原料会在高温炉内进行熔融处理,通常的熔融温度范围是1 450℃到1 550℃。这一温度范围是确保原料能充分反应并最终生成均匀熔融体的核心因素。在这个阶段,融合体必须维持一定的状态,以保证所有元素能够和谐地结合,从而避免局部的过热或冷而不均匀的情况。在熔化的进程中,连续搅拌是非常关键的,这样可以帮助去除气泡和分布不均的物质,从而确保最后的熔融体更为纯净和统一,这样可以确保微晶玻璃的优质。搅拌作用可以在高温熔融时避免原材料的分层和沉降,从而保证所有成分均匀地渗透至熔体之中。


  2.3成型


  在制备微晶玻璃的过程中,成型环节扮演着承前启后的核心角色,熔融完成后,必须立即开始塑造,以确保玻璃构造和性质都能达到预先的期望。成型方法种类繁多,其中涵盖了铸造、压制及吹制等多种形式,铸造方法尤为通用,并且特别适合大范围的工业生产。在制造过程中,熔化的原料会被倒入事先准备妥当的模具里,并在冷却之后制成特殊形态的玻璃基础材料。这个过程的温度控制是非常关键的,特别是在冷却时,温度的波动对玻璃的内部张力以及表面的品质有直接的影响。如果冷却速度太快,这材料可能出现裂缝或气泡状的裂缝;若是冷却过程过于缓慢,这可能会对生产的效能和经济成本产生负面影响。在成型的全过程中,压力是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4]。适当的压力确保熔体保持致密,防止气孔和杂质,进而增强微晶玻璃的强度及透明性。


  2.4热处理


  在微晶玻璃的生产流程中,热处理被视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终结阶段,这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即退火操作和晶体结构的形成。退火处理主要旨在消除玻璃在成型和冷却阶段产生的内部应力,以维持其结构的稳定性。当微晶玻璃内部应力没有被充分地释放时,它在接下来的使用阶段可能会出现裂痕或损坏,这会对其整体效能和使用寿命带来不利影响[5]。退火操作经常在较为寒冷的温度环境中进行,目的是逐渐降低玻璃表面的温度,以防止新应力的产生。晶化是通过在特定的热域内(通常范围在600℃至800℃)进行加热,将玻璃的部分非晶态状态转换成晶态,这一变化过程可以有效地提升材料的强度、硬度以及耐热性。


  3微晶玻璃的性能评估


  3.1物理性能


  微晶玻璃在评估其潜在应用时,其物理属性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方面,其密度、坚固度和热膨胀参数被认为是核心的考量标准。不仅是机械强度受到材料密度的影响,同时加工及其运输的成本也与之有密切的联系。经过实验探究,铜尾矿产制成的微晶玻璃的密度高达2.55 g/cm3。这表明该种材料在相对轻的质量方面具有优势,在某些需要高轻量化要求的应用场合中也表现出竞争力。硬度可以有效评估材料的抗划痕和耐磨损伤特性。在实际应用中,铜尾矿微晶玻璃的硬度高达6.5 Mohs,这意味着它有能力抵御较大的磨损和冲击影响。另外,由于该材料的热效率膨胀系数达到5.2×10-6/K-1,这意味着在温度波动时,其尺寸变化相对较微小。


  3.2化学稳定性


  微晶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在确定其在恶劣的环境下是否可以长期使用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面临酸性、碱性等具有腐蚀性的物质时,其材料的抗腐蚀性能显得更关键。为了全面评估铜尾矿制造的微晶玻璃的化学稳定性,研究人员采取了一系列浸泡实验。该实验把该金属材料分别放入了强酸(例如硫酸或盐酸)和强碱(例如氢氧化钠)的溶液中,以模拟极端化学反应对该材料表面的侵蚀作用。实验在一定时间段后得出,微晶玻璃的总质量损失率都低于0.1%,这表明这一材料对腐蚀具有高度的抵抗力。如此微小的质量损失数据意味着铜尾矿中的微晶玻璃在化学环境中拥有非常稳定的结构,并且能有效地抵挡腐蚀性物质对其的侵蚀。


  3.3力学性能


  微晶玻璃的力学属性是衡量其是否可以应对外部机械压力的关键指数,这其中涵盖了抗压能力以及抗弯性能等多项数据。通过对铜尾矿制成的微晶玻璃进行了实验室的力学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其抗压强度可以达到80 MPa,抗弯能力高达60 MPa,这远超过传统玻璃的力学特性。标准的玻璃其抗压性一般约为50 MPa,而抗弯能力稍微弱一些;然而,铜尾矿微型玻璃在机械性质上有着明显的优势,证实其在高应力的条件下展现出更为出色的载荷承受性质。


  4经济与环境效益评估


  4.1经济效益


  制备微晶玻璃在铜尾矿中带来的经济利益,主要呈现在资源的循环再利用以及成本的有效降低两个核心领域。铜尾矿作为矿山开采完毕后留下的副产品,它们经常在矿区周边累积,这不但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还对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所以,再利用这些尾矿不仅能显著降低废弃物处理的费用,而且也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经济高效的资源。采用铜尾矿制作的微晶玻璃使得企业不需要依赖于传统玻璃生产方式中的昂贵原材料,例如石英砂和长石等,这种方式显著降低了采购成本。


  4.2环境效益


  采用铜尾矿作为材料来制作微晶玻璃具有极大的环境效益,它不但显著减少了工业废料的积累,还大幅度地降低了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长期在矿区积累的铜尾矿可能会因时间流逝而侵蚀附近的土地,还能够通过雨水渗透而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这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也可能对人们的健康构成隐患。将铜尾矿转换为微晶玻璃不仅成功减少了尾矿废物的进一步积累,同时也使得这些资源得到了高效的重新利用。依据数据分析表明,利用每吨铜尾矿资源,有能力削减大约1.5 t的固态废物的排放量,从而极大地减轻了环境的压力。


  5结语


  总的来说,利用铜尾矿制作微晶玻璃的方法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在应用。通过深入地分析铜尾矿的化学组成并且探讨其生产技术,本篇文章揭露了在微晶玻璃制造行业里这种资源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实验数据揭示,采用铜尾矿来制作微晶玻璃具有优越的物理特性、化学稳定度以及机械强度。除此之外,利用铜尾矿资源不仅能带来经济效果,还对环境维护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未来,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完善,使得利用铜尾矿来生产微晶玻璃化产品的产业化趋势变得更为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施麟芸,徐玉华,匡敬忠,等.不同粒级铜尾矿对CaO-MgO-Al2O3-SiO2微晶玻璃析晶性能的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24,42(3):387-393.


  [2]赵庆朝,朱阳戈,孙永升,等.铜尾矿基微晶玻璃非均匀析晶过程形核机制研究[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23,75(6):156-162.


  [3]刘星妍.尾矿制备微晶玻璃过程中伴生有害元素迁移转化规律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23.


  [4]施麟芸,魏琦,聂涛,等.铜尾矿发泡微晶玻璃板性能优化与制备[J].江西建材,2022,(6):60-62.


  [5]南宁,崔孝炜,孙强强,等.铁尾矿制备微晶玻璃的研究[J].矿产综合利用,2022(3):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