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经管论文 论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及对策论文

论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及对策论文

7

2024-05-08 13:46:54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随着市场的繁荣,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紧紧围绕“利市利企”这一发展核心推行经济政策改革。就会计和税务征收工作来说,改革的重点集中在了企业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分离上。将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开来不仅能够保障企业中各项与经济有关信息的准确性,助力企业财会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也能确保企业能够及时缴纳应缴税款,减少其在税务工作上不必要的“麻烦”,如因应缴未缴而产生的罚款、沟通成本等。文章以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及对策为题展开讨论,以供参考。

  编者按:随着市场的繁荣,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紧紧围绕“利市利企”这一发展核心推行经济政策改革。就会计和税务征收工作来说,改革的重点集中在了企业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分离上。将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开来不仅能够保障企业中各项与经济有关信息的准确性,助力企业财会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同时也能确保企业能够及时缴纳应缴税款,减少其在税务工作上不必要的“麻烦”,如因应缴未缴而产生的罚款、沟通成本等。文章以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及对策为题展开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税务会计;财务会计;分离;必要性;对策

  一、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论述

  (一)区别

  1.二者在报告对象上存在较大差异

  企业财务会计需要对企业中一切已经发生或计划发生的行为所产生的财务数据认真细致地进行核算与总结,同时其所统计的财务信息也都将会呈报给企业中的各个管理部门、投资持股人及债权人,以方便其通过财务数据报表来了解企业近期内的经营状况及现金、固定资产等财务的变动情况,为决策者制订下一步的生产、发展规划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维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税务会计的工作内容不同于财务会计,其主要负责的是税务申报工作,即处理因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税务数据,将所有的税务数据进行汇总并及时与税务部门进行沟通,配合税务部门的税务征收工作,保证企业纳税的合理性。除此之外,在其职权范围内其也能够通过将日常工作中的各类与税务有关的信息进行汇总助力我国税收制度的优化改革,其主要服务对象是税务部门,从这一点上看,企业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极为必要。

  2.二者在实际工作中的核算依据不同

  由于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有着截然不同的工作内容,因此其在日常工作中所使用的核算机制必然也会存在差异。具体来说,企业财务会计需要依据《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这两项开展日常工作,例如,在统计财务数据时要结合原始财务数据及近期内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数据作出全面客观的分析和总结,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从而为企业管理层制订下一步的发展规划提供有效参考,而其所从事的工作虽无须受到我国税法制度的影响,但却会受到其他法规的约束,如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在《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并未就具体的财务工作做出硬性规定,具有较强的特性,而一些涉及企业内部具体的会计事项,在法律及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会允许财务会计根据实际情况及自身的理解对某项具体工作做出针对性的判断,也是因为这一原因,部分企业在财务工作常常会出现在某一项财务核算业务中,虽遵循同样的财务制度但不同核算人员却能够得出不同的核算结果。与财务会计的工作相比,税务会计在工作中所依仗的是完善的法律法规,其需要依据税法中规定的税率、起征税点等数据核算出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所要缴纳的税额,并在这一基础上调整相应的会计分录。相较于《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等规定较为宽泛的制度,税法具有统一性、强制性等特点,因而即便是更换税务会计,其所计算出的税费金额也不会出现差别。

  3.二者在实际工作中的基本要素不同

  与前文中提到的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在工作内容、报告对象、核算依据等方面的不同相比,工作基本要素不同是对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不同点介绍的细化。财务会计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关注的是与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具有直接关联关系的要素,如企业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现金、生产资料等)、负债情况、生产经营情况、利润率等,其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其进行成册,以便于企业管理者通过这些数据了解和掌握现阶段企业实际的经营情况。但税务会计不同,其所关注的工作要素可以概括为五大部分,这五部分分别为计税依据、应税收入、扣除费用、应税所得及应缴税额,税务会计需要根据税法中的规定及企业实际的经营数据来进行核算,相较于财务会计,税务会计的工作要素更加规范,更为统一。

  (二)联系

  1.财务会计所提供的财务数据是税务会计开展日常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愈发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财务工作的重要性,并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根据本企业实际的经营情况制定一套完善的财务信息处理机制,以此来为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提供充分参考。在新的财务信息处理机制中,虽然财务会计虽与税务会计的工作在细节上存在不同,但某些情况下,税务会计在工作中可以直接使用财务会计所统计的财务数据,这样不仅能够减少税务会计在计算同样数据时的时间花费,提升其工作效率,同样也是对财务会计工作的一种查漏补缺,从本质上讲,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工作同样都是为国家经济体系服务。

  2.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互关联

  从隶属关系来说,税务会计实际上是财务会计的一个分支,将二者区分开来,体现的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完善,这一点从现阶段我国推行的税法条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例如,在税务会计应缴税款的金额时,所采用的计算方法与财务会计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并无明显差别,此外,在某种情况下财务会计的某些工作还需税务会计提供具体数据,由此可知,税务会计可以称作是财务会计的进一步完善,只是其所从事的工作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二者需要共同为我国的纳税人服务。

005XpTbZly1hdvz6oq232j30u00u076u.jpg

  二、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

  (一)“财税分离”是现阶段我国市场体制改革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世界市场接轨,在其影响下,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发生改变,而为了迎合市场变化,我国不断加大财务制度及税收法律的改革力度,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的税务体系不断完善,税务种类大幅增加、在调节社会财富分配上展现出了应有的价值,使得社会呈现出繁荣、稳定的发展态势。但在推行税法改革的过程中,不少人惊奇地发现,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重叠导致了部分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时不择手段,影响我国财务系统稳定之类的问题。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就必须将企业的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开来,确保二者的独立性,消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因追求利益而影响我国税制改革稳定问题的出现[1]。

  (二)“财税分离”是企业优化管理的要求

  就企业中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截然不同的工作内容、目标差异而言,财务会计主要负责的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有与“财务”相关信息的核算,为企业的发展决策提供翔实的财务数据,确保企业管理层在了解了真实的经济情况后可以做出正确的发展决策,因而其需要保证核算数据的准确性、针对性,倘若不将二者进行分离,管理层在做出发展规划时势必会受到财务信息的影响,进而做出不利于企业未来发展的决定。

  (三)“财税分离”能够满足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企业自主调节能力不足的问题,我国必须加快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步伐。

  一方面,是在海外拓展过程中,国内企业若想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则必须以国外的税收系统为基础构建新的财务数据处理机制,此时就需要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进行分离。

  另一方面,现阶段,大量的外资企业进入国内市场,而企业的目标是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但由于税收体制的不完善,这些企业常会出现偷税漏税的情况,为了避免这些行为的出现,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进行分离,更便于政府进行统一管理。

  (四)“财税分离”是会计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社会经济活动类型的增加、经济体系的完善,为了培养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会计人才,近年来,会计学科本身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而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税务会计逐渐演变成独立于财务会计之外的一门课程,拥有了新的教学素材、人才培养机制,这一变化使得推行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成为一种可能。

  (五)“财税分离”是市场环境下企业寻求利益最大化的要求

  由于市场规模扩大、大量外来资金进入等因素的存在,近年来,税务部门在税务制度的改革研究上投入越来越大,在这个税务制度快速变革的时期,税收政策的优化和调整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社会经济向好发展,但也对企业的税款核算工作造成了一些影响,在未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进行分离之前,很多企业的财务会计因未能及时了解税务政策的变动情况而出现了少缴税款的情况,大额罚款和滞纳金使得企业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在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进行分离后,由于专业性的提高,所有企业都能及时掌握我国税收政策的变化,缴纳正确数额的税款,保证企业所得利润的最大化。

  三、将企业中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进行分离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理论机制和管理制度

  依照前文所述,税务会计实际上是财务会计的一种发展,因此,相较于已经存在了数十年的财务会计来说,税务会计无论是理论基础还是管理机制今后都需要经历漫长的发展历程,同时,想要促进企业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速度的加快,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税务会计理论机制和管理制度[2]。

  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基于市场,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变化组建专业的经济问题研究小组,将国内企业实际的经营情况、全球经济一体化态势下市场经济制度的变化等问题综合起来进行分析,通过理论研究促进我国税务会计理论的完善,为新时期企业税务会计开展日常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另一方面,企业自身应基于对现阶段我国所使用税法和《会计准则》等理论文献的研究成立独立于现有财务框架的税务会计部门,通过这一新管理制度的实施确保二者的有效分离。

  (二)强化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

  从职权划分的角度来说,制定会计准则只是企业财政部门的分内之事,而制定税法则需要通过国家税务总局等职能机关,由于管理体系的不同,在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进行分离时,唯有加强不同职能部门的联系和沟通,才能避免因现阶段税务会计需要在以税法为依据的前提下使用与财务会计核算方式相同的核算准则时与财务会计自由选择核算准则时的矛盾,进而制定更加完善的经济策略以调整好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地降低企业财务管理成本及税收部门的监管成本,助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保证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助力我国税务制度的深化改革

  近年来,我国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为了避免影响这一发展局势问题的出现,更好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税收部门在工作中事无巨细,但制度的不完善却也使得税收部门在工作中做了大量的“无用功”,因而,为了保证市场经济的稳定,维系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制定完善的税务制度,建立一套更加统一、更加完善、凸显整体化的税收准则,将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进行分离,并将其作为企业税务会计的日常工作原则。

  (四)健全人才培养流程

  归根结底,企业间的竞争还是人才的竞争。因而,在企业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进行分离时,其首要考虑的是财务人员在某一方面的专业性,即其究竟是熟悉财务工作还是税务工作,其是否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及时掌握税法的变化。而想要确保其在某一方面的专业性,则必须构建完善的、针对性较强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要在该体系中将财务会计培养与税务会计培养进行分离,保证接受不同教育体系的财会人员能够熟练掌握不同类型会计的工作内容、流程,树立独立的工作意识,以维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虽同属会计,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但其在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依据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只有全面掌握二者的异同点,将其进行有效分离,才能通过更好地服务各自的报告主体,保障企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荣荣.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1(11):104-106.

  [2]郑俭.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以及对策分析[J].商讯,2021(09):72-73.