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2019-01-08 16:49:06 来源: 作者:admin
摘要: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施工的各个方面密切相关。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利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的不同阶段实施的措施。这个请求在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合理使用项目质量管理,建立项目控制程序,加强各专业的密切合作,在工程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和质量管理目标。
1导言
我们的社会经济迅速开展,建筑行业越来越剧烈的市场竞争,一起,人们的安全施工工艺、安全意识、劳作技术等各个方面也提出了更多的请求,施工公司施工安全办理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所以做施工的安全办理工作不只能够有效地进步施工公司的经济效益,也是重要手法,推进中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开展。剖析当时国内形势下,合理优化建设提出了施工项目办理办法。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
现阶段我国建筑业的格局为“总承包企业、专业分包企业、劳务企业”,这种分配结构存在诸多弊端,如尚未形成以总承包为龙头、专业承包为依托、劳务分包为基础的金字塔资质体系。建筑市场不能形成良好、有序的竞争环境,常常会出现多个分包商进行一个项目的承包,而对这些分包商的信誉、技术等综合实力不能确定,致使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大量偷工减料的现象,在施工管理中存在严重的安全意识淡薄问题,导致于安全管理水平低下。这些问题的大量存在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并没有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监管体系不健全,导致一些企业只为眼前利益,建造出大量豆腐渣工程。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不能保证建筑物的质量,还会给国家及人民的财产安全与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2.2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起到关键性作用。这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主要包括两方面:管理者的安全观念及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当管理者拥有较高的安全观念,就会重视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同时增加安全设备及措施的资金投入,并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科学有效的安全预防措施,以此增加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性。当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及施工操作水平不断提升,就不会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就能降低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主体,施工人员增强安全意识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及安全性能的重要保障。但现实建筑工程施工中,常常会出现违规操作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都会降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性,提高事故发生率。
2.3材料及施工机械质量不合格
2.3.1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与施工安全具有密切关系,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根本保障。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材料占有重要位置,如材料质量不符合施工要求,则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就无从谈起。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材料用量较大、种类较多,进行全面安全检测的难度很大,在施工材料入场前,普遍选用的检测方式就是分批抽样检测,但这种检测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检测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遗漏等现象。
2.3.2施工机械质量是否符合施工要求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安全性,由于建筑工程规模较大,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机械设备众多,并具有较大流动性,对其进行全方位检测及保养难度很大,这种情况下,一些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并不能进行定期维修及养护工作。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企业还存在重使用,轻管理的严重现象。这种状况下往往会造成机械设备带病作业,在施工过程中部分安装维修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在安装及维修过程中不能严格遵循施工规范进行有效安装,这也为建筑工程质量及安全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3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对策
3.1创新管理理念,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制度是关键,应完善施工安全制度建设,不断加强对施工方的监督,施工企业应及时更新其思想,健全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并合理配置相应的施工安全管理部门。由于我们建筑行业传统的管理理念是以表层内容为主,缺乏实际的意义和效果,不能适应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要创新管理理念,适度、适时地引进国内外建筑行业先进的管理思想、思路来改革企业的管理体制。同时,在施工安全管理中,应加大奖惩的力度,通过规章制度的确立和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来实现施工的安全性。由于现代建筑施工中作业面相对集中,作业人员密度大,导致安全管理的难度加大,所以,在现场应强化巡查力度,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控制,可以通过在施工难度和危险性大的那些区域安装电子信息管理监控系统,保证能够更好地掌握和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安全生产状况。
3.2完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的法规和运行机制
建筑施工单位应建立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良性运行机制,只有加强政府监督,加大行政监管的力度,社会各方面的安全意识才会提高,安全监管措施、制度才会落实。为落实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从项目负责人到每个施工班组、每一个岗位操作人员,都应承担一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同时,执法监察机构应依据法律、法规,对施工单位实施监督、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和监理单位实施监督、检查和处罚,依法规范建筑市场主体的各种行为,落实安全责任,使工地安全生产管理齐抓共管。企业可以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组织定期、不定期地学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安全方面的有关标准。
3.3加强施工安全教育,改善作业环境
为了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技能和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可组织他们参加安全生产学习、培训,进行安全生产工作考核。根据工程特点及施工的不同阶段,在危险部位有针对性地设置、悬挂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引起人们对不安全因素的注意,以醒目的信息语言向人们表达安全信息,避免事故发生。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另一重要因素是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由于农民工占80%左右,他们的安全技能差,安全意识薄弱,企业要加强对他们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同时,对危险性大的脚手架、起重机搭设和拆除、机械设备吊装、用电设备工作、基础土方开挖等工序要派专人进行监督和控制。要减少噪声、粉尘等对施工人员的不利影响,使施工人员在良好的施工环境中进行施工。总之,要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减少事故的发生。
结语:综上所述,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作用以及企业的安全管理应针对项目本身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为了最大化安全建设项目顺利建设
参考文献:
[1]乌建军.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若干问题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
[2]张国治.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及处理对策刍议[J].江西建材,2015(17):296-2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