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法检测6%吡嘧磺隆·丙草胺·二氯喹啉酸颗粒剂论文

2024-05-29 11:18:56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50 mm×4.6 mm C 18色谱柱,以甲醇+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在254 nm(2 min后更改为230 nm)波长下对吡嘧磺隆·丙草胺·二氯喹啉酸颗粒剂进行分离和检测。经检测二氯喹啉酸、吡嘧磺隆、丙草胺在此分析方法下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吡嘧磺隆线性回归方程为y=3 144x+2.872 6,相关系数R2=0.999 9。丙草胺线性回归方程为y=426.78x-0.08,相关系数R2=0.999 4。二氯喹啉酸线性回归方程为y=5 630.4x+51.736,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50 mm×4.6 mm C 18色谱柱,以甲醇+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在254 nm(2 min后更改为230 nm)波长下对吡嘧磺隆·丙草胺·二氯喹啉酸颗粒剂进行分离和检测。经检测二氯喹啉酸、吡嘧磺隆、丙草胺在此分析方法下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吡嘧磺隆线性回归方程为y=3 144x+2.872 6,相关系数R2=0.999 9。丙草胺线性回归方程为y=426.78x-0.08,相关系数R2=0.999 4。二氯喹啉酸线性回归方程为y=5 630.4x+51.736,相关系数R2=1.000 0。此检测方法具有线性关系好、精密度高、回收率高、检测速度快的特点,适用于该产品的定性定量检测。
关键词:二氯喹啉酸,吡嘧磺隆,丙草胺,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定量检测
0引言
6%吡嘧磺隆·丙草胺·二氯喹啉酸颗粒剂是由吡嘧磺隆原药、丙草胺原药、二氯喹啉酸原药及载体与助剂配制而成的三元复配除草剂,吡嘧磺隆化学名称为3-(4,6-二甲氧基嘧啶-2-基)-1-(1-甲基-4-乙氧基甲酰基吡唑-5-基)磺酰脲;化学名称为2-氯-2’,6’-二乙基-N-(2-丙氧基乙基)乙酰基苯胺;化学名称为3,7-二氯喹啉-8-羧酸。试验结果表明,吡嘧磺隆、丙草胺和二氯喹啉酸均选择性强、除草活性高,杀草谱和作用部位有所不同,将吡嘧磺隆、丙草胺和二氯喹啉酸混配后,不仅扩大了各单组分的杀草谱,而且能更好地防除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对抗性杂草、水稻田恶性杂草稗草也有很好的防效。通过室内配方筛选试验表明,吡嘧磺隆、丙草胺和二氯喹啉酸混剂对水稻田杂草具有很好的防效。吡嘧磺隆、丙草胺和二氯喹啉酸混配后,在用药量上比单剂用药量有所降低,同时也降低了农用成本,减轻农民负担,更给农民带了方便,一次施用可封闭、防除多种杂草。该制剂对一年生杂草有优良的防除效果。目前包含此三种有效成分复配混剂的检测方法较少报道。本文列举的6%吡嘧磺隆·丙草胺·二氯喹啉酸颗粒剂检测方法可将吡嘧磺隆、丙草胺、二氯喹啉酸及其杂质快速分离、检测,有利于帮助企业组织生产,并进行科学全面的质量管理,维护产品的信誉和用户的利益。
1实验部分
1.1仪器设备
高效液相色谱仪LC1260:具有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及四元梯度系统(美国Agilent公司)、色谱柱:Eclipse Plus C18,4.6×50 mm(i.d.)1.8μm(美国Agilent公司)、电子天平:BP211D(德国赛多利斯公司)、超声波清洗器:KQ-400B(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超纯水机:Smart-S15(上海和泰仪器有限公司)。
1.2试剂
甲醇:色谱纯;乙腈:色谱纯;磷酸:分析纯;吡嘧磺隆标样、丙草胺标样、二氯喹啉酸标样:其质量分数分别为吡嘧磺隆98.4%采购自国家农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沈阳)、丙草胺98.3%采购自国家农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沈阳)、二氯喹啉酸99.2%采购自国家农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沈阳);6%吡嘧磺隆·丙草胺·二氯喹啉酸颗粒剂(0.30%吡嘧磺隆+3.50%丙草胺+2.20%二氯喹啉酸):产自浙江天丰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1.3标准溶液和试样溶液的制备
(1)标准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吡嘧磺隆标样0.03 g(精确至0.000 02 g)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乙腈溶解,置此容量瓶于超声波浴槽中脱气10 min,取出降至室温后,用乙腈定容,摇匀,备用,此为溶液Ⅰ。称取丙草胺标样0.07 g(精确至0.000 02 g),二氯喹啉酸标样0.044 g(精确至0.000 02 g)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准确移入10 mL溶液I后,用甲醇溶解,置此容量瓶于超声波浴槽中脱气10 min,取出降至室温后,用甲醇补加到刻度,摇匀,过滤,此为标样溶液。
(2)试样溶液的配置。取1 000 g 6%吡嘧磺隆·丙草胺·二氯喹啉酸颗粒剂试样研磨、混匀,称取研磨后的试样2 g(精确至0.000 02 g)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入10 mL水超声使样品化开后,用甲醇溶解,置此容量瓶于超声波浴槽中脱气10 min,取出降至室温后,用甲醇补加到刻度,摇匀,过滤,此为试样溶液。
1.4 HPLC分析条件
流动相:体积比(乙腈+甲醇+0.05%磷酸水溶液):0 min(5+35+60)、2.5 min(5+50+45)、15 min(5+50+45),信号采集停止时间18 min,后运行2 min;流速:1.8mL/min;检测器波长:254 nm,2 min后波长更改为230 nm;柱温:58℃;进样体积:5μL[1-2]。
1.5测定和分析
在上述操作条件下,待仪器基线稳定后,连续注入数针标样溶液,计算各针有效成分响应值的重复性,待相连两针各有效成分的峰面积变化小于1.5%时,按照标样溶液、试样溶液、试样溶液、标样溶液的顺序进行测定。6%吡嘧磺隆·丙草胺·二氯喹啉酸颗粒剂典型的标样、试样色谱图如图1和图2所示,二氯喹啉酸保留时间约1.4 min、吡嘧磺隆保留时间约4.0 min、丙草胺保留时间约11.6 min。
1.6计算
将测得的两针试样溶液以及试样前后两针标样溶液中的峰面积分别进行平均。
吡嘧磺隆的质量分数X1(%)按式(1)进行计算:
式中:m1为标样中吡嘧磺隆的质量(g);r2为试样溶液中吡嘧磺隆峰面积的平均值;p为标样中吡嘧磺隆的质量分数(%);5为吡嘧磺隆稀释倍数;m2为试样质量(g);r1为标样溶液中吡嘧磺隆峰面积的平均值。
丙草胺或二氯喹啉酸的质量分数X2(%)按式(2)进行计算:
式中:m 1为标样中丙草胺或二氯喹啉酸的质量(g);r2为试样溶液中丙草胺或二氯喹啉酸峰面积的平均值;p为标样中丙草胺或二氯喹啉酸的质量分数(%);m2为试样质量(g);r1为标样溶液中丙草胺或二氯喹啉酸面积的平均值。
2结果和讨论
2.1色谱条件的选择
(1)色谱柱的选择。选用①Agilent Eclipse Plus C18,50 mm×4.6 mm(i.d.)1.8μm、②Agilent Eclipse Plus C18,250 mm×4.6 mm(i.d.)5μm、③Thermo BDS HYPERSIL C 18,250 mm×4.6 mm(i.d.)5μm色谱柱进行试验,经过试验发现3根色谱柱都能较好地分离各有效成分及杂质,但是①号色谱柱各有效成分的保留时间短,出峰快,检测时间短,故选择①号色谱柱。
(2)检测波长的选择。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进行光谱扫描,结果在254 nm波长处二氯喹啉酸吸收值较大,230 nm吡嘧磺隆和丙草胺吸收值较大,各杂质在此波长下吸收值很小,故选择254 nm(2 min后波长变更为230 nm)为检测波长。
(3)流动相的选择。选用甲醇+乙腈+0.05%磷酸水溶液、甲醇+乙腈+水溶液不同配比浓度时,经过实验发现当流动相选用体积比(乙腈+甲醇+0.05%磷酸水溶液):0 min(5+35+60)、2.5 min(5+50+45)、15 min(5+50+45)此梯度方法时,各有效成分及杂质得到很好的分离,峰形对称。
2.2方法线性相关试验
称取一定量的吡嘧磺隆标样、丙草胺标样、二氯喹啉酸标样(精确至0.000 02 g)置于50 mL容量瓶中,用乙腈溶解、定容。用移液管分别移取上述标准溶液2.0 mL、4.0 mL、6.0 mL、8.0 mL、10.0 mL至50 mL容量瓶中,加乙腈定容。在同一色谱条件下测定上述5个浓度的吡嘧磺隆(丙草胺或二氯喹啉酸)峰面积,以吡嘧磺隆(丙草胺或二氯喹啉酸)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吡嘧磺隆(丙草胺或二氯喹啉酸)峰面积为纵坐标作图,测定其线性回归方程。结果如图3~图5所示。
结果表明,吡嘧磺隆(丙草胺或二氯喹啉酸)在此分析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吡嘧磺隆线性回归方程为y=3 144x+2.872 6,相关系数R2=0.999 9;丙草胺线性回归方程为y=426.78x-0.08,相关系数R2=0.999 4;二氯喹啉酸线性回归方程为y=5 630.4x+51.736,相关系数R2=1.000 0。
2.3方法精密度的测定
按上述方法对6%吡嘧磺隆·丙草胺·二氯喹啉酸颗粒剂试样重复测定6次,方法精密度测得结果如表1所示。吡嘧磺隆标准偏差为0.01,变异系数为2.04%,丙草胺标准偏差为0.01,变异系数为0.42%,二氯喹啉酸标准偏差为0.01,变异系数为0.47%。
2.4方法准确度的测定
在已知质量分数的6%吡嘧磺隆·丙草胺·二氯喹啉酸颗粒剂试样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吡嘧磺隆、丙草胺、二氯喹啉酸标准品,采用加标回收率法测定回收率,重复测定5次,结果表明此方法具有较高的回收率(表2)。
3结语
经过以上实验表明,此检测方法具有线性关系好、精密度高、回收率高、检测速度快的特点,适用于企业生产过程中该产品的定性定量检测。
参考文献:
[1]洪陈艳,王学林,颜高俊,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辛硫磷颗粒剂[J].云南化工,2023(8):91-92.
[2]李彦飞,冯泽腾,张小军.6%苯唑草酮·唑啉草酯颗粒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世界农药,2021(6):53-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