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问题探讨论文

2025-02-20 10:59:59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在当前社会经济背景下,国家注重工业化发展,冶金机械作为冶金工业生产重要组成,需要保持持续稳定的运行状态。为了保证生产质量与效率,使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冶金机械应针对企业的产业结构进行不断更新,并做好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保证设备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然而根据当前冶金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现状分析,其中存在许多亟待优化的问题,如设备使用寿命缩短、生产质量得不到保障等。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提升冶金机械制造设备管理与维护水平。
摘要:在当前社会经济背景下,国家注重工业化发展,冶金机械作为冶金工业生产重要组成,需要保持持续稳定的运行状态。为了保证生产质量与效率,使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冶金机械应针对企业的产业结构进行不断更新,并做好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保证设备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然而根据当前冶金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现状分析,其中存在许多亟待优化的问题,如设备使用寿命缩短、生产质量得不到保障等。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提升冶金机械制造设备管理与维护水平。
关键词:冶金机械;设备管理维护
在现代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逐渐衍生出各种先进机械技术,设备内部结构呈现出复杂性特点,操作自动化程度也逐步提高,冶金行业也正进入新型工业化发展阶段,然而许多机械制造设备的体积较大,清洗和后期维护保养工作难度显著提升。为了保证机械制造设备安全且稳定的工作,定期检查与维护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许多在大型机械设备管理以及维护过程中,存在保护不当或者操作不当等问题,导致设备受到不同程度的磨损,性能也明显降低,进而影响到企业工业生产质量与效率。因此,为了优化上述现象,需要针对现存问题探索有效的管理与维护措施,找出适宜冶金机械管理转型方案。
1冶金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的现状
1.1管理维护制度有待完善
冶金机械设备需要企业消耗大量资金进行采购,操作也比较复杂。而工程内机械设备数量以及种类比较多,将会配备对应的操作手册,实现统一标准的保护机制。在设备投入使用之前,企业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调试,熟悉设备性能,进而将其灵活运用到工作中。同时在运行中,也需要进行全面动态化的管理与维护,通过对先进保养技术的灵活运用,保证设备安全以及工作状态正常。虽然许多冶金企业针对机械制造设备管理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但是一直停留在表面,并没有真正地落实[1]。相关工作人员在操作设备时也并没有按照相关要求规范自身行为,进而将会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影响机械设备性能。在制度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发现冶金设备出现故障也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进而影响整个设备后续的运行以及使用的寿命。许多部门忽视了冶金机械设备管理维护方面的工作,导致工作无法科学有效地开展,缺少统一性。
1.2管理维护意识薄弱
目前冶金机械制造设备管理中最显著的问题企业并没有认识到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的重要性,管及维护意识比较薄弱。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竞争激烈,许多企业为了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将重心都放在生产效率和经营方面。并且为了能提升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压低自己的成本,并没有考虑机械设备行政质量的下降,对机械设备存在的安全问题充耳不闻。在当前快节奏的机械制造加工发展背景下,机械制造加工业发展无法与工业发展趋势融合到一起,在进行机械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时,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并没有将安全管理与维护工作贯穿到生产流程中,而是在发生安全事故后,交给专业人员进行维修与管理。许多设备性能老化,只能选择报废。除此之外,一些损坏的设备零件在长时间的生产中磨损比较严重,维护与保养工作不到位,影响最终的产品质量,企业的影响力和信誉度也会随之受到影响[2]。
1.3维护水平有待强化
冶金机械制造操作人员以及维护人员作为与机械进行频繁接触的对象,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技能将会影响最终的维护管理效果。在现代化背景下,企业内部的机械设备基本上都是运用国内外比较先进的技术手段,因此对操作人员以及维护人员的能力以及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显著提升。但大部分企业都缺少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从事的工作人员缺少扎实的专业基础。维护人员对设备检查、保养工作不到位,在冶金设备运行结束后,只是简单地进行设备检查,无法发现设备在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实现防患于未然,导致设备性能受到严重影响。
1.4管理模式有待创新
冶金机械设备作为机械生产企业重要组成,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机械制造设备的科学有效管理与定期维护对设备的使用寿命、设备生产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然而目前企业在进行机械制造设备管理过程中,对应的手段以及模式比较落后,势必影响后续维护工作的开展,增加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支出,限制整体的发展。尽管随着冶金机械制造设备的不断创新发展,部分企业的冶金机械制造设备管理以及维修的方式有所改善,但是与现代化工业发展相比,依然比较落后,并没有发挥出先进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缺少科学性与有效性。因此,冶金企业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将各种先进技术运用到其中,实现全面创新发展,呈现出智能化与自动化的特点[3]。
2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的优化措施
2.1强化管理维护意识
当前大部分冶金企业都拥有大型的机械制造设备,技术方面发展也比较成熟,针对设备管理以及维护方面工作也制定了相关计划。但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制度执行力不够。主要是在于安全管理制度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为了保证冶金机械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保持良好的状态,需要全体员工将安全生产理念摆在第一位,规范自身的行为与意识[4]。企业领导者需要发挥出自身引导与组织作用,做好对各个部门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保证员工能够更加全面且细致化地掌握冶金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与维修工作内容。除此之外,还需要将安全生产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加大宣传力度,实现对员工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熏陶,进而端正自己工作态度,明确自身的职责与义务。在设备投入使用后,管理人员应当全面动态化地监督与把握好设备操作以及使用的情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做好处理。在工作中,可以灵活运用安全系统中的鱼骨图分析法,细致化地剖析设备生产效率较低的原因,然后进行专项的检查。
2.2强化管理执行力
为了促使机械制造设备安全且稳定的运行,应当制定明确的生产过程标准,使工作科学有序的开展。企业应当构建相关系统,使设备工艺标准化,从传统复杂且繁琐的工作流程中脱离出来。在此过程中,还应当考虑冶金设备的工作特性和物料的特殊性,在这一基础上优化工艺过程。并且在这期间,不断地优化工艺过程,使整个生产过程更加简单便捷。与此同时,还可以将机械管理思想贯穿到其中,有效建立起部门之间的联系,实现互相配合,为设备安全提供全面保障。除此之外,还需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5]。企业需要从目前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当前行业标准,制定适合自己的冶金设备管理体系。
如图1所示,冶金厂需要根据车间情况,明确规定好设备检查与维护的周期,以预防冶金设备故障和损坏,其中包括了对冶金机械制造设备的检查、清洁、润滑、紧固螺丝、更换磨损零部件等。与此同时,加强安全意识,通过预防性维护可以减少设备故障的风险,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在系统与制度的约束下,设备使用将会变得更加安全可靠。
为了使各项管理制度全面的落实,企业内部还应当成立督导小组,对整个工作的过程进行全面动态化的监督,促使技术人员转变自身的工作模式以及理念,围绕着相关的管理规定以及标准开展工作,将安全放在第一位,使制度得到有效地落实,发挥出自身作用。除此之外,还应当灵活运用全员生产维修系统,从各个小组科学选择技术能力较强的人员组建专门的队伍,实现对整个工作的监督与管理,保证企业生产效率与质量显著提升[6]。
2.3提升专业维护水平
冶金机械制造设备的操作以及维护对专业度的要求比较高,如果相关从业人员对专业知识一无所知,无法满足工作的基本要求,进而影响安全管理和维修的质量。因此,需要提升对冶金生产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以及维护工作人员要求,从自身的经营以及维护管理需求出发,选择更加专业的人员来担任这项工作,为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升提供全面保障。企业还可以针对目前机械制造设备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与教育,在此过程中,需要包括机械设备在维修以及安全管理方面的要点、技术以及技能。并且还需要开展实践训练,促使相关管理人员能够完善管理体系,在此过程中员工转变自身的工作思维,强化自身的工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减少在操作中的安全隐患,对应的生产效率也将显著提升[7]。为了调动员工对培训的积极性,企业还可以定期开展纸质竞赛或者技术保养竞赛,检验工作人员细节处理方面的能力,如图2所示,实现员工之间的良性竞争,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能力,学习冶金机械制造设备相关知识与技能。对表现突出的员工,企业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并且在晋升中优先考虑,保证员工端正工作态度,提升工作热情,不断地钻研技术,为企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4创新管理模式
数字化技术作为发展成熟的高新技术,为钢铁冶金提供了更便捷的工具,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冶金设备是钢铁企业的生产基础和保障,要充分依靠数字化转型对设备管理结构优化与科技创新,全面推进冶金行业数字化转型之路,保证设备运行效率显著提升。企业应当完善全系统的预防维修过程,以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的设备保养和维修管理体系。同时搭建设备故障诊断系统、建立应急预案,能够及时地发现设备存在的故障,并且及时反馈,相关部门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去解决,以免影响最终的生产质量。而设备故障诊断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控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及时发现故障并减少停机时间。除此之外,企业需要搭建备件管理系统,能够及时供应并且合理地使用备件[8]。备件管理包括了备件采购、库存管理、备件更换等,可以有效地避免备件积压以及浪费的现象,促使设备的可用性以及维修效率得到保障。总之,在现代化背景下,企业在进行冶金机械制造设备管理以及维护的过程中,可以认识到先进技术所具有的优势,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全面动态化的监测与分析,能够预测出设备当前运行的状况以及潜在的安全隐患。对应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最终数据信息制定更合理的维护计划,减少冶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避免设备突发性故障造成的损失,保证维护效率与维护质量显著提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冶金机械制造企业生产中,设备的可靠性维护与管理是保证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的关键,对设备持续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通过目前机械制造企业内部对设备管理的实际情况分析,当前存在管理与维护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管理意识比较薄弱、机械制造设备维护人员专业水平有待强化、机械制造设备管理模式有待创新等问题,为了跟上时代发展,促使设备使用寿命显著提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应当探索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将安全生产理念贯穿到机械制造设备管理与维护中,并且完善管理以及维护制度,强化执行力,培养高素质工作人员队伍,创新机械制造设备管理模式,才能够跟上时代发展脚步,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陈雪芹,曹旭,李琪.“设备更新”为再制造领域带来哪些新机遇——对话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工程机械再制造委员会主任,中油工程设备共享运营中心(管道局设备租赁公司)经理马春青[J].中国设备工程,2024(11):2-5.
[2]吴光鸿.浅谈如何加强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J].中国设备工程,2023(19):51-53.
[3]李正.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及维修策略探索与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3(17):34-36.
[4]方婷.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A机械设备制造公司为例[J].金融文坛,2023(3):124-126.
[5]田明军.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1工程技术与管理研讨会论文集,2021:4.
[6]赵大勇.基于安全理念的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管理和维修探讨[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1,57(3):167-168.
[7]刘丽丽.探析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安全管理问题—以江苏X鞋厂为例[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1(4):20-23.
[8]高波.基于精密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3):65-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