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五里亭金矿区深部找矿潜力论文

2025-02-13 11:28:55 来源: 作者:xujingjing
摘要:五里亭—铜厂韧性剪切带南西段已发现罗家墩、蔡家坞陡倾斜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床。韧性剪切带由南西往北东斜贯五里亭、蔡家坞、罗家墩三个矿区,五里亭矿区处于罗家墩矿区、蔡家坞矿区的南西延伸段,两个矿区圈定的V1矿体为同一矿体,矿体空间分布、产状以及金矿化富集均受韧性剪切带控制,V1矿体走向方向,自北东向南西方向倾伏,自然延伸至五里亭矿区,五里亭区深部找矿潜力巨大。
摘要:五里亭—铜厂韧性剪切带南西段已发现罗家墩、蔡家坞陡倾斜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床。韧性剪切带由南西往北东斜贯五里亭、蔡家坞、罗家墩三个矿区,五里亭矿区处于罗家墩矿区、蔡家坞矿区的南西延伸段,两个矿区圈定的V1矿体为同一矿体,矿体空间分布、产状以及金矿化富集均受韧性剪切带控制,V1矿体走向方向,自北东向南西方向倾伏,自然延伸至五里亭矿区,五里亭区深部找矿潜力巨大。
关键词:金矿;找矿潜力;五里亭金矿区;德兴市
五里亭金矿普查区北东毗邻蔡家坞金矿详查区、蔡家坞金矿详查区北东毗邻罗家墩金矿,三个矿区位于江西德兴市城区北东70°方位约5.0km处,行政区划属德兴市新营街道办管辖。南有4km水泥公路与德兴—上饶主干公路相连。往西沿德兴大道约4km至德兴市,往南5km至德昌高速新营入口。矿区周边公路、高速路、铁路、高铁互通构成发达的交通网络,交通十分便利。
(1)1974~1975年,江西冶金地质勘探五队,开展赣东北1:50000化探分散流普查2012km2,发现含五里亭、蔡家坞、罗家墩在内Cu、Pb、Zn、As等元素低值异常。
(2)1975年、1979年,江西冶金地质勘探一队(现江西省地质局原有色一队),先后两次开展含五里亭、蔡家坞、罗家墩在内1:50000地质填图124km2,旨在寻找“铜厂式”斑岩型铜矿。
(3)1979年,江西冶金地质勘探一队,开展新营测区1/万地质填图16km2,发现五里亭、蔡家坞、罗家墩等地段Cu、Pb、Zn、As多元素组合原生晕异常。
(4)1984年,江西有色地质勘探四队(现江西省地质局原有色四队),开展八十源测区1:50000地质填图,初步圈定308车间—蔡家坞—八十源构造带及花岗斑岩、辉石闪长岩脉群,在八十源发现金铜铅锌矿化露头。
(5)1985年,江西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完成了1:50000德兴幅区域地质、矿产地质调查工作,圈定重砂锡石,铌钽铁矿,独居石,黄金,铬铁矿,钛铁矿,钍石,黄铜矿,方铅矿等综合异常12处,高含量点4处,土壤(铜铅锌钼,锡铜铍铌镱钼铋,铬镍钴钒等)综合异常31处,高含量点21处。
(6)1985年~1986年,江西有色地质勘探五队,开展德兴地区1:25000化探分散流普查608km2,发现蔡家坞金异常。
(7)1987年,江西有色地质勘探五队开展江西省德兴县金山测区1:20000次生晕化探详查,测区面积90km2。罗家墩矿区处于测区西北角,有低值金异常显示。
(8)1987年,江西有色地质勘探五队开展蔡家坞北段地球化学—地球物理详查,面积2.76km2,圈出Au、Cu、Pb、Zn、As化探组合异常和物探激电异常。
(9)1988年,江西有色地质勘探五队,开展1:20000化探次生晕测量280km2,圈出蔡家坞、下南坞、水车等化探次生晕金异常多处。
(10)1990年~1993年,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四队与中南工业大学合作,开展金山矿田及外围构造地质填图80km2,厘定了包含五里亭、蔡家坞、罗家墩在内的构造格架,确认308车间—蔡家坞—八十源构造带是区域八十源—铜厂走滑剪切带的一部分,属陡倾斜韧性剪切带。
1区域地质背景
区域构造上五里亭金矿区、蔡家坞金矿区以及罗家墩金矿属于赣东北韧性剪切蛇绿岩构造混杂带中五里亭—铜厂走滑韧性剪切带南西段内。
区域主要出露地层有新元古界万年群程源组(Pt31ac),新元古界张村岩组(Pt31az)。其中万年群程源组浅变质岩主要出露于五里亭—铜厂韧性剪切带北西侧,剪切带南东侧依次出露新元古界万年群张村岩组、程源组,登山群拔竹坑组少部分,区内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是存在于万年群的一套浅变质岩组成的体系,涵盖板岩、千枚岩和火山碎屑沉积岩,同时夹有变质火山熔岩,南东出露的张村岩组是一套蛇绿岩片。金质很大程度上来自围岩,万年群为重要的区域含金矿源层。
区内主要构造为赣东北韧性剪切蛇绿岩构造混杂带,五里亭—铜厂韧性剪切带包含其中,在五里亭—罗家段走向北东,倾向北西,五里亭金矿区、蔡家坞金矿区以及罗家墩金矿自南东往北西分布与五里亭—铜厂韧性剪切带中。
五里亭—铜厂韧性剪切带:剪切带走向50°,北东段倾向北西,南西段倾向南东,倾角大于60°~70°,宽300m~500m,构成金山韧性推覆变形带的北西边界,由陡立的千糜岩、糜棱岩、强片理化千枚岩及部分构造片岩组成,沿剪切带有加里东期辉石闪长岩、燕山期花岗斑岩脉侵入。其南西段已发现八十源、罗家墩、蔡家坞和五里亭等陡倾斜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床(点)。
区域岩浆活动频繁,具有多期次、多时代的特点;区内出露的从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以及中酸性—酸性岩均有分布。时代从晋宁期、加里东期、海西—印支期、燕山期到喜山期均有,与区内成矿最为密切的岩浆活动以晋宁期和燕山期岩浆活动为主。其中晋宁期的早期岩浆活动以及燕山期的岩浆活动,为该区域大规模的铜、钼、铅、锌、银及金矿化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2矿床地质特征
罗家墩金矿和蔡家坞金矿所出露的地层主要是新元古界张村岩组浅变质岩系赋矿地层。张村岩组以单斜构造的形式产出,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40°~70°。依据岩性组合特征可初步划分为上、中、下三部。上部主要为板岩、千糜状板岩,各岩性段中均夹有若干层变余玄武岩、细碧—角斑岩。中部以凝灰质粉砂质千糜岩为主,还夹有薄层含碳千糜岩。下部则以黑色、灰黑色含碳千糜岩为主,夹有薄层砂质千糜岩。
张村岩组广泛遭受构造变形与蚀变变质作用的改造,在强应力变形的作用下形成了五里亭—八十源韧性剪切带。韧性剪切带从南西方向往北东方向斜贯五里亭矿区、蔡家坞矿区、罗家墩矿区等三个矿区。在矿区内,其走向方向出露长度约1.5km,宽度处于250m~350m之间,走向为北东,倾向130°~150°,倾角60°±,属于五里亭矿区、蔡家坞矿区、罗家墩矿区含(控)矿构造。韧性剪切带岩石组成主要有糜棱岩化千枚岩、千糜岩、糜棱岩夹石英透镜条带,具有一定的分带特性。其中,中心带为糜棱岩,中心带两侧则是千糜岩。带内揉流褶皱发育明显,并且可以看到剪切滑动面,后期的脆性叠加改造十分显著。强应变的中心带岩石呈现出铁白云石化、黄铁矿化、硅化以及金矿化等特征。具备分带特点。其中,中心区域是糜棱岩,中心区域两侧为千糜岩、千糜岩化千枚岩。韧性剪切带中岩石揉皱显著发育,并叠加后期的脆性改造。
在韧性剪切带的形成与演变进程中,剪切应变促使变形、蚀变以及金矿化的产生。从剪切带的核部到边部,剪切应变不断减弱,变质热液的渗滤交代作用逐渐减弱。剪切带中矿体的蚀变类型及强度、矿石矿物的共生组合以及金矿化与构造岩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上密切相关。依据矿石矿物的共生组合、岩石蚀变类型以及金矿化强度,可将韧性剪切带中的蚀变带划分为三个蚀变带。
Ⅰ号蚀变带:作为韧性剪切带的应变核心区域,以千糜岩及糜棱岩伴随硅化、黄铁矿化及金矿化带为特征,其内岩层的剪切片理与岩层千枚理大致相同。岩石颜色主要为青灰绿至深绿色,岩性主要为千糜岩,伴有少量糜棱岩、超糜棱岩、辉绿岩、变安山玄武岩等,厚度处于20m~70m范围内。金矿体(带)产出其中。Ⅰ号蚀变带内的矿物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及金矿化为主,并伴随少量的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Ⅰ号蚀变带定义为“硅化—黄铁矿化—金矿化带”。
Ⅱ号蚀变带,以初糜棱岩伴随石英、绢云母化、白云石化为特征:分布于“硅化—黄铁矿化—金矿化带”之上,呈现出岩石内石英条带具透镜体化、岩层具片理化及千糜岩化等特征,岩层剪切片理、千枚理基本一致,局部具一定的交角。该带总体厚度在25m~65m之间,蚀变带内顺片理面分布的石英小透镜体包裹自然金。岩石蚀变主要有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白云石化。金矿化程度相对较弱,仅在局部区域可见透镜状的石英脉条带包裹金产出,Ⅱ蚀变带定义为“绢云母化带”。
Ⅲ带:以千糜岩化岩石伴随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为特征:产于“硅化—黄铁矿化—金矿化带”之下,其内岩石的剪切片理与岩石千枚理大致相同具一定的交角。该带厚20m~50m之间,带内主要有绿泥化、绢云化千糜岩,绿泥化、绢云化千糜岩化千枚岩等组成。
矿区范围内,岩浆岩为张村岩组浅变质岩中零星分布的变余安山玄武岩和辉绿岩透镜体。
晋宁早期变余安山玄武岩:在岩层中总体顺层产出,常与含泥硅质岩相伴产出,局部可见其切割原始层理,二者见有相同的变质构造即千枚理一致。在空间上和金矿(化)体关系密切。呈墨绿色,风化成褐黄—土黄色,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变余玻晶交织结构,残余杏仁构造,块状构造。
晋宁早期变辉绿岩:呈透镜状产出,深灰—深灰绿色,变余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平行密集排列的长条状斜长石及填充其间的辉石组成,还有少量白钛石、石英、氧化铁,岩石次生变化强烈,斜长石、辉石多被绢云母、黏土矿物替代呈假像。具糜棱岩化,部分地段与变安山玄武岩呈过渡关系。
罗家墩、蔡家坞矿区含金韧性剪切带在形成和演化进程中,普遍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蚀变。其中硅化、黄铁矿化与金矿化密切相关。
3矿体及矿石特征
罗家墩金矿区矿体分布于五里亭—八十源走滑型韧性剪切带中,韧性剪切带控制着金矿化的富集。根据韧性剪切带内岩石的变形、变质程度以及化学分析结果确定的金矿化品味分析,综合研究将韧性剪切带划定出了Ⅰ、Ⅱ两条金矿化带。其中主矿体V1矿体赋存于Ⅰ金矿化带内。
V1矿体赋存在五里亭—八十源走滑型韧性剪切带罗家墩矿区Ⅰ带中部36线~72线间。沿走向方向控制矿体延伸520m,沿倾向方向控制延深264m左右,沿倾向方向最大延深420m,矿体部分出露地表,矿体出露标高为145m~-260m,属半隐伏—隐伏矿体。矿体往西与蔡家坞矿区主矿体相连,东延伸至八十源金矿区。
矿体空间分布受五里亭—八十源走滑型韧性剪切带主剪切面控制,沿走向、倾向皆呈现舒缓波状展布。矿体走向北东,总体倾向南东,倾角一般55°±。矿体形态似层状、透镜状,呈舒缓波状展布,在倾向和走向方向有膨大缩小现象,局部具分枝复合现象。
V1矿体为走滑型韧性剪切带内的蚀变岩型矿体,以星散状、浸染状黄铁矿化糜棱岩以及星散状、浸染状黄铁矿化千糜岩为主,局部出现角砾岩型矿石。
蔡家坞金矿区有两条近平行金矿化带,北侧为I号金矿化带,南侧为Ⅱ号金矿化带,相距100m左右。I号金矿化带产有V1金矿体,Ⅱ号金矿化带产有V2金矿体,矿化带由蚀变的千糜岩、糜棱岩、超糜棱岩及石英脉组成。
蔡家坞主矿体V1矿体为相邻的罗家墩金矿主矿体V1的自然延伸。V1矿体赋存在Ⅰ带中下部43号~35号勘探线。沿走向方向控制矿体长1100m,沿倾向方向控制框体延深平均500m±,属隐伏矿体;矿体空间分布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矿体沿走向方向以及倾向方向都以舒缓波状展布延伸。矿体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50°±,矿体形态以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在倾向和走向方向均具有膨大缩小现象,局部分枝复合现象。
蔡家坞主矿体V1的矿石类型与罗家墩金矿区主矿体V1一致。
罗家墩金矿区及蔡家坞金矿区金矿物均以自然金的形式存在,自然金呈标准的金黄色。自然金大部分以不均匀的裂隙金的形式分布在矿石,与分布于矿石中的黄铁矿、石英共生居多,少数在白云石、绢云母、毒砂、黄铜矿、方铅矿中。矿石中自然金的粒度以细粒状为主,形状各异,以不规则粒状为主。
4结论
张村岩组广泛遭受构造变形与蚀变变质作用的改造,在强应力变形的作用下形成了五里亭—八十源韧性剪切带。该剪切带从南西方向往北东方向斜贯五里亭矿区、蔡家坞矿区、罗家墩矿区等三个矿区。
在罗家墩—八十源韧性剪切带中罗家墩矿区以及蔡家坞矿区均圈出了Ⅰ、Ⅱ号两条平行产出的金矿化带。对比分析罗家墩V1矿体和蔡家坞V1矿体罗家墩矿区主矿体。V1矿体赋存在五里亭—八十源走滑型韧性剪切带罗家墩矿区Ⅰ带中部36线~72线间。沿走向方向控制矿体延伸520m,沿倾向方向控制延深264m左右,沿倾向方向最大延深420m,矿体部分出露地表,矿体出露标高为145m~-260m,属半隐伏—隐伏矿体。矿体往西与蔡家坞矿区主矿体相连。蔡家坞主矿体V1矿体为相邻罗家墩金矿主矿体V1的自然延伸。
蔡家坞矿区V1矿体赋存在Ⅰ带中下部32线~35线间。矿体沿走向延伸1100m,倾向方向最大延深600m,最低见矿标高为-440m。对比分析可知两个矿区V1矿体实为同一矿体,矿体空间分布、产状以及金矿化富集均受韧性剪切带空中,矿体沿走向方向以及倾向方向都以舒缓波状展布延伸。矿体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50°±,矿体形态以似层状、透镜状为主,在倾向和走向方向均具有膨大缩小现象,局部分枝复合现象。V1矿体在走向方向,自北东向南西方向倾伏,即自罗家墩矿区出露地表145m标高至蔡家坞矿区矿体深部出露标高-440m,向南西逐渐加深,矿体呈透镜状往南西方向稳定延伸。
综上所述五里亭矿区处于五里亭—八十源韧性剪切带中罗家墩矿区、蔡家坞矿区两个矿区的南西延伸段,两个矿区V1矿体为同一矿体,矿体空间分布、产状以及金矿化富集均受韧性剪切带空中,V1矿体在走向方向,自北东向南西方向倾伏,自然稳定延伸至五里亭矿区,说明五里亭区圈定的罗家墩—八十源韧性剪切带深部找矿潜力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