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理工论文 高水充填留巷技术在综采工作面应用研究论文

高水充填留巷技术在综采工作面应用研究论文

0

2024-10-16 15:36:22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为实现30505综采工作面回风巷高效安全留巷,针对回风巷顶板坚硬、采面矿压显现明显以及开采煤层瓦斯含量高、具有自燃发火倾向等问题,提出将高水充填留巷技术应用到30505回风巷留巷中,并通过切顶卸压方式为留巷段创造相对良好应力环境。对切顶卸压技术及高水充填留巷技术布置方案进行详细分析,并进行工程应用。现场应用后,30505回风巷留巷段围岩变形量及漏风量风均较小,取得较好留巷效果。

  摘要:为实现30505综采工作面回风巷高效安全留巷,针对回风巷顶板坚硬、采面矿压显现明显以及开采煤层瓦斯含量高、具有自燃发火倾向等问题,提出将高水充填留巷技术应用到30505回风巷留巷中,并通过切顶卸压方式为留巷段创造相对良好应力环境。对切顶卸压技术及高水充填留巷技术布置方案进行详细分析,并进行工程应用。现场应用后,30505回风巷留巷段围岩变形量及漏风量风均较小,取得较好留巷效果。

  关键词:沿空留巷;高水充填材料;切顶卸压;坚硬顶板;自燃煤层

  0引言

  使用无煤柱开采时可提高煤炭资源采收率、减少巷道掘进工程量,对缓解矿井采掘接替紧张局面、减少巷道掘进投入以及瓦斯治理难度等方面均有显著促进意义[1-3]。但是当开采的煤层具有自燃发火倾向性时,使用沿空留巷时由于采空区漏风量较大,容易导致内遗煤发火自燃;同时采空区漏风会增加回采空间瓦斯涌出量,给采面回采安全带来一定制约[4-5]。为减少留巷段漏风量并实现留巷顶板有效控制,传统留巷技术采用膏体混凝土充填,存在有工艺复杂、强度偏低等问题,特别是在顶板坚硬煤层采煤工作面中应用时,围岩控制效果不佳;高水充填材料具备有工艺简单、充填体强度高等优势,在沿空留巷中应用呈不断增加趋势[6-8]。文中就以山西某矿30505工作面留巷为工程背景,将超高水材料应用到留巷中,并针对煤层顶板坚硬、难以垮落问题,综合采用切顶卸压技术弱化顶板,为留巷创造良好应力条件、减少围岩变形量。

  1工程概况

  30505工作面南北两侧分别为已回采完毕的30503采空区、圈定的30507工作面,采面回采范围内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分布有多条落差在0.7~2.3 m的断层。30505工作面设计开采5#煤层,煤层埋深均值520 m,厚度4.0 m、倾角2°~10°,煤层结构简单,中部夹杂0~3层炭质泥岩矸石。5#煤层为煤与瓦斯突出煤层,原始瓦斯含量为12.3 m3/t、瓦斯压力为0.93 MPa,煤层具有自燃发火倾向性、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5#煤层顶底板均为稳定的砂质泥岩、粉砂岩、灰岩,其中直接顶为厚度6.5 m的K2灰岩、密实且坚硬。

  由于5#煤层瓦斯含量大,为减少瓦斯治理投入并环节矿井采掘接替紧张问题,提出将30505回风巷保留下来作为邻近的30507工作面运输巷使用。具体30505回风巷设计为矩形断面,巷宽5.5 m、巷高3.5 m,采用锚网索支护方式,具体巷道支护参数如表1所示;顶板采用锚杆+锚索+钢筋网+W钢带支护方式,巷帮用锚杆+钢筋网+W钢带支护方式,顶板及巷帮支护用锚杆规格及间排距保持一致。由于5#煤层顶板坚硬,煤层具备有自燃发火倾向性且采面开采区域地质构造复杂、采空区内遗煤量大,导致30505回风巷留巷期间采空区瓦斯外溢、遗煤自燃问题突出,且顶板垮落时矿压显现明显。为此,提出采用切顶卸压方式实现采空区顶板弱化,通过高水充填方式支持顶板并解决采空区漏风大问题。

  2高水充填留巷技术

  为解决30505采面工作面顶板坚硬、采空区顶板垮落时矿压显现显著以及留巷段围岩应力集中等问题,提出在留巷前首先使用布置一排切顶卸压钻孔,确保采空区顶板可沿着切顶线垮落,从而降低采空区顶板弯曲、垮落等对留巷段影响;采用高水充填材料砌筑充填墙体,给留巷段顶板较大的支撑力,减少留巷段围岩变形量并解决留巷段漏风量大问题。

  2.1切顶卸压钻孔布置

  通过在30505回风巷布置切顶钻孔,切断采空区顶板与留巷段顶板间应力传递路径,从而减少留巷段围岩变形量及围岩控制难度。5#煤层回采后,顶板垮落矸石碎胀后支撑采空区上覆顶板,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切顶高度(HF)可通过公式(1)计算:

image.png

  式中:Hm为采面采高,取值4.0 m;ΔH1、ΔH2分别表示回采空间顶底板变形量,mm;K为顶板岩石碎胀系数,取值1.5 m。由于ΔH1、ΔH2取值均较小,因此可将公式(1)简化为:HF=Hm/(K-1)。

  30505综采工作面采高为4 m、顶板垮落后碎胀系数为1.5,则计算得到的切顶高度HF=8.0 m。

  在30505回风巷顶板靠近采空区帮200 mm位置施工切顶钻孔,钻孔向采空区方向有15°倾角,钻孔布置间距为1 000 mm,切顶钻孔施工完成后单个钻孔放入3.2 kg煤矿许用三级乳化炸药,并采用正向装药方式,钻孔封孔深度为2 m。具体切顶钻孔布置参数见表1所示。钻孔布置情况如图1所示。

image.png

image.png

  2.2充填留巷施工工艺

  2.2.1高水充填材料

  在30505回风巷留巷段采用高水充填材料砌筑墙体,强化顶板支护强度并减少采空区漏风、有害气体外溢量。采用的高水充填材料组分包括有甲、乙两种材料,分别加水搅拌允许,在充填前使用搅拌设备将甲、乙两种材料均匀搅拌。通过调整高水充填材料水灰比可调节充填强度抗压强度,水灰比越小则抗压强度越高,一般充填完成7 d后充填墙体强度即可达到终凝强度。依据30505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矿压显现情况确定高水充填水灰比,具体应用情况如表2所示。

image.png

  2.2.2高水充填工艺

  30505回风巷使用的高水充填系统结构组成见图2所示,系统组成设备包括搅拌桶、吸浆管、充填泵、出浆管路以及混料器等构成。30505综采工作面设计推进长度较30507综采工作面长120 m,30505回风巷在初期回采期间不需要留巷,在靠近30507综采工作面切眼位置时需要通过切顶卸压+高水充填方式留巷。在30505综采工作面推进距30507切眼15 m位置时,将液压支架移架到留巷位置,实现顶板有效支撑;同时在支撑上方铺设金属网,避免顶板矸石冒落,为高水充填工作开展创造安全环境。

image.png

  30505综采工作面推进距30507切眼9 m时即在开始充填位置后方架设2架木垛,实现顶板支撑;在30505综采工作面推进距30507切眼间距为5 m时开始架设柔性模板并向模板内充填高水材料,充填体砌筑宽度1.8 m、高度3.5 m,具体如图3所示,通过砌筑充填体可将30505回风巷与原有采空区隔开。随着30505综采工作面不断推进,在回风巷靠近采空区帮砌筑宽度1.5 m、高度3.5 m充填体,回风巷留巷段除去充填体占用空间外,净宽剩余3.5 m,巷道断面可满足后续使用需要。

image.png

  2.3应用效果分析

  在30505回风巷采用高水充填留巷技术后,布置测点对回风巷留巷段围岩变形量进行跟踪监测,在监测期间(180 d)围岩变形呈现先快速增加、后缓慢降低、最后基本趋势稳定趋势,高水充填体与留巷段顶板接触密实,可实现顶板有效支撑且充填墙体基本不出现变形;监测发现留巷段顶底板、两帮最大变形量分别为78、56 mm,其中底板底鼓量为43 mm、煤体帮变形量为31 mm。

  留巷段高水充填墙体与顶底板紧密接触,可减少甚至杜绝回风巷与30505采空区漏问题,留巷段内及邻近采空区内未监测到CO,留巷段内瓦斯浓度(体积分数)始终在0.45%以内,未出现采空区漏风或者采空区瓦斯外溢严重等问题。

  3结语

  30505综采工作面回采的5#煤层瓦斯含量大、瓦斯压力高,为突出煤层,矿井煤炭回采时瓦斯治理耗时长,采掘失衡问题较为突出。为缓解矿井采掘接替紧张局面,减少巷道掘进工程量、瓦斯治理成本并避免邻近采空区遗煤自燃问题,提出在30505回风巷采用充填留巷技术将巷道保留下来为30507综采工作面生产服务。
       由于5#煤层顶板坚硬,采面回采期间矿压显现明显,为给回风巷留巷创造良好应力环境,采用切顶卸压方式切断留巷段顶板与采空区顶板间应力传递路径;在30505回风巷采空区帮位置采用高水充填材料构筑宽1.5 m、高3.5 m充填体,在矿压显现异常区将充填材料水灰质量比设计为0.8:1、矿压显现正常区充填材料水灰质量比调整为1.5:1,并对高水充填技术方案进行阐述。

  现场应用后,30505回风巷留巷段围岩变形量较小,其中顶底板、巷帮最大变形量分别为78、56 mm;留巷段漏风量也较小,可有效解决采空区遗煤自燃发火、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大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孙春生.高水充填沿空留巷技术在马兰矿的研究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22,40(12):58-60.

  [2]柏建彪,张自政,王襄禹,等.高水材料充填沿空留巷应力控制与围岩强化机理及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2022,50(6):16-28.

  [3]曹悦.综放工作面沿空留巷组合充填体失稳机理及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22.

  [4]黄华.高水充填材料在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中的应用[J].煤炭与化工,2022,45(2):1-4.

  [5]赵伟伟.高水材料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的应用[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1,34(6):21-23.

  [6]席永哲.屯兰矿22301工作面高水材料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技术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21.

  [7]秦慧湖,郭晶露.移动充填技术在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中的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19(8):42-44.

  [8]何盼盼.高水充填沿空留巷技术在某综采工作面的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18):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