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企业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措施论文

企业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措施论文

4

2024-05-09 09:19:19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伴随商业环境的持续进化,公司所处的市场竞赛环境日趋严峻,在此背景下,公司迫切需求内部管理的优化,以持续增强自身竞争优势。财务管理是关键的一环,它的水准优劣直接影响公司管理的效果,提升公司的财务管理质量,对公司战略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保护性作用。在新的时代里,如何充分运用内部控制成为公司需要解决的财务管理难题。文章通过深入分析企业加强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成功策略,期望为新时代的公司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编者按:伴随商业环境的持续进化,公司所处的市场竞赛环境日趋严峻,在此背景下,公司迫切需求内部管理的优化,以持续增强自身竞争优势。财务管理是关键的一环,它的水准优劣直接影响公司管理的效果,提升公司的财务管理质量,对公司战略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保护性作用。在新的时代里,如何充分运用内部控制成为公司需要解决的财务管理难题。文章通过深入分析企业加强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成功策略,期望为新时代的公司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对策

  内部控制自20世纪中叶起,其重要性已被广泛认知。随企业规模扩大及会计准则不断完善,管理层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需求日益增长。通过财务内部控制,能确保会计数据精确,促使财务与业务部门沟通,财务人员可以掌握业务数据,进行细致的会计计算,此方式下的财务管理能更好发挥其价值管理功能,提升其地位,进一步精细化会计核算。然而,我国中小型进出口企业面临艰难的外部环境,由于其规模小且业务少,即便管理层有内控意识,内控设计也较为简洁。并且,多数中小企业为家族式经营,对内控理论知识较为缺乏。由此,内控构建常出现问题,如内控体系完整性及执行效果不佳,组织结构不完善,员工内控意识淡薄,综合素质偏低等。这使得企业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竞争力不足,生存空间有限。

  一、内部控制五要素内涵

  2008年5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发布,明确内部控制五要素主要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识别和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这五大要素环环相扣,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他要素,风险评估关乎企业运行,控制活动依赖风险评估,高效信息和沟通有助于控制活动执行,内部监督则助推风险评估和信息传递[1]。

  (一)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是五大要素的基础,关乎企业经营环境,涵盖企业文化、人事策略、组织架构、商业战略等。强健的文化核心可引领全体员工积极向上,团结一致的企业文化可提升归属感。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即风险识别及其影响判断。识别风险意味着了解外部哪些状况和内部行为可能带来风险;评估影响力则需依赖工具判断风险对企业的具体影响。

  (三)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公司为预防风险而进行的规定动作。管理者会预测风险点或采取应对措施避免同类风险重现。这些活动可涉及业务和管理层面。

  (四)信息与沟通

  在数字时代,信息的价值无可代替,及时传达和掌握信息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信息的特性要求其传递基于良好的沟通。内控中的沟通包括内部沟通,如公司各级、各部门间的沟通,以及与其他公司、政府、行业协会、银行等外部相关单位的沟通。

  (五)内部监督

  我国审计监督体系包括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即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审计。近年来,内部审计在审计监督体系中的地位突显,因为内部审计可以节省成本,规范权力运行,及时发现风险点,推动高质量的企业发展[2]。

  二、企业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问题

  (一)不佳的财务内部控制环境

  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关键在于财务管理效果,但现阶段的构建存在诸多问题。企业成员对财务内部控制了解不充分,管理层在此方面的投入较少,未能形成全面的内部财务控制机制,导致内部控制只是形式。员工缺乏内部控制行为意识,对风险处理及管理认识不足,影响了管理效果。政策决策机制不健全,集体决策未形成,公司重大事项多按照高级管理人员意见办理,缺乏权力和职责的监督,对公司运作有不利影响[3]。

005XpTbZly1hdvz6oq232j30u00u076u.jpg

  (二)欠缺识别财务风险的能力

  财务管理的核心就是财务风险的管理,也是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为了优化风险管控效能,需要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持久策略。然而,在目前阶段,企业尚未深化制定风险应对和管理的策略,如缺失长期的投资策略,应收款项的数量逐渐上升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对企业的持续发展构成巨大的风险。

  (三)财务监管活动存在不足

  企业财务管理中,固定资产的运营以及资金活动的控制,常常因不规范而出现问题。比如,一个人兼任不相容的职位,或者审批权力过于集中,都会加剧企业的财务风险。固定资产的管理机制存在瑕疵,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割裂,资产破损或浪费等不正当行为会导致资源管理的浪费,从而提高运营的风险。融资活动的管理缺乏专业性,投资过程不够科学,这些都会增加投资的风险。另外,报销以及审批的流程也有待优化,这不仅影响了资金的管理工作,也对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造成影响。

  (四)财务内部控制信息的传达不够充足

  有效的信息交流是支撑财务管理的关键,但是在目前阶段,财务信息化的构建和管理职责并未明确,信息交流制度的设立也尚待提升,这些因素都对财务管理产生了限制。比如,缺乏周全的工作流程与规定,员工对于自身的职责和权限了解不清,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存在阻碍,信息孤岛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些问题都削弱了财务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进而对财务风险管理造成了影响。

  (五)财务内部监管的缺陷

  在企业财务管理环节,闭环尚未完全形成,这容易导致成本和开支失去控制,从而放大资本的风险。在现阶段,企业对内部监管的关注度并不高,常用内部审计来替代真正的监督,这就使得监管缺少独立性和权威性。当财务管理出现问题,内部审计提出问题,但企业并未能根据审计的结果来进行相应的改进,使得内部审计变得仅仅是走形式而已。财务部门的职责主要在于执行财务管理,但并未完全发挥其审查和分析的功能,从而使得财务管理的工作并不全面[4]。

  三、提升内部管理控制有效性的方法

  (一)确定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准则

  首先,发展性准则。企业运营在新时代既要维护自身的竞争能力和战略布局,又要关注外部环境,跟随市场的改革步伐,高效地在宏观政策引导下部署,保证内部控制有效运作。此外,企业应遵循发展性准则强化内控,将外部与内部发展相结合,整合信息科技决策,为强化内控奠定基础。其次,经济性准则。企业加强内控目的是追求更大效益,关注内控成本,在预算计划内采取行动,通过内部控制合理使用资源,防止资源损失和浪费,并能转化为盈利动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再次,适应性准则。新时代企业需要响应绿色、低碳、节能等发展要求,深化改革,在新环境下调整内部控制,提升内控目标和活动的适应性,通过提升内控质量以增加效益。最后,整体性准则。企业应在各个领域强化内控,保证内控与长期经营目标一致,通过内控完成短期任务,创造和谐稳定的运营环境,从整体上防范风险,提升企业效益。

  (二)完善风险评估管理系统

  针对贸易公司,尤其是外贸公司,面临的风险多,危害性强。首先,需要提前发现风险点,准确识别风险类型,早发现早应对。因此,外贸公司需预防风险,对风险进行评估管理,提前做好业务风险评估,跟踪业务动态,全面理解业务过程,及时上报可能的风险点,制定应对策略,避免风险升级,同时定期进行风险管理培训。其次,完善风险管理系统是必要的。构建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的任务和业务要求,规定相关监管审批工作,提升公司风险管理能力。最后,提高员工参与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领导应普及风险管理知识,解释风险管理在外贸企业的重要性,告诉员工关注的风险点,进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培训以及知识竞赛,提高员工风险管理能力。在建立风险管理文化时,邀请领导评估可行性,了解后再向全体员工普及。

  (三)改进内控缺点,专注关键领域

  首先,从资金管理的角度,以财务造假、挪用资金等风险为导向,防止舞弊行为(例如,篡改凭证、偷用公款;伪造、毁掉或藏匿原始票据;非法提现;私用公司资产等)。必须设计出有效的内控节点和流程,以及相关规定。要审查不兼容职位的内控流程和控制措施的效果,确认职位间的有效分隔,保障资金交易的真实性,保证账务完全匹配。其次,在管控活动账户和财务报告方面,需关注资产项目(如现金、库存等)账户核对的准确性,确认时间点的合适性,量化方法的合理性以及报告错误风险。应注重各种资产管理(如账户管理、付款授权审批管理、担保管理等)的有效性,严格审查、追踪、预警和公开非法使用资金(如股东非法借款、非法投融资、非法担保等)的风险。再次,在控制收入欺诈和误报的方面,防止财务造假,应对舞弊行为(如收入确认不合理、虚增收入或提前确认收入;延后确认收入等)进行严格审查,实施企业会计准则。要检查收入政策的合理性,变更程序的控制效果和内容的合理性。充分调查客户信用(包括交易的实质和公平性;销售模式的合理性;交易价格的公平性等),并检查这些内容的内控流程和控制措施。最后,要检查与收入相关的管理(定价管理、客户管理、合同管理等)的内控流程和控制措施。

  (四)完善信息传播与交互机制

  信息系统也是企业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环节,便利流通的信息系统能提升工作效率。对外贸易公司也应强化内部信息系统的建设。首先,应根据两个主轴来构建内部信息系统;其次,公司的内部控制系统要与公司的各项业务交流建立安全的接口,实现各项业务的信息整合与交流;最后,公司的各项信息能够被全公司需要查看的人共享,便于企业更全面、迅速地了解信息,各部门交流沟通,工作会更顺畅。公司不仅需要在内部做好沟通交流,也要关注与外部的交流机制。公司应利用好外部的自媒体、广告屏、宣传册等加大对公司的宣传,扩大影响力。另外,也要定期拜访维持老客户,应尽可能有效地进行外部沟通,企业内部可以定期召开会议分配任务,对上级单位更要格外重视,定期报告公司的日常工作进度以及年度计划目标的完成情况或接下来如何做好公司的工作等。

  (五)强化审计管理机构的建立

  面对贸易行业,尤其是外贸公司,他们在工作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要比普通贸易公司更多,其带来的危害性也更强。我们应该在风险产生之前就识别出潜在的风险点,准确地区分风险种类,早发现则可以早对风险实施应对策略。各项政策是否得以执行,还需要各种监督机制的保证。首先,在公司运行过程中,需要加强内部管理的监控,提高日常业务中的绩效评估监督。公司的审计部门、监事会和财务部门都应尽他们应尽的责任,妥善履行监督和保障的职责。其次,外贸公司也需要注重建立和发展人才团队。应建立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全面而系统地对公司的各项业务和财务交易进行审计,这将进一步保证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价值得以发挥,有效提升内部控制的监督功能。最后,确保内部审计人员及其工作不受董事会的影响也十分重要。而且,在设定内部审计部门的功能时,应保证该机构有足够的独立性,并配备专业人才以完成内部审计工作,同时对员工进行培训,以便保障公司健康、长期的发展,实现有序运营,并充分利用审计部门的内部监督功能。

  四、结语

  基于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研究,我们认为企业需要提高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水平,确保财务内部控制中的各种风险都得到有效控制。构建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用以解决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中的问题,推动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在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除了文章探讨的理论以外,也需要结合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管理系统,确保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顺利进行[5]。

 参考文献

  [1]李锐.论新形势下如何开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5):129-131.

  [2]卢敏莺.风险管理视角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研究——以K公司为例[J].财会学习,2022(5):149-151.

  [3]吕梓涵.企业治理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实证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2(2):145-147.

  [4]倪子婷.内部控制、审计委员会与审计质量[J].北方经贸,2022(2):83-85.

  [5]徐玉良.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问题探讨[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3):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