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理工论文 化妆品中EGCG的含量测定及其稳定性研究论文

化妆品中EGCG的含量测定及其稳定性研究论文

7

2025-01-03 13:45:04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EGCG含量的方法。采用ZORBAX Extend-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A相)-0.05%三氟乙酸水溶液(B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时间35 min,柱温35℃,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80 nm。在此条件下,EGCG的线性范围为10~1 000 mg/L,R2=0.999 6,精密度(n=6)RSD为1.25%,重复性(n=6)RSD为0.84%,稳定性RSD为0.61%。EGC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摘要: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EGCG含量的方法。采用ZORBAX Extend-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A相)-0.05%三氟乙酸水溶液(B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时间35 min,柱温35℃,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80 nm。在此条件下,EGCG的线性范围为10~1 000 mg/L,R2=0.999 6,精密度(n=6)RSD为1.25%,重复性(n=6)RSD为0.84%,稳定性RSD为0.61%。EGC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2.27%,RSD为1.18%。该方法有利于化妆品不同剂型及原料中EGCG的质量控制。对添加有EGCG原料的不同剂型化妆品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发现EGCG直接以纯品添加,稳定性要优于EGCG磷脂复合物,但随着时间推移,EGCG含量下降较大;另外,温度对EGCG含量影响很大,低温放置更有利于含量稳定。为保证化妆品产品的功效,EGCG作为原料,更要做到足量添加。

  关键词:茶多酚;EGCG;高效液相色谱法;化妆品;稳定性研究

  0引言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叶源自中国,深受世人喜爱,已逐渐发展为当今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首。从营养成分等各方面上说绿茶都为最多。绿茶属于不发酵茶,富含茶多酚、生物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绿茶中茶多酚含量较高。茶多酚是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总称,又名茶单宁、茶鞣质,约占茶叶干重的20%~35%。有大量研究表明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一直作为天然的食品抗氧化添加剂。茶多酚主要包括儿茶素类、花青素类、酚酸类及黄酮类四种化合物类型,其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儿茶素类,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左右,主要有儿茶素(C)、表儿茶素(EC)、没食子儿茶素(G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等8种。EGCG不仅是绿茶提取物中生物活性最强的儿茶素类化合物,而且也是含量最高的,约占儿茶素的50%~60%,具有延缓光老化、抗氧化、美白、收敛和保湿多重功效,这使得无论是绿茶提取物还是EGCG单体都能成为最常使用的化妆品添加剂。市场上有很多以茶为概念的产品,如绿茶面膜、绿茶面霜、绿茶洁颜乳等。目前,由于EGCG在应用时存在稳定性差和生物利用度不好的问题,在化妆品领域存在概念性添加的问题。但是,一般只是定性认为EGCG稳定性不佳,EGCG在产品配方中的稳定性具体如何,是否会发生降解,最后使用时是否还可以发挥活性功效,很多时候都不得而知。鉴于此,本文参考文献,选定合适的流动相和提取方法测定EGCG含量,通过对市售原料在化妆品骨架配方(爽肤水/乳/霜)中的稳定性研究,明确EGCG等成分作为功效成分在化妆品产品应用的可行性和实际情况。

  1实验部分

  1.1主要试剂与仪器

  甲醇,色谱纯,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水为蒸馏水,屈臣氏;EGCG(98%),江苏天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三氟乙酸,色谱纯,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绿茶磷脂复合物,indena。

  岛津LC-2030C高效液相色谱仪,配PDA检测器,日本岛津;MA204E型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MS 3(数显型)旋涡混匀器,德国IKA公司;KQ-250DE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0.45μm针头式微孔滤膜过滤器,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实验方法

  1.2.1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ZORBAXExtend-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相)-0.05%三氟乙酸水溶液(B相);梯度洗脱程序:0~10 min,10%A~20%A;10~30 min,20%A~35%A;30~35 min,10%A;洗脱时间35 min;柱温35℃;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80 nm。

  1.2.2对照品溶液配制

  称取EGCG(98%)0.02 g左右(精确到0.000 1 g)到20 mL棕色容量瓶,用甲醇(色谱级)溶解并定容,混合完成后,即为1 000 mg/L的标准储备溶液。取上述标准储备溶液,分别用甲醇稀释定容,配制成质量浓度分别为1 000、600、200、100、40和10 mg/L的标准系列溶液。过0.45μm微孔滤膜,装入液相样品瓶中备用。

  1.2.3供试品溶液配制

  A系列样品:准确称取一定量的EGCG(98%)粉末,用少量去离子水溶解完全后,和爽肤水/乳/霜骨架配方混合均匀,即得含有1%EGCG的爽肤水/乳/霜样品。

  B系列样品:准确称取一定量的EGCG磷脂复合物,用少量去离子水溶解完全后,和爽肤水/乳/霜骨架配方混合均匀,即得含有1.2%EGCG磷脂复合物的爽肤水/乳/霜样品。

  精密称取待测样品0.7 g左右(精确到0.000 1 g),于10 mL棕色容量瓶中,加80%甲醇至8 mL左右,涡旋30 s,超声20 min,取出后用80%甲醇定容,混合均匀,过0.45μm滤膜,装入液相色谱进样瓶备用。

  2结果与讨论

  2.1线性关系的考察

  分别将1.2.2中的标准系列溶液(10、40、100、200、600、1 000 mg/L),按照1.2.1中的色谱条件进行测定,记录色谱图数据。以峰面积为纵坐标,EGCG质量浓度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其中线性质量浓度为10~1 000 mg/L,得到的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为:Y=12 151X+53 241(R2=0.999 6),线性关系良好,该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

  2.2精密度考察

  取1 000 mg/L的EGCG对照品溶液,按照1.2.1中的色谱条件进行测定,连续进样6次,记录色谱图数据。结果表明,EGCG的保留时间波动小于0.1 min,EGCG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5%,表明本方法精密度良好。

  2.3重复性考察

  取同一批供试品溶液,按照供试品制备方法平行制备6份溶液,按照1.2.1中的色谱条件进行测定,记录色谱图数据。计算得该批供试品中EGCG含量的RSD为0.84%,表明本方法重复性良好。

  2.4稳定性考察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4、8、12、24 h进样,按照1.2.1中的色谱条件进行测定,记录色谱图数据。计算得该供试品中EGCG含量的RSD为0.61%,表明本方法稳定性良好。

  2.5加样回收率

  精密量取同一批供试品(A系列爽肤水)6份,每份1 g左右,置于5 mL EP管中,精密加入1 mLEGCG对照品溶液(质量浓度10 g/L),混匀。按照1.2.1中的色谱条件进行测定,记录色谱图数据。计算得EGC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2.27%,RSD为1.18%,结果见表1,表明本方法具有良好的回收率。

image.png

  经方法学验证,利用HPLC法检测EGCG含量的方法线性、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率均符合要求,为化妆品不同剂型及原料中EGCG的质量控制和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

  2.6样品测定

  分别取绿茶磷脂复合物原料和样品供试品溶液10μL进样,按照1.2.1中的色谱条件进行测定,记录色谱图数据。以外标法计算,结果见表2。

image.png

  2.7长期稳定性考察

  将制备好的A、B系列样品每个都一分为二,分别于4℃和45℃条件下放置3个月,并分别在0、2、4、8、12周时取样测定EGCG含量,结果见表3,EGCG含量变化率见表4。结果表明,添加EGCG粉末的样品比添加EGCG磷脂复合物的样品要稳定,但整体上除了添加EGCG粉末的爽肤水外,其余体系对EGCG都是不稳定体系,显示出很高的不稳定性。

image.png

image.png

  3结论

  1)本法易于操作,样品处理简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结果可靠,有利于化妆品不同剂型及原料中EGCG的质量控制。

  2)从添加有EGCG成分的爽肤水/乳/霜的长期稳定性考察实验结果可知,添加有EGCG磷脂复合物原料的爽肤水/乳/霜,极不稳定,EGCG最好以纯品形式添加;4℃样品要比45℃样品稳定性好,说明温度对其影响很大;EGCG在爽肤水中的稳定性比在乳液和膏霜中的稳定性好,说明化妆品不同剂型对EGCG稳定性也有影响。

  总体看来,EGCG直接添加到化妆品中,随着时间推移,含量下降较大,低温放置更有利于稳定。正因EGCG的稳定性不佳,其作为功效成分更要做到足量添加。

       参考文献:

  [1]宛晓春.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茶叶生物化学(茶学专业用):第3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2]叶晴,刘毅,陈金鹏,等.绿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药物评价研究,2021,44(12):2711-2719.

  [3]马春霓.茶叶中的化学成分[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14):43.

  [4]洪叶,李厚峄,燕宇,等.茶叶中的化学成分[J].山东化工,2021,50(14):79-80.

  [5]曾鸣凤.几种天然抗氧化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研究[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4,43(4):73-77.

  [6]葛建,林芳,李明揆,等.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1,38(2):156-163.

  [7]邓小锋,王浩,周自若,等.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在化妆品中的功效机理[J].日用化学工业,2015,45(10):589-592.

  [8]闫晓佳,梁秀萍,李思琪,等.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性质、稳定性及其递送体系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20,41(1):258-266.

  [9]刘平平,池恒明,孙长勉,等.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J].饲料工业,2023(10):50-55.

  [10]邓小锋,郑依,周兆清,等.EGCG分子修饰在化妆品中的应用[J].化学世界,2015,56(9):569-574.

  [11]张营,刘丹,杨娜,等.茶多酚EGCG的不稳定性初探[J].广东化工,2019,46(13):54-55.

  [12]茹歌,韩晶,彭兴盛,等.化妆品中儿茶素类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J].上海预防医学,2022,34(6):6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