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快速检测的消防安全探讨论文

2024-06-03 14:09:23 来源: 作者:liangnanxi
摘要:随着科技蓬勃发展,加油站的数量日益增多,油品检测的任务量也随之增加,这也使得油品快速检测方法逐渐普及。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如何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变得尤为重要。文章主要从消防设备的配备、车辆结构的设计、供电电池、抽样过程、人员设备以及相关制度方面对成品油快速检测过程中的消防安全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加强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
摘要:随着科技蓬勃发展,加油站的数量日益增多,油品检测的任务量也随之增加,这也使得油品快速检测方法逐渐普及。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如何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变得尤为重要。文章主要从消防设备的配备、车辆结构的设计、供电电池、抽样过程、人员设备以及相关制度方面对成品油快速检测过程中的消防安全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加强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
关键词:成品油快检车;抽样;安全管理;灭火器
0引言
随着车辆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成为大多家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推动了油品行业的蓬勃发展。如今,每座城市都分布着众多的加油站,尤其是在特大城市或超大城市中,其管辖范围内可能存在许多座加油站。因此,便捷且高效的油品快速检测逐渐成为了一种趋势。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它为有序的实验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1成品油快检车的消防配置
1.1成品油快检车的灭火器的配置
成品油的检测主要是汽油与柴油的检测,这两种油类发生的火情属于B类火灾。快检车作为进行检测的主要工具,虽然车内空间充裕,但考虑到其为小型客车,且实验过程中涉及汽柴油产品,通常由两人协同操作。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灭火,快检车上应配置两个1 kg的干粉灭火器。在发生火情时,做到最大程度上和最短时间内有效扑灭火源。
1.2灭火器的使用与注意事项
在应对火情时,灭火器的性能至关重要。若灭火器本身存在问题,不仅无法有效灭火,甚至可能加剧火势。因此,选择灭火器时,必须确保其类型与可能发生的火灾类型相匹配。同时,灭火器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厂家生产,并可通过检查品牌和厂家信息、查询生产企业资质证书状态以及使用防伪贴查询生产日期等方式,来验证灭火器的真伪。在使用灭火器时,应避免混合使用不相容的灭火剂类型。例如,BC类干粉与ABC类干粉不宜同时使用,因为它们的灭火效果可能会相互抵消[1]。
此外,灭火器也有其有效期。根据GA 95—2007《灭火器维修与报废规程》,干粉灭火器出厂满5年后应进行首次维修,之后每隔2年维修一次,但总维修次数不得超过3次。灭火器的报废期限为10年。购买灭火器时,应检查其压力指示器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并确认灭火器是否附有出厂合格证和生产日期。在进行油品检测工作时,应定期检查灭火器的状态,观察其是否处在正常工作状态,以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有效地使用。
1.3成品油快检车自身的安全隐患与改进意见
成品油快检车在工作时,通常会停靠在加油站的指定工作区域,虽然这个区域相对安全,但快检车本身仍然处于加油站的范围内,车内进行的油品实验会产生新的油样和废液。鉴于加油站是一个易燃易爆的环境,快检车必须确保没有任何电荷累积,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为了消除车体上的电荷,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会产生灰尘,灰尘与车体外壳之间会产生摩擦,从而产生静电。为了消除这种静电,可以在车身上安装静电条,将静电导向地面,防止电荷累积。
(2)在干燥的天气条件下,人体穿着的衣物会随着各种肢体动作摩擦或与车内座椅、地毯等带有化纤的产品产生摩擦进而产生静电,这样就会导致人体累积电荷。在开关实验室车门时,如果人体带有静电,可能会产生静电火花,进而引发危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车体内部安装导体材料,通过静电条将电荷导出,减少电荷在车体内的累积,避免产生静电火花。
(3)在车体上安装释放静电的天线也是一种有效消除静电的方法。许多汽车天线采用鲨鱼鳍设计,在天线的尾端装有一个静电释放器,可以将车上的静电导出,从而减少电荷的积累。
1.4电池动力
成品油快检车上的各种检验设备需要大量的电力才能正常工作,因此,快检车必须配备输出功率稳定且相对安全的电池。目前,我国主要的动力电池类型是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相较于超容电池、锂电池(三元锂电池)具有适中的能量密度、较低的成本、耐高温性能、较低的热失控爆炸风险以及国内技术成熟等优势[2]。如表1所示,磷酸锂电池、超级电容、三元锂电池基本特点对比。
2加油站取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1油品取样容器的安全要求
油品常用的取样容器材质一般使用金属或玻璃。如果采用玻璃材料,必须符合GB/T 1740—2007《漆膜耐湿热测定法》和GB/T 7044—2022《色素炭黑》的规定,并且在容器表面要贴上相应的标识。当选择金属容器时,要求其防腐蚀性能好,并且无异味。在使用前,应对容器进行彻底的清洗,确保无残留油污。汽柴油具有挥发性,考虑到车载设备的实验室空间相对较小,挥发的汽柴油可能引发爆炸。此外,汽柴油中含有苯、硫化物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在取样时,容器的容量应与取样量相匹配,确保液面与容器边缘口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防止液体外溢或溅出。在盛装样品与取样的过程中,由于容器易产生静电,因此瓶体要具备防止静电积聚和导电作用[3]。
2.2油品取样过程的保护措施
油品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且属于易燃易爆产品,取样过程工作人员应穿着专门的无尘服和无尘手套。无尘服在确保面料品质的同时,其连缝线采用了涤纶长丝纤维线或导电线,有效防止在穿着过程中产生尘埃。此外,无尘服本身还具有很好的防静电和防尘效果,也避免有害物质侵蚀皮肤。
2.3油品取样的合理性与安全性
油品的抽样环节对于整个油品检测过程的实效性至关重要,同时,该环节也涉及多个安全问题。这需要检验人员与加油站工作人员之间紧密配合。抽样人员应做好防护措施,并明确抽取的油枪号。加油站工作人员则应准备好相应的汽柴油取样桶。在取样过程中,加油站工作人员应使用锥形帽标出加油区域的分界线,并将防静电接地夹分别夹在油枪出油口附近与接地杆上。取样期间,严禁使用手机等设备,且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取样区域。所有相关人员必须严谨对待每一个环节,避免出现取样不合理等错误操作。并积极学习油品抽样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相关规范与操作方法,以确保抽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及人员的生命安全。
3成品油快检车实验过程的消防安全
3.1实验室消防安全隐患
(1)人员在实验的过程中操作不规范,会直接影响实验的安全性。实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将油品放入相应的设备中,并确保使用标准的剂量。由于汽柴油都是易燃化学品,任何溅射或溢出都可能进入仪器的非测油区域,或者挥发到空气中,从而引发火灾或爆炸。
(2)设备长时间使用而不进行保养,容易导致某些部位的老化或漏电短路。这不仅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甚至引发电火导致火灾发生。例如,2019年2月,新干县一辆摩托车驶入加油站,在停下车不到20 s的时间里油箱起火,事后调查发现原因是车身线路外皮老化破损,电线外皮在地上拖行导致起火。因此,设备线路的老化等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以防止火灾或在实验过程中引燃汽油发生爆炸。
(3)实验后,盛有油品的器皿必须按规定位置摆放,以防止汽柴油撒漏。油品挥发到空气中会造成火灾或爆炸危险。此外,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抽纸在擦拭油品后,不能随意摆放,因为这也会导致油品的挥发,增加爆炸的风险。同时,这些挥发的油气对人体健康也有害。
3.2实验过程中有关安全问题的改进
(1)优化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提高实验人员的应急能力。若发生安全风险时,工作人员应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为此,油品快检企业应建立危险应急响应机制,定期组织实验人员参加消防演练活动,熟悉应急策略,例如在有火情时如何正确使用相应的灭火设备。这样的训练能够显著提升工作人员应对危险的能力,从而保障快检车实验过程的安全[4]。
(2)除了电池之外,快检车自身存在许多电路来供应设备的正常运转。因此,应建立相关的日常管理制度,并特别关注隐蔽的电路和易发生火源的位置。针对可能引发火灾的线路位置,展开严格的定期排查。除此之外,应对检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并安装保护电压的仪器,以减少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对仪器本身也要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在使用时不会发生安全类问题。
(3)快检车上的实验室必须保持整洁,盛有油品的器皿必须按照规定的位置摆放,不得随意摆放。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抽纸等物品,应统一投放到指定的密封垃圾箱内。实验过程中要打开实验室车窗,确保空气流通。良好的通风可以防止挥发物积聚,从而降低爆炸的风险,同时也减少了对人体的危害。
4企业对成品油快检车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4.1机构的建设
机构建设是油品检验检测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关键。企业只有建立消防安全管理机构,才能对工作各环节中遇到的消防安全问题做到有效预防。该机构应明确成品油快检工作的每一步程序,加强实验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对消防安全的认知。同时,上级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企业消防安全管理机构的指导和监督。企业也需成立专门的消防安全防护部门或组织结构,以形成具体化、专业化的消防安全管理系统。这些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应起到自我监督的作用,定期对相关设备设施进行检查与评价,确保及时消除安全隐患[6]。
4.2科技与技术手段
科技与技术手段是加强成品油检验检测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监督的重要保障。企业应结合科学合理的规范和科技手段,有效预防和控制现场检验检测时的安全事故。例如,采用正确的实验流程、先进的消防技术和装备。车体本身可以通过镀膜等方式防止静电的产生。车内实验室应适当安装换气扇,既减少汽柴油挥发对人体的伤害,又保证了车内挥发的汽柴油不会达到爆炸极限。此外,汽车内部可安装自动灭火系统,以便在实验中仪器设备失控时第一时间进行灭火或消除火情。人员应配备便携式汽油挥发检测仪,在临近爆炸极限或发生油品泄漏时及时报警,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4.3专业知识的教育与培训
专业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对于增强企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至关重要,可以增强全员的防范意识和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现场的风险。以2023年5月江西省九江市的一个加油站火灾为例,一辆工程车驶入加油站加油,刚停下汽车底部就冒起浓烟,随后起火,车上还装有煤气罐,情况十分危险。关键时刻,加油站工作人员凭借熟练的消防技能,迅速使用灭火器扑灭了火势,整个过程不到30 s。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在火灾发生时,每一秒钟都至关重要,早一秒遏制灾情,就多一分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企业应定期举办消防演练,将消防安全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使员工能够熟悉并掌握各种消防工具的使用方法。这样不仅能丰富员工的消防安全技能,还能让他们意识到自身安全的重要性,从而在工作中更加尽职尽责,遵循消防安全管理机制,持续强化安全意识,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消防安全文化[5]。
4.4不断学习优化
在国外,油品的检验检测有着相对较早的历史。在一些发达国家,油品检验检测的实验室已经普遍自动化和智能化,在操作过程与数据的采集方面,有着很高的效率与准确性。同时,在消防安全方面也有着完整的体系与科学的防控手段,国外的实验室比较注重设备的更新换代,相应的消防安全体系也在不断更新变化。我国的油品检验检测相对起步较晚,在技术与安全层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信息共享和交流途径便捷的今天,可以通过建立在线平台与先进的实验室进行交流合作,从中学习先进的理念与科技知识。从科学的角度去进行有效的消防安全防护,优化思想和管理理念,取其精华,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创新。并在不断学习与交流中完善自己,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更高效、更安全的油品检验检测工作。
5结语
在成品油快检行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消防安全在快检过程中成了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实验过程不仅考验着工作人员的检验检测技能,更体现了对安全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对于企业而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是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只有科学地建立并持续完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才能有效预防和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必须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若不“万无一失”则将“一失万无”。只有确保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企业才能实现长久且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风,陈万祥,任周.加强油库和加油站灭火器使用和管理的措施[J].石油库与加油站,2022,31(3):11-13.
[2]苏杰,赵林,罗晓芳.电池动力船舶消防问题[J].中国船检,2023(10):81-86.
[3]王永峰,孙建波,查敏.加油站消防安全管理实践[J].现代职业安全,2022(11):18-20.
[4]邹泽天.提高加油站安全管理工作质量的措施分析[J].企业改革与理,2022(16):36-38.
[5]张元.石油化工企业消防监督管理策略分析[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3,52(3):104-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