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理工论文 金属矿山深部开采中充填结顶技术的创新与挑战论文

金属矿山深部开采中充填结顶技术的创新与挑战论文

4

2024-12-03 15:14:20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作为金属矿山开采的关键方法,充填结顶技术面临着许多革新和挑战。针对充填结顶技术的创新点和技术难点,文章通过对当前充填结顶技术的分析,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研究显示,对于深部开采环境的复杂性,需要有更高的充填结顶技术,在选材、施工过程和安全监控技术等方面都应该不断优化。通过技术革新,提高开采效率、降低环境影响的同时,矿山运行安全也将得到显著改善。

  摘要:作为金属矿山开采的关键方法,充填结顶技术面临着许多革新和挑战。针对充填结顶技术的创新点和技术难点,文章通过对当前充填结顶技术的分析,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研究显示,对于深部开采环境的复杂性,需要有更高的充填结顶技术,在选材、施工过程和安全监控技术等方面都应该不断优化。通过技术革新,提高开采效率、降低环境影响的同时,矿山运行安全也将得到显著改善。

  关键词:充填结顶技术;深部开采;技术创新;安全监测

  金属矿山深部开采过程中,充填结顶技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支撑技术。其不仅能有效防止地表塌陷,还能回填废弃采空区,提高资源利用率。然而,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地质条件愈加复杂,传统充填结顶技术面临严峻挑战。文章旨在探讨当前充填结顶技术的创新与挑战,通过深入分析实际应用案例,为未来矿山深部开采提供技术支持。

  1充填材料的选择与优化

  1.1新型充填材料的开发

  近几年创新开发的填充物,为矿山深层开采提供了新的解决之道。由于高强度、低成本、环保等优点,高强度的水泥基材料、矿渣微粉、粉煤灰等新型材料逐渐得到广泛应用。高强度的水泥基材料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不仅机械性能优异,而且稳定性也较好。作为工业下脚料的矿渣微粉、粉煤灰等,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资源得到了再利用,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缓解,如图1所示。

image.png

  1.2材料配比优化

  充填材料的配比优化是提高充填效果的关键,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开采深度。各种材料在不同配比下的最佳表现,可以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模拟研究来确定。如在高压环境下,充填充物的抗压强度可以明显提高,矿渣微粉的比例增加;粉煤灰的比例适当调整,在高湿环境下,充填物的耐久性可以得到提高。

  2施工工艺的改进

  2.1充填工艺流程优化

  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关键是优化充填工艺流程。通过对现有充填流程的系统分析,并结合数据和案例在实际应用中进行综合优化。一个优化的工艺流程应该包括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例如,材料的准备、运送、灌注、固化。在材料制备上,不同的填充物具有不同的特性(如水泥基料、微粉矿渣、粉煤灰等)。各种材料在不同配比下的最佳性能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和现场测试来确定。例如,在水灰比为0.35的情况下,水泥基充填充物的抗压强度可达40MPa以上,而在加入10%的矿渣微粉后,可进一步提高抗压强度至45MPa以上。

  主要依赖于机械设备的高效运转和智能控制,是输送和灌注环节得以优化的前提条件。例如,对充填材料进行管道输送与泵送技术相结合,使充填材料能进行连续的输送而不会出现传统重力式流动方式所带来的输送不均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了30%的输送效率与20%充填体均匀性。以具体的地质条件和充填物特性为依据进行固化环节的确定,使充填物在温度高的环境下具有较快的固化速度,对水灰比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延长固化时间;对高压环境下的充填物进行高强度的材料来逐层进行固化,以保证充填体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因此,在输送和灌注环节的整个过程中,优化的机械装备和智能控制,使充填体的质量得以提高。同时也为相关技术在工业界的应用提供了基础。如表1所示。

  表1数据说明,采用泵送技术使充填材料的输送效率和充填体的均匀性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同时材料配比上加入矿渣微粉,使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有明显提高;这些优化措施在不同环境下均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是深部矿山充填施工的重要参考依据,主要应用于改善材料输送效率提高充填体均匀性。

image.png

  2.2机械设备的应用

  代机械设备的引入极大地提升了充填作业的效率和质量。自动化充填设备和高效搅拌设备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保证了充填材料的均匀性和质量稳定性。自动化充填设备的应用可以实现充填作业的高度自动化。例如,自动化充填系统通过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可以实现对充填材料输送量和灌注速度的精准控制。数据表明,采用自动化充填设备后,施工效率提高了40%,人工成本降低了25%。

  引入高效搅拌设备,使充填材料的均匀混合得以保证。现代搅拌设备采用双轴或多轴搅拌技术,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材料的充分混合,使充填体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根据现场实验数据表明,使用高效搅拌设备能使充填材料的均匀度提高15%,充填体的抗压强度提高10%以上;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如能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维护,将有效地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施工延误和安全事故;因此,在机械设备的智能化管理上多下功夫,是提高施工安全性的关键。如能结合这些技术,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就能更有效地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数据的分析表明,应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使设备故障率降低20%,而施工安全度提高30%之多。

  2.3施工环境适应性

  深部开采环境复杂多变,需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才能进行充填施工。充填料和施工设备在高温、高压、高湿等特殊环境条件下要求较高。填充物在高温环境下可能会出现性能受损的情况。经过实验室对高温环境的模拟发现,在温度超过60℃的情况下,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会降低10%左右。

  建筑设备的耐压性能受到高压环境的挑战。施工设备在高压条件下,为保证施工安全,需要有良好的耐压能力。例如,输送管道和泵送设备,都是由高强度钢材制造,能够有效应对高压环境。通过现场测试数据显示,设备在高压环境下运行稳定性在采用高强度设备后提高20%。填充物、设备在高湿环境下易发生腐蚀。通过实验发现,在高湿环境下,水泥基材料的耐久性会减少10%左右,如表2所示。

image.png

  由表2可知,针对不同的环境条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充填材料和设备的适应能力,从而保证深部开采过程中的充填施工的顺利进行,这些优化措施在不同环境下均能使施工效率和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为深部矿山的充填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依据,对相关工程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2.4充填体质量控制

  充填体质量控制是基础,通过全过程的监控与检测,保证充填体的均匀性与稳定性,进而提高充填效果与施工安全。对充填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与筛选,对水泥基材料进行抗压强度的测试、对抗剪强度和耐久性的测试、对设计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测试数据表明经过严格检测的材料抗压强度平均提高了10%以上。因此,保证充填体质量控制是工程中的重中之重。

  质量控制在建设过程中同等重要。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实时监控施工过程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例如,保证填充物的均匀性和密实度,可以通过监测填充物的输送量和灌注速度来判断。现场监测数据表明,通过实时监测,可以观察到填充物均匀度、密实度分别上升了15%和10%。通过检测评估填充物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等,确保填充物达到设计要求,从而保证填充物的充填效果达到标准。例如,充填体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可以通过钻孔取样和实验室检测进行评估。资料显示,充填体抗压强度经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分别提高15%和10%。

  2.5安全保障措施

  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是充填施工中的安全保障措施。通过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有效防范施工风险,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充填施工的安全保障措施包括人员安全、设备安全和施工现场安全。人员安全是根本,通过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比如,建筑工人在施工现场需要掌握安全隐患和应对方法等充填施工的操作规程和防护措施。数据显示,安全事故发生率通过安全培训下降30%。充填施工安全保障中,设备安全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定期检查维护施工设备,确保其运转良好,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使设备发生故障。如定期检测自动化充填装置、高效搅拌装置等,保证其正常工作。有数据显示,设备故障率通过定期保养降低了20%。

  工地现场的安全也是填充施工安全的重点,合理的现场布置和施工组织,能够有效地降低施工中的干扰和安全问题的发生,对施工安全起到很大的保障作用。举例说明,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隔离栏杆,可以有效阻止无关人员进入工地施工区域;在施工现场配备应急救援器材和药品,在有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及时进行救援。

  3充填结顶技术的创新措施

  3.1实时监测系统的建设

  建立实时监测系统,对充填过程中的各种工艺参数进行实时监控,是保证施工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针对充填体沉降监测、应力检测、环境温度和湿度检测等。实时监测系统将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装置,对上述参数进行实时的采集和传输,以方便管理人员随时了解施工现场的情况,从而做到随时掌控。

  3.2数据分析与反馈

  通过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快速解决相关安全隐患。实时的数据反馈可以及时指导施工人员调整施工方案,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例如,对填充物沉降资料进行分析,就能确定是需要二次填充物,还是需要采取加固措施;是否需要对填充材料的配比或施工工艺进行调整,可以通过对应力数据的分析来确定。

  3.3智能化监测技术

  应用智能监控技术,如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能使监控的精确度和反应速度得到提高,从而对建筑施工安全起到强有力的保障作用。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对现场的各种监控设备进行联网,使数据的自动采集和传输;对海量监控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以发现数据中的潜在规律和异常情况,从而提前预警可能的危险情况。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发现充填施工中某些参数的异常波动情况,做到防患于未然。

  3.4预警系统的建立

  建立预警系统,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全面分析,做到早预测、早解决,防患于未然。预警系统的核心是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并通过数据分析、模型预测等方式发出预警信号。例如,对填充物沉降、应力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对沉降不均或未来可能出现的应力集中现象进行预测,做到防患于未然;设备可能发生的故障或材料性能的变化,可通过对环境温度、湿度数据的分析进行预测,从而使设备的维修或材料的更换提前进行。

  3.5应急预案与演练

  为降低事故损失并保障人员安全,对各类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加以定期演练。应急预案要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相应的措施和处理,以做到有备无患。通过定期演练使施工人员熟悉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从而在突发事件中迅速作出反应,并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4结束语

  金属矿山深部开采中,充填结顶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是保障矿山安全、高效生产的关键。文章通过对充填材料选择与优化、施工工艺改进与创新、安全监测与管理等方面的探讨,总结了当前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充填结顶技术的不断进步,不仅可以提高矿山开采的经济效益,还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降低对地质结构的破坏。

        参考文献:

  [1]王平尤.金属矿山及工程灾害分析与控制对策[J].世界有色金属,2023(3):166-168.

  [2]李建霞.基于金属矿山电气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方法探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16):46-47.

  [3]姜廷剑.新形式下金属矿山绿色开采体系设计[J].世界有色金属,2019(17):47+49.

  [4]郑明,袁永宝.高压辊磨机在我国金属矿山的应用与前景展望[J].冶金管理,2020(11):100-101.

  [5]姜兆阳.浅谈金属矿山采矿技术的发展方向[J].世界有色金属,2022(4):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