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理工论文 响应曲面法优化稻壳灰中二氧化硅的提取工艺论文

响应曲面法优化稻壳灰中二氧化硅的提取工艺论文

10

2025-01-15 15:54:29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研究稻壳灰中的SiO2在低浓度碱性条件下的高效溶解性,首先对温度、NaOH浓度、时间、液固比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然后选取温度、NaOH浓度、时间3个因素设计组合实验,以SiO2溶出率为考察指标。结果表明:温度124℃、NaOH质量分数8%、时间1.5 h、液固比(mL:g)10:1。该条件下,多次实验得到SiO2的溶出率达98%。此研究对稻壳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及资源化化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不仅将其变废为宝,还能保护生态环境。

  摘要:研究稻壳灰中的SiO2在低浓度碱性条件下的高效溶解性,首先对温度、NaOH浓度、时间、液固比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然后选取温度、NaOH浓度、时间3个因素设计组合实验,以SiO2溶出率为考察指标。结果表明:温度124℃、NaOH质量分数8%、时间1.5 h、液固比(mL:g)10:1。该条件下,多次实验得到SiO2的溶出率达98%。此研究对稻壳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及资源化化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不仅将其变废为宝,还能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稻壳灰;低浓度;SiO2溶出率;响应曲面法

  0引言

  稻壳是一种产量巨大的农业废弃物,常被直接丢弃或焚烧处理,燃烧后的稻壳灰又带来新的环境污染问题。稻壳灰中无定形SiO2含量高达80%,且具有一定的反应活性,所以用稻壳灰提取SiO2制备一些含硅产品,不仅能将稻壳废弃物利用起来,也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对稻壳进行盐酸预处理,去除杂质金属离子以便更好地进行提取SiO2。

  对于稻壳灰中SiO2的提取工艺中,马红超的研究以酸化后的稻壳通过采用2.5 mol/L的NaOH溶液碱溶4 h后,SiO2的提取率为90%。刘娟的研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在实验条件为:NaOH溶液质量分数为20%、液固比3:1、反应时间4 h时,SiO2的提取率为95.74%。梁嘉成的研究确定了最佳SiO2提取条件为:NaOH溶液浓度1.9 mol/L、反应温度110℃、液固比4.8 mL/g,该条件下SiO2溶出率为71.6%。综上,对于低浓度碱性下高效提取SiO2都没有很好的研究,本文进行低浓度碱溶高效提取SiO2的实验研究,考察各因素对SiO2溶出率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最优的工艺参数,为稻壳灰中SiO2的高效提取及利用提供有效途径。

  1实验部分

  1.1原料和试剂

  原料:实验所用稻壳来自黑龙江省绥化市某场提供的优质稻壳。

  试剂:氢氧化钠、无水碳酸钠、溴甲酚绿、甲基红、乙醇、氟化钠、盐酸,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均为蒸馏水。

  1.2原料预处理

  取适量稻壳按固液比1:10与2.5%盐酸进行浸泡混合,在磁力搅拌器中90℃下反应2 h后,取出对其洗涤、抽滤至中性,而后在105℃下干燥至恒重。将酸处理后的稻壳放置瓷舟中在马弗炉650℃下煅烧0.5 h,使完全灰化至恒重,颜色为白色。对酸化处理后的稻壳灰进行化学成分分析,表1为稻壳酸处理后稻壳灰的XRF分析,从表1中可看出经过盐酸酸化处理后的稻壳灰中SiO2含量为98.15%,其他金属杂质含量明显较少。

image.png

  采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稻壳灰的物相组成,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在15。~30o时,出现鼓包型的衍射峰,说明稻壳灰中的物象主要呈现非晶态。由于稻壳灰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则可认为稻壳灰中的SiO2为非晶态的SiO2,具有比较高的反应活性,这对SiO2的提取是有利的。

  1.3稻壳灰的碱溶

  取适量稻壳灰与NaOH溶液进行混合然后置于反应釜中施加预定温度,进行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抽滤得到滤液和少量的滤渣,滤液即为硅酸钠溶液(水玻璃)。

  1.4分析方法

  根据国标GB/T 4209—2008测定硅酸钠溶液中二氧化硅的含量。

  SiO2的溶出率(α)计算方法如式(1):

  α=m′/m×100%.(1)

  式中:α为稻壳灰中SiO2的溶出率,%;m′为硅酸钠溶液中SiO2的质量,g;m为稻壳灰中SiO2的质量,g。

  2结果与分析

  2.1反应温度对SiO2溶出率的影响

  由图2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SiO2溶出率逐渐增大,在120℃时溶出率达到了最大值,而后随着温度升高溶出率开始下降。温度升高,会导致活化状态的NaOH分子逐渐增加,可以加速NaOH与稻壳灰中的SiO2进行反应,从而使得SiO2溶出率提高。继续升高温度时,会使溶液变得黏稠,流动性变差,影响分子扩散,进而使得SiO2溶出率出现下降趋势,所以温度120℃为提取SiO2的最佳条件。

image.png

image.png

  2.2 NaOH质量分数对SiO2溶出率的影响

  由图3可知,随着NaOH质量分数的升高,SiO2溶出率出现了先增加又下降的情况,在NaOH质量分数为7.5%时达到了最大值。因为随着NaOH质量分数一直升高,会导致液体黏度过高,稻壳灰与NaOH溶液反应减慢,就会导致SiO2溶出减少。所以NaOH质量分数为7.5%为提取SiO2的最佳条件。

image.png

  2.3反应时间对SiO2溶出率的影响

  由图4可知,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SiO2溶出率出现了先升高后基本不变然后下降的情况,在1.5 h时达到了最大值,时间的升高会使得稻壳灰与NaOH溶液反应更加充分,但是时间过长,会导致NaOH与稻壳灰中的其他粒子反应,从而使得其与稻壳灰中SiO2反应减少,因此溶出率下降。SiO2溶出率在2 h时与1.5 h时溶出率相差不大,故考虑效率问题,时间为1.5 h为提取SiO2的最佳条件。

image.png

  2.4液固比对SiO2溶出率的影响

  由图5可知,随着液固比的升高,SiO2溶出率先增加后下降,在10∶1时溶出率达到了最大值。随着液固比的增加,接触面增大,使得稻壳灰与NaOH溶液的接触反应更充分,溶出率就增大,后来溶出率出现了下降可能是液固比过大溶液中SiO32-的溶出变多抑制了OH-的扩散。所以液固比为10:1为提取SiO2的最佳条件。

image.png

  2.5碱溶提取SiO2响应曲面实验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4个因素中,液固比较其他3个因素对SiO2溶出率影响较弱,所以选取温度(A)、NaOH质量分数(B)、时间(C)三个因素根据Box-Behnken实验设计原理,以SiO2溶出率(Y)为响应值,设计3因素3水平5个中心点响应面分析实验,数据用Minitab软件分析确定最优工艺参数。

  2.5.1响应曲面实验设计

  根据Box-Behnken设计原理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实验,以SiO2溶出率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响应面实验的因素及水平见表2。

image.png

  2.5.2响应曲面实验分析

  通过Minitab软件对模型进一步分析得到最佳的实验条件是:温度124℃,NaOH质量分数7.9%,时间1.7 h,液固比10∶1,该条件下SiO2的提取率理论预测值可达到98.6%。在上述理论方案的基础上,为了方便实际操作,确定实际方案为NaOH质量分数为8%,温度为124℃,液固比为10∶1的条件下,反应1.5 h,稻壳灰中SiO2的提取率为98%,与理论预测值相差0.6%,说明该模型具有真实有效,对实践生产具有指导性。

  3结论

  1)通过单因素实验,大致确定了响应曲面的取值范围分别为:反应温度在100~140℃;NaOH质量分数在5%~10%;时间在0.5~2.5 h。

  2)此模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124℃,NaOH浓度8%,时间1.5 h,液固比10∶1。该条件下,稻壳灰中SiO2的溶出率理论预测值可达98.6%,与实际实验值98%相接近,进一步证明了此模型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梁嘉成.稻壳灰基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冷冻干燥法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21.

  [2]陈佩.稻壳预处理对稻壳灰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3]马红超,杨君,董晓丽,等.以稻壳为原料制备白炭黑和活性炭[J].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11,30(3):195-198.

  [4]刘娟,侯书恩,靳洪允,等.稻壳灰制水玻璃的正交试验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8(12):6-7.

  [5]xx坤.酸预处理对稻壳内离子浸出率及稻壳灰性能影响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6]高凌宇.蛇纹石酸浸硅渣制备水玻璃和白炭黑工艺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