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在西安道路交通管理的应用与思考

2019-01-08 16:58:36 来源: 作者:admin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提高,人均拥有机动车辆也随之增长。从而解决道路拥堵的问题成为我国执法部门的一大难题,这时道路交通管理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道路安全、秩序、高效。其管理对象分为人、车、道路,对他们进行分布管理解决我国的交通问题。但人、车、道路并非同一系统,管理起来尤为复杂,它的流动性,随机性,安全性等一系列问题都是我们所要考虑的。交通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道路交通的难度,道路交通管理需要有科学理论作为指导。
引言:系统工程是将问题的逻辑和创新思维,运用到实际中,它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在治理交通中,若没有系统的严谨考虑,仅有一些独立的措施和模糊的方案来解决交通问题,结果往往是让我们措手不及的,在交通管理的问题上是有许多不确定性和随机性,一个省份和一个省份的地势、地貌不同,一个地区和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不同,所造成的交通制度在各省份都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这就需要交通管理从事人员具有系统思维和工程思维。下面我们就以陕西省西安市作为例子,让我们探索符合西安市的组织管理技术,学习道路交通管理的实践。
1. 西安市道路的概况
近些年来,西安市私家车数量逐年增多,并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2009年,西安市汽车销量为24.21万辆,同比增长34.0%,其中小轿车18.11万辆,同比增长32.7%,直到今年,西安市民的购车欲望依旧持续高涨,目前西安市私家车以占全市汽车保有量87%。市民的汽车购买欲望只增不减,有道路交通的拥挤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北大街、钟楼等标志性建筑,人流拥挤,车辆堵塞,经常会有交通事故的出现,在其周围车辆多,但停车场少,有时会有违规停车占用人行道。其次在公交车站,在其郊外区域人流量并不大,但现有公交存在车少但站较多的现象,特别是有人售票的公交,这种车大多开往大学区,因路途偏远,车辆不多,就造成了几所学校只有一个公交的现象,通常都是人满为患。最后便是一些道路设计的不合理,一些道路设计的比较窄,道路之间没有分岔路口,路人没有安全意识,闯红灯过马路,违规调头等现象,造成大量行人来往于机动车辆之间,造成部分车辆的行动缓慢,道路拥挤现象。
2. 西安市运用系统工程解决的交通措施。
现如今我市的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重大交通事故依然存在。系统工程
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实验、使用的科学方法,而“道路交通管理工程”就是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在道路交通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是利用系统工程优化交通系统的技术。用系统工程,我们第一步要做的是整理资料,将每两个小时的总流量,公交流量,私家车流量以及自行车流量。第二步进行专家的资料分析,提出方案。第三步就是建立模型,实验方案的可行性。最后通过数据处理,从宏观的角度,根据西安市当地情况进行对应原因的分析,分析内在规律,提出合理化结论。现如今西安市有许多都是系统工程的产物,在人多处设立人行道,避免人与机动车辆的直接碰触,减少风险。在道路上进行重整规划,在交通要道多设立是十字路口,加大路面的宽度,和红绿灯的时间从新合理安排,以及地铁从1号线修通开始进入4号线的准备工作,在西安的地下连接了区域之间的交通要道,保持了西安的历史面貌也进行了新的系统改造,这与我们建模实验的成果是密不可分的。同时我们的重要交通工具公交车也用系统进行改善,新建5个公交综合车场,5个公交停车场,每年新增800辆公交车,同时车上装有时速测试仪,保障乘客的安全和提醒司机的交通意识。对于日益上升的私家车数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对酒驾等违法行为进行深度调查。以上都严格的按照系统管理的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计划实施。
3. 道路交通与系统工程密不可分
西安市一共有九个区,区与区之间的地理位置不同,人文环境不同,经济发展不同,导致现如今的西安交通制度不统一,形成了“系统功能上的木桶效应”
也就造就了多个“孤岛”,这些问题制约了智能交通在交通管理上不能充分的发挥作用,所以必须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西安这座城市的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和管理,要对信息与应用进行统一规划,要实现信息共享,才能避免失误与重复建设,才能为西安的城市交通信息系统发展与创新提供坚固的基础。
总之,交通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面对西安市严峻的交通形势,我们必须用系统工程的科学理论进行研究。我们从中摸索着前行,提高系统工程的紧密性,和道路交通的安全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西安市道路规划 西安市政府 2016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概论 汪应洛 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城市交通规划 王炜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系统与城市道路规划应用 刘广萍 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