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P-OES测定多金属矿样中痕量磷论文

2024-11-27 13:52:13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开展ICP-OES测定多金属矿样中痕量磷研究,文章利用高效能的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技术,成功地从多金属矿石复合体系中富集磷元素。深入探讨了这一过程的关键操作参数,以优化磷元素的提取效率。通过精心挑选的光谱分析线,结合先进的ICP-OES技术进行精确检测。对多金属矿石的一级标准样品进行磷含量测试,结果显示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53%和1.58%,显示出良好的精密度。加标回收率分别达到了88.25%和93.50%,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摘要:开展ICP-OES测定多金属矿样中痕量磷研究,文章利用高效能的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技术,成功地从多金属矿石复合体系中富集磷元素。深入探讨了这一过程的关键操作参数,以优化磷元素的提取效率。通过精心挑选的光谱分析线,结合先进的ICP-OES技术进行精确检测。对多金属矿石的一级标准样品进行磷含量测试,结果显示其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53%和1.58%,显示出良好的精密度。加标回收率分别达到了88.25%和93.50%,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多金属矿石;磷
工业界高度重视复合矿物资源的价值,其中杂质含量的精确评估对矿石质量的定性至关重要。尽管磷在多金属矿石中往往被视为不利成分,传统上依赖于繁琐的萃取光谱法进行检测。这种方法不仅步骤冗长,而且在萃取过程中存在损耗风险,涉及有害溶剂的使用。相比之下,ICP-OES技术被用于微量磷的定量分析,以其操作简便和高灵敏度著称,然而,其适用范围仅限于痕量磷的情况。
1 ICP-OES的测定原理
传统的钼钒黄光度法在磷元素的测定中存在显著的局限性,其灵敏度和重复性均不尽如人意。相比之下ICP-OES技术的应用带来了突破,通过对干扰系数的精确校正,提高了测定结果的精确度,满足了高级分析测试的需求。研究者深入探究了不同基体元素对磷测定的影响,通过基体匹配策略优化了测量方案,最终在多金属矿石磷元素的测定中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显示出出色的精密度和准确性。
ICP-OES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分析多金属矿石磷含量时展现出高效便捷的特性。利用磷钼杂多酸与基体分离的原理,结合孔雀绿在硫酸介质中的反应形成可见颜色的络合物,这些复合物在有机相与水相界面稳定,随后通过特定步骤消除水相并溶解络合物,测定吸光度,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且具有高选择性和敏感性,特别适合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的快速定量分析。
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和食品行业的高效检测手段,ICP-OES法在测量金属焊丝,如ER50-6中的磷含量方面表现出色。文章研究着重于通过精确评估检测过程中各个不确定性来源,计算出磷含量的扩展不确定度,同时通过控制关键因素,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实验部分
2.1仪器及工作条件
实验所使用的分析设备为Icap 6300型号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其配备的射频发生器功率达到了1150W,辅助气流量设定为0.5L/D,雾化器压力维持在172.4kP,蠕动泵的工作频率则为每分钟50转。此外,分析过程还依赖于一款721型高精度分光光度计,以及一个60mL的梨形分液漏斗作为关键辅助工具。
磷标准储备溶液的制备步骤:首先,精确称取50g/mL的磷酸二氢钾,将其置于105℃的恒温环境中干燥2h。然后,取出0.2197g样品,溶解于纯净蒸馏水中,再将其稀释至1000ml的容量瓶,充分摇匀。在实验过程中,这份溶液被调整至含有0.14g/ml的磷元素。
孔雀绿溶液的配置更为简洁,通过称取0.1825g的孔雀绿粉末,溶于蒸馏水中,并将其稀释到500ml的容量瓶内,确保溶液浓度为1.0×103mol/L。钼酸铵溶液的浓度保持在0.1mol/L,而实验中使用的有机试剂包括乙酸丁酯和丙酮,都以蒸馏水作为溶剂。
2.2主要试剂及标准溶液的配制
磷元素校准溶液的配置基于其基准试剂磷酸二氢钾,精确测量后溶解于水中,形成两种浓度梯度500μg/mL和5μg/mL。另一种标准溶液则通过金属片的硝酸溶解,调配至1mg/mL。实验所需的盐酸、硝酸(浓度分别为1.18g/mL和1.40g/mL)、氢氟酸(最低纯度40%)均为高纯度化学品。实验用水选用的是两次蒸馏水。实验步骤包括:从0.2μg磷标准工作液中取样,加入硝酸、钼酸铵溶液后稀释,加入乙酸丁酯分层,弃去水相,用盐酸洗涤,再加硫酸、孔雀绿和蒸馏水,分层后弃去水相,用丙酮提取,最后在67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2.2.1预备储存液(100μg/mL)
采用精确的单标管吸取10mL浓度为1000μg/mL的磷标准溶液,转移至100mL的容量瓶内,充分稀释至刻度,混合后待用,这就是100μg/mL的磷储备溶液。
2.2.2标准工作溶液的制备
取6份99.99%纯度的铁粉,每份约为0.37g,分别放入标记为a-f的100mL锥形瓶中。随后,逐个加入15mL稀硝酸,低温加热溶解。接着,使用不同体积的储备溶液(100μg/mL)进行转移0mL、1.00mL、2.00mL、5.00mL、10.00mL和20.00mL,分别加入对应编号的锥形瓶,然后将其转移到标记为100mL的容量瓶中,补足体积并混合,这样就得到了一系列浓度范围从0.00μg/mL到20.00μg/mL的磷元素标准工作溶液。
2.3交换柱的制备
将预处理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操作过程如下,将树脂置于1000mL洁净的烧杯中,仔细洗涤,使用1:3的盐酸溶液进行3次漂洗,随后进行24h的浸泡,并确保期间持续搅拌以充分接触。清洗完毕后逐次排空盐酸,再重复相同浓度的盐酸溶液漂洗3次,采用10mL酸式滴定管将湿润的树脂湿法装填至柱子中,然后用40mL比例1:6的硝酸溶液进行淋洗,接着用清水冲洗至pH值稳定在3~4区间,准备待用。
样品制备步骤如下:准确称取0.5000g样品,将其置于100mL聚四氟乙烯烧杯内,用少量水湿润后加入5mL王水和5mL氢氟酸。将混合物置于恒温电热板上,保持在120℃加热3h,之后降至220℃直至溶液完全干燥。随后,使用10mL比例1:1的硝酸溶液溶解残留物质,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50mL容量瓶中,用清水稀释至标线,充分摇匀。取10mL待测溶液注入交换柱中,同时用40mL水清洗柱子,收集流出液于100mL烧杯中。
3结果与讨论
在深入探究实验流程和借鉴过往实践的基础上,本研究关注的重点在于确定ER50-6焊丝中磷元素含量测定的不确定性来源,特别强调了ICP-0ES法的应用。不确定性包括:天平精度和分辨率的影响;标准溶液校准过程中不确定性的影响;容量瓶的潜在误差效应;对分析曲线线性关系的拟合准确度的评估也至关重要;仪器稳定性的保持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不容忽视。为简化讨论,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在此暂排除在外。
3.1分析线的选择
多金属矿石的特性导致伴生元素繁多,这在磷元素的ICP-OES检测过程中构成挑战。例如,磷元素的特定波长(177.5、178.3和185.9nm)容易受到镍、锌和铝等元素的谱线干扰。而在磷的敏感吸收带(213.618、214.914和213.547nm)上,金属元素的谱线(特别是213.598和214.900nm)产生的强光谱干扰尤为显著。通过分析矿石中各元素的大致含量,尝试使用金属离子(浓度为10μg/mL)和磷(浓度为20ng/mL)作为标准,在213.618和214.914nm处进行测试,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可见,金属元素在213.618nm处的信号强度远超磷元素,对磷的测定造成明显干扰。鉴于磷在矿石中的含量相对稀少,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金属元素的干扰,决定选择214.914nm这条谱线进行测量。
对于初始酸度设定为0%、1%、2%、5%,依次通过树脂处理混合溶液后,通过水清洗收集流出液,并按照实验规程处理,结果显示进样酸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微乎其微。然而,过低的酸度可能导致样品中某些成分转化为沉淀,不利于树脂的有效交换。利用ICP-0ES技术,精确地在178.2nm波长下测量标准溶液中磷元素的光,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仪器软件能自动生成一条强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方程,要求回归线的拟合度至少达到0.999以上,确保精度。对ER50-6焊丝试样的磷元素光强度进行了测量,将这个数值代入到浓度计算公式:质量百分比浓度(%)=溶质质量(g)/溶液质量(g)×100%,可以直接得出试样中磷元素的浓度读数,无需复杂的额外步骤。这样的操作简化了数据分析流程,提高了测量效率。
3.2流速优化
配置一组浓度为0.50mg/mL的Cu+和2.00μg/mL的PO混合溶液,总量10mL,pH调整至5。采用1:1000的硝酸溶液以1mL/min的速度恒定流出,并每隔10mL收集一次流出液,同步测定其中磷和金属的浓度。结果显示,随着流速提升,流出液中金属含量上升,对磷的测定产生显著干扰;而在50mL后,磷几乎不再出现。经过实验评估,决定选用1mL/min的流速并收集50mL的流出液,以保证有效分离。
3.3回收率评估
通过添加标记于GBW07166和GBW07233两种金属矿物溶液中,进行加标回收实验,测定结果显示回收率分别为88.25%和93.50%。在分析前,需依据《发射光谱仪检定规程》(JG 768—2005)进行校准,校准证书提供了测量仪器稳定性的不确定性,其中磷元素的稳定性误差为0.008,呈均匀分布。
3.4吸收光谱特性
根据实验步骤,绘制试剂及其磷络合物的吸收光谱图,如图2所示。从图2可见,在最大吸收峰670nm处,磷络合物的吸光度为0.602,而试剂自身的吸光度仅为0.100,两者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3.5络合物构成分析
利用摩尔比法探究了络合物的组成比例,结果显示磷钼杂多酸与孔雀绿的比例为[P(Mo20,):孔雀绿]=1.4。研究发现,磷与孔雀绿的反应受振荡时间影响显著,40s的振荡时间能获取最佳吸光度。根据实验步骤绘制的工作曲线显示出,在0~0.12g/mL的磷质量浓度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通过测定12份空白样本,检出限为996×10-3g/mL,变异系数范围为0.12%~3.99%。测量焊丝中的磷含量时,分析曲线的线性拟合度μB6rel成为主要的不确定性来源。若能调整标准工作溶液的浓度梯度,将有助于降低扩展不确定度,进而提升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4样品分析
4.1试样处理
4.1.1铁样本
取0.5000g样品放入150mL锥形瓶,加入10mL 1:1硝酸,随后加入10mL浓度约为1.67g/mL的高氯酸,覆盖表面皿,然后加热使样品完全溶解。蒸发至产生高氯酸烟雾,继续蒸发至形成深褐色糊状,移开表面皿让剩余的高氯酸烟完全挥发,冷却后加入25mL 3.3mol/L硫酸,煮沸以溶解盐分。稍微冷却后,通过快速滤纸在1000mL容量瓶中进行过滤,用蒸馏水多次清洗烧杯和滤纸,待冷却至室温后,用蒸馏水将容量瓶填充至标线并充分混合。
4.1.2镍样本
称取0.5000g样品放入150mL锥形瓶,加入10mL 1:1硫酸,加热使其溶解。接着加入10mL浓度约为1.67g/mL的高氯酸,蒸发至可见高氯酸烟雾,冷却后加入30mL水以溶解盐分。稍微冷却后,使用快速滤纸在1000mL容量瓶中过滤,并用热水多次洗涤沉淀物和滤纸。最后,用蒸馏水稀释至标线并搅拌均匀。
4.1.3其他金属样本
将0.5000g样品置入150mL锥形瓶,添加5mL 1:1盐酸和3~5mL浓度约为1.11g/mL的过氧化氢,加热直至溶解,然后煮沸以消除过剩的过氧化氢。接着加入30ml水,慢慢滴加1:1氨水,当初步形成沉淀时,再加入1mL 1:1乙酸以中和,直到沉淀完全溶解并额外加入1mL。煮沸后取下冷却,最后在1000mL容量瓶中定容并摇匀。
4.2试液测定按实验方法进行显色和测定
文章中引入一种创新的浮选萃取策略,成功克服了传统磷测定法中常见的高干扰和低灵敏度问题。相较于乙酸丁酯萃取磷钼蓝光度法,新方法展现出显著的优势,其操作简便且能满足精确分析的需求。
在进行磷标准溶液的配置后,通过一系列精确测量,获得了浓度C的平均值为6.33μg/mL。实验过程中运用了先进的ICP-0ES技术,对6个不同浓度的标准工作溶液进行了双重验证,总共进行了12次测定(每浓度两次),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出校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50.206C-0.1633,回归系数高达0.9999,斜率为50.206,截距为0.1633。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采用的阳离子树脂处理技术具有高效和便捷的特点,能有效排除金属矿石中的干扰元素,并浓缩出微量磷元素。利用ICP-OES测定磷元素,无需额外的基体匹配或校正步骤,确保了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宋晓乔,宋少花,王宇峰,等.硫酸亚铁对污水厂痕量磷去除效果的研究[J].环境科技,2022,35(2):13-16.
[2]张俊峰,栾海光,王凌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高纯砷中痕量磷和硒[J].中国无机分析化学,2022,12(2):61-64.
[3]刘帅峰,黄国强.氯硅烷中痕量磷杂质的检测方法及应用[J].化工进展,2018,37(1):406-413.
[4]钱浩,黄国强.高效除三氯氢硅中痕量硼、磷工艺研究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2018,35(2):42-48.
[5]董学林,熊玉祥,闫晖,等.ICP-OES测定多金属铜矿石中的痕量磷[J].光谱实验室,2013,30(2):804-8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