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步区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研究论文

2025-02-26 15:10:46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本文浅析了该模式的技术路线流程、机具配套方案和技术规程,提出了强化宣传推广、创新运行机制、强化人才保障、拓宽融资渠道、产学研相结合的推广建议,以期为各地探索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和推进蔬菜机械化发展提供参考。
摘要:蔬菜产业是贺州市八步区特色优势产业,该地区通过开展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建设和农机农艺融合技术试验示范,总结了一套包括机械化播种育苗、耕整地、移栽、田间管理、采收、运输、保鲜、初加工等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近三年八步区示范推广该技术模式面积达1.4万hm2,实现了节本增效,获得了18.37亿元的应用效益,推进了当地蔬菜生产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进程,推动了八步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文浅析了该模式的技术路线流程、机具配套方案和技术规程,提出了强化宣传推广、创新运行机制、强化人才保障、拓宽融资渠道、产学研相结合的推广建议,以期为各地探索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和推进蔬菜机械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蔬菜;全程机械化;节本增效;广西贺州市八步区
八步区被誉为“百年菜乡”,蔬菜产业是该区特色优势产业,年蔬菜播种面积为2.845万hm2,产量为85.0202万吨,产值为23.4556亿元。为了解决当地蔬菜生产普遍存在的耕种管收机具不足、技术配套不强、作业效率偏低等生产机械化应用问题,近年来,该区通过实施《优势特色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等项目,在八步区东融供港蔬菜产业核心示范区进行了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建设,总结了一套适合桂东地区蔬菜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该模式可为其他地区探索蔬菜全程机械化生产解决方案和推进蔬菜机械化发展方面提供借鉴、参考。
1模式概述
1.1技术集成
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依据桂东地区菜心、包菜等蔬菜种植特征和生产实际,通过融合农机农艺技术,开展了一系列包括机械育苗、机械耕整地、机械移栽、田间管理及机械采收、机械化运输、保鲜、初加工等作业环节的试验示范,初步集成了一套较完善的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技术规程、机具配套方案的模式体系。该模式的应用,可以减少当地蔬菜生产用工数量,降低生产作业强度,提高种植效率和综合效益,达到化肥农药减量、能源减耗、保护环境、节本增效的目的,有效推动蔬菜产业走上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的科学发展道路,推进当地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1]。
1.2应用效益
经试验表明,机械化采收比手工采收增效23倍,机械化采收成本是手工采收成本的0.12倍,机械植保效率是手工植保效率的9倍,机械植保成本是手工植保成本的0.7倍,充分说明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和先进农机装备的使用,有效提高了蔬菜生产作业效率,减少了人工投入,降低了作业强度和投入成本[2]。通过配套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采取无人机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等措施,可以减少农药等投入品的使用;应用节约型机械装备,实现资源高效利用。2022~2024年,八步区铺门、仁义、信都、贺街、莲塘等蔬菜生产主要乡镇应用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面积(复种)为1.4万hm2,节本增效18.37亿元。
2技术路线
2.1技术流程
蔬菜全程机械化过程分为产前、产中和产后3个阶段,包括机械化育苗、耕整地、种植移栽、田间管理、采摘采收、转运、保鲜、初加工、冷链销售等蔬菜全程机械化生产过程,具体如图1所示[3]。
2.2配套机具
育苗、移栽环节配备育苗穴盘、播种机、催芽机、基质填充机、移栽机、铲车等;耕整地环节配备履带式旋耕机(HK-60SH)、轮式拖拉机、旋耕机(1GQN-250)、挖掘机、土地平整仪等;田间管理环节配备水肥一体化设备、起垄覆膜机、除草机、喷药(施肥)机、植保无人机、采收机等;运输、保鲜、初加工环节配备轨道运输机、真空预冷机、冷藏车、制冰机、清洗机、真空打包封口机、分拣包装台、封箱胶带机等。
3技术规程
3.1机械化播种
3.1.1播种准备
选择丰产性好、商品好、适应性强、纯度高、符合粤港澳等市场需求的蔬菜品种。适当晒种,提高发芽率,做好种子消毒,合理炼苗,减少苗期病害。按照蔬菜品种特征特性,根据物候条件,拟定播种日期,适当在春季提早播种或在秋季延后播种,达到错峰上市,提高生产效益。
3.1.2播种方式
按照蔬菜品种和栽培方式不同,分两种播种方式。
一是包菜类、瓜类、茄果类蔬菜可采取集约化育苗方式。选配可移动苗床、基质填充机、喷灌车、增温设备、铲车、运苗车等机械,一般在温室大棚内作业。选择链夹式移栽机作业,一般配用105穴育苗盘育苗;选择吊杯式移栽机作业,一般配用72穴育苗盘育苗;人工手持式气吸播种器,适合年育苗量为200万株的小型育苗场作业;育苗播种机适合年育苗量为200万~2000万株的中型育苗场作业;育苗播种流水线适合年育苗量在2000万株以上的大型育苗场作业。
二是菜心、小白菜等短季蔬菜可采取精量直播方式。根据不同品种、播量、畦面宽度、种植规模等要求,选择合适的播种机。经深松、旋耕、起垄后,于晴天的早晨或下午,将种子播种到平整的畦面上,避免在高温的中午或雨天作业,播种深度要求一致,株行距合理、均匀。
按照吸种工作部件结构形式的不同,育苗播种机械可分为针吸式、滚筒式和盖板式三类;按照自动化程度不同,育苗播种机械可分为全自动育苗播种流水线和半自动育苗设备[4]。
3.2机械化整地
3.2.1平整土地
前茬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的土地,采用履带式旋耕机进行深耕整地,耕整地作业后,土地应保持较好的坚实度和平整度,可采用土地平整仪开展土地整平作业。要求耕作层碎土率达到85%以上,实现表土细碎,以便于机械化移栽。
3.2.2起垄覆膜
选用起垄覆膜机开展作业,确保起垄笔直、垄形整齐。根据不同季节、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地膜,覆盖黑膜或银膜防草害效果较好。采用小高畦种植方式的畦面一般宽为60cm,畦沟宽为30cm,畦高为25cm;采用宽畦种植方式的畦面一般宽为100cm,畦沟宽为30cm,畦高为20cm。
3.3机械化移栽
3.3.1秧苗准备
秧苗植株整齐度好、土坨紧实、植株粗壮,剔除病虫株。
3.3.2设备选择
小高畦覆膜移栽,一般选用吊杯式移栽机作业,有助于增温保墒;不覆膜平畦移栽,可以选用链夹式移栽机作业,其工作效率高。
3.3.3移栽要求
一般要求机械化移栽时,平均漏苗率、平均裸根率、平均埋苗率均不高于3.5%,栽植秧苗合格率不低于95%,安装自动驾驶系统的移栽设备,每100m偏移距离不低于2.5cm[5]。
3.4机械化防控
一般新植田块或稻菜轮作程度高的地区病虫发生较少,重茬地或老菜区比较容易感染土传病害和根结线虫害,霜霉病、白粉病等真菌性病害,软腐病等细菌性病害和花叶病毒病等;产业规划应科学,粮食与蔬菜合理间套轮作,选用抗病虫的杂交良种,采用物理、生物防控方式,在菜园安装频振式诱虫灯,可诱杀青虫、夜蛾类等害虫,每盏诱虫灯控制面积为2~3hm2,夜间效果好;在菜园挂绿色、黄色诱虫板,可诱杀蓟马、瓜螟等害虫,平均放置密度为450张/hm2,日间效果好;采用植保无人机高效防控,配合选用生物农药,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促进蔬菜安全生产。
3.5机械化除草
机械化除草可选用背负式剪草机,进行除草切割,也可粉碎植株秸秆,结合旋耕机作业,将碎秆草渣深翻沤肥,培肥地力。
3.6机械化肥水管理
采用水肥一体化管理,在播种后及时喷水,浇足底水。依据天气情况,在植株成活后,采用管网系统设施,实施浇水、施肥等作业,肥料一般采用蔬菜专用水溶肥,施用量为150~225kg/hm2,根据不同品种合理施用。
3.7机械化采收
根据蔬菜品种、种植规模、收获要求等选用合适的采收机械。例如,收获菜心等可选用跨行式无序收获机,在蔬菜出苗整齐、长势较一致的菜地开展作业。机械收获的损失率一般控制在5%以内,茎叶破损率一般控制在10%以内,收获效率一般达到667m2/h以上。
3.8机械化采后处理
蔬菜在田间机械化采收后,用专用菜筐装好,用轨道运输机或农用机械,搬运回仓储地(或经清洗机清洗晾干后再进行搬运),经过分拣、称量、分级、检测、信息采集后,真空包装(采用打包机辅助),装箱放入冷藏库进行预冷保鲜,使用冷藏车装运,直供粤港澳等市场。
4推广建议
4.1强化宣传推广
八步区围绕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创新示范,采取“大基地+大科技+大加工+大融合+大服务”综合宣传推广方式,促进新技术、新模式的转化与应用。运用微信云直播、抖音网红直播、电脑、电视、报纸、科学期刊、横幅标语等,宣传与推广好做法、好经验;加强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新机具的推广演示活动,推动新机具的面上应用[6]。
4.2创新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的相关部门推动、上下联动、社会支持的农业现代化工作体系,采取“部门引导、政企联动、市场运作、项目支撑、全民受益”的运行模式,建立生产、加工、服务、销售、信息紧密结合的发展机制。探索“龙头企业带产业”的发展模式,通过引进、培育专业化龙头企业,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构建联农、带农、富农机制,将更多就业、创业机会和产业链增值收益分享给农民,构建产加销产业发展共同体。
4.3创新技术服务
八步区应高度重视对农业农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蔬菜生产经营组织和蔬菜种植户的技术培训,充分利用高校、科研单位、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资源,开展蔬菜育苗、移栽、管护、收获等生产环节新技术新装备田间观摩、实际操作等,扩大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创新示范带动能力。依托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我国农技推广平台、八桂科农服务平台等,探索蔬菜机械化生产技术“线上+线下”科技创新服务,积极探索“相关部门+企业+研究机构”合资、合股开展农机科技创新和社会化服务的新路径。
4.4拓宽融资渠道
创新金融可以支持蔬菜机械化发展,引导金融机构,以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小微担、“桂惠贷”等贴息贷款方式,解决技术升级改造贷款问题;引导银行对具有一定带动作用的科技型公司、科技型合作社进行技术信贷支持;探索“产业+金融”服务机制,推进“主导产业+社会化服务+金融服务”模式的发展,运用银行贷款、担保、保理、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打造新型金融服务体系,在利率和费率上给予更多优惠。通过统筹农业、水利、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等各类资金,集中投入支持农机具购置、基础设施建设和绿色生产等多领域,可以共同促进蔬菜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生产。
4.5产学研相结合
八步区应加强产学研结合,强化农机农艺技术融合,进一步构建适合当地的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7]。国外在蔬菜全程机械化生产装备方面研究时间较长,技术已趋于稳定、成熟,但都是大型农业机械装备,不适用于我国南方蔬菜生产模式,难以直接引进和使用;我国蔬菜生产机械装备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蔬菜机械化发展速度加快,但区域发展很不均衡,各个作业环节的机械设施适用性与实际需求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农机设计过程中,针对大型农场、基地,可研发智能农业机具;针对合作社、家庭农场,可开发简易化、小型化机械。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生产与应用,加速新科技成果转化,可以逐步实现规模化的全程机械化生产。
参考文献:
[1]闫子双,赵景文,刘晓明,等.塑料大棚小白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方案初探[J].中国蔬菜,2020,(10):96-99.
[2]顾旭东,程玉龙,陈东海.设施蔬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探析[J].江苏农机化,2022,(04):12-15.
[3]谭秀英,周贵平,刘沛宇,等.浅析设施蔬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J].农业装备技术,2023,49(03):34-36.
[4]林佳福.基于全程机械化的叶类蔬菜周年生产模式[J].长江蔬菜,2019,(10):46-48.
[5]那静宇,王林君,黄莉莉.甘蓝露地高产机械化栽培技术[J].农技推广,2021,(10):82.
[6]姚森,杨其长,马伟,等.蔬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蔬菜,2021,(10):1-7.
[7]邹亮亮,刘雪美,苑进,等.叶菜机械化收获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J].中国农机化学报,2022,43(06):1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