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理工论文 化工职业技能竞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论文

化工职业技能竞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论文

3

2024-09-29 12:11:37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职业技能大赛逐渐彰显出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学内容与教材改进、教学模式与教法更新的重要作用。

  摘要:职业技能大赛是职业院校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职业技能大赛逐渐彰显出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学内容与教材改进、教学模式与教法更新的重要作用。通过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深“校企合作”式竞赛、强化问题导向式“项目化”教学、建立校企共创型“双师”队伍等意见。

  关键词:化工;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人才培养

  0引言

  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行业之一。随着化工行业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职业院校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师队伍的专业知识水平未跟上技术革新的脚步;所用教材陈旧落后,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教学过程缺乏实践环节、缺少创新精神等。职业技能竞赛是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很好的方式方法,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和最新技术趋势,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还可以启发教师将新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教学中,让学生接触到实际应用场景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综合职业素质。本文通过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提炼,结合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经验,探讨职业技能竞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

  目前,中国正走向第二个百年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逐步进入新阶段,在各种竞争愈演愈烈的新时代,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根据新时代对人才培养和人才类型的新要求,《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对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改进教学内容与教材等提出了一系列意见。现阶段,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已逐渐建立,培养的人才质量也在逐渐提升,但在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现通过对相关问题的进一步梳理,厘清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和发力的关键环节,并针对这些关键环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1.1教师层面

  魏军[1]认为在职业教育中教师不能主动更新理念,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和教学的变化;教师培训更重过程,缺乏对结果的评价和考核,培训形式大于实质,不能有效助推教师成长。刘喜娟[2]认为职业教育中的教师大多是应届毕业生通过考试后直接聘用上岗,而在职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导致学生对专业和行业发展状况了解较少,不能很好地适应激烈的职业竞争状况。毕长飞[3]认为职业院校教师大部分是高校毕业生,实践能力薄弱,教学改革意识不强,教学理念跟不上时代步伐。李海英等[4]认为,教师学习的内驱力不够,不能主动适应新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要求,不利于教师成长。

  助力人才培养、深化教师改革,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理念更新能力、加深教师与生产企业间的联系、同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建立校企共创型“双师”队伍。通过有效的评价考核方式,鼓励督促教师不断学习专业技术、不断创新,增强教师的内在驱动力。同时,教师还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应以自身专业为核心,构建更加宽广的知识网络,连接各个知识点和技能点,将知识点融会贯通。

  1.2教学内容与教材层面

  李海英等[4]认为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的教学内容不能体现职业技术领域的新思想和新理念,教材编写陈旧滞后,未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既无法引起学生兴趣,也无法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各种问题。

  以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实践性人才为目的的教学内容:一要顺应职业的高速发展,不断融入新理念和新工艺,让教学内容与当前产业发展相适应;二要在传递基本知识的同时,适当融入专业技术发展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发展现状,以工匠精神激励学生的专业发展。在教材形式上,可以从传统纸质教材转变为活页式或工作手册式教材,让以文字和图画为主的平面资料向立体、活页、能抽拉、有视频、有一定操作性的多功能教材发展,帮助学生在书本中更好地认识实验设备和机械装备,为之后的实践奠定基础,也能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另外,教材内容应征求企业意见,实现校企的联合开发,使教材成为学习、操作二合一的多功能手册。

  1.3教学模式与教法层面

  龚玮[5]提出要转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匠”的角色和填鸭式的教学法,更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李海英等[4]认为现在的教学模式更多体现的是“理论本位、知识为主”,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兴趣不足,课堂效率不高。教学形式局限于课堂,抽象单一,教师和学生的有效互动不足。张立场等[6]提出部分高职院校教学模式落后,既无法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也不利于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美国教育学家奥苏泊尔提出,学生学习应以有意义地接受学习为主。要做到有意义地接受学习,一方面老师应提供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学习的学习任务和材料,另一方面应培养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动性以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运用合作探究、动手操作等方式或项目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技能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毛红辉[7]以浙江商业技师学院为例,提出借鉴世赛标准、了解最新行业需求,培养符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修养。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的传统项目——化工生产技术赛项主要由理论、化工仿真操作和精馏操作三部分组成,可以考查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并能提高学生团队合作、安全生产等职业素养,符合化工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技能竞赛也有利于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技能竞赛的比赛标准对接企业岗位标准、赛项规程对接企业生产流程,有利于教学内容更新;在技能竞赛的推动下,教师采用基于企业真实生产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法,使互联网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对接,更加强调学习环境的真实性、实践性、职业性,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特色。

  2.1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2.1.1学习与创新

  高袁[8]提出技能竞赛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通过技能竞赛教师能够与行业内其他优秀指导教师、裁判及设备维护人员交流,不断转变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模式,做到“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技能竞赛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实现从理念创新到实践探索的发展过程,同时促进教师向创新型教师转变。竞赛内容的改革和完善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例如化工生产技术赛项中仿真操作部分的工艺和内容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和人才培养需要在持续变更。2021年加入HSE应急处理与设备维护保养内容,2023年加入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内容,均要求教师拓宽知识面,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将理论与实际更好地融合。

image.png

  2.1.2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

  参与技能竞赛可以让教师接触到最新的技术发展和行业趋势,接触到专业领域的专业人士和行业前沿信息,更加深入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启发教师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将新知识和新经验应用到教学当中,做到“以赛促教”,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适应社会发展变化。

  2.1.3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乔奇伟[9]提出技能竞赛中指导教师在备赛训练和比赛期间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参与技能竞赛,教师将接受专业训练和评估,有助于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随着大赛项目的优化与改革,教师在竞赛中的参与度增大,更有利于日常教学。例如在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学实验技术赛项中,首次采用“师生同赛”的创新型竞赛形式,将教师指导、学生操作的固有模式转变为教师和学生共同训练、共同参赛,使教师在竞赛过程中得到锻炼,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2.1.4增强师生互动与合作

  参与技能竞赛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与合作。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通过参与竞赛与学生共同制定目标、制定策略,有助于加强师生间的互信关系,提高教学效果,实现“以赛促教”。

  通过参与技能竞赛,教师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还可以将这些经验和知识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发展和提升。因此,技能竞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教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2.2促进教学内容创新

  2.2.1紧密结合实际需求

  技能竞赛项目设置通常基于实际工作场景和行业需求,参与者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情境化的学习和竞赛过程可以反向引导教学内容的改变,使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实际需求,并与企业产生紧密联系,有助于学生尽快适应实习课程,并在实习过程中有所思、有所获。image.png

  2.2.2引入最新技术和趋势

  技能竞赛通常涉及最新的技术和行业趋势,并强调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了确保学生在比赛中发挥优势,教学内容需及时引入最新的技术和行业趋势。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要对传统教材进行更新和升级,引入更多实践案例和实用技术。同时,引入校企合作教材,如工作手册式教材等,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化工行业的具体工艺和规范性操作。

  2.2.3鼓励多元化学习路径

  技能竞赛考察的不仅仅是课本知识,其更加注重实践应用、技能训练等方面。因此,应鼓励个性化教学、虚拟化学习等多元化的学习路径,同时要求教学过程中包含更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案例。

  2.2.4增强实践性和应用性

  技能竞赛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要求教学内容包括更多的实际应用案例、操作指导和实践训练。在化工课程设置方面,将专业课程进行细化和优化,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在理论课程中,引入更多实践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原理;在实训课程中,强调实训的操作性和实用性,注重实训操作技能培养和结果分析;在实习课程中,让学生参与企业实际生产,更好地了解化工企业的生产流程和操作要求。同时,教材变革需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增强实践性和应用性。

  2.3促进教学方式更新

  2.3.1推动教学方法创新

  毛莉莹[10]、陈宏涛[11]提出应基于技能竞赛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技能竞赛注重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例如在化工生产技术赛项化工仿真操作中,除了设置不同工艺的开、停车操作及一般故障,还在正常运行中加入干扰,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更多样化、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如项目驱动学习、合作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和实践动力。

  2.3.2强调学生参与及实践

  技能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提升技能水平。王志兵[12]提出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岗课赛证”融合的培养理念,将职业技能竞赛比赛要求融入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入类似教育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以赛促学”。要提升学生参与度,首先,应加强工程实践教学,将实践环节融入课程设计和教学计划中,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其次,应开展校外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到企业、机构等实践场所实习,增加实践经验,提高职业素养;再次,应加强实践教学与课程设计的衔接,将实践教学与课程设计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最后,应加强实践教学的评估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实践情况,以提高教学效果。

  2.3.3注重个性化教学

  技能竞赛帮助学生在专业领域发挥自身优势。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满足基本教学目标的同时,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人特长和潜能,实现个性化教学。

  教师应改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并实践,实现个性化教育,提高专业素养,同时技能竞赛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和平台,培养其综合能力。因此,技能竞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更新教学方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结语

  人才培养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岗位的职业胜任力,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的能力,从而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具有职业竞争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以任务为驱动的化工职业技能竞赛是人才培养的一种很好的辅助手段。教师作为竞赛的参与者,自身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使教材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也灵活改变。

  针对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深“校企合作”,增加地方企业主办的、以实际生产中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主的竞赛,为学生尤其是毕业生搭建通往工作的桥梁,也让教师进一步了解企业需求,改变教学模式和方法;二是在学习中增加问题导向的小组合作式“项目化”教学,围绕某一生产技术,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实践操作等方式主动解决问题,教师从主导者变为指导者以及共同学习者;三是建立由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工作室,工作室成员互学共创,共同编写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加速“双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魏军.刍议高职学校“三教”改革的困境与对策[J].知识文库,2022,2(4):106-108.

  [2]刘喜娟.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三教”改革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07(13):175-178.

  [3]毕长飞.“创产赛教”深度融合提升三教改革新途径——以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J].内江科技,2022,43(11):155-156.

  [4]李海英,赵颖,李锦平.“双高计划”视域下职业本科“三教”改革问题及策略[J].大学,2023(2):21-24.

  [5]龚玮.高职院校“三教”改革面临的问题与路径[J].河北职业教育,2021,5(6):9-13.

  [6]张立场,马国峰,邢志东.技能大赛全员化视角下中职“三教”改革探析[J].教育与职业,2022(10):66-69.

  [7]毛红辉.世界技能大赛视角下我国职业学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研究——以浙江商业技师学院为例[J].山西青年,2023(7):163-165.

  [8]高袁.以工业分析检验技能大赛为契机探讨分析化学课程的“三教”改革[J].天津化工,2022,36(3):150-153.

  [9]乔奇伟.“赛教融合,以赛促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化工生产技术赛项与化工生产实训课程为例[J].山东化工,2021,50(3):168-169,171.

  [10]毛莉莹.职业技能大赛视角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研究[J].农家参谋,2019(23):271.

  [11]陈宏涛.基于全国技能大赛的高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南方农机,2020,51(1):192.

  [12]王志兵.“以赛促教”视角下中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新探[J].新课程研究,2023(1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