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2025-03-05 11:52:44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分子生物学属于生物专业的必修课程,几乎渗透到了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分子生物学不仅具有极强的理论性,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载体,讲究理论与实践并重,优化教学活动,从而为学生学以致用提供保障。文章从产教融合视角出发,论述了产教融合在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分析了分子生物学教学现状,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策略。
摘要:分子生物学属于生物专业的必修课程,几乎渗透到了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分子生物学不仅具有极强的理论性,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载体,讲究理论与实践并重,优化教学活动,从而为学生学以致用提供保障。文章从产教融合视角出发,论述了产教融合在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分析了分子生物学教学现状,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产教融合;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
产教融合指产学研相结合,通过将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实际产业相结合,使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集教育、科研、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助力培养新型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从教学改革入手,构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系统、完善的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并以此来夯实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基石。应用型人才培养已成为当前众多高校主要的人才培养目标[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分子生物学是基于遗传学、生物化学,开展分子水平研究和阐释生命现象之本质的新兴学科[3]。在新时期下,分子生物学属于最具潜力的学科之一,如何发挥分子生物学的育人作用,真正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相融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高校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要注重实施课程改革,寻找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落实产教融合,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实践场所,全面提升育人效果。
1产教融合在高校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环节中发挥的作用
1.1发展社会经济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4]。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转变,我国正在向制造业强国发展转型。其中,生物学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的支撑。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明确了产教融合的重要性,有助于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成长环境,提高分组生物学教学的育人效果,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生物学人才。
1.2推动企业发展
在产教融合政策的影响下,企业需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不仅可以及时向高校反馈人才需求,还可以直接参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环节。高校也要与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完善培养目标、课程及实践等内容设置,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企业提供实用型分子生物学人才。此外,企业还可以从产教融合的角度出发,与高校合作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助力提高企业职工的素养和技能水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3提高教学成效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加强校企合作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第一,通过与企业对话交流,高校可以加深对企业需求的了解,及时调整专业、课程及教学内容设置,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第二,注重产学研融合、理工结合等产教融合方式的开展,保障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第三,搭建企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实践场所,提升人才培养成效。第四,推动师资队伍建设,鼓励高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以保障教学知识技能的更新,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2高校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高校分子生物学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尤其是教学环节,强调对实践和理论教学的合理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然而,从高校的教学实际出发,分子生物学课程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实践教学的开展条件较为有限,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同时,高校分子生物学的实验和生产实践存在脱节。在生物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实践内容包括基础实践与综合实践,对学生的帮助较小,容易导致科研与实践相背离,阻碍学生综合素养和技能的提升。此外,高校的硬件条件,如实验场所、设备等较为有限,阻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3产教融合在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策略
产教融合模式关注政府、企业及高校共同参与到相关课程建设中,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在此过程中,生物企业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场所,而高校可为企业提供良好的人才储备,实现校企双方协同发展。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应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注重推行课程改革,保障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3.1凝聚多方力量,完善人才培养平台
从产教融合的角度出发,为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高校需要注重人才培养平台的构建,使学生更好地开展实践锻炼活动。高校应注重实训基地建设,与相关企业开展合作交流,构建良好的实训基地和管理体制,有效开展管理活动。另外,在产教融合模式的影响下,企业与学生的双向选择不仅可以处理学生参与实践困难的问题,也可以解决企业用工难的问题。通过充分发挥高校、企业及政府的作用,遵循合作共赢、精诚合作等原则,可以构建良好的实践场所,保障产学研一体化教学的落实。
3.2优化课程改革体系,完善人才培养计划
在高校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中,为更好地落实产教融合理念,需要注重课程体系改革,构建良好的人才培养计划。在产教融合模式的影响下,高校可以从实际情况与企业发展情况出发,加强对学生实际需求的了解,明确多元化就业需求,同时也可根据学科的实际特点,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制定良好的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计划。生物学人才培养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包括农业、食品、制药等多领域内容。高校应注重优化课程教学体系,把握专业基础课内容的设置,推动核心课程转变。鉴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新体系主要包括生态生理学、细胞遗传学等内容,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寻找合适的学习内容,明确定位自身发展方向。
3.3贯彻产教融合,优化师资队伍
在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环节,高校需要贯彻落实产教融合策略,培养高质量的师资队伍。第一,鼓励教师到企业参与实践锻炼,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第二,定期邀请企业技术人员来校开展教学活动,优化外聘教师队伍,借助讲座、报告等方式拓宽学生学习视野,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保障教学成效的提升。
3.4巧用信息技术,优化分子生物学教学效果
要巧用信息技术,构建网络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高校通过构建分子生物学网络课堂,可以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开展学习,同时通过构建虚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可操作的虚拟实验设备。这样,学生不仅可以通过仿真平台进行实践活动,还可以进行实验设计,有效避免传统教学受资源条件限制的影响。此外,高校还应以企业需求为依据,设计虚拟仿真项目,帮助学生熟悉分子生物学的实际操作过程。
3.5构建校外导师制度,发挥企业引领作用
在学生到企业实习的环节,高校可以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导师,以充分发挥产教融合的作用,为优化教学效果奠定基础[5]。在实习活动中,学生不仅需要加强对企业产品技术、管理与运行模式等方面的了解,还需要加强与企业人员的交流,从而加深对分子生物学知识实践应用的理解,提升综合能力。同时,高校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设计学生的毕业研究方向;以企业技术人员要求为支撑,对学生进行毕业研究指导,并对学生的毕业论文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4教学改革成果
4.1教师教学能力显著提升
在实地改革后,取得了一定成效:荣获了2021年度新进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一项;2021年度生物工程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二等奖各一项;2024年生物工程学院青年教师教课比赛一等奖一项;就业创业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一项;参与酿酒类本科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项目,获省级二等奖一项;课程2023年入选线下校级一流课程。
4.2学生学习能力普遍提升
经过教学改革,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得到显著提升,不及格率由30.28%下降至2.8%;成绩中等率由9.17%提升至46.48%;成绩良好率由0提升至35.92%;成绩优秀率由0提升至0.7%。
4.3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明显提升
通过课程改革,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明显增强。学生可以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操作,完成实验结果分析。指导学生获得了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全国二等奖;2023年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银奖。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基于产教融合背景开展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过程中,高校应以企业需求和行业需求为导向,制订良好的产教融合方略,切实开展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高校不仅需要关注分子生物学人才培养计划的调整,还需要优化课程体系,构建良好的教学计划。通过开展以上活动,可以为产教融合在生物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提供良好方式,设计良好的人才培养方案。当今时代,高校在分子生物学课程中实施教学改革,可以为生物学行业提供大量的应用型人才,保障学生的就业率,推动高校、企业及学生协同发展。
[1]王碧,张婷,李渺,等.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分子生物学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J].现代职业教育,2021(33):12-13.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2(30):4-27.
[3]潘燕敏.互联网+背景下经管类课程考核改革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26-27.
[4]柴波,周建伟,李素矿.地质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20,29(2):58-61.
[5]何彩梅,郭继毅.基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贺州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为例[J].贺州学院学报,2019,35(2):149-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