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矿产资源勘察方法分析论文

2024-06-07 14:03:27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矿产资源勘察行业一直是我国重难点问题,亦是关乎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因此,为了保证矿产资源的持续供应,我国不断研究矿产资源的勘察技术,以应对矿产资源开发难、勘察耗时长等问题,以望提升矿产资源开发质量和效率,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缓解矿产资源供应紧张现象。
摘要:矿产资源勘察行业一直是我国重难点问题,亦是关乎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因此,为了保证矿产资源的持续供应,我国不断研究矿产资源的勘察技术,以应对矿产资源开发难、勘察耗时长等问题,以望提升矿产资源开发质量和效率,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缓解矿产资源供应紧张现象。为此,本文就地质矿产资源勘察危险性、矿产环境恶劣,技术落后等问题,探究地磁测量、物化勘察、同位成矿、遥感技术在地质资源勘察中的应用,以确保我国矿产资源供应的稳定性和效率,推动矿产勘察技术革新。
关键词:地质矿产,资源勘察,勘察方法
我国经济发展对于矿产资源勘察工作的要求逐渐提升,矿产资源勘察逐渐成为国家重要的工作项目之一,其中地质资源勘探作为勘察工作中的一部分,在实际开展工作时,需根据当地地质勘察情况,确定地质资源勘察地点、开发路线以及资源总量,以便确保地质资源勘察项目的规范性。就目前我国地质资源勘察工作来看,强化地质资源勘察技术,是发现和确定新矿床,挖掘矿区的关键,也是提升地质资源勘察效率和质量的主要途径,为此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将更多精力应用于技术的应用和革新。
1地质矿产资源勘察问题
地质矿产资源逐渐稀缺,现今矿产资源的分布区域危险性高、开发难度大,采用原有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矿产资源开发的需要,再加上相关部门对矿产资源勘察工作管控不严,导致地质资源勘察工作停滞不前。
1.1危险性高
矿产资源环境条件复杂,开发难度系数大,而且在开发过程中还有可能受到其他因素影响,为此整体勘察环境极为不稳定,在进行勘察前,人员需要对矿产资源所在地进行仔细甄别和分析,以保证地质矿产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就目前地质资源勘察工作来看,勘察人员素质、勘察设备都成为了影响地质资源勘察的主要因素,不仅对原本危险系数高的环境造成影响,而且对整体勘察进展也造成严重阻碍。上述因素导致地质矿产资源勘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应对勘察风险,以免工作危险系数提升。
1.2环境恶劣
我国占地面积广,矿产资源分布广泛,但是随着矿产资源消耗的增大,一些可供安全勘探和开采的地区逐渐缩小,剩余地质矿产资源所在地地质环境复杂,开采难度大,导致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不断增加,如果在未进行勘察前就盲目开采很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就以目前地质矿产资源勘察情况来看,资源环境被破坏已经成为定局,虽然矿产资源研究中心已经开展环境勘察及其他调查工作,但是因过度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已经不可挽回,严重影响了地质资源分布环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人们日常生活也造成一定影响,而且随着环境荒漠化现象的加剧,地质勘察和开采难度仍逐渐增大。
1.3技术落后
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地质勘察工作发展较晚,无论是技术手段还是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都相差较大,即便随着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在地质勘察方面积攒了许多经验,地质矿产资源勘察工作的专业性逐渐提升,但是技术手段仍落后于发达国家。通过对我国勘察技术的调查发现,研究中心对勘察技术水平提升不够重视是一方面,更为主要的是我国对于地质矿产资源勘察技术的创新力度不足,技术与地质矿产资源勘察工作节奏无法保持同步,勘察工作漏洞百出。而且研发中心对于未来勘察技术的发展方向不清晰,导致我国长期处于勘察技术水平落后的局面。另外,资金短缺也是一项重要原因,研发中心因资金限制,勘察设备落后,在具体操作时会提升地质勘察工作的危险性。
1.4管理不足
地质矿产资源勘察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制定明确的计划和流程安排,而且在开展工作中还需要根据实际勘察情况,对勘察方案和计划进行相应调整,以此保证矿产资源勘察的安全性。但随着矿产资源勘察难度的提升,研发中心未就勘察工作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模式进行更改和创新,无法为地质矿产资源勘察工作进程提供协助。传统的管理模式与现代地质矿产资源勘察工作产生碰撞,对矿产资源勘察进程造成一定阻碍。虽然也有部分研发中心意识到转变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但是其脱离了矿产资源勘察工作的实际情况,管理体系、管理模式缺乏针对性,影响了矿产资源勘察效率。
1.5勘察难度大
矿产资源行业一直处于发展中,而且为了保证矿产资源勘察的稳定性,工作人员一直投入到勘察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中,以便更为深入地了解矿产资源分布情况,掌握矿产资源分布地区特点。同时,为了能够保证地质矿产资源勘察工作顺利开展,工作人员会在实际勘察前,对影响勘察工作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确保矿产资源勘察切实可行。但是以我国矿产资源勘察情况来看,整体资源分布环境较为复杂,而且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即便前期已经做好调查和分析,但是在实际勘察中仍会面对诸多困难,严重影响勘察工作进程。为此,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要想应对勘察突发情况,需采用先进技术对勘察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勘察工作规律,确保人员分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营造安全稳定的勘察环境。
2地质矿产资源勘察方法应用意义
在勘察方法的协助下,我国矿产资源勘察工作已经取得诸多进展和成果,尤其新型勘察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勘察区域中,实现了勘察工作的合理布局,大幅提升了矿产资源勘察效率,矿产资源勘察登上新台阶。
2.1确保资源供给
我国对矿产资源勘察工作的重视程度较高,尤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各个行业都需要充足的矿产资源维持生产运转,因此我国要求相关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保证矿产资源勘察的有效性,以应对各行各业对于矿产资源的需要。因此,作为从事资源勘察工作人员要明确自身工作的重要性,着力改善矿产资源浪费情况,提升矿产资源的勘察效率。同时,应用设备、技术助力矿产行业完成勘察和开采工作的革新,以保证矿产资源的稳定供给,合理分配矿产资源。我国已经对矿产资源勘察工作投入了大量资金,并引入先进人才,以此完善行业配置,推动行业建设和发展,尤其在互联网技术的协助和介入下,更是将勘察方法的创新推进至新的阶段,作为工作人员只需日常工作中做到尽职尽责,做好资源勘察安排和协调。
2.2合理分配矿产资源
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为矿产资源的勘察和发现提供了助力,尤其在矿产资源进入消耗阶段,作为依赖矿产资源的大国,需要不断研究和创新勘察技术,合理开采和挖掘矿产资源,以满足各行各业运行需要,减少对于资源的消耗。对于目前矿产行业而言,首要任务是提升矿产资源勘察的效率和速度,借助新型技术不断勘察矿产资源所在地。同时在勘察和发现过程中,又要考虑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免我国矿产行业面临资源枯竭的局面。为此,相关工作人员要着力提升矿产资源的勘察水平和技术水平,深入研究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做到对矿产资源的合理分配,确定合理的矿产资源用量,推动矿产行业可持续发展。
2.3促进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理念逐渐渗透至各行各业,尤其是变化多样的矿产行业。作为行业内部人员需要以创新发展的眼光看待矿产勘察工作,并就目前勘察技术和方法的发展方向作出冷静分析,明确目前矿产资源勘察技术的发展局势。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需利用多种勘察方法,并在技术革新理念的支持下,助力勘察方法和勘察技术的创新和改革,以便能够将多种勘察技术相互结合,推动勘察工作的稳定发展,在矿产资源行业内,人员只有对待工作时刻秉持着创新态度和革新理念,才能够充分掌握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并做好矿产资源的详尽调查,为后续矿产资源勘察工作奠定基础。
2.4拓展研究领域
我国矿产资源分布范围广,每个矿产资源地区地形地貌存在差异,整体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且分散,为此工作人员在进行勘察时就需要明确各个区域矿产资源勘察界线,并且尽可能拓展勘察研究领域,以保证矿产资源勘察工作的全面性。而在不同种类勘察方法的协助下,矿产资源的勘察要求基本得到满足,即便在实际勘察工作仍会遇到突发情况,也能够通过对不同勘察方法的结合使用,使我国勘察水准进一步提升。就目前人员开展工作的情况来看,方法的多样性以及技术的提升推动了我国矿产资源勘察领域的延伸,丰富了矿产资源的勘察模式。
2.5科学规划布局
矿产资源勘察前,工作人员需要在工作前期对地质地貌和勘察记录进行详细分析,并根据勘察计划和要求对勘察工作流程进行相应安排,以保证后续勘察工作的安全性和效率,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工作人员还会综合考量勘察工作的各项指标,为勘察工作制定阶段性任务和目标。在遥感技术、可控源音频等技术的协助下,工作人员在计算机系统就可完成对勘察工作的相应安排,而且在实际勘察前就可根据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做好人员分工,以确保每个岗位都有对应人员负责。在技术投入使用后,工作人员可以基于遥感技术传输的矿产资源分布图像,规范资源勘察区域,并对人员进行相应安排,同时派遣专业人员预估和分析天气情况,为后续勘察工作做好准备,以保证勘察效率。
3地质矿产资源勘察方法
鉴于上述我国矿产行业发展情况以及勘察水平,本文就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地质矿产资源勘察技术进行分析,以明确各项技术的使用优劣,以便为工作人员确定地质矿产资源勘察方法提供参考,确保地质矿产资源的勘察质量和效率。
3.1地磁测量
地磁测量法围绕的对象是地质土壤的特点,地磁测量法主要借助技术工具收集和分析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地区的土壤情况和磁场数据,以确定当地矿产分布区域和信息。一般而言,在应用地磁测量法时,会事先确定测量区域,并提取当地的土壤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且为了保证地磁测量精度,工作人员还会秉持着不同测量目的开展勘测工作,待至收集数据完毕后,将数据信息反馈至总系统,作为矿产资源勘察的主要数据参考。地磁测量法是一种数据测量法,其能够根据当地磁场情况判断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即便被测地区为海洋区域,也可进行矿产资源勘察,通过收集海面上的地磁数据,掌握海洋资源分布,并将地磁法所收集的数据作为矿产资源判断的依据。
3.2物化勘察
物化勘察法是一种勘察方法,其集合了物理和化学勘察法两种方式,是勘察技术中优势较大的一种方法。物化勘察法的应用可帮助工作人员了解矿床和资源种类,并在掌握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完成对矿产行业深层次的分析和研究。虽然我国矿产地区分布范围较广,且矿种之间差异较大,但是在分析不同地区矿产资源时仍需在统一标准下采用针对性的方法,如该地地理海拔高,就需通过收集矿产资源密度、电导率等数据完成对矿产资源的初探。物化勘察法对勘察岩石性质资源具备极大的优势,在实际勘察过程中,工作人员会事先定位深度矿床,猜测地底的有色金属或非金属物质,然后在地热以及重力等其他指标的协助下,确定矿床分布区域和资源种类,完成矿产资源勘察工作的深化,判断矿产资源储量。
3.3同位成矿
同位成矿是依据同位成矿原理的一种勘察方法。一般而言,矿产资源的生成过程是矿物从中心地带向其他地区进行稳定迁移,而不同种类的矿产资源在不同因素影响下,其迁移年代和矿化类型会产生一定差异,为此在判断矿产资源时,就可根据地底矿物的矿化表现确定矿物类型。同位成矿原理就是通过对地壳运动的判断,研究矿物可能存在的变化过程,以及矿化时的环境变化规律,通过与当时矿产资源资料的相互关联,最终确定矿产分布和矿产储备量。另外,通过对矿产形成地质条件的分析,能够在后续申请开采矿源时作为佐证材料,对于后续矿产资源的开发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判断断层位置矿产资源时,应用同位成矿法判断断层带范围,分析次级断裂带存在的可能,从而定位隐伏状态的矿产资源。
3.4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主要是通过电磁波的反馈判断矿产资源的形成情况,其能够被应用于远距离的勘察项目中。遥感技术相较于其他勘察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勘察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首先,通过获取地表层和深层地层数据,大致判断矿产资源的分布范围,以提升矿产资源勘察的成功率。其次,若根据矿产资源初步探测结果,发现矿产资源分布地层位置较深,就可向被测点位发射电磁波,通过电磁波的反馈情况,确定矿产资源的潜藏位置,并通过系统接收的数据信息建立矿产资源分布结构图,分析矿产资源开采的可行性,保证矿产资源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在勘察过程中,在传感仪的帮助下,借助动力学和流体力学原理分析矿藏资源侵蚀痕迹,根据地表特征,确定矿产资源类型。
3.5可控源音频
可控源音频被称为CSAMT法,属于电磁法的一种,在实际勘察过程中,工作人员可利用场源作为测试矿产资源的信息来源。首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初步判断矿产资源可能分布的地形地貌,其次利用MT法规避近场效应,以便分析矿产资源分布的地形特点。然后,利用AMT法的频带值判断矿产资源分布深度,通常情况下,频带数值会处于0.1Hz~100kHz之间,最深探测距离为2500m,在该深度范围内的矿产资源可通过频带频次反映出来。最后,根据大地的音频数值对矿产资源分布情况进行矢量分析,构建矿产资源分布的二维模型,确定最终的矿产资源类型,并协助完成其他矿产资源勘察工作。
4结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矿产资源勘察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精准判断目前技术水平和技术优势,并根据我国矿产资源分布情况以及资源勘察工作重难点,创新和研发新型勘察方法,以满足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突破矿产资源勘察和开采困局,解决矿产资源数据收集难和消耗大的问题,推动矿产资源勘察行业发展,确保资源勘察的高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